出版時間:1993-10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曹廷華 頁數:365
Tag標簽:無
前言
按照國家教委培訓中學師資的規(guī)劃,我們編寫了《文學概論》教材?! ∫?、本教材是文學理論的概述,是為中學教師進修高等師范??茲h語言文學專業(yè)的文學概論課程所提供的一門必修基礎課教材?! 《⒈窘滩木帉懙哪康氖牵菏箤W員系統(tǒng)地學習和掌握文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幫助學員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文藝觀,提高閱讀、鑒賞、分析、評論文學作品和辨析文藝思潮、文藝現象的能力,并為學員進修其他文學課程或從事語文教學打下必要的理論基礎?! ∪?、本教材的編寫原則是:似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為指導,聯(lián)系廣泛的文藝實踐,結合中學語文教學實際,并吸收文藝理論研究的新成果,力求科學性、思想性、應用性的統(tǒng)一,力求表述的深入淺出,簡明暢達?! ∷?、本教材以學員自學為主,為便于自學,每章之前有學習提示,說明該章的學習目的、要點、難點及該章與別章的關系;每節(jié)有必要的注釋和各種題型的思考練習,并提供有關的資料線索。 五、本教材1986年出版以來,為全國衛(wèi)星電視教育部門及各地教育學院、函授學院廣泛采用,此次修訂再版,是參照國家教委頒布的中學教師培訓的教學大綱并吸收教師和學員意見進行的,修訂后的教材同樣為衛(wèi)星電視教育、教育學院、函授教學所通用?! ×?、本教材修訂在高教出版社具體組織指導下,由編者授權主編曹廷華完成。
內容概要
《文學概論》是文學理論的概述,是為中學教師進修高等師范專科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文學概論課程所提供的一門必修基礎課教材。《文學概論》內容包括文學的特征和本質,文學作品的構成,文學的創(chuàng)作過程和創(chuàng)作方法,文學的鑒賞和批評,文學的生成和發(fā)展5編。
書籍目錄
緒論一 什么是文學理論二 教材的總體結構三 學習文學理論的意義和方法第一編 文學的特征和本質第一章 文學的特征第一節(jié) 文學以具有審美意義的形象反映生活第二節(jié) 文學是語言藝術第三節(jié) 文學典型第二章 文學的社會屬性第一節(jié) 文學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第二節(jié) 社會生活是文學的唯一源泉第三節(jié) 文學的階級性、人性和人民性第四節(jié) 文學的社會作用第二編文學作品的構成第三章 文學作品的內容和形式第一節(jié) 文學作品的內容和形式及其相互關系第二節(jié) 文學作品內容諸要素第三節(jié) 文學作品形式諸要素第四章 文學作品的體裁分類第一節(jié) 文學作品的體裁及其分類第二節(jié) 詩歌第三節(jié) 散文第四節(jié) 小說第五節(jié) 戲劇文學第六節(jié) 影視文學第三編 文學的創(chuàng)作過程和創(chuàng)作方法第五章 文學的創(chuàng)作過程第一節(jié) 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般過程第二節(jié) 形象思維與文學的典型化第三節(jié) 靈感與文學的獨創(chuàng)性第四節(jié) 創(chuàng)作主體的基本修養(yǎng)第六章 文學的創(chuàng)作方法和風格流派第一節(jié) 創(chuàng)作方法的性質和形成第二節(jié) 現實主義第三節(jié) 浪漫主義第四節(jié) 社會主義文學的創(chuàng)作方法第五節(jié) 文學的風格和流派第四編 文學的鑒賞和批評第七章 文學鑒賞第一節(jié) 文學鑒賞的性質和一般過程第二節(jié) 文學鑒賞的特點和意義第三節(jié) 接受美學與文學的鑒賞第八章 文學批評第一節(jié) 文學批評的性質和作用第二節(jié) 文學批評的標準第三節(jié) 文學批評的原則和方法第五編 文學的生成和發(fā)展第九章 文學的生成和發(fā)展第一節(jié) 文學的起源第二節(jié) 文學的發(fā)展第三節(jié) 文學的繼承和革新第十章 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和發(fā)展第一節(jié) 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第二節(jié)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哲學、社會科學,以社會生活中的特定領域為研究對象,反映特定領域中的本質和規(guī)律。哲學是總體上把握世界的理論體系,它在各學科分門別類研究的基礎上,抽象出關于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的一般規(guī)律。其他各種社會科學,則分門別類地研究社會生活的各個特定領域,反映各自領域的狀況。例如歷史學主要研究人類的歷史生活,反映歷史的經驗和規(guī)律,政治經濟學主要研究社會的生產關系,倫理學主要研究人在社會生活中的意志行為的道德規(guī)范,等等。毛澤東關于封建社會農民起義原因的揭示,就主要是從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角度進行的,集中地突出了封建社會的基本矛盾。而文學則是對以人為中心的社會生活進行審美的認識和評價,給予整體的反映,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謂整體反映,包含著兩層基本意思:一是就人的本質而言,文學在人的外部生活與內在心靈的統(tǒng)一中來反映人的生活的豐富性,而更重視人的內在心靈的展示,塑造完整的形象,反映人的完整性;二是就人與周圍世界的關系而言,文學在人與社會和自然環(huán)境的廣泛深刻的聯(lián)系中來再現人的多方面的生活,尤其重視人賴以生存的社會環(huán)境,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現實關系的整體描寫,反映人作為社會關系總和的特性??傊匀藶橹行牡纳鐣钫w,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筑,從士農工商到各行各業(yè),乃至醫(yī)卜星相,三教九流,作為社會生活整體的有機組成部分,都是文學整體反映的對象?!端疂G傳》、《李白成》等小說所描繪的以人為中心的社會生活畫面的廣闊性和豐富性,人物形象的豐滿性和完整性,都是文學反映生活整體性的證明。例如在《水滸傳》中,以宋江、吳用等一百零八人紛紛以各種方式被逼上梁山的命運和遭遇為中心,將北宋末年上至朝廷腐敗、官貪吏污,下至土豪惡棍欺壓良善的種種黑暗作了多方面的展示,其間又涉及到那時的風俗民情、行業(yè)分工乃至吹拉彈唱、斗雞走狗等各個方面。因而,它所反映的是政治、經濟、民情、習俗的社會全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