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3-3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毛建仁
內(nèi)容概要
《中國東南部及鄰區(qū)中新生代巖漿作用與成礦》從大陸動力學、殼幔相互作用和洋陸過程以及與短暫擠壓相伴隨的伸展構造觀點,研究了中國東南部及鄰區(qū)(重點是日本和韓國)中新生代巖漿活動與成礦,系統(tǒng)總結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馬拉雅期花崗巖火山巖的時空分布、地球化學特征、巖漿起源與巖石成因。全書共分8章34節(jié),按照以成巖成礦時代為主線的統(tǒng)一思路,闡述了中國東南部(包括臺灣島)、日本和韓國花崗巖火山巖地質地球化學特征與規(guī)律性的新認識(第2至第7章);特別是將印支期花崗巖分為越南海南島帶、華南內(nèi)陸帶武夷山脈帶、浙閩沿海臺灣帶和蘇魯韓國帶進行了系統(tǒng)總結和剖析,將東南沿海與日本白堊紀古近紀花崗巖火山巖帶進行了系統(tǒng)對比。在綜合研究和整合地質事實基礎上,提出了有關華南中生代巖漿活動的多板塊匯聚和深部物質上涌的四階段動力學演化新模式(第8章)。
《中國東南部及鄰區(qū)中新生代巖漿作用與成礦》可供相關高等院??蒲性核⒌乜辈块T的地質調查研究人員和研究生閱讀與參考。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東南部及鄰區(qū)中新生代巖漿作用與成礦 PDF格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