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材料超塑成形技術

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張凱鋒,王國峰 著  頁數(shù):465  字數(shù):586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先進材料超塑成形技術》闡述了超塑性的一些基本問題,如超塑性的概念與種類、超塑性簡史、超塑變形的力學特性及組織變化、組織超塑性的條件與機理和主要的材料種類等;詳細介紹了關于鈦合金、高溫合金、鋁合金與鎂合金、超細晶陶瓷、Nb-Si-Fe難熔合金、電沉積鎳基納米復合材料和TiAl金屬間化合物等若干種先進材料的超塑性能、超塑成形方法和復雜形狀零件制造方法?!断冗M材料超塑成形技術》注重超塑性的基本概念,并具有較強的實用性,涵蓋了大部分先進超塑性材料及其成形技術。
《先進材料超塑成形技術》主要供從事材料與成形技術研究的相關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的師生和研究人員,以及與材料成形技術有關的企業(yè)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書籍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第2章 鈦合金的超塑成形與超塑成開/連接組合技術
第3章 高溫合金的超塑性與超塑成形/激光焊接技術
第4章 鋁合金和鎂合金的超塑成形技術
第5章 超細晶陶瓷的超塑性與超塑成形技術
第6章 Nb-Si-Fe難熔合金的超塑性與超塑擠壓
第7章 電沉積鎳基納米復合材料的超塑性
第8章 TiAl金屬間化合物的超塑性與超塑成形技術
第9章 超塑成形與超塑成形/擴散連接技術的應用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第6章 Nb—Si—Fe難熔合金的超塑性與超塑擠壓 現(xiàn)代的航空航天發(fā)動機不僅推力大,而且推重比不斷提高。隨著發(fā)動機推力和效率的提高,發(fā)動機的渦輪進口溫度需不斷提高。在渦輪發(fā)動機部件中,渦輪葉片的工作條件最為苛刻,不僅要在1000℃以上高溫和腐蝕環(huán)境中承受高的應力,還要求使用壽命長,這就要求渦輪葉片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蠕變性能、抗腐蝕性能,較高的高溫持久強度、斷裂韌性和疲勞性能等。目前,在燃氣渦輪發(fā)動機應用的鎳基和鈷基高溫合金材料已經(jīng)達到了其最高使用溫度極限,但服役溫度已超過其熔點熱力學溫度的80%。難熔金屬Nb的熔點為2468℃,密度為8.579/cm3,室溫塑性良好,而Nb—Si金屬間化合物——Nb5Si3具有2515℃的高熔點,7.169/cm3的低密度,以及優(yōu)異的高溫強度。因此,Nb—Si難熔合金成為新一代高溫結構材料的候選者。然而,鈮的硅化物具有高硬度和高強度的特點,使得Nb—Si難熔合金的室溫成形性能很差,而超塑性成形恰恰有效地解決了其成形難的問題。Fe元素的引入能夠生成金屬間化合物——Nb4Fe3Si5,在超塑性變形時,該相以液態(tài)的形式參與并推進超塑性變形。 6.1 Nb—Si—Fe難熔合金的制備 目前,制備Nb—Si難熔合金的主要方法有電弧熔煉、定向凝固和粉末冶金方法。電弧熔煉方法制備的合金得到粗大的、不均勻的樹枝狀組織,而且具有成分偏析的缺點,不利于超塑性成形。而粉末冶金方法可以得到等軸狀的組織,對于超塑性成形來說是有利的。 6.1.1 Nb—Si—Fe復合粉末的制備 利用粉末冶金方法獲得組織均勻、性能優(yōu)良的Nb—Si—Fe難熔合金的前提是制備高純度、粒度分布窄、成分均勻、顆粒尺寸細小的Nb—Si—Fe復合粉末,機械合金化方法(mechanical alloying,MA)是制備所要求的Nb—Si—Fe復合粉末的首選方法。機械合金化是將初始粉末(兩種或多種合金粉末、金屬間化合物粉末等)與球磨介質(zhì)(鋼球或硬質(zhì)合金球、與球磨材料成分一致的球等)一起按一定比例放入球磨機中球磨。當球不等速或異向運動時碰撞及球與罐碰撞時捕獲粉末,使其發(fā)生塑性變形。當粉末變形后,兩種粉末經(jīng)塑性變形冷焊作用焊合在一起,形成復合粉。多次變形后,復合粉末組織細化,并發(fā)生擴散或固態(tài)反應均勻化。

編輯推薦

《先進材料超塑成形技術》主要供從事材料與成形技術研究的相關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的師生和研究人員,以及與材料成形技術有關的企業(yè)技術人員參考。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先進材料超塑成形技術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這本書講的很詳細,對我的學習很擔憂幫助,贊一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