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女革命家

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李玉潔  頁數(shù):245  字數(shù):286250  

前言

劉馬青霞是我國新學教育、女學教育的先驅(qū),是辛亥革命時期著名的慈善家、實業(yè)家,是辛亥革命中涌現(xiàn)出來的杰出革命家。每當筆者讀到劉馬青霞女士的事跡時,總是有一種深深的感動。劉馬青霞的成長與清末民初的革命形勢有密切的關系,劉馬青霞是時代造就出來的英雄。    一    英國與歐洲列強自17世紀起,相繼發(fā)生了工業(yè)革命,其政治、經(jīng)濟、文化都處在世界的領先地位;日本經(jīng)過明治維新,也成為亞洲唯一的資本主義強國。崛起的列強開始把中國當做它們掠奪的目標。    清末民初,古老的中國遭受了巨大的傷痛。1894年,中國在甲午戰(zhàn)爭中慘敗;1895年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之后八國聯(lián)軍入侵中國,中國又被迫與之簽訂《辛丑條約》。割地賠款、喪權(quán)辱國,使中國知識分子痛徹心扉。他們哀民生之多艱,傷祖國之不幸,帶著強烈的憂國憂民意識,或橫跨大洋遠赴歐美,或負笈東渡游學日本,學習救國救民的知識與本領,尋求富國強兵的國策與道路。在國外,中國知識分子接受西方民主理念,思想開始大解放。他們發(fā)現(xiàn)中國貧弱落后竟源于清政府的專制與腐敗,發(fā)現(xiàn)幾千年來他們忠于報效的王朝原來就是專制帝王們一家一戶的江山。他們認識到政府與國家原來是兩個不同意義的概念,國家是人民的國家,而清政府代表著部分貴族的利益。他們說:“中國二千年來,不知政府與國家之分,而誤認為政府即國家。歷代君主遂攘國家為一家一姓之私產(chǎn)。二萬里疆宇,其耕隴也;四萬萬人民,其奴隸也;以弱民為政策,保護其家業(yè)也;以愚民為心計,防制其家賊也。漢劉季對太公說:‘嘗以季不殖產(chǎn),今視季與仲孰多?’……向政府責問,日‘大逆不道’也;政府雖腐敗惡劣,而必使國民蜷曲蠕息于一人威權(quán)之下,不能有異言,日‘庶人不議’也。橫暴達于極點不能禁?!?   于是令清王朝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xiàn)了,派出留學的青年學生迅速地組織反清、反專制的愛國團體,爭取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像怒潮噴發(fā)、洶涌澎湃,猛烈地沖擊、動搖著清王朝統(tǒng)治的基石,以至于清政府的官員氣憤地說:“今日之學生,不如昔日之義和團,能扶清滅洋;有‘及革命之風熾,滿洲之命絕’等語?!?   二    河南留日學生滿懷愛國熱情參加了這場天翻地覆的革命運動。他們積極地參加同盟會,創(chuàng)辦《河南》雜志、《中國新女界雜志》,以“激發(fā)愛國天良,做酣夢之警鐘,為文明之導線”為主旨,揭發(fā)清政府的罪行說:“嗚呼!我同胞置身于今日之中國,岌岌乎殆哉!有不可終日之勢矣,趵躇于異族鈐制之下,圈圄于暴政梏桎之中屈苦莫能言,慘狀莫能繪,為奴、為隸、為馬牛,聽其俎衡到割而無計無辭……故時至今日之政府,與平民既成絕對不相容之勢。政府所據(jù)之利,即平民所蒙之損害;政府蒙被之損害,即平民所爭之利益。故政府自為計以酷虐平民,為無上之長策?!彼麄兲岢觥笆囊源舜蠛妙^顱與美麗江山俱碎矣。其有效,中國之福也;其無效,寧戰(zhàn)而死,誓不奴而生……此政府一日不倒,我國民之在中國,即無日不如蝮蛇遍地傻焉,將被其毒螫也”。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fā)之后,河南成為橫亙在北京與武昌的中間地帶;換言之,河南綰轂南北,是清王朝國都北京的門戶,地理位置舉足輕重、非同一般。清王朝在這里聚集親信,換掉異己,駐扎重兵,使河南的守備大大加強。這無疑給河南的辛亥起義增加了空前的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河南的革命志士抱著誓死之決心,動員起義。    河南留日學生張鐘端回國參加武昌起義時,他的日本妻子已經(jīng)懷孕即將生產(chǎn),后來他的雙胞胎兒子在10月10日出生,與武昌起義同一天。張鐘端先生武昌起義時任參謀長。武昌起義后,他回到河南任河南辛亥起義總司令。起義之前,張鐘端動員說:“人心思漢,胡運將終……此間同志謀居省垣,共圖大舉。成則促韃虜之命,敗則為共和之魂!”    然而由于叛徒告密,起義失敗,張鐘端等人被逮捕。敵人對其進行誣蔑和嚴刑拷問:“同黨共有幾人?”張鐘端先生回答:“除滿奴漢奸外,四萬萬同胞皆是同黨!”1911年12月24日(舊歷十一月初五),張鐘端、王天杰、李乾公、張兆發(fā)、劉鳳樓、張得成、崔德聚、李鴻緒、王夢蘭、徐振泉、單鵬彥等十一位同志分別在開封的南關和西關英雄就義。張鐘端等烈士就義之前高呼:“革命萬歲!”“共和萬歲!”張鐘端烈士犧牲的時候,才32歲,他的孿生兒子才剛剛兩個半月。張鐘端等十一位同志被敵人暴尸城外,后由同盟會員沈竹白以慈善名義收斂尸骨,葬于開封南關義地。1922年,馮玉祥主豫時,建“辛亥革命河南十一烈士紀念塔”。1933年,將十一烈士遷為一墓,墓地原在紀念塔附近;如今遷葬在開封市禹王臺公園內(nèi),建烈士墓,供后人瞻仰。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tǒng)治,結(jié)束了統(tǒng)治中國2000多年之久的封建帝制,從此結(jié)束了長達2000多年封建專制王朝的統(tǒng)治,完成了中國歷史上一次偉大的政體變革,開啟了民主共和的新紀元。    筆者認為,張鐘端等烈士與林覺民先生、秋瑾女士同樣壯烈、同樣偉大、同樣不朽!筆者愿借此小序以慰我國辛亥革命中壯烈犧牲的英靈。    三    劉馬青霞是清王朝的達官顯貴之女、豪門之婦,光緒皇帝誥封的“一品誥命夫人”。她懷著救民于水火的思想意識,“萬善同歸”的人生目標,在20世紀初期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中,成長為辛亥革命志士。    筆者出于對劉馬青霞的敬慕,曾沿著劉馬青霞走過的足跡,造訪過劉馬青霞生活、工作過的許多地方,如她的家鄉(xiāng)安陽、夫家尉氏、多年居住的開封、捐巨款創(chuàng)立的北京豫學堂;以及她游學東瀛時,創(chuàng)刊《河南》雜志、《中國新女界雜志》的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附近的牛達(yu)區(qū)等。隨著對劉馬青霞足跡的尋訪,筆者看到了辛亥女革命家劉馬青霞女士怎樣從一個懷有“兼濟天下”情懷的儒家知識分子走上革命道路的歷程。    1907年年初,劉馬青霞隨其兄長馬吉樟到日本考察學務和實業(yè)。在日本,劉馬青霞結(jié)識了孫中山、黃興、唐群英、張鐘端等辛亥革命志士。留日學生對清政府的憎恨和無限的家仇國恨,所醞釀的那種追求民主、崇尚自由的熱情,點燃了劉馬青霞那炙熱的憂國憂民的心;反對清王朝專制制度的革命浪潮,像太平洋的海浪一樣沖擊著她的靈魂。那時的劉馬青霞,時常處在激憤之中。    清末民初,在反對專制、爭取民主的滾滾洪流中,劉馬青霞參加了同盟會,劉馬青霞從一個修橋補路,建義學、義莊,懷著“兼濟天下”的人生目標的貴族婦女,從光緒皇帝誥封的“一品誥命夫人”,成長為滿清王朝的“逆子貳臣”,再至而成為堅強的辛亥革命戰(zhàn)士。她遵從同盟會的各種指令,捐巨款、辦雜志、辦書社、辦新式學堂、辦女學堂、支持辛亥革命起義、掩護革命同志、辦慈善機構(gòu)、辦貧民工廠、辦女子工廠,把全部家產(chǎn)捐助國家。有人說,劉馬青霞是中國“裸捐”第一人,表現(xiàn)了劉馬青霞“天下為公”的博大情懷。    劉馬青霞滿懷熱情地投入了民國初年那場聲勢浩大的女子參政運動中,并且與孫中山夫人、伍廷芳夫人、吳芝瑛等女界名流共同被選為“神州女子共和協(xié)濟社”名譽社長,劉馬青霞還被選為北京女子參政同盟會會長,任北京女子法政學校校長、北京女子學務維持會會長,創(chuàng)辦《女子白話旬報》、河南“國民捐總理”,創(chuàng)辦河南全省女子教育會、開通女界、擴張女權(quán)等,表明了當時劉馬青霞在國內(nèi)極大的影響和威信。民國初年女子參政運動表現(xiàn)了中國女子的覺醒。    近代革命女子以救國、救民、救種族為己任。她們大義凌然、百折不回,表現(xiàn)出中國女性的韌性和英雄氣概,為革命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孫中山先生說:“女界多才,其入同盟會奔走國事百折不回者,已與各省志士媲美矣?!?   劉馬青霞勇敢地投入這場反對專制、爭取民主的斗爭中,表現(xiàn)出她對民主的熱誠、對自由的渴望。劉馬青霞徹底背叛了自己的階級。她的每一步足跡都表現(xiàn)出堅定的革命性。她用實際行動描繪出自己“天下為公”的輝煌壯麗的人生畫卷,并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內(nèi)容概要

她是光緒皇帝誥封的“一品命婦”,卻傾其所有,支持推翻皇權(quán)的辛亥革命,成為封建王朝的“逆子貳臣”;
她是封建官宦家庭的千金小姐、河南首富之妻,卻倡導女性思想解放,提筆寫下“不自由,毋寧死”的壯志豪言;
孫中山為她題字“天下為公”,稱贊她是“巾幗英雄”。入同盟會、捐巨款、辦雜志、辦書社、辦新學、辦女學、辦慈善、辦貧民工廠、辦女子工廠、辦民族工業(yè),直至把全部家產(chǎn)捐助國家。她以救國、救民為己任,大義凌然,百折不回;她用一生完成“兼濟天下”的偉大理想。
她就是辛亥女革命家——劉馬青霞。

作者簡介

李玉潔(1948.11~ ),女,河南開封市人,博士,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河南大學特聘教授,河南大學中國古代史學科帶頭人,中國古代史博士生牽頭導師,獲“河南省優(yōu)秀專家”稱號。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古代王權(quán)與專制主義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黃河文明的歷史變遷”。近年來出版學術(shù)專著《先秦喪葬制度研究》、《先秦諸子思想研究》、《先秦史稿》、《楚國史》、《齊國史》、《中國早期國家性質(zhì)》、《中國古史傳說的英雄時代》、《儒學與中國政治》、《黃河流域的青銅文明》、《黃河流域的農(nóng)耕文明》、《黃河文化與日本》、《恥——中華倫理文化叢書之一》、《中國十六皇后傳》等多部。在國內(nèi)省級以上學術(shù)刊物上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120余篇。

書籍目錄

序引子一、追求自由品格的形成二、“兼濟天下”的人生目標三、從清王朝的“一品誥命夫人”轉(zhuǎn)變?yōu)椤澳孀淤E臣”的思想基礎四、坎坷人生及對革命的忠誠第一章 宦門“千金”第一節(jié) 馬丕瑤先生一、號稱“馬青天”的馬丕瑤先生二、馬丕瑤的憂國憂民思想三、馬丕瑤對子女的教育第二節(jié) 慈善之家一、長兄馬吉森——河南近代民族工業(yè)的創(chuàng)始者之一二、次兄馬吉樟第三節(jié) 宦門“千金”劉馬青霞一、讀書明理的少年青霞二、憂國憂民思想的形成三、崇尚自由的劉馬青霞四、天足青霞第二章 嫁入豪門第一節(jié) 嫁入尉氏劉家豪門一、劉馬青霞婚嫁時間考二、劉氏豪門三、劉馬青霞的月老第二節(jié) 劉馬青霞與丈夫劉耀德一、劉馬青霞的婚后生活二、丈夫劉耀德三、關于劉耀德傳說的質(zhì)疑和察傳第三節(jié) 劉馬青霞對遺產(chǎn)的經(jīng)營一、劉耀德的遺產(chǎn)二、養(yǎng)子劉鼎元三、“有盈無絀”的經(jīng)營才能第三章 兼濟天下第一節(jié) 泛愛樂善、兼濟天下一、建劉氏義學、義莊二、修橋、賑災第二節(jié) 劉馬青霞與戊戌維新派一、“戊戌六君子”照片的由來二、開封劉家與維新派第三節(jié) 劉馬青霞與北京豫學堂一、新學的興起二、劉馬青霞與北京豫學堂的創(chuàng)辦三、北京豫學堂的來歷四、北京豫學堂建置與辦學情況五、豫學堂為中國新文化事業(yè)培養(yǎng)大批先驅(qū)人才第四節(jié) 兩代皇帝對劉馬青霞的封贈一、光緒皇帝誥封劉馬青霞為“一品誥命夫人”二、宣統(tǒng)皇帝賜“樂善好施”的匾額第四章 東渡日本第一節(jié) 清末發(fā)生的留日熱潮一、古代中國與日本的關系二、日本的明治維新三、留日熱潮發(fā)生的原因第二節(jié) 游學東瀛一、劉恒泰造訪劉馬青霞二、張鐘端未造訪尉氏考三、東渡日本時間考第三節(jié) 從“一品誥命夫人”到“逆子貳臣”一、辛亥革命與留日學生二、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成立三、清王朝的“逆子貳臣”第五章 劉馬青霞與中國早期革命刊物第一節(jié) 河南留日學生最早的刊物——《豫報》一、《豫報》創(chuàng)刊二、《豫報》向?;柿椥再|(zhì)轉(zhuǎn)化三、《豫報》??蛟囄龅诙?jié) 劉馬青霞與《河南》雜志一、《河南》雜志的創(chuàng)辦二、“首屈一指”的《河南》雜志三、《河南》雜志與魯迅四、《河南》??虻谌?jié) 劉馬青霞與《中國新女界雜志》一、劉馬青霞參與《中國新女界雜志》的工作二、《中國新女界雜志》前三期的主旨三、《中國新女界雜志》后三期之主旨第六章 河南新學教育的先驅(qū)第一節(jié) 清末河南的新學教育一、清末河南新學教育的起步二、河南第一所女子小學堂——“蘭儀官立女子小學堂”的夭折第二節(jié) 尉氏新學教育的開創(chuàng)者一、劉馬青霞捐建尉氏縣最早的四所新學堂二、新學堂的創(chuàng)立三、劉氏代用完全小學校的創(chuàng)辦四、乙種蠶桑學校的創(chuàng)辦第三節(jié) 華英女校開河南私立女學之先河一、河南第一所私立女?!A英女校二、華英女校的辦學情況第四節(jié) 劉馬青霞與河南早期新學教育一、劉馬青霞參與創(chuàng)辦中州公學二、劉馬青霞與公立中州女學堂三、劉馬青霞與河南女子教育會的成立第七章 劉馬青霞與辛亥革命第一節(jié) 河南辛亥革命的前奏一、劉馬青霞與大河書社二、掩護支持革命志士張鐘端第二節(jié) 劉馬青霞與河南辛亥革命起義一、辛亥革命河南起義準備與“討滿檄文”二、辛亥革命河南起義因叛徒告密而失敗三、“共和之魂”——張鐘端及辛亥革命的十一烈士四、劉馬青霞掩護革命同志第三節(jié) 劉馬青霞與女子參政運動一、民國初年女子參政運動的起因二、劉馬青霞被選任“神州女子共和協(xié)濟社”名譽社長三、女子參政同盟會的成立及北上四、劉馬青霞被選任北京女子參政同盟會會長五、女子參政運動的意義第八章 “天下為公”第一節(jié) 劉馬青霞與河南近代民族工業(yè)一、河南近代民族工業(yè)的產(chǎn)生二、支持兄長馬吉森奪得六河溝煤礦開辦權(quán)三、在尉氏創(chuàng)辦公益性的民族工業(yè)第二節(jié) 河南“國民捐總理”一、被選為國民捐總理二、中國“裸捐”第一人三、劉馬青霞在開封捐助難民收養(yǎng)所第九章 生命的豐碑第一節(jié) 劉馬青霞的“精氣神”一、劉氏族人對劉耀德遺產(chǎn)的覬覦垂涎二、“忍為高”與“精氣神”三、劉馬青霞與劉氏族人成訟四、《告四萬萬男女同胞書》第二節(jié) 母子關系的惡化一、母子相依為命的歲月二、母子對簿公堂、脫離關系第三節(jié) 狐死首丘、魂歸故里一、悲情生命的烈焰二、劉馬青霞死因探析三、春蠶絲盡附記 劉馬青霞與秋瑾之比較研究附錄一 劉馬青霞年表附錄二 馬丕瑤年表附錄三 馬吉樟年表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二、丈夫劉耀德    劉馬青霞的丈夫姓劉,名耀德,字德煦,是劉家第十二代。劉家在尉氏又稱為“劉半縣”,富埒王侯,是河南的首富。劉家共分五門,劉耀德一門系數(shù)代單傳,獨門獨支,因此他一人就占了劉氏家族五分之一的財產(chǎn)。    劉耀德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曾用錢捐了一個山西觀察使的職銜。    觀察使,自唐代開始設立。唐前期常由中央不定期派出使者監(jiān)察州縣,名稱臨時確定,并無一定的規(guī)則。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置十道巡察使,二年一替。景云二年(711年)置十道按察使,均非常設官員機構(gòu)。宋在諸州置觀察使,無一定的編制,實系虛銜寄祿官。清朝派出官員觀察地方的政務,稱為觀察使。觀察使,顧名思義,就是觀察了解地方的各種情況,向上司匯報,類似今之調(diào)研員,實系虛職。劉耀德捐錢而有了一個山西觀察使的身份,屬于試用道的四品職銜,即使是這樣的職銜,劉耀德終身也沒有得到實補。    劉耀德以錢捐的官為候補官員,不是實職,即有職無權(quán)。然而,這對于很多富家子弟來說已經(jīng)很不錯了。他們不需要十年寒窗之苦,也不需要科場殘酷競爭的煎熬。清代很多富家子弟走的就是這樣一條入仕之路。劉耀德作為豪門公子,走這條人仕之路,在當時是很正常的。    劉耀德是富家公子,不能算十分有才華,也不是非??炭嗟娘枌W之士,但卻是一個非常善良、樂于助人的富家公子,也是對愛情非常忠貞的丈夫。他不吝錢財、重義輕財、樂善好施,與鄉(xiāng)鄰關系融洽。    據(jù)河南辛亥革命七烈士之一、中國同盟會河南支部的領導人張鐘端的孫子張夢梅先生回憶,早年曾聽他的奶奶說過:“張鐘端15歲那年,從許昌騎驢到省城開封考舉人,因禁不住風寒,病倒在尉氏劉家門前,被劉馬青霞相救,并為其請醫(yī)治病。等張鐘端病愈,考期已過。劉馬青霞十分惋惜,她要寫書信一封,勸張鐘端到北京找她二哥謀求一官半職,張鐘端搖頭不答,她又要贈送張鐘端十兩黃金,作為苦讀求進之資,張鐘端拒而不收?!?   如果算一下時間、地點,并結(jié)合當時的環(huán)境情況,那么贈給張鐘端黃金的人當是劉耀德,而非劉馬青霞。    清朝考舉人的時間是在八月初九、十二、十五。《清史稿·選舉三》記載:“三年大比,試諸生于直省,日鄉(xiāng)試,中試者為舉人。次年試舉人于京師,日會試,中試者為貢士。天子親策于廷,日殿試……(順治年間),鄉(xiāng)試以八月,會試以二月。均初九日首場,十二日二場,十五日三場。殿試以三月……乾隆間,改會試三月,殿試四月,遂為永制?!?   那么,張鐘端到省城開封考舉人的考試稱為鄉(xiāng)試,在尉氏劉家病倒的時間當是在七月底或者八月初。據(jù)有關材料記載,張鐘瑞生于1879年,卒于1911年,比青霞小兩歲。“張鐘端15歲那年,從許昌騎驢到省城開封考舉人,病倒在尉氏劉家門前”,這個時間剛好是光緒二十年(1894年),就是在這一年,青霞剛剛從安陽嫁到尉氏劉家,成為劉耀德的妻子。當時青霞還是一個新娘子,從情理上說,“要贈送張鐘端十兩黃金”的當是劉耀德或者是耀德母親楊氏,而不是青霞。    劉耀德的孫女劉仲英說:“還聽說過祖父劉耀德為人極好,開明、寬厚。擁有偌大財產(chǎn),但并未納妾,只有常年不育的祖母一人。修橋、筑路,荒年開倉放糧,散銀兩,辦孤貧院等善舉益事?!?   關于劉耀德的為人,于中華先生的調(diào)查材料也說:“劉耀德在尉氏民間并無太多惡評,因為他不太吝惜錢財,樂于施舍,與鄉(xiāng)鄰關系還比較融洽?!?   劉馬青霞與丈夫劉耀德的關系應該說是很好的。劉馬青霞自結(jié)婚之日起,恪守婦道,孝敬公婆,是一個典型的封建社會的淑女。劉馬青霞與丈夫劉耀德在尉氏故居生活7年,從未離開過這個住所。她足不出戶,悶時也不過是坐著馬拉的轎車到處玩玩轉(zhuǎn)轉(zhuǎn)。在劉家的深宅大院待了7年,直至劉耀德病卒,青霞始終沒有生育,但劉耀德作為一個“富埒王侯”的公子并沒有納妾,說明夫婦二人關系融洽。    筆者曾到尉氏考察,尉氏文管會的王小秋先生告訴我,當時劉家大院占據(jù)尉氏的半個縣,真是“侯門一入深如?!保巴ピ荷钌钌顜自S”。劉馬青霞作為一個豪門貴婦是不可能一個人在大門外晃悠的。劉馬青霞是一個大家閨秀,恪守著馬家《家訓》中的“女正位乎內(nèi),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的婦道,她絕不會私自贈金給一個不相識的男人的。最起碼贈金之事也要劉耀德同意,因而確切地說是劉耀德贈金。    如果說劉馬青霞贈金,絕不是在張鐘端科考舉人之時,那應該是在劉馬青霞東渡日本之后,因創(chuàng)辦《河南》雜志,張鐘端被取消公費留學資格,劉馬青霞資助張鐘端讀完了學業(yè)。本書第七章第一節(jié)將詳述劉馬青霞資助張鐘端讀完了學業(yè)的問題。    劉馬青霞結(jié)婚后的第七個年頭,丈夫劉耀德背上生了一個惡瘡。于中華的調(diào)查材料說:“尉氏人相傳,劉耀德生病時,劉家曾懸賞:‘誰能看好這個病,一天一錠銀元寶。"’由此可見,當劉耀德生病時,劉家希望耀德病好的急切心情。尉氏人評價這是“能過了”(土語,過于精明之意),反而沒治好病。猜測可能有醫(yī)生想多掙錢,故意拖延治病時間。其實他們說的也不對,這種疽瘡在當時的條件下,是很難治好的。    劉耀德背上生的瘡叫做“搭背瘡”?!按畋朝彙被蚍Q“手夠瘡”,是民間對后背癰疽瘡的俗稱,意為病人本人反手后背能夠著的地方出現(xiàn)的瘡癤?!按畋朝彙币蛏诒巢考∪饧凹棺瞪窠?jīng)較密集的地方,所以傷害性較大,初起會出現(xiàn)紅腫熱痛,后逐漸化膿突起直至潰破。劉耀德生的就是這種要命的惡瘡。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劉耀德去世,劉馬青霞24歲,青年居寡,成為遺孀。    P44-47

后記

多年來,筆者一直想對劉馬青霞進行研究,或者為她寫一篇傳記。    十幾年前,筆者曾經(jīng)看到過關于劉馬青霞的一些材料,青霞創(chuàng)辦義學、義莊、仗義疏財?shù)膶拸V胸襟深深地打動了筆者,從此筆者開始有意或無意地收集劉馬青霞的資料。隨著這些資料的收集,也加深了筆者對劉馬青霞的了解和仰慕,于是也更激發(fā)了筆者想為劉馬青霞女士寫一本傳記的念頭??墒菍憚ⅠR青霞,談何容易?劉馬青霞女士是近代辛亥革命時期的志士,筆者的專業(yè)是研究古代史,一直忙于古代史方面的研究和寫作。有關古代史的題目和項目經(jīng)常擺在我的面前,使我忙得不亦樂乎。筆者根本無暇對劉馬青霞進行研究,這是筆者一直遺憾的。而如今這本書終于寫成,付梓印行,使筆者完成一個心愿。    出于對劉馬青霞的敬慕,筆者曾追尋她的足跡,尋訪她的故居,曾經(jīng)先后三次到青霞的故里河南安陽蔣村,并與從事《安陽地方志》研究的呂何生先生、安陽文化局局長鄧葉君先生等有關專家座談,得到了他們的大力支持。呂何生先生為筆者提供了青霞的家譜中的有關記載和情況;鄧葉君先生向筆者提供了青霞女士的二兄長馬吉樟的手稿,使筆者得到了大批的有關研究青霞的第一手材料。    河南尉氏,是劉馬青霞丈夫劉耀德的故鄉(xiāng),也是劉馬青霞的第二故鄉(xiāng)。青霞的革命活動和事業(yè)主要在尉氏及當時的省會開封。筆者多次拜訪了尉氏縣原文管會主任王小秋先生。王小秋先生帶筆者走訪了青霞丈夫的故里——尉氏縣大橋鄉(xiāng),考察了青霞女士修建的劉家祠堂、劉家墓地的墓碑、青霞女士長期居住的師古堂、修建的華英女校等;王小秋先生還向我提供了民國二十二年的《尉氏縣志》等。筆者拜訪了尉氏縣文化局的原局長于中華先生,并與于中華先生通過許多次的電話,于中華先生為筆者解答了許多疑問并提供了他在20世紀80年代走訪劉家老仆,所調(diào)查的關于青霞的情況。    劉馬青霞的許多革命活動與當時的河南省城開封有密切聯(lián)系。今開封有劉馬青霞的故居。這所故居與青霞在尉氏的師古堂,同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在開封,筆者走訪了青霞捐助創(chuàng)辦的原中州女學堂、中州學堂等;尋訪了河南辛亥革命人張鐘端發(fā)動起義的地方河南優(yōu)級師范學堂,還走訪了青霞的養(yǎng)子劉鼎元的生父雷培株的孫女雷振坤女士,他們皆向筆者提供了關于劉馬青霞女士的許多情況。    在北京,筆者尋訪了當年青霞女士與其兄長馬吉樟創(chuàng)辦的豫學堂舊址,房主人任向東先生熱情地介紹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豫學堂的原貌,并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發(fā)給筆者北京豫學堂的岳武穆祠碑的碑帖。    筆者在日本皇學館大學做客座教授一年,趁此機會到日本各地旅行。在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旁邊的牛達區(qū),筆者尋訪了青霞創(chuàng)刊《河南》雜志、《中國新女界雜志》的那條小街。盡管現(xiàn)在已經(jīng)完全不見任何痕跡,但是筆者仍然感受到了當年的青霞與留日學生的革命熱情。    河南大學張蓮波教授是研究近代婦女運動史的,她聽說筆者在研究劉馬青霞,把她所了解的有關劉青霞的材料毫不保留地給了筆者。    本書在成書之際,任亮直先生對本書進行了校訂,并提出不少寶貴意見。    河南省政協(xié)副主席袁祖亮教授、河南大學社科處長楊國安教授為筆者提供辛亥革命中的原始資料,對本書給予有力的支持。    開封市文物局副局長劉春迎先生、河南大學黃有漢先生等向筆者提供材料,與筆者一起研究、考察等,在本書的寫作過程給筆者極大的幫助。    在這里還需要感謝的是上海的一些朋友,如高耀祖先生、朱明歧先生、卞靖宇先生、傅震先生、蔡沛賢先生、蔡慧女士、陳以良女士、黃琦瑁先生、江泉先生、周戌乾先生、蘭翩翩女士(名字不分先后)對本書的熱誠支持。對那些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提供幫助的學者專家、先生朋友,筆者在這里一并表示誠摯的感謝!    開封市收藏家張傳斌先生把劉馬青霞的原照片供本書使用,非常難得,在這里筆者向張傳斌先生表示感謝!遵張傳斌先生囑托,本書劉馬青霞的照片與戊戌維新派照片,不準翻印,如使用請與張傳斌先生聯(lián)系。    在本書即將出版之際,筆者誠惶誠恐,因這篇傳記很難寫出劉馬青霞對辛亥革命的全部貢獻,也很難概括出青霞“天下為公”的高風亮節(jié)和品格。    謹以此書獻給在那些辛亥革命中獻出青春和生命的“共和之魂”。    由于筆者水平有限,加之歷史所留材料不足,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希望學術(shù)同仁批評指正。    李玉潔    2011年6月26日于閑云齋

編輯推薦

劉馬青霞是河南早期的企業(yè)家,1907年在日本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是河南最早的同盟會員。她捐重金支持創(chuàng)辦的《河南》雜志、《中國新女界雜志》,為辛亥革命做了聲勢浩大的輿論準備;支持河南辛亥革命起義,掩護革命同志;創(chuàng)辦新學堂與女學堂,是我國新學教育和女學教育的先驅(qū);創(chuàng)辦貧民工廠和女子工廠,捐助難民所,是河南省有名的慈善家。她曾帶房產(chǎn)地契到南京晉見孫中山,要求把全部家產(chǎn)獻給國家,孫中山為她題“天下為公”、“巾幗英雄”的匾額,表現(xiàn)了她“天下為公”的情懷。    李玉潔編著的《辛亥女革命家劉馬青霞評傳》論述了劉馬青霞從一個清王朝光緒皇帝誥封的“一品命婦”,轉(zhuǎn)變?yōu)榉饨ㄍ醭孀淤E臣的人生軌跡,研究劉馬青霞的革命活動和貢獻。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辛亥女革命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