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爾宓選集·下卷

出版時間:2012-5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謝和平 編  頁數(shù):535  字數(shù):875250  

內(nèi)容概要

《趙爾宓選集·下卷》選擇匯編趙爾宓院士在兩棲綱和爬行綱動物分類學方面幾十年的研究成果。本選集所收錄的文章都是曾經(jīng)在學術刊物上發(fā)表過的文章,在此作一匯編并增加了一些新的照片。內(nèi)容包括中國安徽、四川二郎山、福建、湖北、湖南、海南和西藏南峰地區(qū)爬行動物(安徽、二郎山和西藏南峰地區(qū)尚包括兩棲動物);國外(如英屬維爾京群島及溫帶東亞地區(qū))的調(diào)查結果;以及蛇類種下和種上的分類研究?!囤w爾宓選集 下卷》重點內(nèi)容是蛇類的研究,也包括部分兩棲動物、龜鱉類和蜥蜴類的研究??v觀全書能大致了解趙爾宓院士的研究范圍和歷程。
《趙爾宓選集 下卷》可供動物學專業(yè)的研究和教學人員閱讀,可供有志于研究兩棲綱和爬行綱動物的人士參考。也可供生物多樣性研究等相關領域的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謝和平

書籍目錄

序言第一篇 中國若干地區(qū)的調(diào)查研究安徽省兩棲爬行動物調(diào)查初步報告四川省二郎山兩棲爬行動物調(diào)查報告福建省爬行動物調(diào)查及其校正名錄湖北省西部爬行動物初步調(diào)查湖南省爬行動物初步名錄及其地理分布南峰地區(qū)兩棲爬行類區(qū)系An Eight-Month Survey of Reptiles on Hainan Island第二篇 國外兩棲爬行動物的調(diào)查研究記英屬維爾京群島的兩棲爬行動物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Amphibians in Temperate Eastern Asia第三篇 種下或種上分類研究我國蝮蛇種下分類的探討劍蛇屬中國產(chǎn)種類的分類學研究我國蛇類幾個種與亞種的討論我國幾種蛇的種下分類Infraspecific Classification of Some Chinese Snakes第四篇 有尾兩棲動物的研究橫斷山區(qū)兩棲爬行動物研究巴鯢屬的模式種的命名應予訂正中國小鯢100年我國有尾類分類學中的幾個問題及其名錄巴鯢屬犁骨齒列形態(tài)的研究及其與北鯢屬屬征的訂正秦巴北鯢的分類地位,兼論黃斑擬小鯢是它的異名第五篇 無尾兩棲動物的研究黑斑蛙卵在水外發(fā)育的觀察Microhyla inornata Boulenger,1890 Found in Mainland China,with its Karyotypic ReportEcological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 Amphibians of Sichuan,ChinaMorphological variation and ec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co-occurring larval forms of Oreolalax(Anura:Pelobatidae)梭德氏蛙蝌蚪的腹吸盤——同功器官一例第六篇 龜鱉動物的研究龜鱉目動物概述我國龜鱉目校正名錄及其地理分布《中國龜鱉研究》一書前言中國龜鱉動物的分類與分布研究第七篇 蜥蜴類研究鱷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Ahl肝、腎乳酸脫氫酶(LDH)的同工酶譜青海沙蜥一新亞種及其生態(tài)初步觀察蜥蜴四川龍蜥生態(tài)的初步觀察第八篇 蛇類研究蛇類食性研究I北疆蛇類初步研究我國古代對于蛇類的認識The Snakes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as an Indication of a Herpetofaunal Corridor鉤盲蛇孤雌生殖的再證實海南省紅尾筒蛇新記錄及其描述The Validity of Elaphe perlacea,a Rare Endemic Snake from Sichuan Province,China青藏高原的世界特有蛇種——溫泉蛇第九篇 毒蛇、蛇毒與毒蛇咬傷問題關于我國極北蝰的資料中介蝮與草原蝰的繁殖資料我國蝮蛇各亞種間及其與蛇島蝮蛇毒的毒力與中和試驗的比較怎樣區(qū)別毒蛇和無毒蛇蛇島蝮與蝮蛇的生態(tài)學資料我國蝮屬蛇毒的聚_內(nèi)烯酰胺凝膠電泳比較我國東北的極北蝰我國的白頭蝰《尖吻蝮》一書西藏自治區(qū)毒蛇新記錄——眼鏡王蛇海南省金花蛇新記錄及其描述中國的毒蛇及蛇傷的醫(yī)學地理區(qū)劃Terrestrial POisOnOus Snakes in China海蛇的知識和中國海蛇的研究Preliminary Studies on Biology of Enhydis Plumbea(Boie 1827)(Serpentes:Colubridae:Homalopsinae)(Plate inside front coverupper)中國毒蛇咬傷的醫(yī)學地理學概念第十篇 蛇類名稱問題我國游蛇屬的劃分及其中名的擬訂我國兩棲爬行動物部分屬種中名的建議我國蝮屬蛇類和尖吻蝮英文名稱的建議附錄六十六年的回顧趙爾宓科研論文和著作目錄致謝

章節(jié)摘錄

  2.洞穴結構  洞口沒有固定方向,但均位于有一定坡度的斜面上;雖然多數(shù)洞口外有一株牧草或草根掩蔽,但也常見于裸露的沙面上。洞口及洞道切面均呈半月形,寬30-45毫米,高13-25毫米,其大小與其中棲居的沙蜥個體大小相應,未成年沙蜥的洞口最窄,儀10毫米左右。洞道斜向下方,平直而少彎曲,雄性洞道長度為700-900毫米,雌性為410-780毫米。洞底距地面垂直距離雄蜥為350-530毫米,雌蜥為280-500毫米。雄蜥的洞道一般比雌蜥者長而深。從一個洞道中僅挖出一只沙蜥,可見此沙蜥大概營獨居生活。初生仔蜥是否與母蜥暫時共居于同一洞穴內(nèi),尚無觀察材料?! ?.活動情況  觀察期間(7月下旬至8月上旬)晴天上午9時至12時均見到有沙蜥在地表活動,但9時前后,氣溫14℃左右,活動個體數(shù)少;10時前后,氣溫升到20℃左右,活動的個體數(shù)較多;11時,氣溫21℃,沙面溫度升到32℃,地表活動的個體數(shù)顯著增多;此后,地表活動的個體逐漸減少。陰天午后3:30亦見到有個別沙蜥在地表活動。  在地面活動的沙蜥,受到驚擾迅速逃逸,并鉆入就近的洞穴中。此期在地表活動的沙蜥,多系雄性及未成年個體,雌蜥多從洞中挖出??赡苡捎诖乞嵋雅R懷孕后期,腹部膨大(圖3),行動不便,較不活動。  8月2日對沙蜥洞內(nèi)30厘米深處溫度與氣溫作了測量比較。上午9:30,氣溫14℃,洞內(nèi)溫度11℃;9:45,氣溫16℃,洞內(nèi)溫度12℃;10:00,氣溫19。C,洞內(nèi)溫度13℃:10:30,氣溫21℃,沙面溫度32℃,洞內(nèi)溫度15℃。正午,氣溫維持在22℃左右,沙面溫度因陽光長時照射高達36℃左右,洞內(nèi)溫度僅為17℃。由此可見,上午隨著日照加強,氣溫及沙面溫度迅速升高,而洞內(nèi)溫度上升較慢,所以中午沙蜥都入洞避免沙面的高溫?!  ?/pre>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趙爾宓選集·下卷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專業(yè)書籍,專業(yè)需要,祝趙院士平安?。?!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