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學

出版時間:2012-2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常紅,趙子龍 主編  頁數(shù):428  

內(nèi)容概要

  《材料力學(套裝共2冊)》是根據(jù)普通高等學校材料力學教學基本要求而編寫的。全書分I、Ⅱ兩冊,共16章。I冊為材料力學的基礎部分,內(nèi)容包括:緒論,軸向拉伸、壓縮與剪切,扭轉(zhuǎn),彎曲內(nèi)力,彎曲應力,彎曲變形,應力、應變分析及強度理論,組合變形,壓桿穩(wěn)定,平面圖形的幾何性質(zhì)等。Ⅱ冊為材料力學的加深與擴展部分,內(nèi)容包括:能量法,超靜定結(jié)構(gòu),扭轉(zhuǎn)及彎曲的幾個補充問題,動載荷,交變應力,桿件的塑性變形,電測實驗應力分析基礎等。各章配有適量的思考題及習題,書后附有參考答案。
  本教材可作為高等學校工科本科各專業(yè)的材料力學教材,也可供大專院校及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書籍目錄

《材料力學(1冊)》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材料力學的任務
  1.2 變形固體的基本假設
  1.3 外力及其分類
  1.4 內(nèi)力、截面法和應力
  1.5 變形與應變
  1.6 構(gòu)件變形的基本形式
  思考題
  習題
 第2章 軸向拉伸、壓縮與剪切
  2.1 軸向拉伸與壓縮的概念及實例
  2.2 軸向拉伸或壓縮時橫截面上的內(nèi)力和應力
  2.3 軸向拉伸或壓縮時斜截面上的應力
  2.4 材料拉伸時的力學性能
  2.5 材料壓縮時的力學性能
  2.6 直桿軸向拉伸或壓縮時的強度計算
  2.7 直桿軸向拉伸或壓縮時的變形
  2.8 軸向拉伸或壓縮時的應變能
  2.9 軸向拉伸或壓縮的超靜定問題
  2.10 裝配應力和溫度應力
  2.11 應力集中的概念
  2.12 剪切和擠壓的實用計算
  思考題
  習題
 第3章 扭轉(zhuǎn)
  3.1 扭轉(zhuǎn)的概念和工程實例
  3.2 外力偶矩的計算扭矩和扭矩圖
  3.3 薄壁圓筒的扭轉(zhuǎn)純剪切
  3.4 圓軸扭轉(zhuǎn)時的應力強度條件
  3.5 圓軸扭轉(zhuǎn)時的變形剛度條件
  3.6 非圓截面桿扭轉(zhuǎn)的概念
  思考題
  習題
 第4章 彎曲內(nèi)力
  4.1 彎曲的概念和實例
  4.2 受彎桿件的簡化
  4.3 剪力與彎矩
  4.4 剪力方程與彎矩方程剪力圖與彎矩圖
  4.5 載荷集度、剪力和彎矩間的關系
  4.6 平面剛架和平面曲桿的彎曲內(nèi)力
  思考題
  習題
 第5章 彎曲應力
  5.1 概述
  5.2 彎曲正應力
  5.3 彎曲切應力
  5.4 梁的強度條件及其應用
  5.5 非對稱彎曲
  5.6 提高彎曲強度的一些措施
  思考題
  習題
 第6章 彎曲變形
  6.1 工程中的彎曲變形問題
  6.2 撓曲線微分方程
  6.3 彎曲變形求解——積分法
  6.4 彎曲變形求解——疊加法
  6.5 簡單超靜定梁
  6.6 提高彎曲剛度的一些措施
  思考題
  習題
 第7章 應力、應變分析及強度理論
  7.1 應力狀態(tài)的概念
  7.2 應力狀態(tài)的實例
  7.3 二向應力狀態(tài)分析——解析法
  7.4 二向應力狀態(tài)分析——圖解法
  7.5 三向應力狀態(tài)
  7.6 平面應變狀態(tài)分析
  7.7 廣義胡克定律
  7.8 復雜應力狀態(tài)下的應變能密度
  7.9 強度理論概述
  7.10 四種常用強度理論
  7.11 莫爾強度理論
  思考題
  習題
 第8章 組合變形
  8.1 組合變形的概念
  8.2 拉伸或壓縮與彎曲的組合
  8.3 彎曲與扭轉(zhuǎn)的組合
  *8.4 組合變形的普遍情況
  思考題
  習題
 第9章 壓桿穩(wěn)定
  9.1 壓桿穩(wěn)定的概念
  9.2 兩端鉸支細長壓桿的臨界壓力
  9.3 其他支座條件下細長壓桿的臨界壓力
  9.4 歐拉公式的適用范圍經(jīng)驗公式
  9.5 壓桿穩(wěn)定性校核
  9.6 提高壓桿穩(wěn)定性的措施
  思考題
  習題
 附錄A 平面圖形的幾何性質(zhì)
  A.1 靜矩和形心
  A.2 慣性矩慣性積慣性半徑
  A.3 平行移軸公式
  A.4 轉(zhuǎn)軸公式
  A.5 主慣性軸主慣性矩形心主慣性軸及形心主慣性矩
  思考題
  習題
 附錄B 型鋼表
  部分習題答案
《材料力學(2冊)》
 第10章 能量法
  10.1 概述
  10.2 桿件應變能的計算
  10.3 應變能的一般表達式
  10.4 互等定理
  10.5 卡氏定理
  10.6 虛功原理單位載荷法
  10.7 莫爾定理
  10.8 計算莫爾積分的圖乘法
  思考題
  習題
 第11章 超靜定結(jié)構(gòu)
  11.1 概述
  11.2 用力法解超靜定系統(tǒng)
  11.3 對稱及反對稱性質(zhì)的應用
  思考題
  習題
 第12章 扭轉(zhuǎn)及彎曲的幾個補充問題
  12.1 薄壁桿件的自由扭轉(zhuǎn)
  12.2 圓柱形密圈螺旋彈簧的應力和變形
  12.3 開口薄壁桿件的彎曲切應力與彎曲中心
  *12.4 復合梁對稱彎曲時的正應力
  思考題
  習題
 第13章 動載荷
  13.1 概述
  13.2 勻加速直線運動及勻速轉(zhuǎn)動時構(gòu)件的應力計算
  13.3 構(gòu)件受沖擊時的應力與變形
  13.4 沖擊韌性
  *13.5 考慮被沖擊物質(zhì)量時的沖擊應力
  13.6 提高構(gòu)件抗沖擊能力的措施
  思考題
  習題
 第14章 交變應力
  14.1 交變應力與疲勞失效
  14.2 交變應力的基本參量
  14.3 持久極限
  14.4 影響持久極限的因素
  14.5 持久極限曲線
  14.6 構(gòu)件的疲勞強度計算
  14.7 疲勞裂紋擴展與構(gòu)件的疲勞壽命
  14.8 提高構(gòu)件疲勞強度的措施
  思考題
  習題
 第15章 桿件的塑性變形
  15.1 概述
  15.2 簡化模型
  15.3 拉伸和壓縮桿系的塑性分析
  15.4 圓軸的塑性扭轉(zhuǎn)
  15.5 靜定梁的塑性分析
  15.6 超靜定梁的塑性分析
  15.7 殘余應力的概念
  思考題
  習題
 第16章 電測實驗應力分析基礎
  16.1 概述
  16.2 平面應力狀態(tài)下的應變分析
  16.3 電測法基本原理
  16.4 應變測量與應力計算
  思考題
  習題
  參考文獻
  部分習題答案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實驗應力分析是用實驗方法測定構(gòu)件中應力和變形的方法,它和應力分析理論一樣是解決工程強度問題的一個重要手段。對于一些典型的受力構(gòu)件,理論方法已給出了應力分析的基本公式,但在工程實際中,往往有一些構(gòu)件或由于形狀不規(guī)則,或由于受力情況、工作條件較為復雜,難以用理論公式進行計算。為解決這類問題,就須通過實驗的方法對實際構(gòu)件或其模型進行應力、應變測定,以便較精確地了解構(gòu)件中的應力變化情況,并求出其最大應力,作為強度計算的依據(jù)。這種通過實驗來研究和了解結(jié)構(gòu)或構(gòu)件應力的方法,稱為實驗應力分析。實驗應力分析的方法很多,較為常用的有電阻應變測量、光測彈性力學、激光全息干涉測量等。其中電阻應變測量(以下簡稱電測法)應用最為普遍。本章介紹電測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其他方法可參閱有關資料。電測法是以電阻應變片為傳感元件,將其粘貼在被測構(gòu)件的測點處,使其隨同構(gòu)件變形,將構(gòu)件測點處的應變轉(zhuǎn)換為電阻應變片的電阻變化,便可確定測點處的應變,并進而按胡克定律得到其應力。電測法的特點是傳感元件小,適應性強,測試精度高,因而在工程中被廣泛應用。在實際應變測量中,往往先測定測點處沿幾個方向的線應變,然后確定該點處的最大線應變,進而確定最大正應力。為此,本章先研究平面應力狀態(tài)下一點處應變隨方向而改變的規(guī)律,再討論電阻應變測量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

編輯推薦

《材料力學(套裝共2冊)》由全國高校教材學術著作出版審定委員會審定。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材料力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推薦圖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