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王愛梅,金英,曲巍 主編 頁數:197
內容概要
本書是將生理學、藥理學和病理生理學實驗內容融合重組而形成的一本新的實驗課程教材。本教材共分五篇。第一篇主要介紹了機能實驗學的基本知識和要求、實驗動物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術、常用儀器沒備及使用等;第二篇為機能實驗學基礎實驗,介紹了經典的離體組織器官實驗、在體動物實驗和人體機能實驗;第三篇為機能實驗學綜合性實驗,介紹了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和神經系統(tǒng)共19個綜合性實驗;第四篇為創(chuàng)新性實驗,介紹了實驗研究的基本知識及統(tǒng)計學方法、常用疾病動物模型的制備等,并精選了5個創(chuàng)新性實驗范例;第五篇為病例討論。
本教材內容豐富,實用性強,可供高等醫(yī)藥院校學生使用,也可供研究生和從事醫(yī)藥學研究的相關人員使用。
書籍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機能實驗學的目的和要求
第二節(jié) 實驗結果的處理
第三節(jié) 實驗報告的書寫
第二章 實驗動物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術
第一節(jié) 實驗動物的選擇
第二節(jié) 實驗動物的編號
第三節(jié) 實驗動物的捉拿與固定方法
第四節(jié) 實驗動物的麻醉方法
第五節(jié) 實驗動物的處死方法
第六節(jié) 實驗動物的取血方法
第七節(jié) 實驗動物的常用給藥方法
第八節(jié) 實驗動物的各種插管技術
第三章 機能實驗學的常用儀器設備及其使用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機能實驗計算機教學系統(tǒng)及其他儀器設備
第二篇 基礎實驗
第四章 離體組織器官實驗
第一節(jié) 坐骨神經一腓腸肌標本制備
第二節(jié) 刺激的強度與頻率對肌肉收縮的影響
第三節(jié) 坐骨神經干動作電位的觀察
第四節(jié) 血液凝固
第五節(jié) 蛙心灌流
第六節(jié) 乙酰膽堿的量效關系
第七節(jié) 藥物對離體腸管的作用
第八節(jié) 琥珀膽堿作用部位的分析
第九節(jié) 藥物對離體血管平滑肌的作用
第十節(jié) 藥物對家兔離體心房的作用
第五章 在體動物實驗
第一節(jié) 蟾蜍心臟生理特性的觀察
第二節(jié) 反射弧的分析
第三節(jié) 反射中樞活動特征的觀察
第四節(jié) 兔大腦皮質誘發(fā)電位
第五節(jié) 去小腦動物的觀察
第六節(jié) 動物-側迷路破壞的效應
第七節(jié) 半數致死量測定方法
第八節(jié) 不同劑型的藥物對藥物作用的影響
第九節(jié) 理化性質對藥物作用的影響
第十節(jié) 不同給藥途徑對藥物作用的影響
第十一節(jié) 水楊酸鈉藥代動力學參數的測定
第十二節(jié) 琥珀膽堿對小鼠運動功能的影響
第十三節(jié) 氯丙嗪對小鼠激怒反應的影響
第十四節(jié) 氯丙嗪的強化麻醉作用
第十五節(jié) 鎮(zhèn)痛藥物的篩選
第十六節(jié) 藥物抗驚厥實驗
第十七節(jié) 嗎啡對呼吸的抑制作用及解救
第十八節(jié) 硫酸鏈霉素的毒性及解救
第十九節(jié) 硫酸鎂過量中毒及解救
第二十節(jié) 藥物對小白鼠耐缺氧能力的影響
第二十一節(jié) 局部麻醉藥對兔眼角膜的作用
第二十二節(jié) 局部麻醉藥對豚鼠皮膚的作用
第二十三節(jié) 局部麻醉藥對蟾蜍坐骨神經叢的作用
第二十四節(jié) 丁卡因的腰麻作用
第二十五節(jié) 局麻藥的毒性比較
第二十六節(jié) 硫噴妥鈉的靜脈麻醉作用
第二十七節(jié) 小白鼠幾種類型的缺氧
第二十八節(jié) 家兔酸堿平衡紊亂
第六章 人體機能實驗
第一節(jié) 出血時間和凝血時間的測定
第二節(jié) ABO血型的鑒定
第三節(jié) 人體動脈血壓的測定
第四節(jié) 心音聽診
第五節(jié) 人體心電圖描記
第六節(jié) 視力、視野和盲點的測定
第七節(jié) 聲音的傳導途徑
第八節(jié) 人體眼震顫觀察
第三篇 綜合性實驗
第七章 循環(huán)系統(tǒng)綜合性實驗
第一節(jié) 心血管活動的神經體液調節(jié)
第二節(jié) 主動脈神經放電
第三節(jié) 藥物對血壓的影響
第四節(jié) 蟾蜍高鉀血癥
第五節(jié)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搶救
第六節(jié) 家兔急性右心衰竭
第七節(jié) 蟾蜍急性全心衰竭
第八章 呼吸系統(tǒng)綜合性實驗
第一節(jié) 家兔呼吸運動的調節(jié)
第二節(jié) 家兔實驗性肺水腫
第三節(jié) 家兔呼吸功能不全
第九章 消化系統(tǒng)綜合性實驗
第一節(jié) 胃腸運動的神經體液調節(jié)
第二節(jié) 氨在肝性腦病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
第三節(jié) 急性肝功能不全時小鼠對氨的耐受性
第十章 泌尿系統(tǒng)綜合性實驗
第一節(jié) 影響尿生成的因素
第二節(jié) 蟾蜍急性腎功能不全
第三節(jié) 家兔急性腎功能衰竭
第十一章 神經系統(tǒng)綜合性實驗
第一節(jié) 坐骨神經干動作電位與腓腸肌收縮關系的觀察
第二節(jié) 兔大腦皮質運動區(qū)的定位及去大腦僵直
第三節(jié) 有機磷酸酯類中毒和解救及解救原理
第四篇 創(chuàng)新性實驗
第十二章 實驗研究的基本知識及統(tǒng)計學方法
第一節(jié) 實驗研究的基本過程與方法
第二節(jié) 常用統(tǒng)計學方法
第三節(jié) 應用Excel進行數據整理和統(tǒng)計分析
第十三章 常用疾病動物模型的制備
第一節(jié) 大鼠帕金森病模型
第二節(jié) 大鼠癲癇模型
第三節(jié)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第四節(jié) 大鼠不同程度腦損傷模型
第十四章 創(chuàng)新性實驗范例
第一節(jié) 新的抗心律失常藥物篩選
第二節(jié) 丹參酮對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
第三節(jié) 深部腦刺激治療帕金森病的實驗研究
第四節(jié) 急性肺水腫的實驗性治療
第五節(jié) 利尿劑對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的影響
第五篇 病例討論
參考文獻
附錄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第七節(jié)藥物對離體腸管的作用 【實驗目的】 觀察藥物對離體腸管平滑肌的作用,分析所觀察的藥物對腸管作用有何不同。掌握最基本的離體組織實驗方法。 【實驗原理】 消化道平滑肌與骨骼肌、心肌一樣,具有肌肉組織共有的特性,如興奮性、傳導性和收縮性等。但消化道平滑肌興奮性較低,收縮緩慢,富有伸展性,具有緊張性、自動節(jié)律性,對化學、溫度和機械牽張刺激較敏感等特點。給予離體腸肌以近似于在體情況的適宜環(huán)境,消化道平滑肌仍可保持良好的生理特性。 胃腸道平滑肌以膽堿能神經占優(yōu)勢,乙酰膽堿能激動M膽堿受體,興奮胃腸道平滑肌。阿托品與M膽堿受體結合而本身不產生或較少產生擬膽堿作用,卻能阻斷膽堿能遞質或擬膽堿藥物與受體的結合,從而產生抗膽堿作用。 【實驗對象】 家兔離體空腸或回腸。 【實驗器材和藥品】 ZW—SX恒溫平滑肌槽實驗裝置、BL—420E+生物機能實驗系統(tǒng)、張力換能器、木槌、燒杯、注射器、手術剪刀、眼科剪刀、鑷子、眼科鑷子、0.1%氯乙酰膽堿溶液、0.1%阿托品溶液、2%氯化鋇溶液、臺氏液(Tyrode液)。 【實驗方法】 1.腸管標本的制備 取一只健康家兔(1.5~2.0kg左右),以手倒提之,用木槌重擊其后頭部令其急死,立即剖開腹腔,觀察腸管蠕動,剪取整個空腸和回腸上半部,迅速置于冷Tyrode液中,除去腸系膜及腸管內容物,并將腸管剪成數段,用臺氏液將腸內容物輕輕沖洗干凈,然后再剪成2~3cm小段備用,保存于供氧的35℃左右的臺氏液中。如不即時使用,可連同臺氏液將腸管置于4℃冰箱內保存,一般腸管活力可維持12小時左右。 2.實驗裝置的準備開啟ZW—SX恒溫平滑肌槽電源開關、控溫開關,將控溫旋鈕撥至37~38℃,然后將旋鈕撥至測量,達到恒溫時可用。儲液瓶內裝上臺氏液,打開換液進水口,使標本槽內營養(yǎng)液面達到30cm刻度(30ml)。開啟供氧開關,調解供氧調節(jié)鈕與儀器后面板的氣體調解閥一、二配合使用,調節(jié)標本槽內氣流量,以1~2個氣泡/秒為宜。
編輯推薦
《全國高等院校醫(yī)學實驗教學規(guī)劃教材:醫(yī)學機能實驗學(第3版)》內容豐富,實用性強,可供高等醫(yī)藥院校學生使用,也可供研究生和從事醫(yī)藥學研究的相關人員使用。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