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斷層地震災害預測方法與應用

出版時間:2011-10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徐錫偉,趙伯明,馬勝利,韓竹軍,張黎明,于貴華,李永林,陳桂華 著  頁數(shù):305  字數(shù):452000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匯集了活動斷層基本概念,在簡明扼要地敘述1995年阪神地震、1999年伊茲米特地震、1999年臺灣南投集集地震、2001年昆侖山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帶呈帶狀分布的觀測事實基礎上,嘗試性地利用歷史地震地表破裂帶寬度統(tǒng)計學方法和古地震探槽開挖獲得的活動斷層近地表永久性地質(zhì)變形局部化基本特征等資料,給出了活動斷層災害避讓帶寬度確定的原則與方法,同時通過隱伏活動斷層破裂擴展巖石力學實驗和松散沉積物覆蓋條件下地表強變形帶寬度數(shù)值模擬方法對活動斷層變形局部化特征進行了進一步驗證,針對不同類型活動斷層建立了震源物理模型的近斷層強地面運動場計算理論體系與地震災害預測方法,并給出了相應的應用實例示范。
本書可供地震地質(zhì)、工程地震和地震工程有關大專院校師生、國土規(guī)劃和防災減災等部門參考使用。

書籍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活動斷層內(nèi)涵與外延
 第一節(jié) 活動斷層相關基本概念
 第二節(jié) 巖石圈構造變形的物理基礎
 第三節(jié) 板緣構造運動及其變形特征
 第四節(jié) 板內(nèi)構造運動及其變形特征
 第五節(jié) 中國大陸現(xiàn)今地殼運動特征
第二章 活動斷層相關地震災害特征
 第一節(jié) 地震災害實例
 第二節(jié) 昆侖山地震(Mw=7.8)地表破裂帶局部化特征
 第三節(jié) 汶川地震(Mw=7.9)地表破裂帶局部化特征
 第四節(jié) 活動斷層永久地質(zhì)變形帶寬度分析
 第五節(jié) 活動斷層防災對策問題
第三章 隱伏活動斷層地表強形變帶規(guī)模預測
 第一節(jié) 隱伏活動斷層破裂擴展實驗結果
 第二節(jié) 隱伏活動斷層地表強變形帶預測
 第三節(jié) 初步結論與應用前景
第四章 活動斷層近場強地面運動預測
 第一節(jié) 研究的理論方法體系
 第二節(jié) 強地震動預測實例:昆明試驗區(qū)
 第三節(jié) 強地震動預測實例:銀川與烏魯木齊試驗區(qū)
 第四節(jié) 結論與討論
第五章 活動斷層相關減災法律法規(guī)
主要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活動斷層地震災害預測方法與應用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地震災害預測方法的好書,不錯,很好。
  •   斷層方面的內(nèi)容,應該有參考價值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