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0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段鑫星,李玉雪 著 頁數(shù):170
內(nèi)容概要
“新農(nóng)村心理健康讀本”叢書以時間為線,依次針對農(nóng)民兄弟成長、成熟、成家、育兒等一系列人生課題,通過案例分析和講解的形式,與農(nóng)民兄弟拉家常,為廣大農(nóng)民兄弟排憂解難?!?br /> 《打工篇》由“事例描述”、“過來人支招”、“心理師和你聊”三部分組成,“事例描述”中主要列舉了農(nóng)民進城務工、在城中成長發(fā)展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種種心理問題案例,“過來人支招”則再現(xiàn)了農(nóng)民兄弟獨自處理問題的經(jīng)驗,“心理師和你聊”則從心理師的專業(yè)角度出發(fā),用通俗、易懂、易學的方式來給予農(nóng)民兄弟細致入微的幫助?! ?br /> 本書適合廣大農(nóng)民朋友,尤其是進城務工人員、留守媽媽閱讀,也適合農(nóng)村地方干部、農(nóng)村問題研究人士參閱。
作者簡介
段新星 ,著名心理學專家,中國礦業(yè)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心理咨詢師培訓師,中國心理學會注冊心理師(注冊號X-12-006),曾獲全國首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創(chuàng)建段鑫星心理課堂。
書籍目錄
叢書序(林崇德)
自序:農(nóng)家人眼亮心明
第一章 適應工作
不爭氣的年輕人
我是一個沒用的人
回家務農(nóng)阻力大
身在福中不知福
早起的煩惱
我不知道明天會怎樣
打工者的傷心事
夜深人靜最想家
粗心大意招煩惱
兄弟情義值多少
第二章 體驗成長
可惡的“間諜紅人”
一事無成多沮喪
倒霉的學徒
不公平的質檢員
急于表現(xiàn)惹的禍
請客送禮的技巧
“不正經(jīng)” 的工作
借錢的分寸
工作結良緣
不被家人接納的朋友
可惡的房東
姐妹的背叛
老板騷擾我
老好人的困惑
左右搖擺
待人處事學問多
大手大腳不攢錢
第三章 打工辛酸多
不厚道的老板
一時心軟拿錢難
賺錢的工具
身受重傷無人管
老板跑了
辛苦血汗錢何時還我
學歷低 遭人冷眼
合租的煩惱
進城居住的夢想
打工受傷沒人管
自己的舞臺
為了孩子的明天
最初的夢想在眼前
創(chuàng)業(yè)失敗 生活無望
打工被騙
第四章 打工思家人
無暇顧雙親
孩子在家不放心
夫君志四方,妻子守家中
遠在異鄉(xiāng)難盡孝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想家不能回
外出打工兒不認
期盼家人早團聚
打工顧家人
心中的牽掛
女友受苦我心痛
老婆懷孕我心憂
生病念家人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第一章 適應工作 背上行囊,踏上月臺,滿懷著美好的致富夢想,背負著家人的殷切期望,第一次離開家鄉(xiāng)到外地去打工。相信每個年輕的打工朋友最初都會有這樣的感受。過慣了農(nóng)村那種平淡而樸實的生活,突然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繁華的鬧市,光鮮亮麗的市民,再看看渺小如沙礫的自己,打工朋友產(chǎn)生了疑慮:或許這本不該是自己能夠融合進去的生活。之前保守的生活習慣以及思維習慣,也使自己在短時間內(nèi)很難適應新環(huán)境,一系列的問題接踵而至:工作不如意,同事關系不和諧,本地人歧視,心理上產(chǎn)生挫敗感,情緒上產(chǎn)生失落感,自身能力又有限,在遇到困難和麻煩時往往不知所措。遠離家人的庇護,也沒有朋友的陪伴,年輕孤獨的心沒有停靠的港灣,自身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就像一只無頭蒼蠅,不知出路在何方。想象中美好的未來看起來竟然那么遙遙無期,自己的夢想和家人的期望竟然就這樣不堪一擊。實在不甘心,社會如此之大,為何沒有自己的容身之地?迷失了目標的方向,奮斗的動力漸漸消失殆盡,感覺自己好無力,也好沒用,自己究竟該怎么辦,又有誰能來幫幫自己?不爭氣的年輕人 明軒今年21歲了,18歲就外出打工,但4年的摸爬滾打并沒有讓明軒成熟起來,在父母眼中,他依舊是個處處讓人操心的孩子。4年來,明軒基本都是跟著別人跑工地,而且他在一個工地也待不久,一年會換好幾個地方,先后做過小工、瓦匠、粉刷工,帶他出去的人都說他做事不用心、脾氣倔、和同事相處也不好。每到年初,家人都得求著熟人帶明軒出去,每次帶他同去的人回來反映的情況都很糟糕,家人因此對他又氣又恨,罵他不爭氣、不懂事、腦子不開竅,枉費了大家花在他身上的心血。對于這一切,明軒也很痛苦,面對家人的責難,明軒總是低頭不語。在他看來,家人都不理解他,他很煩工地上的事情,根本就不想干,也從來不去注意處理自己和同事的關系,同事對他的負面評價甚至讓他覺得莫名其妙。 在農(nóng)村,很多男孩兒都會出現(xiàn)明軒這種情況。他們很少主動思考,對生活沒有明確的計劃和目標,抱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態(tài)度生活。因此,他們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讓家人操心。惹麻煩了,總有家人善后,沒地方干活了,總有家人費盡心思打點,而且他們認為這一切理所當然。他們對外人的反應和評價也很遲鈍,從不去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存在不足。 我曾經(jīng)也是這樣,直到該結婚的時候,才知道好口碑對一個年輕人是多么重要。在農(nóng)村,媒人牽線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是否有個好口碑。結婚之后,我才突然醒悟過來,我要努力賺錢,讓老婆過得不比別人差,于是自然而然就開始用心干活了。其實工地上的活兒沒那么糟糕,和工友在一起開開玩笑,多留心有經(jīng)驗的老師傅怎么干活兒,時間一長,自己就能獨當一面了。 明軒背負著家人的責難和不理解,心里會有苦悶。他尚未形成責任感,對生活沒有規(guī)劃,也不關注別人眼中的自己,這使父母難以接受。事實上,這不僅是他自身的問題,而且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必須改變明軒與父母的互動模式。 1.從明軒的角度講 (1)明軒要重新建立自尊心,也要關注他人的評價;要抱著自我成長的態(tài)度去面對別人的說三道四,從中找到自己的不足,進而逐步完善自我。 (2)明軒要開始考慮自己的工作發(fā)展問題,頻繁地變更工作地點只能給自己帶來一時的新鮮感或讓自己有理由逃避一些東西,如糟糕的同事關系、低劣的技術水平,但并不能使自己得到積極的鍛煉和成長,也不利于自己扎實地學好一門手藝。 (3)明軒可以和自己打個賭,嘗試一下能否堅持在一個地方待下去并學到手藝。如果贏了,明軒就能更好地明確自己的發(fā)展方向;如果輸了,明軒可能需要認真反省自己毅力不強的原因。 2.從父母的角度講 (1)要學會尊重明軒,并培養(yǎng)他的獨立意識,給他一定的自主權和獨立空間,讓他感受生活的壓力,這樣他自然會有所思考和行動。 (2)讓明軒獨立不是對他不管不問。當他遇到困難時,不是一味地責罵,而是以自身的經(jīng)驗給他一定的建議、方法,具體的事情讓他自己去做。比如,告訴他可以找誰幫忙,然后讓他自己去求助,而不要代替他去求助。 總之,明軒要自尊自立,父母要耐心引導,相信明軒會逐漸變好的。 我是一個沒用的人 小勇今年19歲,由于家境貧困,高二就輟學在家,現(xiàn)在已經(jīng)兩年多了。同村很多同齡人甚至比他小一些的,只要沒有讀書的都選擇外出打工了,但小勇卻始終不愿意出去,他對自己沒有信心,覺得自己什么都干不了。小勇從小身體就不是很好,他擔心其他人笑話他瘦弱。有時候他也想要出去掙錢,幫家里減輕負擔,但一想到自己沒文化、沒手藝,也沒有大力氣,就覺得自己在外面混不下去。越想越怕,內(nèi)心矛盾糾結,他過得很不開心。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是兒子不愿意做的事,他們也不忍心勉強。兒子的憂慮他們知道,但是卻沒辦法幫忙分擔,擔心一勸說反而讓兒子更有心理負擔。 年紀小,身體又弱,害怕在社會上過摸爬滾打的生活,這是很正常的。我個子不高,在別人眼中我很瘦小,但是干起活來,能趕上我的人也不多。我雖然干不了什么重活,就在車間流水線上做手上活,但熟練以后我比其他同事都要快。組長和班長都很喜歡我,覺得我踏實肯干。我初中沒上完就回家務農(nóng)了,17歲的時候出去打工,到現(xiàn)在都3年了,覺得在外打工比在家要好一些,工作比較單一,每個月都有收入。在家一年到頭忙忙碌碌,錢卻沒掙多少。在外面打工其實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所以小勇可以出去嘗試一下。 在外出打工的問題上,小勇一直在給自己消極的心理暗示。他覺得自己“沒有文化、沒有手藝,也沒有大力氣”,從而得出“自己什么都干不了”的結論,害怕去嘗試。 從認知行為學的角度看,小勇要想在行動上有所改變,就要在認知上做出調整。認知的改變促進行為的改變,才會有所進步。 (1)小勇要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比如,上過高中,說明他與同齡打工青年相比更有文化;想給家人減輕負擔,說明他有責任感、很懂事,這些都是一個有良好道德的人所需要具備的重要品質。 (2)小勇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特長和能力選擇能勝任的工作,覺得自己身體單薄就避免做力氣活,上過高中,可以選擇去一些發(fā)達地區(qū)的電子廠或機械廠打工。 (3)確定了想法就大膽去做,不要過多地設想今后有什么樣的困難,行動最重要,努力嘗試去做才最實際。 小勇要勇敢地邁出第一步。比如,他可以隨同村有經(jīng)驗的人一起出去,找到第一份工作,給自己一個機會了解社會,給自己一個機會全面認識自己的潛能,然后再尋找更多的工作機會。人生中有很多第一次,而經(jīng)驗都是慢慢積累起來的。在第一次嘗試時大家都會信心不足,感覺會比別人差,但是只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努力去做,就會有所收獲。
媒體關注與評論
人們總是覺得農(nóng)民親近大自然,應該不會有什么心理健康問題,但令人吃驚的是,有調查顯示,農(nóng)村自殺率是城市的3倍,我國90%的自殺事件發(fā)生在農(nóng)村。 隨著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農(nóng)民逐漸面臨著同都市人群一樣的生活壓力,在其相對單調乏味的生活方式下,各種積壓的情緒卻得不到及時排解宣泄。都市人有了心理問題可以去心理咨詢機構,可農(nóng)民的不良情緒的出口在哪里? 所幸的是,新農(nóng)村建設當中出現(xiàn)的留守兒童、農(nóng)民工、隔代撫養(yǎng)等問題,已經(jīng)逐漸引起了全社會心理學工作者的重視。對我們而言,能有機會為農(nóng)村朋友寫點實用、易學、易懂的心理調節(jié)書,是一件發(fā)自內(nèi)心感到高興的事情?! 珖睦韺W會理事長、北京師范大學終身教授(林崇德)
編輯推薦
《新農(nóng)村心理健康讀本:打工篇》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