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病蟲害防治

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佘德松,李艷杰 主編  頁數(shù):321  

內容概要

  《園林病蟲害防治》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一五”規(guī)劃(教育科學)“以就業(yè)為導向的職業(yè)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的子課題“以就業(yè)為導向的高等職業(yè)教育園林類專業(yè)教學整體解決方案設計與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教材共6章。第1-4章為基礎部分,分別介紹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鑒別、發(fā)生規(guī)律、防治措施。第5、6兩章為應用部分,分別介紹了園林植物常見害蟲和常見病害的防治?!秷@林病蟲害防治》在結構上,遵循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念,將實訓操作和理論知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內容選擇上,以點帶面,突出了當前園林生產上常見的病蟲害問題。
  本教材語言簡潔,內容全面,圖文并茂,可作為高等職業(yè)教育林業(yè)技術和農業(yè)技術類專業(yè)學生的教材,也可供園林、景觀、觀賞園藝、林業(yè)等相關行業(yè)的科研、生產工作者使用與參考。

書籍目錄


前言
緒論
 0.1 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意義
 0.2 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的主要內容和任務
 0.3 園林植物病蟲害發(fā)生與防治的特殊性
 0.4 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發(fā)展概況
 0.5 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課程的學習方法
 本章小結與習題
第1章 一園林昆蟲鑒別
 1.1 昆蟲的特征
  1.1.1 節(jié)肢動物門的特征
  1.1.2 昆蟲綱的特征
  1.1.3 昆蟲與人類的關系
  實驗實訓1 雙目實體顯微鏡的使用與昆蟲特征的觀察
 1.2 昆蟲體軀的構造
  1.2.1 昆蟲體軀的一般構造
  1.2.2 昆蟲的頭部
  實驗實訓2 昆蟲頭部的構造及附肢附器類型觀察
  1.2.3 昆蟲的胸部
  實驗實訓3 昆蟲胸部的構造及附肢附器類型觀察
  1.2.4 昆蟲的腹部
  實驗實訓4 昆蟲腹部的構造及附肢附器類型觀察
 1.3 昆蟲的變態(tài)與昆蟲的各蟲態(tài)
  1.3.1 變態(tài)及其類型
  1.3.2 昆蟲的各蟲態(tài)
  實驗實訓5 昆蟲的變態(tài)及各蟲態(tài)類型觀察
 1.4 園林昆蟲主要類群
  1.4.1 昆蟲分類基本知識
  1.4.2 園林昆蟲主要科
  實驗實訓6 等翅目、直翅目主要科形態(tài)特征觀察
  實驗實訓7 同翅目、半翅目主要科形態(tài)特征觀察
  實驗實訓8 纓翅目、脈翅目、鞘翅目主要科形態(tài)特征觀察
  實驗實訓9 鱗翅目主要科形態(tài)特征觀察
  實驗實訓10 雙翅目、膜翅目主要科形態(tài)特征觀察
 本章小結與習題
第2章 園林植物病害鑒別
 2.1 園林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識
  2.1.1 園林植物病害的含義
  2.1.2 園林植物病害的病原
  2.1.3 園林植物病害的發(fā)生因素
  2.1.4 園林植物病害的癥狀
  實驗實訓11 園林植物病害常見癥狀類型觀察
 2.2 園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原
  2.2.1 營養(yǎng)失調
  2.2.2 土壤水分失調
  2.2.3 溫度不適宜
  2.2.4 光照不適宜及通風不良
  2.2.5 士壤酸堿度不適宜
  2.2.6 藥害和有毒物質的污染
  實驗實訓12 園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診斷
 2.3 園林植物病原真菌
  2.3.1 真菌的一般形態(tài)
  實驗實訓13 顯微鏡使用及園林病原真菌的形態(tài)觀察
  2.3.2 園林植物病原真菌的生活史
 ……
第3章 園林植物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律與測報
第4章 園林植物的病蟲害的綜合治理
第5章 常見園林植物害蟲的防治
第6章 常見園林植物病害的防治
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土壤中水分過多,俗稱澇害,造成氧氣供應不足,使植物的根部處于窒息狀態(tài)。最后導致根部變色或腐爛,地上部葉片變黃、落葉、落花等癥狀。木本植物中,懸鈴木、合歡、女貞、青桐、板栗、核桃等樹木易受澇害。如女貞受水淹后,蒸騰作用立刻下降,12天后植株便死亡,而楓楊、楊樹、柳樹、烏桕等樹木及火炬松的幼苗對水澇有很強的耐力和抗性?! 】諝鉂穸冗^低的現(xiàn)象通常是暫時的,很少直接引起病害。但如果與大風、高溫結合起來,會導致植株大量失水,造成葉片焦枯、果實萎縮或暫時或永久性的植株萎蔫,如干熱風。  所以,出現(xiàn)水分失調現(xiàn)象時,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適時適量灌水,注意及時排水。澆灌時盡量采用滴灌或溝灌,避免噴淋和大水漫灌?! ?.2.3 溫度不適宜  溫度是植物生理生化活動賴以順利進行的基礎。各種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有它們各自的最低、最適和最高的溫度,超出了它們的適應范圍,植物代謝過程將受到阻礙,就可能發(fā)生病理變化而發(fā)病,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不適宜的溫度包括高溫、低溫、變溫三個方面的變化?! 「邷乜墒怪参锏那o、葉、果受到傷害,通稱為灼傷。在自然條件下,高溫往往與強光照相結合,所以高溫灼傷一般都是表現(xiàn)在植物器官的向陽面。在苗圃,夏季的高溫常使土壤袁面溫度過高,而引起幼苗莖基部灼傷。如銀杏苗木莖基部受到灼傷后,莖腐病菌便趁機而人,因而夏季高溫造成銀杏苗木莖基腐病嚴重。在蔭處,當氣溫超過32℃時,新移栽的鐵杉、紫藤和繡球花等花木,也容易受到高溫的傷害。預防苗木的灼傷可采取適時的遮蔭和灌溉以降低土壤溫度?! 〉蜏氐挠绊懼饕抢浜蛢龊?,多數(shù)發(fā)生在秋季的早霜、春季的晚霜季節(jié)。冷害也稱寒害,是指O℃以上的低溫所致的病害。喜溫植物當氣溫低于10℃時,就會出現(xiàn)冷害,其最常見的癥狀是變色、壞死、表面斑點等。如木本植物出現(xiàn)的芽枯、頂枯。凍害是0℃以下的低溫所致的病害。凍害的癥狀主要是幼莖或幼葉出現(xiàn)水漬狀暗褐色的病斑,之后組織逐漸死亡,嚴重時整株植物變黑,枯干死亡。而冬季的反常低溫對一些長綠觀賞植物及落葉花灌木等未充分木質化的嫩梢、葉片同樣引起凍害。針葉樹受凍害,一般表現(xiàn)為針葉先端枯死并呈紅褐色。  低溫還能引起苗木凍拔害,尤以新栽植的苗木易受其害,其原因是土壤中的水分結冰,冰柱體積不斷增大,將表層土壤抬起,苗木則不能隨之復位,如經(jīng)數(shù)次凍拔,苗木則可被拔出而與土壤分離遭受損害。這在我國南北地勢較高的山區(qū)都有發(fā)生。  劇烈的變溫對植物的影響往往比單純的高、低溫昀影響更大。如晝夜溫差過大,可以使木本植物的枝干發(fā)生灼傷或凍裂,這種癥狀多見于樹木的向陽面。如龜背竹插條上盆后不久,若從16℃條件下轉到35℃的溫度48小時,會導致新生出的葉片變黑并腐爛,這是由于快速升溫造成的,對這種快速升溫敏感的植物還有喜林芋、橡皮樹和香龍血樹等盆栽植物?!  ?/pre>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園林病蟲害防治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