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觀遺傳學手冊

出版時間:2011-7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托勒夫斯波 編  頁數(shù):62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表觀遺傳學被許多人認為是“新遺傳學”,因為許多生命進程并非由基因突變所控制,而是被可逆卻又可繼承的表觀遺傳現(xiàn)象所控制。這些表觀遺傳現(xiàn)象涵蓋DNA甲基化、組蛋白修飾乃至朊粒等。表觀遺傳進程發(fā)生在眾多的物種中并且控制大量的生命功能,例如組織/器官再生、染色體失活、干細胞分化、基因組印跡和衰老。表觀遺傳異常會導致各種疾病,包括癌癥和免疫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疾病。上述疾病中的一部分已經有了相應的臨床干預手段,更多的表觀遺傳療法很可能將在近期出現(xiàn)。
  《表觀遺傳學手冊:新分子遺傳學與醫(yī)學遺傳學》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表觀遺傳學,并且概括了這一迷人領域的近期研究進展?!侗碛^遺傳學手冊:新分子遺傳學與醫(yī)學遺傳學(導讀版)》通過闡述表觀遺傳學的進化、正常生命活動和病理條件下的表觀遺傳機理以及表觀遺傳學在研究和治療中的應用,相信會吸引學生和科研及醫(yī)藥工業(yè)研究人員的興趣。

作者簡介

編者:(美國)托勒夫斯波(Trygve Tollefsbol)

書籍目錄

撰稿人
前言
第1章 表觀遺傳學: 遺傳學的新學科
第一部分: 表觀遺傳學的分子機理
 第2章 哺乳動物中dna 甲基化、甲基化cpg 識別和去甲基化的機理
 第3章 組蛋白修飾的機理
第二部分:其他的表觀遺傳學過程
 第4章 非編碼rna 的表觀遺傳學
 第5章 朊粒及類朊粒現(xiàn)象的表觀遺傳繼承性
 第6章 染色體位置效應和基因花斑現(xiàn)象在病理學中的意義
 第7章 polycomb 機理和基因活性的表觀遺傳調控
第三部分:表觀遺傳學技術
 第8章 基因特異性dna 甲基化的分析
 第9章 全基因組dna 甲基化分析的方法
 第10章 組蛋白h3  第9 位賴氨酸甲基化對異染色質的調控及腫瘤發(fā)生
 第11章 染色質修飾對基因組特征區(qū)域的標記以及細胞核的空間組織
 第12章 對表觀遺傳信息的評價
第四部分:表觀遺傳學的模式生物
 第13章 真核微生物的表觀遺傳學
 第14章 果蠅的表觀遺傳學
 第15章 表觀遺傳繼承性的小鼠模型
 第16章 植物中的表觀遺傳調控機理
第五部分:代謝與表觀遺傳學
 第17章 哺乳動物dna 甲基化的代謝調節(jié)
 第18章 飲食和代謝化合物對染色質動態(tài)的影響
第六部分: 表觀遺傳學的功能
 第19章 表觀遺傳學、干細胞和細胞分化
 第20章 骨骼肌再生的表觀遺傳學基礎
 第21章 x 染色體失活的表觀遺傳學
 第22章 基因組印跡
 第23章 記憶過程中的表觀遺傳學
 第24章 跨代傳遞的表觀遺傳學
 第25章 衰老的表觀遺傳學
第七部分:進化中的表觀遺傳學
 第26章 適應性進化和發(fā)育中的表觀遺傳學: 物種發(fā)生和表觀遺傳學間的相互影響
第八部分:流行病學中的表觀遺傳學
 第27章 飲食對表觀遺傳過程的影響
 第28章 環(huán)境因子與表觀遺傳學
 第29章 微生物侵染對人類表觀基因組的影響和癌癥發(fā)生
 第30章 人fmr1 基因啟動子5′‐上游區(qū)域及腺病毒轉基因的dna 甲基化模式
 第31章 群體藥學表觀基因組學
第九部分:表觀遺傳學與人類疾病
 第32章 癌癥表觀遺傳學
 第33章 免疫疾病中的表觀遺傳學
 第34章 腦部疾病的表觀遺傳學
 第35章 復雜代謝疾病和表觀遺傳學
 第36章 人類的印跡異常類疾病
第十部分:表觀遺傳學療法
第37章 組蛋白去乙?;敢种苿┑呐R床應用
索引
彩插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These reg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genome evolution but also human disorders and the existence of TPE has been evoked in many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runcated chromosomesends that have been repaired by the process of telomeric healing (de novo addition oftelomeric repeats by telomerase at breaks devoid of exact telomeric repeat sequencematch), telomeric capture (resulting from a break-induced replication event between atruncated chromosome and the distal arm of another chromosome), or formation of ringchromosomes. However, the molecular pathogeneses associated with these rearrangementshave never been investigated.Subtelomeric imbalances that include deletions, duplications, unbalanced translocations,and complex rearrangements [202] are terminal as well as interstitial and extremely variablein size [203].Fifty percent of them are inherited. Telomeric polymorphisms are found in at least 1% of the population. Some telomeric polymorphisms and transmitted subtelomericimbalances are benign and not associated with any phenotypical manifestation [204,205].These latter have been detected at 24 of the 41 telomeres [206]. Several mechanisms mayexplain the absence of the abnormal phenotype in carders of the subtelomeric imbalances:variable expressivity, unmasking of a recessive allele, somatic mosaicism in the normalparent, and/or epigenetic modifications.

編輯推薦

《表觀遺傳學手冊:新分子遺傳學與醫(yī)學遺傳學(導讀版)》涵蓋了表觀遺傳學研究領域的重要發(fā)現(xiàn)和最新進展。眾多在各自研究領域領軍的科學家們撰寫了有關表觀遺傳學分子機理、表觀遺傳學技術、表觀遺傳學模式生物、再生中的表觀遺傳學、飲食與表觀遺傳學等重要章節(jié),為理解表觀遺傳學在基因表達調控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礎。其他章節(jié)詳細介紹了負責代謝疾病中的表觀遺傳學、癌癥表觀遺傳學、人類印跡異常疾病,以及表觀遺傳學在免疫疾病、腦疾病和衰老中的作用。對分子遺傳學、醫(yī)學遺傳學和表觀遺傳學相關疾病診療感興趣的讀者而言,《表觀遺傳學手冊:新分子遺傳學與醫(yī)學遺傳學(英文導讀版)》是不可或缺的參考書,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和醫(yī)生將對表觀遺傳學的理解整合到各自的工作中?!侗碛^遺傳學手冊:新分子遺傳學與醫(yī)學遺傳學(英文導讀版)》特點:討論表觀遺傳學技術的最新進展,全面介紹表觀遺傳學功能、涵蓋基礎科學和臨床療法、覆蓋新興的表觀遺傳學領域,包括最新發(fā)現(xiàn)的表觀遺傳現(xiàn)象、表觀基因組學、polycomb機理、計算表觀遺傳學、朊粒、跨代表觀遺傳學、群體藥學表觀基因組學及適應性進化中的表觀遺傳學、評述了各種表觀遺傳學疾病。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表觀遺傳學手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2條)

 
 

  •   不錯,就是英文看起來不太懂
  •   剛到貨,書的目錄是中文的,內容居然是英文的。不過師兄還是比較滿意,收藏了。
  •   很喜歡這本,推薦!
  •   到的很快,書的質量非常好,精裝,紙張也特好。
  •   不錯的專業(yè)性書
  •   學分子的都應該看看,很不錯的書
  •   書一直在,就是沒有看完!
  •   硬骨頭,與原版書相比便宜很多慢慢啃
  •   由表觀遺傳學這一較新的內容出發(fā),介紹了其與疾病、衰老的關系,還有較新的有關流行病學方面的內容,的確是一本內容新穎且能聯(lián)系實際的好書。
  •   還沒仔細地閱讀,好像內容不僅僅有對epigenetic各個部分有詳細的介紹,而且還有部分介紹的是epigenetic的實驗方法。希望看了能提高自己吧,呵呵。
  •   包裝精美,很好!值得收藏的一本書。
  •   很好 紙張質量不錯 值得購買 我是再來買兩本送人。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