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5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李清霞 頁數(shù):256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獨生時代的平衡教育》,一本看似是理論書籍的通俗讀物,結(jié)合當前家庭教育的過度與缺失,父母教子的優(yōu)勢與困惑,精選20個教育熱點,對每一話題都從兒童心理學、教育學角度全新解讀;選擇上百個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讓家庭成為育人的“先鋒陣地”。
《獨生時代的平衡教育》在文字上力求輕松、活潑,并穿插具有啟發(fā)、借鑒意義的故事及案例,營造出了頗具科學性、指導性、可讀性的行文風格。本書適合孩子家長、兒童教育工作者閱讀。
作者簡介
李清霞
教育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在于中央教科所科技研發(fā)中心從事兒童認知發(fā)展、家庭教育的研究工作,近年來曾為《父母必讀》、《家庭育兒》、《嬰兒母親》等多家雜志撰文。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忙爸爸也能成為好爸爸
一、家庭教育呼喚“男主角”
二、10招成為好爸爸
三、來自好媽媽的調(diào)教
第二章 隔代教育:讓戰(zhàn)場變舞臺
一、為年輕父母支招
(一)把握原則
(二)掌握溝通技巧
二、給祖輩老人獻策
三、說給雙方的悄悄話_
第三章 關(guān)鍵期:捕捉孩子的特別生命力
一、關(guān)鍵期關(guān)鍵在哪兒
二、如何對待關(guān)鍵期
(一)語言敏感期(0~6歲)
(二)書寫敏感期(3.5~5.5歲)
閱讀敏感期(4.5~5.5歲)
(三)秩序敏感期(2~4歲)
(四)感官敏感期(0~6歲)
(五)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1.5~4歲)
(六)動作敏感期(0~6歲)
(七)社會規(guī)范敏感期(2.5~6歲)
(八)文化敏感期(6~9歲)
第四章 讓孩子與科學零距離接觸
一、科學教育:智力發(fā)展的又一“助力器”
二、開啟孩子的探索之旅
三、科學啟蒙的四大原則
四、走進好玩的科學世界
五、不同年齡的孩子如何啟蒙
第五章 孩子越玩越聰明
一、玩出花樣
二、玩出人氣
三、陪孩子玩的智慧
四、0~6歲孩子的玩具挑選
五、玩具挑選的大方向
第九章 開啟孩子的數(shù)學智慧
一、數(shù)字啟蒙智慧自測
二、數(shù)學潛能早知道
三、避開數(shù)學啟蒙的誤區(qū)
四、啟蒙方法總動員
(一)生活情景
(二)游戲中的潛能開發(fā)
第七章 給孩子“鍍鍍鋼”
一、挫折教育
二、“鍍鋼”有方法
第八童 幫孩子贏得好人緣
一、孩子眼中的交往
二、贏得好人緣從受歡迎開始
三、交往中的“另類插曲”
四、幫孩子找朋友
第九章 去任性、養(yǎng)耐性
一、和任性的孩子過招
(一)孩子任性有隱情
(二)10招搞定孩子的任性
二、好耐性這樣煉成
(一)孩子為何缺乏耐性
(二)耐心年齡清單
(三)培養(yǎng)耐性有方法
第十章 讓責任心在孩子心中扎根
一、誰偷走了孩子的責任心
二、識別責任感的“真面目”
三、各年齡段孩子眼中的“責任感”
四、責任感培養(yǎng)之家庭錦囊
第十一章 自由與規(guī)矩
一、不同年齡的規(guī)矩清單
二、確立規(guī)矩的方法
三、遵守規(guī)矩的方法
四、可以打破的規(guī)矩
第十二章 練就教育的“十八般武藝”
一、獎勵篇
(一)孩子喜歡什么樣的獎勵
(二)如何獎勵孩子
(三)溫馨提示
二、懲罰篇
(一)什么情況下需要懲罰
(二)如何懲罰
(三)懲罰孩子的誤區(qū)
(四)警惕心靈懲罰
三、表揚篇
(一)為什么孩子需要表揚
(二)表揚孩子哪些方面
(三)表揚孩子講程序
(四)表揚七忌
四、批評篇
(一)教育方式與認錯態(tài)度
(二)你的批評為何無效
(三)批評新兵法
第十三章 你會與孩子溝通嗎?
一、怎樣的溝通才是有質(zhì)量的溝通?
二、溝通不只是“說話”
三、適于不同年齡段的溝通大法
四、提問:開發(fā)潛能的溝通妙招
第十四章 “過度教育”的七宗罪
一、過度保護
二、過度干涉
三、過度關(guān)愛
四、過度開發(fā)
五、過度期望
六、過度表場
七、過度滿足
第十五章 視聽世界,不讓聲光“閃”了孩子的心
一、電艦:讓我歡喜讓我憂
二、為孩子看電視把好關(guān)
三、讓動畫片成為孩子的朋友
四、電腦:朋友還是敵人
第十六章 給你的教育方式“把把脈”
一、你的教育方式屬于哪種類型
二、做哪種父母自己選
(一)好父母從修正開始
(二)摸索適宜的教育方式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插圖:孩子與父親在一起時的操作、探索活動,能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繼而激發(fā)孩子的動腦和創(chuàng)造意識,而這些又能促進其智力發(fā)育。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曾對17000名在1958年同一星期出生的嬰兒進行了長達半個世紀的跟蹤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經(jīng)常與父親相處的孩子日后比同齡孩子聰明,并容易躋身高于父親的社會階層,這一優(yōu)勢在子女42歲前一直存在。3.個性發(fā)展俗話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水。孩子在與父母的交往中,從母親那里獲得溫柔、體貼、細致的關(guān)懷,而在父親那里可以感受堅強、獨立、果斷等特點,這會讓他的個性發(fā)展更為完善。此外,相對于老人和年輕媽媽,爸爸往往更為理智,因此,在某些情境中也更能堅持“不可以就是不可以”,從而為孩子的成長立下必要的規(guī)矩。4.情商發(fā)展孩子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教育特點,比如3歲前,可以無憂無慮地躺在母親的懷抱里撒嬌,享受母親帶來的溫暖、寬容、柔軟、感性;3歲后,則需逐步建立并承擔相應的責任,需要父親給予的力量、規(guī)則、意志力、理性等。5.性別意識幼兒期是孩子性別角色形成的關(guān)鍵期,父親積極地與孩子交往,有助于孩子對男性和女性的認識有適當而靈活的理解。研究表明,如果男孩在4歲前失去父親,會使他們在性別角色中傾向于女性化——喜歡非身體性的、非競賽性的活動,如看書、聽故事、猜謎語等;如果女孩在5歲前失去父親,在青春期與男孩交往時往往會表現(xiàn)得焦慮不安或者無所適從。芊芊4歲,有些膽小,過節(jié)時聽到鞭炮聲就會嚇得直哭。每當這時,爸爸會馬上抱住她安撫,還會模仿鞭炮的聲音,發(fā)出夸張的“嘣、啪”聲,讓孩子覺得這是件有意思的事情,幫助她克服恐懼感。而當遠處放煙花時,爸爸也一定會把芊芊高高舉起,讓她看到煙花的美麗和附近人群的熱鬧,漸漸地,芊芊不再那么害怕放鞭炮了。
編輯推薦
《獨生時代的平衡教育》平衡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教育也需要平衡。很多教育內(nèi)容和方法,包括“沖式”和“西式”的都不是非此即彼的對立關(guān)系,而是一種融合。但它不等同于“不好不壞”、“差不多就行”的理念,而是“損有余而補不足”。在平衡狀態(tài)下,教育方法才能產(chǎn)生效用,繼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潛能開發(fā),品德培養(yǎng),性格塑造,方法指導。讓“忙爸爸”成為“好爸爸”,過度教育的“七宗罪”,“玩”出來的聰明寶貝,給您的教育方式“把把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