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7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唐露新 頁數(shù):321
內(nèi)容概要
《傳感與檢測技術(第二版)》(作者唐露新)系統(tǒng)地介紹了傳感與檢測技術的基礎知識、傳感器基本原理、特性分析方法與應用技術。本書共11章。
第1章介紹傳感器與檢測技術的基本概念、傳感器的靜動態(tài)特性、測量方法、測量誤差與數(shù)據(jù)處理,以及靜動態(tài)標定概念、方法和設備。第2~9章,從基本原理出發(fā),結合工程應用,介紹電阻式傳感器、電感式傳感器、電容式傳感器、電動勢傳感器、光電式傳感器、熱電式傳感器、半導體傳感器和其他傳感器(如微波、紅外、視覺、超聲波和生物等傳感器)。第10章介紹傳感與檢測系統(tǒng)的常用基本檢測電路,主要包括信號放大電路、信號處理電路、信號轉換電路和抗干擾技術等。第11章針對傳感與檢測技術的發(fā)展,介紹當前一些新技術,如智能傳感器、數(shù)據(jù)融合技術、軟測量技術、虛擬儀器、網(wǎng)絡化檢測儀器等。 《傳感與檢測技術(第二版)》層次分明,重點突出,理論與應用相結合,適合理工科院校培養(yǎng)工程應用型人才的要求。書中每章后附有針對重點和難點的習題,可作為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工程、機電一體化、測控技術與儀器等專業(yè)的大學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關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
書籍目錄
第1章 傳感與檢測技術基礎
1.1 傳感與檢測的概念
1.1.1 檢測技術
1.1.2 自動檢測系統(tǒng)
1.1.3 本課程的任務與要求
1.2 傳感與檢測技術概述
1.2.1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概述
1.2.2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分類
1.2.3 傳感器技術概況
1.2.4 傳感器選用原則
1.2.5 傳感與檢測技術的發(fā)展
1.3 傳感器的基本特性
1.3.1 靜態(tài)特性
1.3.2 動態(tài)特性
1.4 測量方法
1.4.1 直接測量、間接測量與聯(lián)立測量
1.4.2 偏差式測量、零位式測量和微差式測量
1.5 測量誤差
1.5.1 誤差理論中的部分名詞
1.5.2 測量誤差的概念
1.5.3 一般測量誤差的表示方法
1.5.4 測量誤差的來源
1.5.5 測量誤差的估計與校正
1.6 傳感器標定與校準
1.6.1 傳感器標定
1.6.2 常用傳感器標定設備
1.6.3 傳感器標定實例
習題
第2章 電阻式傳感器
第3章 電感式傳感器
第4章 電容式傳感器
第5章 電動勢傳感器
第6章 光電式傳感器
第7章 熱電式傳感器
第8章 半導體傳露器
第9章 其他傳感器
第10章 常用的檢測電路
第11章 傳感檢測新技術
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1.5.4 測量誤差的來源 1.方法誤差 方法誤差是指由于測量方法不合理所引起的誤差。如用電壓表測量電壓時,沒有正確的估計電壓表的內(nèi)阻對測量結果的影響而造成的誤差。在選擇測量方法時,應考慮現(xiàn)有測量設備及測量的精度要求,并根據(jù)被測量本身的特性來確定采用何種測量方法和測量設備。正確的測量方法,可以得到精確的測量結果,否則不但無法得到正確的測量結果,還可能損壞儀器和元器件等。 2.理論誤差 理論誤差是由于測量理論本身不夠完善而采用近似公式或近似值計算測量結果時所引起的誤差。例如,傳感器輸入一輸出特性為非線性但簡化為線性特性,傳感器內(nèi)阻大而轉換電路輸入阻抗不夠高,或是處理時采用略去高次項的近似經(jīng)驗公式,以及簡化的電路模型等都會產(chǎn)生理論誤差。 3.測量裝置誤差 測量裝置誤差是指測量儀表系統(tǒng)本身不完善而引入的誤差。如儀表刻度不準確或非線性,測量儀表中所用的標準量具的誤差,測量裝置本身電氣或機械性能不完善,儀器、儀表的零位偏移等。 4.環(huán)境誤差 環(huán)境誤差是測量儀表的工作環(huán)境與要求條件不一致所造成的誤差。如溫度、濕度、大氣壓力、振動、電磁場干擾、氣流擾動等引起的誤差。 5.人身誤差 人身誤差是由于測量者本人的不良習慣、操作不熟練或疏忽大意所引起的誤差。如念錯讀數(shù)、讀刻度示值時總是偏大或偏小等。在測量工作中,對于誤差的來源必須認真分析,采取相應措施,以減小誤差對測量結果的影響。 1.5.5 測量誤差的估計與校正 測量誤差中的性質(zhì)不同,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及處理方法也不同。定值系統(tǒng)誤差一般可用實驗對比法發(fā)現(xiàn),并用修正法等予以消除;變值系統(tǒng)誤差一般可用殘余誤差觀察法發(fā)現(xiàn),并從硬件和軟件不同方面采取措施進行消除。比如從軟件上采用“對稱法”,可消除線性變值系統(tǒng)誤差,采用“半周期法”,可消除周期性變值系統(tǒng)誤差等。 在測量中,隨機誤差對測量過程及結果的影響是必然的,但有明顯的不確定性,借助概率與數(shù)理統(tǒng)計以及必要的數(shù)據(jù)處理,只能描述出隨機誤差的影響極限范圍,并進而給出最接近真值的測量結果,但隨機誤差無法消除。 在測量中,有粗大誤差的測量結果是不可取的,即有粗大誤差影響的測量值必須根據(jù)一定的規(guī)則(如拉依達準則、肖維納準則等)判斷出來,并予剔除。
編輯推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傳感與檢測技術(第2版)》層次分明,重點突出,理論與應用相結合,適合理工科院校培養(yǎng)工程應用型人才的要求。書中每章后附有針對重點和難點的習題,可作為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工程、機電一體化、測控技術與儀器等專業(yè)的大學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關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