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2 出版社:何慶機 科學出版社 (2010-12出版) 作者:何慶機 頁數(shù):208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美國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與狄金森、史蒂文斯、惠特曼、哈特·克蘭、艾略特一道被HaroldBloom并列為美國最重要的詩人,并被JayParini稱為美國的文化符碼(culturalicon)。然而國內(nèi)外對弗羅斯特的誤解與誤讀長期以來一直存在,這一點明確體現(xiàn)在其詩歌的經(jīng)典化歷程中。本專著側重探討了弗羅斯特詩歌中所呈現(xiàn)的在工業(yè)化、商業(yè)化的美國(及西方)現(xiàn)代文化背景下,現(xiàn)代人的自我危機與身份危機問題,結合具體詩歌的文本解讀深入分析了詩人以其獨特的詩歌形式和書寫方式所傳達的應對這一危機的有效之途:信念意志與不懈的自我追尋。一言以蔽之,弗羅斯特詩歌乃信念與自我之詩學。
書籍目錄
序前言第一章 自我危機與弗羅斯特的信念詩學第一節(jié) “左派”批評與弗羅斯特詩歌一、“左派”陣營的批評狂潮二、“左派”陣營的另一種聲音第二節(jié) 新批評與弗羅斯特詩歌的經(jīng)典化一、新批評對弗羅斯特的批評二、新批評中的摯友三、弗羅斯特詩歌的經(jīng)典化第三節(jié) 自我危機:弗羅斯特詩歌的現(xiàn)實性與現(xiàn)代性一、冷色意象與恐怖的現(xiàn)實二、自我危機:現(xiàn)代社會的現(xiàn)實與弗羅斯特的現(xiàn)實主義三、弗羅斯特詩歌的現(xiàn)代性第四節(jié) 信念意志與弗羅斯特的信念詩學一、信念意志:實用主義與弗羅斯特詩歌的后現(xiàn)代性二、弗羅斯特的信念詩學及其五種信念第二章 詩歌信念:商業(yè)主義與弗羅斯特的詩歌創(chuàng)作第一節(jié) 商業(yè)主義:現(xiàn)代派詩歌的背景與弗羅斯特的含混一、商業(yè)主義與現(xiàn)代派詩歌二、沖突、含混與諷刺:弗羅斯特詩歌中的“商業(yè)主義”三、“新罕布什爾”:商業(yè)主義作為社會現(xiàn)實第二節(jié) 文學市場與弗羅斯特的詩歌信念一、弗羅斯特與龐德:文學市場與詩歌的操縱二、詩歌信念:商業(yè)主義與弗羅斯特詩歌定位三、龐德、精英派與文學市場四、《新罕布什爾》:弗羅斯特的詩歌辯護書第三節(jié) “循舊納新”原則與弗羅特詩獻的雜合性一、弗羅斯特的市場策略與“循舊納新”原則二、弗羅斯特詩歌的雜合性第三章 愛的信念與倫理的自我-第一節(jié) 弗羅斯特詩歌中的兒童與父母倫理關系一、“缺場”的子女與孤獨的夫妻二、冷漠殘缺的家庭與陰影中的子女三、子女的成長與父母的倫理責任第二節(jié) 弗羅斯特詩歌中的夫妻倫理關系一、性倫理沖突中的夫妻二、雙重藩籬中的夫妻三、沖出藩籬的夫妻第三節(jié) 弗羅斯特詩歌中家庭與社會的倫理關系一、弗羅斯特詩歌中家的地理空間及其隱喻二、無處不在的紐帶,鄰里關系的主動建構三、自立與博愛間的平衡:家庭的社會責任第四節(jié) 家庭、愛與倫理的自我第四章 自我信念與自我的追尋:命名,敘事與身份第一節(jié) 命名;專名與自我信念一、人物指稱與文學意義二、專名、身份與自我三、“小河西流”:命名與自我信念第二節(jié) 專名、無名與暫名:自我與身份的不同狀態(tài)一、專名、身份與確定性二、無名與暫名:自我的迷失與身份的懸置第三節(jié) 身份危機與敘事沖動一、從抒情的自我到敘事的自我二、敘事的沖動與身份危機第四節(jié) 自我的追尋:專名的復位與暫名的張力一、自我認同與專名的復位二、自我碎片與暫名的張力三、自我的追尋與永恒的暫名第五章 旅行:自我,信念與詩歌第一節(jié) 旅行、自我與信念一、旅行:走進自我二、旅行與信念第二節(jié) 另一種旅行:“進步”、科學與詩歌一、旅行與“進步”話語二、兩套話語:科學與詩歌第三節(jié) 詩歌有用嗎?參考文獻致謝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或許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弗羅斯特詩歌中子女缺場的模式與詩人自己的家庭模式正好相反。盡管詩人的妻子艾琳娜身體欠佳(醫(yī)生甚至告誡他們生育將危及她的生命),但她還是為詩人生下了六個子女。詩人寫下這些詩歌,傳達家庭中不能沒有孩子這一思想,或許是想向妻子解釋自己的“殘忍”行為,寬慰妻子在長子早夭及不斷生育中所遭受的痛苦和折磨,同時自己也得到某種心理上的安慰與解脫。當然,更為重要的是,這組詩透過子女缺場的共同模式,隱射了現(xiàn)代人所經(jīng)歷的自我危機和倫理自我問題。二、冷漠殘缺的家庭與陰影中的子女弗羅斯特通過子女缺場模式說明子女對于家庭,對于和諧夫妻關系的重要性,說明現(xiàn)代人所經(jīng)歷的自我危機和倫理自我問題,而在另外一組詩歌中,詩人則表現(xiàn)出對兒童問題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在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和現(xiàn)代家庭中兒童問題的關注,展現(xiàn)的是現(xiàn)代社會的某種倫理沖突。與上一組詩歌一樣,詩人在表現(xiàn)手法和策略上并不是直擊問題的正面,而是通過迂回的手法,通過向讀者展示一幅幅反面的畫面,揭示現(xiàn)代社會、現(xiàn)代家庭中的兒童問題。于是,讀者在弗羅斯特詩歌中,看到一組不正常子女的形象,如成人似的兒童與長不大的子女,而這些形象往往生活在殘缺的家庭中;在這樣的家庭中,子女不得不承受了不堪之負。弗羅斯特對新英格蘭的牧場、農(nóng)莊情有獨鐘,除了與他個人生活有關之外,與他對現(xiàn)代都市中的種種問題的了解不無關系。
編輯推薦
《自我與信念:羅伯特·弗羅斯特詩歌研究》: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成果浙江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專著出版資金資助(2010年度)浙江省高等學校重點英語專業(yè)建設項目資助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