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耀人生

出版時間:2011-2  出版社:相里斌 科學出版社 (2011-02出版)  作者:相里斌 編  

內容概要

王大珩是我國著名應用光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光耀人生:王大珩學術思想與創(chuàng)新貢獻》是為慶賀王大珩從事科學事業(yè)七十三年暨九十五華誕而編輯出版的一本文集。全書共分六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王大珩所獲榮譽及題詞;第二部分收錄了王大珩不同時期的生活照片;第三部分為根據(jù)王大珩工作回憶片段記錄和整理而成的綜述文章;第四部分選刊了王大珩在多個領域發(fā)表過的代表性著述;第五部分收錄了部分專家學者對王大珩從事科研工作的回憶及對其九十五華誕的慶賀;第六部分為編年大事記。
《光耀人生:王大珩學術思想與創(chuàng)新貢獻》內容豐富、可讀性強,展現(xiàn)了王大珩的學術思想與創(chuàng)新貢獻,反映了我國老一輩科學家艱苦創(chuàng)業(yè)、愛國奉獻的感人情懷,為想要了解王大珩的讀者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書籍目錄

序言赤子丹心中華之光赤子丹心,中華之光王大珩著述選刊光學領域我國光學科學技術的若干進展激光三十年關于“863計劃從導彈軌道跟蹤與測量到“863計劃八六三高技術計劃及其展望中國工程院建設回顧與期望——寫在紀念中國工程院創(chuàng)建十周年的時候空間科學領域我國在空間科學方面的若干進展儀器儀表領域加速發(fā)展我國現(xiàn)代儀器事業(yè),迎接21世紀挑戰(zhàn)在“21世紀現(xiàn)代科學儀器與生命科學研討會”上的講話計量科學領域我參加國際計量委員會的回憶科技咨詢主動為國家重大決策提供咨詢對發(fā)展我國航空事業(yè)的一些認識高技術產(chǎn)業(yè)化領域走出中國特色的光電子信息產(chǎn)業(yè)發(fā)展之路關于科技產(chǎn)業(yè)化的幾點看法教育與學術交流科學基金會應為基礎研究做出更大貢獻要重視造就和培養(yǎng)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漫談科學精神在中國光學學會2008年光學年會上的錄像講話回憶與慶賀大珩先生為儀器儀表事業(yè)作出杰出貢獻中國光學界一面高揚的旗幟——恭賀王大珩院士九十五華誕光輝的榜樣“863高技術”的創(chuàng)始人——大珩先生心系空天——王大珩先生與我國航天航空事業(yè)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發(fā)展壯大研究實力科學大師的倡導與精神遠見映卓識王老的高瞻遠矚和安光所的建設與發(fā)展“光”耀理工——王大珩院士與長春理工大學王大珩院士的教育思想與實踐是智者,更是強者——記大珩先生二三事編年大事記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對國防光學工程的貢獻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王大珩和他領導的長春光機所轉向以國防光學技術及工程研究為主,先后在紅外和微光夜視、核爆與靶場光測設備、高空和空間偵察攝影等諸多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參加了我國第一次核爆炸試驗,指導改裝了普通高速攝影機用于火球發(fā)光動態(tài)觀測;他為建立國防光學工程的學科基礎,最早在國內領導開展大氣光學和目標光學特性研究;他在太陽模擬器和空間偵察相機的研制中提出了先進的技術方案。特別是靶場光測設備,他領導了以后多種型號的研制工作。1960年,為適應國防工程的需要,國家提出了研制大型精密光學跟蹤電影經(jīng)緯儀的任務。就我國當時的技術水平而言,研制這種高科技的靶場測量裝備有很大困難,王大珩堅定地承擔起這項國家任務。在王大珩的技術指導下,經(jīng)過五年的不懈努力,科研人員終于研制出了超過原來設計指標的我國第一臺大型光測裝備,開創(chuàng)了我國獨立自主地從事靶場光學觀測設備研制和小批量生產(chǎn)的歷史。在這項工程中,王大珩任總設計師。他提出的工程總體方案設想和一些技術路線,對保證儀器性能指標和縮短研制周期起了關鍵作用。他對作用距離進行了周密的技術分析,綜合考慮了目標與天空背景的對比度、大氣衰減與抖動、光學系統(tǒng)與攝影底片分辨率、跟蹤過程的平穩(wěn)性、人眼能分辨的物像大小及其閾值對比度等各種因素。這些分析,是儀器總體設計和確定光學系統(tǒng)的孔徑、焦距、快門曝光時間等參數(shù)的主要理論依據(jù)。他在光學系統(tǒng)結構、光學玻璃、光學鍍膜、光學加工、光學檢驗等各專業(yè)領域的廣博知識和堅實的理論基礎,對指導當時和后來各類光學工程的研制并取得成功,起了重要作用。光學玻璃的光學均勻性是光學玻璃的重要質量指標之一。王大珩在長春光機所領導的多種國防光學工程項目中,大尺寸特殊優(yōu)質光學玻璃是不可缺少的關鍵材料,這是工程項目能否達到高性能的技術基礎,也是長春光機所光學玻璃的特色。這類玻璃尺寸大,光學均勻性要求高,玻璃中不僅殘余應力小,還要求是對稱分布,因此只有從玻璃退火的基礎研究入手,采用新工藝技術對大尺寸玻璃做超精退火處理,才能達到目的。王大珩為此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他認為由退火過程引起的光學不均勻性,內部熱應力的作用是主要因素。這一思想,是他在英國工作期間從實驗中體會到的。40年后,由他指導的博士生進一步證實:玻璃退火引起的折射率增值與熱應力成正比線性關系。

編輯推薦

《光耀人生:王大珩學術思想與創(chuàng)新貢獻》書名由中國科學院路甬祥院長提寫。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光耀人生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