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燃燒汞的排放及控制

出版時間:2010-9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鄭楚光,張軍營,趙永椿,劉晶,郭欣 著  頁數(shù):383  

前言

汞作為一種主要的全球性污染物而備受關注,即使是在其濃度很低的情況下,也具有相當大的毒性,對生態(tài)環(huán)境會造成嚴重的破壞。在煤燃燒產生的眾多污染物中,人們對汞的排放規(guī)律和抑制機理的探索與認識最為淺薄,在我國就更是如此。汞是一種神經毒物,而且是生物累積物質,可以在生物體內沉積,并轉化為毒性很大的有機化合物。單質汞是大氣中汞的主要存在形式,它具有較高的揮發(fā)性和較低的水溶性,極易在大氣中通過長距離的大氣運輸形成全球性的汞污染,是最難控制的形態(tài)之一。汞還可通過干沉降或濕沉降污染水體,與生物反應后形成劇毒的甲基汞,在魚類和其他生物體內富集后再循環(huán)進入人體,從而對人類造成極大的危害。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在2003年發(fā)表的一份調查報告中指出,燃煤電廠是汞排放的最大人為污染源。據(jù)統(tǒng)計,我國每年排放到大氣中的汞為219.5t,其中電廠的排放量為77.5t,約占35.3%。美國國家環(huán)境保護署(EPA)估計,美國每年排放到大氣中的汞約為150t,其中電廠約為48t,約占1/3?,F(xiàn)在,有關汞的排放和控制已經成為燃燒污染中的一個新興而前沿的領域,成為越來越被關注的熱點。2000年12月,美國EPA宣布開始控制燃煤電廠鍋爐煙氣中汞的排放;2005年3月15日,美國政府首次發(fā)布了關于限制燃煤發(fā)電廠有毒汞排放的規(guī)定CAMR(Clean Air Mercury Rule),計劃將汞的排放量降低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2010年,將當前的排放量從48t/a降低到38t/a,主要靠在CAIR(Clean Air Interstate Rule)法規(guī)約束下的脫硫和脫硝裝置對汞的脫除作用來降低汞的排放;第二階段,到2018年,汞排放降低到15t/a。EPA表示,這個規(guī)定的制定和實施將是美國首次控制發(fā)電廠金屬汞排放的標志。這項新規(guī)定在充分執(zhí)行后,其效果相當于將1999年汞的排放量減少近70%。目前,我國除對垃圾焚燒爐和其他與汞相關的化工生產出臺了控制排放標準外,還沒有制定針對燃煤鍋爐汞的排放控制標準。我國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l6297-1996規(guī)定汞的最高允許排放濃度為0.015mg/m。但隨著日趨嚴格的環(huán)保要求,燃煤重金屬特別是對汞的污染控制必將提到議事日程。因此,開展燃煤汞遷移轉化和排放控制的相關研究十分迫切。

內容概要

劇毒元素汞的危害已引起人們廣泛重視,煤燃燒是大氣中汞的重要來源,煤燃燒汞的排放和控制研究已經成為政府部門和科研部門越來越關注的熱點。本書介紹了煤及其燃燒產物中汞的分析方法,論述了煤中汞的分布和形態(tài)轉化,闡明了煤燃燒過程中汞的化學反應動力學機理,描述了燃煤電廠汞的排放行為,發(fā)展了一系列脫汞吸附劑,提出了燃煤飛灰與汞的相互作用機制,以期加深人們對燃煤汞排放控制的認識,為相關部門制定合理重金屬汞排放標準和環(huán)保法規(guī)提供依據(jù)與理論基礎。    本書可作為熱能工程、工程熱物理、火力發(fā)電、環(huán)境保護和化工等專業(yè)的教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學與參考用書,也可供能源、煤炭、電力、環(huán)保和化工等行業(yè)的科研、工程技術和管理人員參考。

書籍目錄

前言1 緒論  1.1 汞的環(huán)境化學  1.2 汞的排放與危害  1.3 汞的排放標準  1.4 全球汞排放控制研究進展  參考文獻2 煤及其燃燒產物中汞的分析方法  2.1 痕量分析方法概述  2.2 樣品的采集和制備  2.3 煤和灰中汞的分析方法  2.4 燃煤煙氣中不同形態(tài)汞的分析方法  2.5 分析結果的可靠性  參考文獻3 煤中汞的分布和形態(tài)轉化  3.1 世界煤中汞的含量分布  3.2 中國煤中汞的含量分布  3.3 煤中汞的賦存形態(tài)  3.4 煤熱解氣化過程中汞的釋放與形態(tài)轉化  3.5 煤燃燒過程中汞的釋放和形態(tài)轉化  參考文獻4 煤燃燒過程中汞的反應機理及化學動力學研究  4.1 煤燃燒過程中汞反應機理的量子化學計算  4.2 煤燃燒過程中汞的化學熱力學研究  4.3 煤燃燒過程中汞的化學動力學研究  4.4 飛灰未燃炭固體表面對汞的多相吸附機理  4.5 氧化鈣吸附不同形態(tài)汞的理論計算  參考文獻5 燃煤電廠汞的排放與控制  5.1 汞在燃煤電廠排放產物中的分布  5.2 燃煤煙氣中汞的形態(tài)分布  5.3 現(xiàn)有污染控制技術對汞排放的影響  參考文獻6 碳基吸附劑脫汞  6.1 活性炭脫汞  6.2 未燃炭顆粒特征及汞吸附特性  6.3 活性碳纖維脫汞  參考文獻7 非碳基吸附劑脫汞  7.1 硅酸鹽吸附劑脫汞  7.2 鈣基吸附劑脫汞  7.3 光催化氧化脫汞  7.4 SCR多功能吸附劑脫汞  7.5 新型納米吸附劑脫汞  7.6 其他非碳基汞吸附劑  參考文獻8 燃煤飛灰與汞的相互作用機制  8.1 飛灰的物理化學特征  8.2 飛灰?guī)r相分類  8.3 飛灰吸附脫汞性能  8.4 飛灰吸附汞的動力學模擬  8.5 飛灰對汞的氧化  8.6 飛灰與汞的相互作用機制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2.1.3 準確度表明測定值與真值的符合程度的準確度是評價分析方法的又一重要指標,它包含分析結果的重復程度和正確程度兩個方面。當方法不存在系統(tǒng)誤差時,這兩個概念才趨于一致。換句話說,精度是沒有系統(tǒng)誤差時所能達到的準確度。研究痕量元素分析中引起系統(tǒng)誤差的來源及檢查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引起誤差的主要來源有取樣、試樣儲存不正確,試劑、器皿及工作環(huán)境空氣的污染,容器表面的吸附與解吸,元素及化合物的揮發(fā)損失,化學反應中的價態(tài)及狀態(tài)變化,信號干擾,不正確的標準溶液和校正曲線及試樣與標樣的組成差異。當建立一個新的分析方法時,必須采取適當?shù)姆椒▉砜疾旆治鼋Y果的可靠性:(1)同標準參考物質的分析結果相對照。(2)將幾種分析方法的測定結果進行對照。在沒有標準樣品的情況下,這是考核方法準確度的一種簡便方法。(3)加入回收實驗。在沒有標準樣品可供分析的情況下,常采用這一方法來考核新建立方法的準確度,但采用加入回收法來檢查方法的系統(tǒng)誤差不一定是可靠的。2.1.4 沾污和損失沾污和損失是痕量分析中兩個很重要的問題。需要注意儀器的正確選擇,在合適的容器中儲存,在處理過程中(化學處理、儀器分析準備)避免污染,還必須檢查器皿使用的材料以及化學試劑。在實際分析工作中,可以采用扣除空白的方法來校正沾污造成的影響,但當空白值大于樣品中被測元素含量,或當空白值波動較大時,用扣除空白的方法校正沾污的影響也是不可靠的。因此,在痕量分析中必須十分重視分析過程中每一步驟可能產生沾污的因素,采取措施控制沾污,以得到準確可靠的分析結果。在痕量元素分析中,對實驗用水的純度有很高的要求。普通實驗室中常用的一次蒸餾水中雜質含量較高,在痕量分析中是不適用的,宜用重蒸餾、離子交換、亞沸蒸餾等方法對水進行處理。水質凈化的要求是使雜質含量降低到比被測元素適當?shù)偷乃?,從而不至于引起顯著的空白值。在痕量元素分析中,要嚴格控制酸等化學試劑中的痕量元素的含量,所用的試劑必須是優(yōu)級純(GR)級、分析純(AR)級。痕量分析中所用的各種器皿在使用前必須進行嚴格的清洗,以降低痕量元素的空白值。一般來說,溫熱的硝酸可作為玻璃和塑料的通用洗滌劑。

編輯推薦

《煤燃燒汞的排放及控制》是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煤燃燒汞的排放及控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脫汞很重要
  •   很不好意思,書沒什么問題,就是我把發(fā)票單位弄錯了,發(fā)票開頭單位名稱應該是山東大學,能不能補開一張發(fā)票????希望能補開,萬謝
  •   理論水平較高。
  •   作者都是該領域論文的常見作者,不錯的團隊。
  •   內容是比較全面詳細,有助于我了解這一領域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