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1 出版社:科學 作者:何東坡//劉旭春 頁數(shù):277
前言
測量學是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專業(yè)中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在專業(yè)課程設置和工程實踐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書根據(jù)全國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專業(yè)“測量學”教學大綱的要求,聯(lián)合全國多家高校力量,結合多年教學和實踐經(jīng)驗,本著“滿足大綱,精選內(nèi)容,推陳出新”的原則,在參閱大量中外文獻并廣泛征求同行、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精心編寫而成。本書可作為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建筑工程、環(huán)境工程、市政工程及農(nóng)林等專業(yè)本科教材使用,也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和教師參考?! ∪珪卜质徽?,較系統(tǒng)全面地介紹了測量學的基礎理論和方法,以及土木工程測量技術的要求和應用。主要內(nèi)容包括:測量學基本知識;常規(guī)光學儀器的構造、使用、檢驗、校正方法;測量誤差的基本理論及其在土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控制測量、地形測量的理論和方法;測量學在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橋梁工程中應用的技術與方法;針對我國目前地鐵工程廣泛建設的情況,對其地面、地下控制測量、豎井聯(lián)系測量、隧道施工測量等技術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介紹。本書還對測量的新儀器、新技術、新方法作了介紹,并增加了數(shù)字地形圖的應用、坐標投影換帶、地方坐標系的建立方法等新內(nèi)容,使讀者在掌握基本測量理論的基礎上,利用最新的理論知識解決工程實踐問題?! ”緯谝弧⑹徽掠珊螙|坡執(zhí)筆,第二、五章由王安怡執(zhí)筆,第三章由劉偉執(zhí)筆,第四、六章由劉旭春執(zhí)筆,第七章由牛芩濤執(zhí)筆,第八、九章由馬中軍執(zhí)筆,第十章由武百超執(zhí)筆。全書由合肥工業(yè)大學的王儂教授審閱?! 「兄x全國高等院校土木工程類應用型系列規(guī)劃教材委員會和科學出版社對本書出版給予的技術指導和大力支持?! ∮捎诰幷咚接邢蓿瑫须y免存在缺點和不足,謹請讀者批評指正。
內(nèi)容概要
第一至四章為測量學的基本知識,包括測量的基礎理論、測量儀器的構造和使用方法等內(nèi)容;第五章為測量誤差的基礎知識及其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第六章為控制測量的基本知識,介紹了坐標投影換帶和地方坐標系的建立方法等內(nèi)容;第七、八章為地形測量的相關知識,包括地形圖測繪、分幅編號及數(shù)字地形圖的應用等內(nèi)容;第九至十一章為測量學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技術,主要包括建筑施工測量、道路中線測量、橋梁隧道測量.以及變形監(jiān)測等工程測量技術與方法?! ∽鴺送队皳Q帶、地方坐標系的建立方法及數(shù)字地形圖的應用等內(nèi)容為《測量學》亮點。《測量學》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交通、土建等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供土木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緒論1.1 概述1.1.1 測量學的概念1.1.2 測量學的分類1.1.3 測量工作的作用1.2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1.3 測量坐標系1.3.1 大地坐標系1.3.2 空間直角坐標系1.3.3 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1.3.4 獨立平面直角坐標系1.3.5 高程系統(tǒng)1.4 地球曲率對測量工作的影響1.4.1 切平面代替大地水準面對水平距離的影響1.4.2 切平面代替大地水準面對高程的影響1.4.3 切平面代替大地水準面對水平角的影響1.5 測量工作概述1.5.1 測量工作的基本原則和方法1.5.2 測繪地形圖1.5.3 施工放樣1.5.4 變形監(jiān)測復習思考題與習題第二章 水準測量2.1 水準測量原理2.1.1 水準測量基本原理2.1.2 測站、轉點2.2 水準測量的儀器和工具2.2.1 Ds3微傾式水準儀2.2.2 水準尺和尺墊2.2.3 微傾式水準儀的使用2.3 水準測量的方法及成果處理2.3.1 水準點2.3.2 水準路線2.3.3 水準測量外業(yè)實施2.3.4 水準測量的檢核2.4 微傾式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2.4.1 水準儀的主要軸線及其應滿足的幾何條件2.4.2 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2.5 水準測量的誤差及其影響2.5.1 儀器誤差2.5.2 觀測誤差2.5.3 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2.6 自動安平水準儀2.6.1 自動安平原理2.6.2 自動安平補償器2.7 精密水準儀和電子水準儀簡介2.7.1 精密水準儀的構造特點與測微結構2.7.2 精密水準尺與讀數(shù)方法2.7.3 電子水準儀的構造及測量原理2.7.4 NA2000的性能指標及操作簡介復習思考題與習題第三章 角度測量3.1 角度測量原理3.1.1 水平角測量原理3.1.2 豎直角測量原理3.2 光學經(jīng)緯儀3.2.1 經(jīng)緯儀概述3.2.2 DJ6級光學經(jīng)緯儀的構造3.2.3 DJ6級光學經(jīng)緯儀的讀數(shù)設備及讀數(shù)方法3.2.4 DJ2光學經(jīng)緯儀3.3 水平角測量3.3.1 經(jīng)緯儀的安置3.3.2 瞄準和讀數(shù)3.3.3 水平角測量方法3.4 豎直角測量3.4.1 豎直度盤的構造3.4.2 豎直角的計算公式3.4.3 豎盤指標差3.4.4 豎直角測量方法3.5 光學經(jīng)緯儀的檢驗和校正3.5.1 經(jīng)緯儀軸線應滿足的條件3.5.2 經(jīng)緯儀的檢驗與校正3.6 角度測量的誤差分析3.7 電子經(jīng)緯儀3.7.1 編碼度盤測角3.7.2 光柵度盤與T2000測角系統(tǒng)復習思考題與習題第四章 距離測量與直線定向4.1 地面點標志與直線定向4.1.1 地面點的標志4.1.2 直線定向4.2 距離測量4.2.1 距離測量的工具4.2.2 鋼尺量距4.2.3 精密鋼尺量距4.2.4 鋼尺量距的誤差分析及注意事項4.3 視距測量4.3.1 視線水平時的視距測量計算公式4.3.2 視線傾斜時的視距測量計算公式4.3.3 視距測量的實施4.4 電磁波測距4.4.1 電磁波測距儀的分類4.4.2 電磁波測距原理4.4.3 電磁波測距儀的誤差分析及注意事項4.4.4 拓普康全站儀及其使用復習思考題與習題第五章 測量誤差的基本知識5.1 概述5.1.1 測量誤差的來源5.1.2 測量誤差的分類5.2 偶然誤差的特性5.2.1 偶然誤差的基本特性5.2.2 正態(tài)分布在誤差分析中的意義5.2.3 標準差對誤差擴散的表征作用5.3 評定觀測值精度的指標5.3.1 方差及中誤差5.3.2 相對誤差5.3.3 極限誤差(容許誤差)5.4 誤差傳播定律5.4.1 簡述5.4.2 幾種常見函數(shù)的誤差傳播定律公式5.4.3 應用舉例5.4.4 算術平均值中誤差5.4.5 菲列羅公式5.5 等精度直接觀測值的最可靠值5.5.1 算術平均值5.5.2 用觀測值的改正數(shù)計算中誤差5.6 非等精度直接觀測值精度評定5.6.1 權的概念5.6.2 測量中常用的確權方法5.6.3 權在測量工作中的應用復習思考題與習題第六章 小區(qū)域控制測量6.1 概述6.1.1 平面控制測量6.1.2 高程控制測量6.1.3 全球定位系統(tǒng)6.2 導線測量6.2.1 導線的布設形式6.2.2 導線測量的外業(yè)工作6.2.3 導線測量內(nèi)業(yè)計算6.2.4 導線錯誤的檢查方法6.3 交會定點6.3.1 前方交會6.3.2 后方交會6.3.3 距離交會6.4 高程控制測量6.4.1 三、四等水準測量6.4.2 三角高程測量6.5 坐標換帶計算和工程坐標系6.5.1 坐標換帶的計算方法6.5.2 工程坐標系的建立復習思考題與習題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7.1 地形圖的基本知識7.1.1 地形圖簡述……第八章 地形圖應用第九章 建筑施工測量第十章 路線工程測量第十一章 橋梁與隧道施工測量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2)大氣折射率誤差?! ≡跍y距時廣播的傳播速度c需要根據(jù)已知的真空中光速值C。和當時的大氣折射率來計算,而大氣折射率又是溫、壓、濕的函數(shù)。實驗表明:溫度對大氣折射率的影響最大,其次是壓力,濕度對大氣折射率的影響最小。通過大量的實驗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若要使測距儀達到mm級的精度,則溫度的測定誤差應不超過±1度,壓力測定誤差應小于±283.3Pa,濕度測定誤差不大于±266.6Pa。 3)測尺頻率誤差?! x器的調制頻率決定了測尺的長度,也就是說頻率誤差直接影響測尺長度。誤差的大小與距離長度成正比,在使用過程中,電子元件的老化會使設計的標準頻率發(fā)生變化,因此只有對儀器進行檢測,以求得對距離的改正才能獲取更為準確的距離測量值?! ?)儀器對中誤差?! ‰姶挪y距是指觀測測距儀主機中心與反光鏡中心距離,因此,對中誤差包括了測距儀和反光鏡的對中誤差,其大小與測距長度無關,在短距離測量中必須注意對中,一般應控制在2mm范圍內(nèi)?! 。?)比例誤差 比例誤差是指在測距過程中,隨著距離的增加數(shù)值也隨之變化的誤差。其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儀器加常數(shù)的測定誤差?! ∫话銉x器出廠前廠家要精確測定儀器加常數(shù),并利用邏輯電路進行預置,以便對測距成果進行改正。但是隨著儀器的長時間使用、震動及電子元器件的老化等原因,會引起儀器加常數(shù)的變化,因此需要定期對儀器加常數(shù)進行鑒定,以便對最終測距成果進行改正?! ?)測相誤差?! y相誤差包括自動數(shù)字測相系統(tǒng)誤差和測距信號的大氣傳輸中的信噪比誤差(信噪比是指接收到的測距信號強度與大氣雜散光的強度之比),前者由測距儀的性能和精度確定,而后者與測距時的自然環(huán)境如空氣透明度、視線離障礙物及地面距離等有關。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