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潤滑材料與技術手冊

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劉維民,翁立軍,孫嘉奕 編著  頁數(shù):161  字數(shù):203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作者在多年從事空間潤滑材料技術研究工作的基礎上,對相關研究結果進行了總結,并借鑒國內(nèi)外有關研究成果,對空間潤滑材料技術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分析和闡述。全書共分為八章,首先介紹摩擦學基礎,其次對固體潤滑材料與技術、液體潤滑材料與技術、固體一液體復合潤滑、空間機械摩擦運動部件及材料、潤滑方式的選擇、潤滑材料的試驗技術方法、潤滑材料的空間環(huán)境行為進行了闡述。    本書可供航天運動機構設計者和機械工程師參考,也可供從事材料摩擦學的高等院校教師、科研院所科研人員及研究生參考。

書籍目錄

序前言第一章  摩擦學基礎  1.1  摩擦和磨損的起源及潤滑作用    1.1.1  摩擦和磨損的起源    1.1.2  摩擦和磨損定義  1.2  摩擦學的發(fā)展歷史與研究方法    1.2.1  摩擦學的發(fā)展歷史    1.2.2  摩擦學的研究方法  1.3  液體潤滑材料的種類和作用  1.4  固體潤滑材料的種類與作用    1.4.1  固體潤滑材料的種類    1.4.2  固體潤滑材料的作用    1.4.3  固體潤滑材料的基本性能  參考文獻第二章  固體潤滑材料與技術  2.1  固體潤滑材料及技術的發(fā)展  2.2  固體潤滑材料類型、結構及性能    2.2.1  層狀結構固體潤滑材料    2.2.2  低摩擦聚合物    2.2.3  軟金屬    2.2.4  低摩擦非層狀無機化合物  2.3  黏結固體潤滑薄膜/涂層  2.4  物理氣相沉積固體潤滑薄膜    2.4.1  物理氣相沉積潤滑薄膜的種類    2.4.2  物理氣相沉積MoS2基潤滑薄膜    2.4.3  物理氣相沉積納米結構MoS2基潤滑薄膜    2.4.4  物理氣相沉積固體潤滑薄膜在空間技術中的應用  2.5  聚合物自潤滑復合材料    2.5.1  纖維增強聚合物自潤滑復合材料    2.5.2  聚合物軸承保持器材料  2.6  纖維織物固體潤滑復合材料  參考文獻第三章  液體潤滑材料與技術  3.1  液體潤滑  3.2  空間用液體潤滑劑的主要種類    3.2.1  全氟聚醚(PFPE)    3.2.2  聚α-烯烴(PAO)    3.2.3  多烷基化環(huán)戊烷(MACs)    3.2.4  硅烴(SiHC)    3.2.5  聚硅氧烷    3.2.6  合成酯    3.2.7  精制礦物油  3.3  幾種空間潤滑油的性能  3.4  空間潤滑脂    3.4.1  潤滑脂簡介    3.4.2  空間用潤滑脂的性能  3.5  空間運動部件液體潤滑方案實例  3.6  空間液體潤滑劑爬行屏障材料  參考文獻第四章  固體-液體復合潤滑  4.1  概述  4.2  固體-液體復合潤滑的組合  4.3  固體-油脂復合潤滑體系的初步研究進展    4.3.1  固體-液體復合潤滑體系的設計    4.3.2  MoS2基復合薄膜-油脂復合潤滑體系    4.3.3  AgCu-油脂復合潤滑體系    4.3.4  DLC-油脂復合潤滑體系    4.3.5  TiAlC-油脂復合潤滑體系  參考文獻第五章  空間機械摩擦運動部件及材料  5.1  概述  5.2  軸承    5.2.1  軸承類型及型號    5.2.2  空間用滑動軸承    5.2.3  空間用球軸承的設計和選用    5.2.4  保持器材料    5.2.5  軸承的潤滑  5.3  齒輪    5.3.1  齒輪用材料    5.3.2  齒輪潤滑  5.4  蝸輪/蝸桿  5.5  諧波傳動    5.5.1  諧波齒輪傳動的工作原理    5.5.2  諧波齒輪傳動的特點    5.5.3  諧波齒輪傳動的潤滑技術研究現(xiàn)狀    5.5.4  諧波減速器固體潤滑    5.5.5  固體潤滑諧波減速器傳動性能研究  5.6  滑動電接點材料  5.7  其他空間運動部件  參考文獻第六章  潤滑方式的選擇  6.1  潤滑方式的選擇階段  6.2  運動部件經(jīng)歷的環(huán)境及其影響    6.2.1  太空環(huán)境及影響    6.2.2  地面貯存環(huán)境和發(fā)射期間的環(huán)境及影響  6.3  潤滑方式及選擇  6.4  通過試驗確定運動部件的實際使用性能  6.5  空間潤滑處理部件的地面貯存和試驗  參考文獻第七章  潤滑材料的試驗技術方法  7.1  空間用潤滑材料性能指標及測試方法  7.2  材料摩擦磨損試驗機  7.3  模擬試驗和組件級測試  參考文獻第八章  潤滑材料的空間環(huán)境行為  8.1  空間環(huán)境對潤滑材料的影響  8.2  原子氧對潤滑材料影響效應的模擬試驗    8.2.1  地面模擬試驗設備    8.2.2  空間潤滑材料地面模擬試驗結果    8.2.3  原于氧對空間液體潤滑劑影響的試驗結果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摩擦學基礎1.2摩擦學的發(fā)展歷史與研究方法1.2.2摩擦學的研究方法1.由宏觀表面到微觀表面的研究摩擦發(fā)生在材料表層,故表層的變化及接觸表面的相互作用對摩擦磨損性能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近代表面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為研究摩擦表面的物理、化學性質(zhì)提供了先進的測試手段,目前,掃描電子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多功能X射線光電子能譜儀等均已在摩擦學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F(xiàn)代表面分析技術能夠更好地揭示磨損過程中表面層組織結構及其物理化學變化,從而為摩擦副材料選擇和抗磨損設計提供理論依據(jù)。2.由定性分析到定量計算計算機和數(shù)值計算技術的發(fā)展,使得對磨損機理、潤滑理論進行準確的定量計算成為可能。根據(jù)所建立的相關定量動態(tài)數(shù)學模型,有可能實現(xiàn)磨損和潤滑實際問題的定量分析。3.從單因素研究到多因素綜合性研究摩擦學具有多學科交叉特性,摩擦過程具有高度復雜性,為了正確分析和解決摩擦學問題,必須兼顧多種參數(shù)和影響因素及其復雜的相關性。為此有必要利用系統(tǒng)分析方法對摩擦學系統(tǒng)進行綜合研究,揭示其內(nèi)在規(guī)律,以便為確定最佳摩擦工況條件和系統(tǒng)結構提供依據(jù)。

編輯推薦

《空間潤滑材料與技術手冊》:為了解決我國的空間潤滑問題,近年來我們對國內(nèi)部分前期的工作進行了歸納總結,并開展了系列的新型空間潤滑材料與技術研究,試圖揭示空間環(huán)境條件下材料磨損與潤滑的機理,建立一些空間潤滑材料設計制備的理論方法和技術規(guī)范,發(fā)展多種可滿足超高真空、極端高低溫、輻照、超高速或低速、重載、氧化還原介質(zhì)等空間條件使用要求的潤滑材料與技術,并編寫了《空間潤滑材料與技術手冊》。編寫《空間潤滑材料與技術手冊》的目的在于為航天運動機構設計者和機械工程師提供參考,幫助他們決定如何更好地處理和使某一特定應用體系中的運動部件具備良好的潤滑性能;同時《空間潤滑材料與技術手冊》也可以為空間用摩擦副的測試提供相關的指導。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空間潤滑材料與技術手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相當專業(yè)的書籍,看后受益匪淺
  •   這本書不要錯,需要仔細研究!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