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王建義 頁數(shù):274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第一本反映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蚧蟲及其天敵研究成果的著作,分總論和各論兩部分??傉摬糠纸榻B了寧夏的自然地理概況、寧夏蚧蟲的危害狀況、危害特點和成災原因,以及蚧蟲形態(tài)、分類、生物學特性及其防治等基礎知識;各論部分詳細記述了9科73屬145種蚧蟲和6目9科29種天敵;并編制了蚧蟲各科分種檢索表;同時提供了大量資料圖片。 本書可作為農(nóng)林院校,科研單位,農(nóng)、牧、林及園藝技術(shù)管理和生產(chǎn)部門的主要參考書。
書籍目錄
序前言總論 1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的自然地理概況 2 寧夏蚧蟲的危害狀況 3 寧夏蚧蟲的危害特點 4 寧夏蚧蟲成災原因分析 5 蚧蟲的形態(tài)和分類 5.1 蚧蟲的基本形態(tài)特征 5.1.1 雌成蟲 5.1.2 雄成蟲 5.2 蚧蟲的分類 6 蚧蟲的生物學特性 7 蚧蟲的綜合防治方法 7.1 植物檢疫 7.2 營林措施 7.3 生物防治 7.3.1 利用天敵防治蚧蟲的優(yōu)越性 7.3.2 生物防治的有效途徑 7.4 物理機械防治 7.5 化學防治各論參考文獻English abstract吤蟲中文名稱索引 蚧蟲拉丁文名稱索引蚧蟲寄主中英文對照圖版
章節(jié)摘錄
總論 1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的自然地理概況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地處祖國邊陲,位于東經(jīng)104°10’~107°30’,北緯35°25’~39°25’,東西寬45~250km,南北長456km。全區(qū)總面積為6.64×104km2。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干旱少雨,風大沙多,日照充足,蒸發(fā)強烈,冬寒長,春暖快,夏熱短,秋涼早,氣溫年、日差大,無霜期短(110~160天)而多變。年平均氣溫5.3~8.5℃,年平均降水量由北向南為200~700mm,年蒸發(fā)量為l400~2200mm?! ∽匀恢脖灰圆菰娣e較大,森林僅分布在少數(shù)山地。在水平分布上由南向北為森林草原一干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四種類型;在垂直分布上因山地所處地理位置、海拔、坡向而有差異,六盤山植被的垂直分布具有溫帶半濕潤區(qū)山地植被特點,賀蘭山、羅山的垂直分布具有溫帶干旱山區(qū)植被特點。植被種類數(shù)目較少,僅1600余種,分屬139科591屬,以菊科、禾本科、豆科、薔薇科植物較多。寧夏森林覆蓋率低,僅為5.9%,天然林面積??;類型單純,主要分布在六盤山、賀蘭山及羅山三個較大的天然林區(qū),種類有青海云杉、華山松、遼東櫟、山楊、白樺、胡楊等。人工林基本以防護林為主,樹種單一、林齡較小,以楊、柳、榆、槐為主。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