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教育技術

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潘巧明 編  頁數(shù):288  

前言

  本書是以《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為標準;以現(xiàn)代教育技術理論及技術為基礎;以師范院校本科生教育技術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而編寫的。主要內容包含以下模塊: ?。?)基礎模塊:包括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概念以及相關基本理論,如教學媒體理論、學習理論、教學設計理論等,重點突出教學設計理論與方法,旨在使學習者對教育技術形成一個清晰的輪廓,培養(yǎng)學習興趣,同時能與自己的專業(yè)相結合,理解并掌握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自己學科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課件模塊:包括課件制作理論基礎、多媒體素材的獲取與處理以及運用常用的課件開發(fā)工具.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和Dreamweaver等制作課件的相關知識,旨在使學習者對現(xiàn)代教育媒體設計、開發(fā)和運用等技能進行系統(tǒng)地學習,學會根據(jù)不同性質的學習內容,選擇相應特點的軟件進行開發(fā)課件?! 。?)實驗模塊:包括常用媒體的操作,多媒體素材獲取與處理,現(xiàn)代教育技術資源建設和課件開發(fā)等內容,該模塊以任務驅動為主要形式,用主題活動貫穿始終,讓學習者在做中學,在活動中體驗,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在潛移默化中成長。  本書充分考慮大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學習風格以及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學軟硬件環(huán)境,針對這些特點進行開發(fā),其特色及創(chuàng)新之處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混合式學習”是本書編寫的主要指導思想?! ”緯诰帉戇^程中同步開發(fā)網絡課程,無論在設計理念還是內容組織和活動設計上,都將體現(xiàn)以下幾個方面的結合:首先是傳統(tǒng)教學與網絡教學的結合。本書實現(xiàn)了內容與活動在真實課堂與網絡平臺上的無縫結合,充分發(fā)揮兩者的長處,體現(xiàn)教育技術應用的新趨勢,使得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教學本身就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典范。其次是充分發(fā)揮“主體一主導”的教學結構思想。運用既能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理論方法來組織安排教學內容及教學過程,既強調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又不忽視教師的示范、講解等主導作用的發(fā)揮,使學生體驗到課程改革的精神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深刻內涵。此外還將教學內容與學習活動相互融合,緊密結合在一起,使得本書既是一本教育技術的理論與方法教程,又是一本學習活動指導手冊,真正做到了學本與教本的統(tǒng)一。

內容概要

  《現(xiàn)代教育技術》按照教育技術基本理論、課件制作和技能實踐等幾個方面展開,共分為3個模塊(9章節(jié))、6個實驗。主要內容包括現(xiàn)代教育技術概述、信息化教學設計、教學媒體與應用環(huán)境、多媒體課件制開發(fā)基礎、多媒體素材的獲取與處理、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型課件、用Flash制作動畫型課件、用Authorware制作交互型課件、用Dreamweaver制作網絡型課件以及相關的實驗。此外還提供配套的教學課件以及實例和素材。  《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內容設計與編排上充分考慮與我國教育部出臺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相匹配。因而,它既可作為高等院校學生的教育技術公共課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各級、各類學校教師培訓或繼續(xù)教育課程的教材。同時,也可供普通高等院校教育技術專業(yè)本科生、研究生或從事教育技術相關的人員閱讀。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篇 基礎篇第1章 現(xiàn)代教育技術概述1.1 教育技術概述1.1.1 教育技術與現(xiàn)代教育技術1.1.2 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理論基礎1.2 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歷程及趨勢1.2.1 國外教育技術的發(fā)展歷程1.2.2 我國教育技術的發(fā)展歷程1.2.3 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趨勢1.3 學習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意義和方法1.3.1 學習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意義1.3.2 學習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方法第2章 信息化教學設計2.1 教學設計2.1.1 教學設計概述2.1.2 教學設計的基本過程2.1.3 教學評價2.2 信息化教學設計2.2.1 信息化教學設計概述2.2.2 信息化教學設計過程2.2.3 信息化教學設計的特點2.2.4 信息化教學評價2.3 信息化教學設計典型模式及案例2.3.1 信息化教學設計典型模式2.3.2 案例第3章 教學媒體與應用環(huán)境3.1 教學媒體基本理論與選用原則3.1.1 教學媒體的分類3.1.2 教學媒體的特點3.1.3 教學媒體選用原則3.2 常用教學媒體的類型與使用方法3.2.1 視覺媒體3.2.2 聽覺媒體3.2.3 視聽覺媒體3.2.4 交互媒體3.3 現(xiàn)代教學媒體應用環(huán)境3.3.1 多媒體教室3.3.2 語言學習系統(tǒng)3.3.3 微格教學系統(tǒng)3.3.4 校園網絡第二篇 課件篇第4章 多媒體課件開發(fā)基礎4.1 多媒體課件概述4.1.1 多媒體課件的概念及特點4.1.2 多媒體課件的類型4.1.3 多媒體課件的結構特征4.2 多媒體課件開發(fā)4.2.1 多媒體課件開發(fā)的理論基礎4.2.2 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流程4.2.3 多媒體課件開發(fā)的其他理論指導第5章 多媒體素材的獲取與處理5.1 多媒體素材的類型與獲取方法5.1.1 多媒體素材的類型5.1.2 多媒體素材的獲取方法5.2 圖像素材的處理5.2.1 編輯與合成5.2.2 添加特效5.3 聲音素材的處理5.3.1 錄音5.3.2 編輯處理5.3.3 添加特效5.3.4 多軌合成5.4 視頻素材的處理5.4.1 轉換視頻格式5.4.2 視頻編輯第6章 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型課件6.1 課件制作的基本操作6.1.1 創(chuàng)建演示文稿與背景、母版和模板的設置6.1.2 在課件中添加多媒體素材6.2 課件動態(tài)效果與交互的實現(xiàn)6.2.1 課件動態(tài)效果的實現(xiàn)6.2.2 課件交互的實現(xiàn)6.3 PowerPoint演示型課件實例分析6.3.1 課件簡介6.3.2 設計思路6.3.3 技術要點6.3.4 制作過程第7章 用Flash制作動畫型課件7.1 動畫型課件的制作原理及應用7.1.1 動畫的概念7.1.2 課件動畫開發(fā)的設計原則7.1.3 演示動畫在課件中的作用7.2 課件動畫的設計實現(xiàn)7.2.1 Flash8的工作界面7.2.2 Flash中的基本概念7.2.3 課件中幾種典型動畫的設計與實現(xiàn)7.2.4 動畫在課件中的調用與控制7.3 Flash動畫型課件實例分析7.3.1 課件簡介7.3.2 設計思路7.3.3 技術要點7.3.4 制作過程第8章 用Authorware制作交互型課件8.1 交互型課件設計原則與開發(fā)技術8.1.1 交互型課件的概念8.1.2 交互型課件的設計原則8.1.3 交互型課件的開發(fā)技術8.2 交互型課件的實現(xiàn)8.2.1 Authorware7的操作界面8.2.2 創(chuàng)作Authorware交互課件的準備工作8.2.3 幾種典型課件交互在Authorware中的設計實現(xiàn)8.2.4.交互型課件的調試與打包發(fā)布8.3 Authorware交互型課件實例分析8.3.1 課件簡介8.3.2 設計思路8.3.3 技術要點8.3.4 制作過程	第9章 用Dreamweaver制作網絡課件9.1 網絡課件的設計原則及開發(fā)技術9.1.1 網絡課件的概念9.1.2 網絡課件開發(fā)的設計原則9.1.3 網絡課件的開發(fā)技術9.2 網絡課件的實現(xiàn)9.2.1 Dreamweaver的基礎知識9.2.2 用Dreamweaver創(chuàng)建網頁9.2.3 簡單的網頁型課件制作第三篇 實驗篇實驗1 常用媒體的操作實驗2 多媒體素材獲取與處理實驗3 用PowerPoint制作課件實驗4 用Flash制作動畫型課件實驗5 用Authorware制作交互型課件實驗6 用Dreamweaver制作網絡型課件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篇 基礎篇  第2章 信息化教學設計  2.1 教學設計  2.1.1 教學設計概述  教學設計(Instructional Design),通常也稱教學系統(tǒng)設計(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ISD)。是以傳播理論、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為基礎,運用系統(tǒng)論的觀點和方法,分析教學需求和教學問題,從而找出最佳解決方案的一種理論和方法。教學設計是將教和學的原理轉化成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方案的系統(tǒng)化過程,是側重教學問題求解,并擬定方案和尋找決策的過程。  教學系統(tǒng)設計的目的是促進學習者的學習:過程是運用系統(tǒng)方法,將學習原理與教學原理轉換成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等具體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系統(tǒng)設計是以解決教學問題、優(yōu)化學習為目的的特殊設計活動,既具有設計學科的一般性質,又必須遵循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從定義理解它具有如下幾方面: ?。?)教學系統(tǒng)設計是應用系統(tǒng)方法研究、探索教與學系統(tǒng)中各個要素之間及要素與整體之間的本質聯(lián)系,并在設計中綜合考慮和協(xié)調它們的關系,使各要素有機結合以完成教學系統(tǒng)的功能。如果不考慮影響解決方案實施的各個要素從其相互之間的關系,那么設計出來的解決方案就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 。?)教學系統(tǒng)設計的研究對象是不同層次的學與教的系統(tǒng)。這一系統(tǒng)中包括了促進學生學習的內容、條件、資源、方法、活動等,教學系統(tǒng)設計的過程就是對這些影響教學效果的各個要素進行具體的計劃?!  ?/pre>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現(xiàn)代教育技術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