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王長華 著 頁數(shù):517
前言
多年來,高等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中國古代文學課一直都是一門大課。說它大,主要是因為這門課涵蓋的時間斷線長,課時量大,需要的老師多。20世紀90年代以前,各高校中文系的中國古代文學課一般都開設三個學年,從大學二年級第一學期一直開到四年級結束。此后隨著形勢的變化,中國古代文學課的課時量不斷被壓縮。據(jù)了解,近年各高校的中國古代文學課開設時間大都在一年半到兩學年之間。形勢發(fā)生了變化,而通行的古代文學作品選教材大多并沒有隨著形勢的變化而變化,總的來看體量偏大是其通病。過去編一部較大容量的作品選教材多緣于那時出版物少,那時的學生有一套教材在手,既可作課堂學習之用,又可作藏書以供日后研習,而今天有關古代文學方面的出版物多不勝數(shù),古代文學作品選作為教材之外的用途和意義已經(jīng)基本不存在了?;谶@樣的現(xiàn)實,我們編寫了這套新的體量適中的分上、下兩冊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上冊從先秦到唐五代,下冊從宋代到晚清。以期適宜于課時壓縮后的大學中文專業(yè)古代文學教學之需?! ”窘滩氖嵌嗄陱氖鹿糯膶W教學老師們集體智慧的結晶,編寫過程中先由主編提出編寫思路和基本框架,大體擬定選篇篇目,然后分段由學有所長的老師編寫,最后由主編通讀定稿。編寫中我們堅持:選篇盡量選擇文學史上有代表性、有定評的作家作品,不趨時不走偏;為更好實現(xiàn)與大學二年級學生原有古文知識的銜接,選篇不排除涵蓋中學教材部分文言文篇目;選篇以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權威出版社出版的??迸庞”緸榈妆?;力求簡明,文本只列原文、注釋、簡單提示和歷代名家點評?! 【帉懸徊糠奖氵m用的古代文學作品選教材看似容易,實則不易。也就是說,編出來容易,編好卻并不那么容易。本著編好的目標,本書編者作出了努力,至于預期目標在本書中達到了什么程度,那還要使用本教材的老師和同學們說了算。我們誠懇地期待專家、同行和大學生們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內容概要
《中國科學院規(guī)劃教材: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上)》是多年從事古代文學教學老師們集體智慧的結晶,編寫過程中先由主編提出編寫思路和基本框架,大體擬定選篇篇目,然后分段由學有所長的老師編寫,最后由主編通讀定稿。
書籍目錄
前言先秦部分山海經(jīng)精衛(wèi)填海黃帝擒蚩尤鯀禹治水淮南子女媧補天羿射十日詩經(jīng)關雎(周南)卷耳(周南)苯莒(周南)靜女(邶風)氓(衛(wèi)風)黍離(王風)君子于役(王風)將仲子(鄭風)漆洧(鄭風)萊葭(秦風)“羌表(秦風)七月(幽風)東山(幽風)采薇(小雅)十月之交(小雅)生民(大雅)左傳鄭伯克段于郡曹劌論戰(zhàn)晉公子重耳之亡晉楚城濮之戰(zhàn)燭之武退秦師泰晉殽之戰(zhàn),國語邵公諫厲王弭謗叔向賀貧戰(zhàn)國策蘇秦始將連橫馮諼客孟嘗君莊辛說楚囊王魯仲連義不帝秦觸龍說趙太后論語子路 曾晳 冉有 公西華侍坐章楚狂接輿幸長沮桀溺耦而耕章子路從而后幸季氏將伐顓臾章墨子兼愛(上)公輸老子道可道古之善為道者唯之與阿其政悶悶小國寡民孟子寡人之于國也章齊桓晉文之事章王顧左右而言他章天時不如地利章有為神農(nóng)之言者許行章齊人有一妻一妾章莊子逍遙游齊物論(節(jié)選)養(yǎng)生主(節(jié)選)胺篋秋水(節(jié)選)列子湯問(節(jié)選)荀子勸學篇賦篇(節(jié)選)韓非子五蠹外儲說左上(節(jié)選)呂氏春秋察今李斯諫逐客書屈原離騷湘君湘夫人山鬼國殤哀郢涉江招魂宋玉九辯兩漢部分賈誼過秦論吊屈原賦晁錯論貴粟疏枚乘七發(fā)司馬相如子虛賦東方朔答客難司馬遷項羽本紀(節(jié)選)魏公子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節(jié)選)刺客列傳_(節(jié)選)李將軍列傳(節(jié)選)報任安書劉向諫營昌陵疏王充論死(節(jié)選)班固蘇武傳揚王孫傳張衡四愁詩歸田賦李固遺黃瓊書辛延年羽林郎趙壹刺世疾邪賦漢樂府陌上桑上邪有所思婦病行孤兒行東門行戰(zhàn)城南江南孔雀東南飛長歌行古詩十五從軍征上山采蘼蕪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西北有高樓涉江采芙蓉庭中有奇樹迢迢牽牛星三國兩晉南北朝部分孔融論盛孝章書曹操蒿里行短歌行觀滄海龜雖壽讓縣自明本志令曹丕燕歌行王粲七哀詩登樓賦陳琳飲馬長城窟行蔡琰悲憤詩諸葛亮出師表李密陳情表曹植白馬篇名都篇美女篇公宴野田黃雀行贈白馬王彪并序洛神賦并序與楊德祖書阮籍詠懷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潘岳悼亡詩左思詠史陸機赴洛道中作演連珠劉琨重贈盧諶郭璞游仙詩孫綽答許許詢王羲之蘭亭集序干寶搜神記陶淵明歸因田居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和郭主簿二首飲酒讀山海經(jīng)歸去來兮辭并序桃花濼記并詩五柳先生傳謝靈運登池上樓石門巖上宿入彭矗湖口劉義慶過江諸人周處王子猷居山陰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擬古擬行路難擬行路難蕪城賦謝莊月賦孔稚珪北山移文江淹別賦陶弘景答謝中書書謝朓暫使下都夜發(fā)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晚登三山還望京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王孫游丘遲與陳伯之書吳均贈王桂陽與宋元思書酈道元巫峽楊街之景明寺陰鏗晚出新亭蕭綱詠內人晝眠庾信擬咪懷重別周尚書小因賦一塊兒江南賦序南朝樂府民歌子夜四時歌華山畿那呵灘西洲曲北朝樂府民歌折揚柳歌辭隴頭歌辭救勒歌李波小妹歌木蘭詩隋唐五代部分
章節(jié)摘錄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 ∥艨姽笫浚魅∮捎嘤谌?,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丕豹、公孫支于晉。此五子者,不產(chǎn)于秦,而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jù)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至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yè)。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圓,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此數(shù)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后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wèi)之女不充后宮,而駿良駛驏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所以飾后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于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于側也。夫擊甕叩缶國、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wèi)、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wèi),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國。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悸劦貜V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yè)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者也?! 》蛭锊划a(chǎn)于秦,可寶者多;士不產(chǎn)于秦,而愿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讎,內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