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選擇中國模式

出版時間:2009-6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卜工  頁數:240  
Tag標簽:無  

前言

  有的時候,開場白過于長,說了半天還不見主題,是會使讀者失去興趣的。為《歷史選擇中國模式》寫幾句話,可是又必須從《文明起源的中國模式》談起,因為兩者是姊妹篇。  《文明起源的中國模式》由科學出版社推出后在學術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2008年6月20日《中國文物報》揭曉2007年全國文博、考古十佳圖書評選結果,《文明起源的中國模式》榮膺年度最佳考古論著獎。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陳雍、中山大學教授許永杰、國家文物局王軍、復旦大學教授高蒙河先后發(fā)表書評,總結、提煉和深化對中國文明起源的研究。因為這些認識特別重要,所以均作為附件收錄在本書之中,也算是集思廣益,以說明《文明起源的中國模式》是集體的智慧。陳雍先生是我大學時代的老師,許永杰和王軍是我吉林大學歷史系77級考古班的同窗好友,高蒙河是78級的師弟,我們同在業(yè)師張忠培先生的教誨下學習中國考古學,學術思想自然比較接近?! 】赡苡腥藭a生誤解,同門師兄弟之間評來評去難免有相互吹捧之嫌。然而,正如許永杰教授對他的研究生講的那樣,《文明起源的中國模式》與相關的評論實際上代表了中國文明起源研究的民間呼聲。學術研究原本沒有正統(tǒng)與民間的區(qū)別,可是有些學術團體和科研項目由于得到國家的資助與扶植,其成果往往無形中增添了許多神秘的或者是正統(tǒng)的色彩,在宣傳的力度方面,在社會的影響方面,在知識的普及方面,在對外的交流方面都形成了某種天然的優(yōu)勢。顯然,絕對公平的競爭即使在學術研究領域也是不存在的?! 】墒牵胬聿⒉灰欢ㄅc正統(tǒng)發(fā)生必然的關系,只要認識具有客觀真實性,符合歷史的實際和社會發(fā)展的邏輯,不論是屬于民間的還是正統(tǒng)的研究,都自然會被歷史接受與承認,并且流傳下去。這倒不是說“中國模式”就是真理。我始終認為“中國模式”不是簡單的認識和學術觀點,而是一種思維方式,甚至是正確認識中國早期歷史的唯一途徑。所以,當研究一旦發(fā)現(xiàn)了中國古代的禮制不僅存在著中游,原來還有上游,文明起源的中國特色就逐漸變得清晰了。人們熟悉的、文獻記載的周禮,不過僅僅只是古代禮制的中游。

內容概要

禮制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基本內涵,是中國智慧的集中代表。禮制的發(fā)生、發(fā)展與成熟、完善是中國古代社會的獨特經歷,是中華文明的核心特色,也是中國文明起源的基本脈絡。中國古代的禮制為什么如此發(fā)達?本書的研究表明,這種歷史現(xiàn)象是近萬年以來的家族組織所要求、聯(lián)盟體制所造就的必然結果。本書明確地提出,中國古代的禮制分為上中下游,并將周禮某些制度的發(fā)生推進到新石器時代,展示出考古學書寫中國早期歷史的特殊能力。    本書只是創(chuàng)新性探索,適用于一切關注中國歷史的人士。

作者簡介

卜工,男,漢族,現(xiàn)任職于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68年插隊,1978年3月考入吉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yè),1982年初留校任教。碩士學位,研究館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暨南大學兼職教授。長期以來,追隨張忠培先生,致力于漢代以前的中國考古學研究,著有《文明起源的中國模式》,參加《晉中考古》、《忻州游邀》考古學??木帉?,特別關注中國早期歷史的研究。

書籍目錄

發(fā)現(xiàn)與發(fā)明(代序)——為《歷史選擇中國模式》而作自序走進北京的歷代帝王廟(國廟引發(fā)出諸多聯(lián)想)文明探源呼喚中國模式(資料基石線索與理念)禮制源頭就在古禮時代(祭場禮器葬制有源頭)家族組織孕育社會需求(兩個階段的幾個問題)聯(lián)盟體制鑄就歷史潮流(史料與發(fā)現(xiàn)相得益彰)考古研究揭示等級秩序(器物之配套藏有禮數)神奇禮制演繹特色史詩(制度精神蘊涵軟實力)附錄  附錄一  一個從“禮”探索中國文明起源的模式——讀《文明起源的中國模式》  附錄二  新思維與新天地——《文明起源的中國模式》讀后  附錄三  盤活史前考古遺存的精華——《文明起源的中國模式》之我見  附錄四  向世界展示中國模式——《文明起源的中國模式》讀書札記跋

章節(jié)摘錄

  走進北京的歷代帝王廟(國廟引發(fā)出諸多聯(lián)想)  大凡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數千年文明連綿不斷,經久不衰,在古代世界獨樹一幟,因之,以“禮儀之邦”而享譽全球。學術界公認西周以后中國的禮制進入到系統(tǒng)、規(guī)范的發(fā)展階段,并對此后的社會生活、社會進程產生了巨大而又深遠的影響。先秦典籍關于夏商周三代禮制的記載是歷史經驗的長期積累、觀念道德和行為準則不斷規(guī)范的結果,由于其正統(tǒng)的地位和廣泛的社會需求,在后來的歷史歲月中禮制及其思想反復地被加以考證,其微言大義得到了深入的發(fā)掘,其理想境界被奉為終極的、至尊的目標,成為勤勞、樸實、忠厚的中國人民安身立命的基本原則、道德操守和推崇的信條,成為中國古代文化的基本精神,成為多民族大家庭的核心價值觀念,也成為中華文明長盛不衰的內在動力?! ≈袊糯拿鞯奶攸c何在?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禮制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完善與成熟。這是中國古代社會的獨特經歷,是中華文明的核心特色,也是中國文明起源的基本脈絡,這就是《文明起源的中國模式》之基本內容。中國古代的禮制是從古禮時代開始它漫長的歷程,其發(fā)生大約是在距今1萬年以來的新石器時代中期,年代之久遠為甲骨文所見的商代禮制和文獻經典的《周禮》望塵莫及。中國古代禮制不僅源遠流長,更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博大的兼容性和頑強的生命力,是古代中國文化的基本內涵,是中國智慧和文化軟實力的集中代表,是唯一能夠全面開啟近萬年以來中國古史大門的鑰匙。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歷史選擇中國模式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卜工先生的三部曲之一,值得一看,而且物流很不錯
  •   書名本身就值得一讀!
  •   《歷史選擇中國模式》是一本剛剛出版不久的新書,但內容講的話歷史有關,于是對于愛好喜歡讀歷史的讀者無疑增添擴大自己眼光及拓展自己知識面的讀物。中國人從上古開始就十分重視“禮”于是形成制度,成為“禮制”。禮制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基本內涵,是中國智慧的集中體現(xiàn)。禮制的形成、發(fā)生、發(fā)展及逐漸成熟、完善為中國古代社會所獨特具,也是中華文明的核心特色之一,并成為中國文明起源的基本脈絡。本書這重研究中國古代的禮制如此發(fā)達并表明,這種歷史現(xiàn)象是近萬年以來的家族組織所要求、聯(lián)盟體制所造就的必然結果。從中國古代的禮制開始往后的長期封建社會的發(fā)展和完善。禮制根深蒂固,于是形成國人的基本思維模式。但從發(fā)展的眼光看,事物往往一分為二,同時也合二為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長江前浪推后浪,中國的歷史朝代的頻繁更替,有長有短,長者數百年,短者數十年,乃至十幾天,難道還會那樣下去嗎?筆者認為模式也應隨時代而改革,更要顧及民眾而不是利益集團所謂的大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