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4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編 頁數:186 字數:255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山西位居黃河中游,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歷史傳承悠久,文化遺存豐富。這種得天獨厚的區(qū)位優(yōu)勢和文化底蘊,使之日益成為舉世矚目的文物大省?! 〗裉?,人類已經進入21世紀。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已不滿足于僅僅從書籍文獻中汲取豐富的知識,而更企盼從考古發(fā)現中感受直觀的文化遺產,尋覓依稀的歷史印跡。人民是文化遺產的創(chuàng)造者、使用者和守護者。文化遺產事業(yè)的發(fā)展要充分發(fā)揮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尊重社會公眾對文化遺產的知情權、參與權和受益權。因之,有見識、有責任感的文博人發(fā)出了“我們應該走出象牙塔”的呼喚,大眾傳媒也以空前的熱情予以了鼎力支持和積極參與。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改變以往考古學神秘、刻板的面孔,選擇釋疑、解謎的角度,采取受眾樂見的形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成功舉辦了“走近考古·步入宋金”大型公益考古活動。這是考古所認真踐行科學發(fā)展觀的實際行動和重要體現?! ∥幕z產事業(yè)是全體人民的共同事業(yè),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應當更多地惠及大眾,與民共享。在這方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無疑開了個好頭。當然,這僅僅是初開端倪,今后的路子還很長很遠。希望能有更多的考古發(fā)現、古建維修、陳列展覽等具有里程碑性質和文化標志意義的文化遺產保護重大成果走向社會、融入生活,鼓舞和鞭策廣大民眾,共同延續(xù)華夏民族薪火相傳的生命血脈,守望古老中國歷久彌堅的文明根基。倘能若此,豈不快哉!
內容概要
山西位居黃河中游,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歷史傳承悠久,文化遺存豐富。這種得天獨厚的區(qū)位優(yōu)勢和文化底蘊,使之日益成為舉世矚目的文物大省。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改變以往考古學神秘、刻板的面孔,選擇釋疑、解謎的角度,采取受眾樂見的形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成功舉辦了“走近考古·步入宋金”大型公益考古活動。這是考古所認真踐行科學發(fā)展觀的實際行動和重要體現。
書籍目錄
序緒論活動篇 800年前的風俗人情,考古發(fā)掘將其彰顯, 800年后的今天,考古專家傾情講述,帶領公眾, 共同“走近考古、步入宋金”。策劃篇 基于對考古走近公眾的探索性思考, 在專家學者的殷切關注、媒體記者的大力支持下, 策劃案超乎預想的順利啟動。執(zhí)行篇 進入實施階段,請柬、會場布置及內外會標、 宣傳展板、媒體、嘉賓、問卷設計、會場組織等, 爭取做到巨細靡遺。效果篇 報紙、網絡、電視電臺等多家媒體的新聞報道、 場內場外公眾興奮誠摯的感言,這些都表明, 活動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思考篇 活動雖然結束,塵埃也已落定, 但“走進社會、走近公眾”的大門并未關閉, 由此帶來的一系列思考也將引導公眾考古走向成熟。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專家解讀宋金時期社會生活 宋建忠: 感謝王俊隊長的講述!今天的活動,到目前為止,我覺得有三個“想不到”。第一,想不到今天這么冷的天氣,還有這么多的公眾如此熱心!第二個想不到,是想不到在坐的領導、嘉賓對本次活動如此關注,如此重視!第三個想不到呢,是想不到我們的王隊長,講得如此清晰。我們以往的講座都是面對考古的業(yè)內人士,講述的學術性很強。為了應對這次挑戰(zhàn),我們在臺下做了很多精心的準備。這個活動的主題是“走近考古.步入宋金”,是針對公眾、針對社會而言的。而對于我們考古學者和考古機構來說,則可稱之為“走近公眾·步入社會”,所以對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次挑戰(zhàn)?! 〗酉聛?,第二個部分是通過墓葬中的磚雕、壁畫來解讀宋金時期的歷史、文化和生活。那么,在此之前,我先用簡短的時間來介紹一下宋金時期的大背景、大歷史,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墓葬所反映的內容。比如說,剛才明堂的發(fā)現、硯臺、墨塊等。那么為什么在宋金時期,從朝庭到士大夫、到民間都如此關注文化,我想這和當時的歷史大背景有關。宋金歷史背景宋建忠: 唐代于907年滅亡,宋代始于960年,中間相隔了50多年。短短的50多年里,黃河流域相繼出現了五個王朝,歷史上稱之為“五代”。同時,在黃河流域之外,還有十個小國家,統(tǒng)稱“十國”。50多年看似漫長,實際上,朝代更替極其頻繁,社會十分混亂,宋代就是在這個歷史背景下開始的。
媒體關注與評論
“策劃方案”很好,令人耳目一新,在確保文物安全和有利于科學研究的前提下,讓考古知識貼近人民生活,意義重大?! 獓椅奈锞志珠L:單霽翔 讓考古學走向社會大眾,山西考古所帶了個好頭。希望有更多的考古單位、考古學家,也走向大講堂,讓全社會都來分享考古成果,從而推動文物、考古事業(yè)的發(fā)展。 ——評論家:自庶 毋庸置疑,此次公益講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時也使我們認識到,考古學正在漸漸走出“象牙塔”,她那神秘的面紗正在徐徐地掀開,讓公眾得以一睹芳容。嚴肅的考古學正在指導著公眾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與理解,正在發(fā)揮他們應盡的社會功能。 ——科學出版社文物考古分社社長:閆向東 一次讓考古面向公眾的活動,一次讓讀者近距離參觀考古現場的活動,足以勝過筆下的千萬篇報道?! 浾撸簩O軼瓊 大眾渴望了解山西古代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遺產,這無疑對考古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這樣的溝通平臺,讓考古走近公眾,讓公眾了解考古,進而自覺主動地加入到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的行列中來。我想這才是考古工作者的良苦用心,實在是值得大加贊賞! ——公眾:劉紅 面對21世紀的今天,一方面世界經濟全球化,我們正在經歷著人類歷史上發(fā)展最快的知識經濟時代;另一方面人類生存環(huán)境日益惡化,人們正在尋找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相處的方式。在這樣一個時代的背景下,我們探討如何讓考古學——一門揭示人類自身及其文化發(fā)展規(guī)律的學科走進社會、走近大眾,應該說,既具有歷史意義,又具有現實意義?! 邉澟c主持:宋建忠 對于此次活動我只是一個參與者,并不是什么主角,我只是用了較通俗的語言告訴大家什么是考占,考古人在怎樣解讀古代歷史和文化。能在這樣的舞臺上展示一個山西考古人的風采,能讓更多的人喜歡上考古、理解考古、從此愛上考古是本次活動的主導精神?! 脊虐l(fā)掘隊隊長:王俊 這次活動體現了考古工作者對承擔公眾教育責任的重新認識,是一次有開創(chuàng)性意義的成功實踐……如果我們在這次活動后,有相應的后續(xù)活動,讓公眾參與解讀一些墓葬中發(fā)現的文化現象,未嘗不會給我們的研究帶入一縷新風?! 匮麑<遥呵卮髽洹 ∵@一次活動的“旗開得勝”,使人們看到了山西省考古所蓬勃的朝氣與實力。主辦者選取了汾陽東龍現金墓壁畫中“婦人啟門”一幅作為海報,我想,這一選擇該是有著象征意義的,它包含著主辦者的信心,也包含了參與者的期待?! 匮麑<遥簱P之水
編輯推薦
一扇半掩的門,等待您的開啟,讓我們走近考古,步入宋金,目睹八百年前的山西別樣生活,探求晉商的更早淵源,2008年最新考古發(fā)現請您一起分享。一次公眾考古的破冰之旅,為尋求守護人類文明的香草山,我們一直在路上……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