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調查分析與研究

出版時間:2009年04月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宋勝武  頁數(shù):1155  

內容概要

  《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調查分析與研究》以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里氏8.0級地震為背景,以地震次生地質災害和工程震害調查為基礎,運用現(xiàn)代地質理論、地震理論和工程理論方法,分析、研究了地質災害和工程震害的分布特征和形成機制,形成了地震與地質、地震與工程相互作用規(guī)律的認識。全書分為七篇。第一篇分析探討了汶川大地震的震源特性、地震地質背景、地震成因機制、水庫工程與汶川地震的關系等;第二篇主要分析了地震地質災害的發(fā)育分布特征、形成機制,以及災區(qū)重建和災害防治建議;第三篇主要針對地震災區(qū)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分析了震害分布特征,介紹了工程恢復設計、環(huán)境保護措施以及潰壩分析方法及其應用;第四篇著重于鐵路公路工程的邊坡、橋梁和路基震害分析和恢復重建、工程選址和設計思考;第五篇集中于工業(yè)民用建筑類型的工程震害調查和分析;第六篇主要探討了堰塞湖(壩)的發(fā)育分布規(guī)律,介紹了應急排險的分析方法及處理措施;第七篇主要介紹了震害考察和四個重災區(qū)災情情況。

書籍目錄

序前言第一篇 地震與地質1.1 概述汶川大地震基本特征概述1.2 地震特性及成因機制分析汶川特大地震震源特性分析報告汶川地震地表破裂的組合樣式汶川M8 8.0地震地表破裂帶及其發(fā)震構造龍門山地震帶的地質背景與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汶川大地震重大災害斷裂構造成因分析汶川M8 8.0地震發(fā)震斷裂大地震原地重復現(xiàn)象初析淺論汶川地震機制與地球動力學機理1.3 水庫與汶川地震紫坪鋪水庫誘發(fā)地震預測意見回顧與蓄水后的驗證汶川8.0級地震是水庫誘發(fā)的嗎?地表水體對斷層應力與地震時空分布影響的綜合分析四川大地震是人類活動引起的?汶川大地震與紫坪鋪水庫有關嗎?1.4 地震與區(qū)域及工程安全汶川大地震與成都地區(qū)的地震安全性什邡山區(qū)活動斷裂構造與建設適宜性分析汶川“5·12”大地震的再認識和建議第二篇 地震地質災害分析與防治研究2.1 概述“5·12”汶川地震地質災害與地質環(huán)境概況2.2 地質災害發(fā)育分布特征“5·12”汶川大地震觸發(fā)地質災害的發(fā)育分布規(guī)律研究汶川八級地震地質災害研究四川汶川8.0級地震地表破裂與震害特點安縣西部地震次生地質災害及工程地質力學問題思考“5·12”汶川大地震誘發(fā)大型崩滑災害動力特征初探汶川大地震山地災害發(fā)育的控制因素分析成蘭鐵路安縣段地震地質災害遙感判識分析“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特點及其防災啟示汶川大地震中映秀-虹口地區(qū)的地表破裂“5·12”汶川大地震的震源破裂與構造變形特征汶川強震區(qū)地質災害發(fā)育規(guī)律研究2.3 滑坡、崩塌與泥石流形成機制分析汶川地震觸發(fā)大光包巨型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機理分析汶川地震中的邊坡淺層碎裂與拋射模式及其動力學解釋雅都滑坡的成因機制淺析都江堰-汶川公路地質災害發(fā)育特征及危害性分析“5·12”汶川地震震后龍門山山前地表塌陷成因探討汶川震區(qū)北川“9·24”暴雨泥石流特征研究汶川地震次生泥石流形成發(fā)展趨勢與防治對策關于汶川地震災區(qū)泥石流災害工程防治標準的討論汶川地震滑坡災害鏈式特征分析龍洞溝泥石流的成因機制及防治措施研究2.4 災區(qū)重建與地質災害防治汶川大地震災害與災區(qū)重建的巖土工程問題汶川縣城地震災后重建的可能性和建議汶川地震地質遺跡概況與保護建議“5·12”震后汶川城區(qū)地質災害風險評估與恢復重建研究汶川地震次生地質災害與工程選址思考汶川地震災后基礎設施恢復重建生態(tài)保護對策北川縣城地震次生災害考察分析報告地震作用下植被防護邊坡的淺層穩(wěn)定性分析第三篇 水利水電工程震害分析與研究3.1 概述汶川大地震和水壩安全大中型水電工程地震應急排險及震害調查情況綜述四川省水庫地震應急排險及土石壩震損特點綜述四川省小水電開發(fā)利用及震損受災概況3.2 工程應急排險及減災汶川大地震重災區(qū)岷江水電工程潰壩風險分析及應急排險措施通口水電站在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排洪過程中的作用3.3 工程震害分析汶川地震災區(qū)水電工程震損調查及其分析汶川地震對岷江上游水電工程的影響沙牌水電站工程震損調查與分析汶川地震中高土石壩震損初步分析汶川地震后沙牌水電站調查及分析汶川地震對水電地下廠房硐室工程穩(wěn)定性動力分析研究汶川地震對映秀灣水電站地下廠房的影響與初步分析汶川地震對涪江火溪河流域水電工程的影響汶川地震對黑水河流域工程的影響分析紫坪鋪水利樞紐工程震損地質調查分析研究汶川地震岷江流域大中型水電工程震損特征及啟示汶川地震對水電工程高邊坡穩(wěn)定性影響分析3.4 工程恢復重建思考映秀灣水電站首部樞紐災后恢復重建設計紫坪鋪水利樞紐工程地震震害分析與修復設計四川省大中型水庫震后修復治理對策汶川大地震對紫坪鋪面板堆石壩的影響及震后修復施工水電站災后重建環(huán)境保護應對措施研究岷江上游覆蓋層地基上的閘壩設計與震后思考地震動荷載下地下洞室的破壞分析與防護對策重災區(qū)電站設計幾個問題的認識第四篇 鐵道與公路工程震害分析與研究4.1 概述鐵路工程震害特征分析與研究綜述四川省災區(qū)公路震害調查情況綜述4.2 工程應急搶通保通汶川大地震綿茂公路漢旺至清平段地震災害與應急措施探討國道213線映秀至都江堰公路特殊路基震害現(xiàn)象及保通處治淺識汶川大地震震中生命線路基工程保通處治簡述映日公路映秀至耿達段打通方案初析汶川大地震震區(qū)橋梁應急安全評估映秀岷江橋震后搶通保通方案實施4.3 工程震害分析隧道工程動力響應特性與汶川地震隧道震害分析及啟示鐵路路基震陷調查及其防治措施初探廣岳鐵路震害分析與預防對策強震區(qū)路基工程震害模式與分析寶成線響巖子滑坡震害情況及整治工程地震橋梁破壞特點及阻尼支座抗震作用分析隧道工程的震害調查及病害淺析路基邊坡地震病害調查重災區(qū)國省干線公路震害調查檢測汶川特大地震對都汶公路的破壞原因簡析淺談“5·12”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公路次生災害汶川大地震災區(qū)公路邊坡崩塌滑移破壞特征初步分析汶川地震誘發(fā)邊坡地質災害及其對公路基礎設施影響的初步研究汶川地震西線公路路基病害與地質災害調查分析地震災后郎川路邊坡病害分析及治理對策探討都映高速公路路面震害分析評估汶川大地震百花大橋震害調查研究都汶路廟子坪岷江特大橋震害分析都汶高速公路廟子坪大橋掉落梁體和水下墩柱檢測汶川大地震橋梁震害對山區(qū)既有簡支梁橋抗震加固的啟示汶川地震災后橋梁檢測內容與評估標準討論汶川大地震四川部分公路隧道震害初步分析汶川大地震隧道工程震害初步分析國道213線都江堰至汶川段隧道震害調查與分析4.4 工程恢復重建思考高烈度地震山區(qū)鐵路選線與總體設計研究汶川地震對山區(qū)鐵路選線的啟示高烈度地震區(qū)路基支擋結構的改進及創(chuàng)新鐵路橋梁震害調查及抗震設計有關問題的思考在高地震烈度區(qū)山區(qū)公路路線總體設計的思考“5·12”大地震震中地區(qū)公路路基路面典型震害調查及恢復重建措施汶川地震區(qū)交通工程破壞特征和災后恢復重建對策研究地震區(qū)巨型滑坡穩(wěn)定性及交通隧道位置的選擇都汶高速公路段橋梁震害分析及恢復重建設計簡介混凝土梁橋典型震害及抗震措施研究成樂高速公路汶川大地震災后病害特點分析及處治方案研究都汶高速新房子大橋右線橋震害與修復加固江油涪江二橋震后恢復重建方案汶川大地震后橋梁防震擋塊的思考公路隧道震害處治對策公路隧道工程地震災害成因及修復技術探討關于震區(qū)工程建設防災減災的幾點思考汶川地震對橋梁結構破壞的影響與啟示汶川地震區(qū)公路擋墻破壞分析及設計中有關問題的探討第五篇 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工程震害分析與研究5.1 概述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工程震害調查與分析總體情況5.2 震害調查與分析四川省市政民用建筑典型震害分析虹口高原大橋的破壞機制分析汶川地震中底層框架磚房震害特點及分析汶川地震后多層砌體結構震害調查及分析淺析汶川地震中樓梯的破壞特征汶川地震中建筑及橋梁結構震害分析西安市汶川地震震害調查與分析5.3 震后恢復重建與思考汶川地震中房屋建筑震害特征及抗震設計思考汶川地震中填充墻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性能思考汶川地震房屋建筑破壞分析與建筑抗震問題探討汶川地震主要工程建筑災害分析及加固處理技術第六篇 堰塞湖和堰塞壩分析與應急排險6.1 概述汶川地震堰塞湖及其排險除險綜述6.2 應急排險除險唐家山堰塞湖應急排險設計及綜合整治設想安縣老鷹巖堰塞湖應急排險處置總結唐家山堰塞湖應急處置工程措施研究小崗劍堰塞湖應急排險施工方案研究一把刀堰塞湖工程地質初步研究及排險應急處理6.3 堰塞湖(壩)特征及成因分析堰塞湖壩體地質結構與穩(wěn)定性初步分析地震堰塞湖的形成及其治理方法南壩堰塞湖工程地質特性唐家灣堰塞體形成機制及穩(wěn)定性評價唐家山堰塞壩泄流后穩(wěn)定性研究汶川地震堰塞湖分布規(guī)律初步研究唐家山滑坡堵江機制及堰塞壩潰壩模式分析6.4 災后整治及思考唐家山堰塞壩整治方案及相應河段水電開發(fā)的設想唐家山堰塞湖環(huán)境影響及對策建議川渝地區(qū)地震堰塞湖及其災害研究第七篇 其他疊溪古城照片辨震驚、感動與思考為汶川地震災區(qū)恢復重建出一份力歷史將永遠銘記他們汶川地震四個典型重災區(qū)災情簡介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調查分析與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