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6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楊致邦,葉彬 主編 頁數:276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教材涵蓋醫(yī)學微生物學和醫(yī)學寄生蟲學實驗,嘗試將實驗教學相對獨立成為不依賴于理論教學體系的實驗教學改革新模式,使學生掌握病原生物學的基本實驗操作技術,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操作、獨立觀察和思考、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全書共3篇9章,包括基本實驗方法、儀器使用、試劑配制、微生物學實驗、寄生蟲學實驗,其中微生物學實驗、寄生蟲學實驗項目分別劃分為經典驗證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創(chuàng)新性實驗。 本教材主要適合五年制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兼顧七年制臨床醫(yī)學以及五年制、三年制預防、口腔、麻醉、影像、藥學、檢驗、護理等專業(yè)的需要。各醫(yī)學專業(yè)學生可根據培養(yǎng)要求選擇不同板塊的實驗項目完成實驗教學課程。
書籍目錄
緒言第一篇 基本實驗方法、儀器使用、試劑配制 第1章 基本實驗方法 第一節(jié) 常用實驗器材的準備 第二節(jié) 病原微生物形態(tài)結構的觀察方法 第三節(jié) 病原微生物的分離培養(yǎng)技術 第四節(jié) 微生物茵、毒種的保存 第五節(jié) 寄生蟲感染病原學檢查方法 第六節(jié) 寄生蟲感染免疫學檢查方法 第七節(jié) 寄生蟲感染分子生物學檢查方法 第2章 常用儀器設備的使用 第一節(jié) 高壓蒸汽滅菌器 第二節(jié) 普通培養(yǎng)箱 第三節(jié) 電熱鼓風干燥箱 第四節(jié) 生物安全柜 第五節(jié) 厭氧培養(yǎng)箱(多功能培養(yǎng)箱) 第六節(jié) 茵落計數器 第3章 常用試劑的配制 第一節(jié) 常用消毒液的配制 第二節(jié) 常用細菌染色液的配制 第三節(jié) 常用寄生蟲標本固定液配制 第四節(jié) 常用寄生蟲標本染色劑配制第二篇 微生物學實驗 第4章 微生物學經典驗證性實驗 第一節(jié) 病原微生物形態(tài)、結構的觀察 第二節(jié) 病原微生物生長現象的觀察 第三節(jié) 常見病原微生物鑒定的基本試驗 第四節(jié) 細菌毒素的檢測 第五節(jié) 細菌的藥物敏感性試驗 第六節(jié) 消毒與滅菌試驗 第七節(jié) 證實細菌變異的實驗 第八節(jié) 證實細菌毒力的實驗 第5章 微生物學綜合性實驗 第一節(jié) 人體正常菌群的檢測 第二節(jié) 衛(wèi)生學檢測 第三節(jié) 臨床標本常見病原微生物的檢查 第四節(jié) 病毒的快速檢測 第五節(jié) 皮膚真菌的檢查 第6章 微生物學創(chuàng)新性實驗第三篇 寄生蟲學實驗 第7章 寄生蟲學經典驗證性實驗 第一節(jié) 線蟲 第二節(jié) 吸蟲 第三節(jié) 絳蟲 第四節(jié) 原蟲 第五節(jié) 醫(yī)學節(jié)肢動物 第8章 寄生蟲學綜合性實驗 第一節(jié) 線蟲 第二節(jié) 吸蟲 第三節(jié) 絳蟲 第四節(jié) 原蟲 第五節(jié) 醫(yī)學節(jié)肢動物 第9章 寄生蟲學創(chuàng)新性實驗 第一節(jié) 易與寄生蟲蟲卵混淆的混合物配制 第二節(jié) 市售蔬菜的寄生蟲卵污染狀況檢查 第三節(jié) 實驗動物血吸蟲感染的免疫學診斷 第四節(jié) 陰道毛滴蟲的體外培養(yǎng) 第五節(jié) 蠅的飼養(yǎng)及蠅幼蟲抗菌物的提取彩圖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篇 基本實驗方法、儀器使用、試劑配制 第1章 基本實驗方法 第三節(jié) 病原微生物的分離培養(yǎng)技術 在病原微生物學的實驗中,無論臨床感染性疾病的診斷、致病機制的研究和制備疫苗防治感染性疾病,首先都必須分離病原微生物,而且分離培養(yǎng)(isolation and culture)鑒定病原微生物是感染性疾病病原學診斷的金標準。因此,分離培養(yǎng)病原微生物是病原微生物學實驗技術的基礎?! ∫弧⒓毦蛛x培養(yǎng)常用培養(yǎng)基的配制 培養(yǎng)基(culture medium)是指人工配制的含有適合微生物生長繁殖的營養(yǎng)物的基質。培養(yǎng)基主要用于分離、培養(yǎng)、鑒定微生物;研究微生物的生理及生化特性;傳代和保存微生物種;制備菌苗、疫苗或其他微生物制劑等。各種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條件不同,培養(yǎng)基的配制也不同,適宜的培養(yǎng)基有利于微生物迅速生長繁殖。掌握培養(yǎng)基的制備技術,是微生物學研究和臨床微生物學檢驗的基礎。目前,國內外已有多種商品化的干燥培養(yǎng)基,可按說明配制,使用比較方便。以下介紹細菌分離培養(yǎng)常用培養(yǎng)基的配制,其他微生物的培養(yǎng)基在相應章節(jié)介紹?! 。ㄒ唬┘毦囵B(yǎng)基的主要成分及其作 1。營養(yǎng)物質 生物的生長繁殖都需要一定的營養(yǎng)物質,不同微生物種類對營養(yǎng)的要求也不相同。如細菌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應含有氮源、碳源、無機鹽類及生長因子等。 ?。?)蛋白胨:養(yǎng)基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主要供給細菌的氮源,以合成菌體蛋白質、酶類以及能量。常用的商品蛋白胨有多種,如標蛋白胨、胰蛋白胨等,均是由蛋白酶消化蛋白質而制成的含有胨、多肽及多種氨基酸的混合物,可供大多數細菌生長需要。蛋白胨具有以下特點:①易溶于水,吸水性強,應干燥密封保存;②高熱不易凝固(138℃不凝固);③含有各種游離的氨基酸,易被細菌所利用;④系兩性電解質,具有緩沖作用;⑤遇酸不沉淀等。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