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合成化學與路線設計策略

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馬軍營,任運來,劉澤民 等編著  頁數(shù):475  
Tag標簽:無  

前言

有機合成化學在20世紀得到全面快速的發(fā)展。逆合成分析策略的建立,新的有機試劑的合成,新的高選擇性合成反應和不對稱合成方法的不斷涌現(xiàn),結(jié)構(gòu)更加復雜、新穎的天然產(chǎn)物成功的合成,現(xiàn)代有機合成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分子組裝技術和超大分子的合成水平的提高,計算機輔助合成設計的應用,新的合成理論的創(chuàng)立以及合成路線設計的科學性和藝術性等,使得有機合成化學不僅成為有機化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和精細有機化工的基礎,同時也在有關交叉學科中處于重要的地位,并極大地豐富了有機合成化學的內(nèi)涵。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共分16章,首先介紹了有機合成路線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逆合成法與路線設計基本規(guī)則、分子的切斷和官能團轉(zhuǎn)化、導向基的引入與導向作用、合成子和極性轉(zhuǎn)換、反應的非常規(guī)性差異性應用及合成問題的簡化等;其次介紹了有機合成常見反應:氧化反應、還原反應、自由基反應、官能團保護、環(huán)加成反應、碳-碳鍵的形成、不對稱合成以及有機非金屬試劑等,使讀者更加系統(tǒng)地了解有機合成新反應和新技術;再次,對有機合成大師Corey的有機合成路線設計策略的主要內(nèi)容做了適當?shù)慕榻B;最后,剖析了具有不同結(jié)構(gòu)特征的六個天然產(chǎn)物的全合成實例,以幫助讀者更好地學習和運用有機合成反應與路線設計策略。    本書可作為有機化學、藥物化學、應用化學和精細化工等專業(yè)的高年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為從事精細有機化工、制藥工業(yè)及相關產(chǎn)業(yè)技術人員參考書。

書籍目錄

前言第1章  緒論  1.1  有機合成的概念和任務    1.1.1  有機合成的概念    1.1.2  有機合成的任務  1.2  有機合成路線設計  1.3  有機合成工作者應具備的知識    1.3.1  熟練掌握有機化學反應或人名反應    1.3.2  不斷提高合成策略  1.4  有機合成發(fā)展現(xiàn)狀    1.4.1  有機合成發(fā)展回顧    1.4.2  有機合成的作用    1.4.3  有機合成展望  參考文獻第2章  逆合成法與路線設計基本規(guī)則  2.1  逆合成法  2.2  有機反應的類型    2.2.1  骨架和官能團均無變化    2.2.2  骨架不變而官能團變化    2.2.3  骨架變而官能團不變    2.2.4  骨架和官能團均變化  2.3  合成路線設計的具體步驟    2.3.1  分析    2.3.2  合成  2.4  合成路線的書寫規(guī)則  參考文獻第3章  分子的切斷和官能團轉(zhuǎn)化  3.1  優(yōu)先考慮分子骨架的形成  3.2  分子切斷中常用的術語  3.3  分子切斷的一般方法  3.4  醇的切斷  3.5  β羥基羰基化合物和α,β不飽和羰基化合物的切斷    3.5.1  β羥基羰基化合物的切斷    3.5.2  α,β不飽和羰基化合物的切斷  3.6  1,3-二羰基化合物的切斷    3.6.1  不同酯問的縮合反應    3.6.2  酯與酮間的縮合反應    3.6.3  酯與腈間的縮合反應  3.7  1,5-二羰基化合物的切斷    3.7.1  Michael加成反應及其應用    3.7.2  Mannich反應及其應用  3.8  α-羥基羰基化合物的切斷    3.8.1  α-羥基酸的合成與切斷    3.8.2  α-羥基酮的合成與切斷  3.9  1,4-和1,6-二羰基化合物的切斷    3.9.1  1,4-二羰基化合物的切斷    3.9.2  1,6-二羰基化合物的切斷    3.9.3  Birch還原反應及其應用  3.10  1,1-雙官能團化合物的切斷  參考文獻第4章  導向基的引入與導向作用  4.1  活化導向基的導向作用  4.2  鈍化導向基的導向作用  4.3  封閉特定部位的導向作用  4.4  環(huán)辛四烯的合成路線    4.4.1  Willstater合成法    4.4.2  Reppe合成法  參考文獻第5章  合成子和極性轉(zhuǎn)換  5.1  合成子和極性轉(zhuǎn)換的基本概念  5.2  合成子的種類和反應類型    5.2.1  給電子合成子    5.2.2  受電子合成子(親核試劑,α合成子)  5.3  合成子的極性轉(zhuǎn)換方法    5.3.1  合成子極性轉(zhuǎn)換常用的方法    5.3.2  一些典型合成子的等效試劑    5.3.3  合成子極性轉(zhuǎn)換的實際應用  5.4  常見的極性轉(zhuǎn)換的類型和方法    5.4.1  按反應可逆性進行分類    5.4.2  按反應作用物類型進行分類  參考文獻第6章  反應的非常規(guī)性差異性應用及合成問題的簡化  6.1  反應的非常規(guī)性的應用    6.1.1  Mcfadyen-Stevens反應的非常規(guī)應用    6.1.2  亞硝基-N,N-二烷基苯胺水解反應副產(chǎn)物的應用    6.1.3  芐-氮鍵催化氫化裂解反應的非常規(guī)應用    6.1.4  Reimer-Tiemann反應的非常規(guī)應用  6.2  反應差異性的應用    6.2.1  不同部位相同基團反應差異性的利用    6.2.2  不同官能團反應差異性的利用    6.2.3  選擇性試劑的利用  6.3  潛在結(jié)構(gòu)及其應用    6.3.1  飽和四碳鏈段的潛在結(jié)構(gòu)    6.3.2  烯鍵的潛在結(jié)構(gòu)    6.3.3  羰基的潛在結(jié)構(gòu)    6.3.4  醛基的潛在結(jié)構(gòu)    6.3.5  1,3-二羰基的潛在結(jié)構(gòu)    6.3.6  2-環(huán)己烯酮的潛在結(jié)構(gòu)  6.4  有機合成中的立體控制    6.4.1  具有光學活性有機物的合成方法    6.4.2  立體專一性反應的類型與應用    6.4.3  立體選擇性反應的控制與應用    6.4.4  含多手性中心的目標分子合成方法  6.5  合成路線設計的簡化    6.5.1  利用實在分子對稱性簡化合成路線    6.5.2  利用分子的潛在對稱性簡化合成路線    6.5.3  利用模型化合物簡化合成路線    6.5.4  多步驟合成要注意的問題  參考文獻第7章  氧化反應  7.1  化學氧化法    7.1.1  錳化合物的氧化    7.1.2  鉻化合物的氧化    7.1.3  二價銅鹽和赤血鹽的氧化    7.1.4  四氧化鋨的氧化    7.1.5  四乙酸鉛的氧化    7.1.6  釕氧化物的氧化    7.1.7  二甲亞砜的氧化    7.1.8   N-溴代丁二酰亞胺的氧化    7.1.9  高碘酸的氧化    7.1.10  二氧化硒的氧化    7.1.11  有機過氧酸的氧化    7.1.12  臭氧的氧化  7.2  空氣液相氧化法    7.2.1  反應歷程    7.2.2  反應實例  參考文獻第8章  還原反應  8.1  不飽和烴的還原    8.1.1  烯烴的還原    8.1.2  炔烴的還原    8.1.3  芳香烴的還原  8.2  氫解反應    8.2.1  芐基衍生物的氫解    8.2.2  烯丙基衍生物的氫解    8.2.3  烷基衍生物的氫解    8.2.4  縮醛和縮酮的氫解  8.3  羰基化合物的還原    8.3.1  C1emmensen還原法    8.3.2  Wolff-Kishner-Huang還原法    8.3.3  Mozing還原法    8.3.4  對甲苯磺酸腙法    8.3.5  用負氫離子還原劑還原法    8.3.6  用醇鋁化合物催化還原法    8.3.7  電子轉(zhuǎn)移試劑還原法  8.4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還原    8.4.1  羧酸及其衍生物還原成醇的方法    8.4.2  羧酸及其衍生物還原成醛的方法    8.4.3  酰胺、腈、肟還原到胺  8.5  含氮化合物的還原    8.5.1  硝基化合物的還原    8.5.2  亞胺的還原    8.5.3  肟的還原    8.5.4  亞硝基化合物的還原  參考文獻第9章  自由基反應  9.1  自由基的結(jié)構(gòu)和立體化學  9.2  自由基的穩(wěn)定性    9.2.1  共軛效應    9.2.2  立體效應    9.2.3  螯合作用    9.2.4  二聚作用  9.3  自由基反應的分類    9.3.1  自由基的偶聯(lián)反應    9.3.2  自由基的歧化反應    9.3.3  自由基的碎裂反應與重排反應    9.3.4  自由基的奪取與取代反應    9.3.5  自由基的加成反應    9.3.6  自由基的氧化還原反應  9.4  自由基反應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    9.4.1  自由基的偶聯(lián)反應    9.4.2  氧化脫羧反應    9.4.3  自氧化反應    9.4.4  自由基加成反應    9.4.5  自由基的取代反應  9.5  碳烯    9.5.1  碳烯的結(jié)構(gòu)    9.5.2  碳烯的形成    9.5.3  碳烯的反應    9.5.4  氮烯和其他活性中間體  參考文獻第10章  官能團保護  10.1  羥基的保護基    10.1.1  酯類保護基    10.1.2  醚類保護基  10.2  醛、酮的保護    10.2.1  縮醛或縮酮保護基    10.2.2  二硫代縮醛、縮酮保護基    10.2.3  單硫代縮醛、縮酮保護基    10.2.4  二氰乙烯保護基  10.3  羧基的保護    10.3.1  甲酯保護基    10.3.2  叔丁酯保護基    10.3.3  芐酯保護基    10.3.4  伊取代乙酯保護基    10.3.5  其他保護基  10.4  氨基的保護  10.5  末端炔C-H的保護  參考文獻第11章  環(huán)加成反應  11.1  Die1s-alder反應    11.1.1  Die1s-alder反應中的二烯    11.1.2  Die1s-alder反應中的親二烯體    11.1.3  Die1s-alder反應的區(qū)域選擇性    11.1.4  Die1s-alder反應的立體選擇性  11.2  1,3-偶極環(huán)加成    11.2.1  1,3-偶極體的基本概念和分類    11.2.2  1,3-偶極環(huán)加成的反應歷程    11.2.3  1,3-偶極環(huán)加成反應的區(qū)域及立體選擇性    11.2.4  1,3-偶極環(huán)加成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  11.3  卡賓和氮賓對烯烴的環(huán)加成    11.3.1  卡賓和氮賓的形成    11.3.2  卡賓和氮賓參與的環(huán)加成反應    11.3.3  卡賓與碳-碳雙鍵的1,4-和1,6-環(huán)加成第12章  碳-碳鍵的形成第13章  不對稱合成第14章  有機非金屬試劑第15章  Corey的有機合成設計策略介紹第16章  天然產(chǎn)物全合成實例常見縮寫詞匯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編輯推薦

《有機合成化學與路線設計策略》可作為有機化學、藥物化學、應用化學和精細化工等專業(yè)的高年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為從事精細有機化工、制藥工業(yè)及相關產(chǎn)業(yè)技術人員參考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有機合成化學與路線設計策略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2條)

 
 

  •   很好的一本有機合成的書
  •   內(nèi)容很好,詳細,紙張印刷較好。
  •   這是很久之前的訂單了,書籍很不錯。
  •   大家都買么……
  •   這個類型的書~蠻多的大同小異。但因為是最新版的~還是支持下
  •   工作后再從新學習一下理論知識,更好的指導生產(chǎn)
  •   看完再給評價吧
  •   書的內(nèi)容肯定都是大同小異,我覺得看得進去就好了
  •   很多反應都沒有注明出處,只是后面大把大把的寫上引用了那些書籍,買了就后悔了
  •   與現(xiàn)有市面上的合成類的書籍相比,它增加了自由基和天然產(chǎn)物合成兩章。雖都是一般知識,但對我已經(jīng)足夠了。放在辦公桌上,查起來也很方便。
  •   還可以 但由于沒看完不知道好不好
  •   沒有獨創(chuàng)思想。對有機合成的工作人員沒有太大參考價值。只能作為理科類研究生的類似教學參考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