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材料定向凝固

出版時間:2008-7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傅恒志 等著  頁數(shù):852  
Tag標簽:無  

前言

2006年中國工程院第12次院士大會期間,傅恒志院士向我提及擬組織相關同志撰寫《先進材料定向凝固》一書,我當即表示十分支持,這不僅是因為我對傅先生在這一領域中斐然的學術成就早已十分敬慕,還深知他是治學嚴謹?shù)念I軍人物,承擔著這一學科的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并培養(yǎng)出了不少優(yōu)秀的中青年科研、教學帶頭人。院士大會后,我曾聽說傅先生患了眼疾,也著實為他掛念了一番,卻不料今年的院士大會前夕,100余萬字的書稿已請人送到我的案頭,并要我為之作序。我用了整整兩天的時間,逐頁拜讀。對于多少也做過一點凝固研究的我來說,又一次系統(tǒng)重溫了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更可喜的是學到了不少先進材料定向凝固方面的新知識。欣喜之余,也感到作序之難,一是因為我對于凝固,特別是先進材料的定向凝固,相對于先生仍是后學者,難免羞于提筆;二是在這樣一本嚴謹?shù)膶W術巨著面前說“空話”、“套話”,我認為是沒意義的。思忖再三,決定還是就凝固及定向凝固的問題闡述一點“管見”,稱不得序,就算作引言或前言吧!人類對凝固現(xiàn)象的觀察或認識,應始于人類文明遠未發(fā)展的遠古時期。篆文中的凝字由“仌”(水的一種古寫)及“疑”(為聲)組合而成,從古漢語來說,是既有形又有聲的一個形聲字?!澳痹谥袊糯娜说难壑惺鞘置利惗⒂性娨獾淖?,著名邊寨詩人岑參在《老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中有“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的佳句,甚至可以浪漫地拓意到音樂演奏中聲波的戛然停頓的情景,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就有“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的描述。而“固”也是個形聲字,其“口”為城墻或院墻之形,“古”為聲,本義是指四周密閉,牢固、堅固之意,如形容城防堅固的“固若金湯”之類的詞。因而,從中文的“凝固”來看,凝是過程,是事物變化的本質(zhì)現(xiàn)象,而固是結(jié)果,顯然中國人看重的是過程。而英文的凝固——solidification一詞,其字根是solid即固體,solidification是個動名詞,因而如果硬譯、直譯,應該是“使固化”或“使變硬”,因此英文中的凝固一詞,側(cè)重點似乎是最終狀態(tài)。當然,在20世紀中期以前,這兩者幾乎沒有太大的差別,因為不管水凝成雪、結(jié)成冰,還是熔融的金屬鑄成形態(tài)各異的鑄件,鋼水澆成鋼錠,既有過程,也有結(jié)果,從哪個側(cè)重點看區(qū)別都不太大,因為當時研究凝固的重要手段,是相圖、凝固點、形核條件等熱力學參數(shù)與理論,它的研究本身就是解決可能與否的問題。所以,從熱力學而言,其判據(jù)只與起始和最終狀態(tài)有關,而與途徑是無關的。最近50年,當凝固從工藝技術變成一門科學時,凝固過程的動力學及形態(tài)組織控制就漸漸成為了研究的主體。簡而言之,只有按一定的方式、一定的速度、一定的方向“凝”,才能得到人們想要獲得的某種材料的組織形態(tài),某種性能的“固”體材料。所以,從這個意義來說,古代中國人對凝固的認識似乎更深刻、更具哲理。凝固的研究對象,最早是銅、鐵等比較單純的金屬及若干低熔點銅、錫的合金。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我國著名冶金和材料學家傅恒志院士及其學術梯隊幾十年從事材料定向凝固研究工作的總結(jié)和升華。它在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吸收國內(nèi)外關于定向凝固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先進結(jié)構和功能材料為研究對象,對定向凝固的理論及其應用進行了系統(tǒng)深入的分析和闡述。本書共分為十四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第九章為定向凝固理論及方法,第十~第十三章為先進結(jié)構和功能材料的定向凝固,第十四章為定向凝固組織形成過程模擬。    本書可作為從事材料及其加工方面的高等院校教師,科學研究人員和企業(yè)中的工程技術人員及研究生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傅恒志,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材料及冶金學家,西北工業(yè)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河南理工大學教授,1984~1992年為西北工業(yè)大學校長,國際高??茖W院院士,俄羅斯宇航科學院外籍院士。曾任中國航空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常務理事、陜西省航空學會理事長、西安市科協(xié)名譽主席。長期從事高溫材料和凝固科學技術的教學及研究工作。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及國家技術發(fā)明獎三項、省部級獎十一項,發(fā)表學術論文六百余篇,出版專著六部。

書籍目錄

序一序二前言第一章  緒論  1.1  凝固的歷史發(fā)展與凝固科學的形成  1.2  定向凝固在材料制備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1.3  定向凝固面臨的挑戰(zhàn)  1.4  定向凝固發(fā)展展望  參考文獻第二章  凝固過程的物理基礎  2.1  凝固熱力學  2.2  液體金屬和合金的結(jié)構  2.3  凝固過程傳輸現(xiàn)象及研究方法  參考文獻第三章  形核理論與凝固界面結(jié)構  3.1  均質(zhì)形核理論  3.2  非均質(zhì)生核理論  3.3  影響形核速率的因素  3.4  結(jié)晶游離理論  3.5  經(jīng)典形核理論的發(fā)展  3.6  多元多相合金凝固的形核理論  3.7  定向凝固初始過渡區(qū)內(nèi)的形核  3.8  界面的基本理論  3.9  凝固界面的微觀結(jié)構及其動力學  3.10  凝固界面的宏觀形態(tài)  3.11  凝固界面的研究方法  參考文獻第四章  定向凝固過程中的溶質(zhì)分凝與偏析  4.1  平衡分凝系數(shù)  4.2  近平衡定向凝固過程中溶質(zhì)分凝與偏析  4.3  非平衡溶質(zhì)分凝現(xiàn)象  4.4  多層界面的溶質(zhì)分凝系數(shù)  4.5  團簇與界面溶質(zhì)分凝  4.6  多相合金定向凝固過程中的溶質(zhì)分凝  4.7  多元合金凝固過程中的溶質(zhì)分凝  4.8  溶質(zhì)分凝的研究方法  參考文獻第五章  單相合金定向凝固與界面穩(wěn)定性  5.1  單相合金定向凝固  5.2  界面形態(tài)穩(wěn)定性的動力學理論  5.3  定向凝固特征尺度  5.4  胞晶生長與胞-枝轉(zhuǎn)換  5.5  枝晶生長  5.6  定向凝固枝晶生長  5.7  胞-枝及枝-胞轉(zhuǎn)變  參考文獻第六章  共晶定向凝固  6.1  前言  6.2  共晶相變  6.3  共晶合金凝固的物理基礎  6.4  規(guī)則共晶的定向凝固  6.5  不規(guī)則共晶定向凝固  參考文獻第七章  包晶與偏晶合金定向凝固  7.1  包晶相變過程  7.2  包晶合金的定向凝固與顯微組織  7.3  多元系包晶  7.4  包晶合金定向凝固初始過渡階段  7.5  包晶合金穩(wěn)態(tài)定向凝固  7.6  包晶合金定向凝固的共生生長  7.7  定向凝固包晶顯微組織的演化  7.8  偏晶合金定向凝固  參考文獻第八章  快速定向凝固  8.1  快速定向凝固方法  8.2  快速定向凝固的基本原理和特征  8.3  快速定向凝固的組織特點  8.4  快速凝固帶狀結(jié)構  參考文獻第九章  定向凝固方法  9.1  常用定向凝固方法  9.2  定向凝固單向溫度梯度的解析  9.3  定向凝固過程的穩(wěn)態(tài)生長與凝固界面位置控制  9.4  定向凝固組織的觀測  9.5  定向凝固有關參數(shù)的測算  參考文獻第十章  高溫合金定向凝固  10.1  鑄造高溫合金概述  10.2  高溫合金定向凝固技術  10.3  高溫合金的凝固特性  10.4  高溫合金定向凝固組織  10.5  定向和單晶高溫合金的常見凝固缺陷及其控制  10.6  定向凝固和單晶高溫合金的力學性能  參考文獻第十一章  結(jié)構金屬間化合物材料定向凝固  11.1  前言  11.2 金屬間化合物材料的應用  11.3  金屬問化合物的熔體結(jié)構與凝固特性  11.4  Ti—Al金屬問化合物及其定向凝固  11.5  Ni—Al系金屬間化合物定向凝固  11.6  高熔點金屬化合物材料及其定向凝固  參考文獻第十二章  結(jié)構陶瓷材料定向凝固  12.1  共晶陶瓷材料體系  12.2  氧化物共晶陶瓷定向凝固制備技術  12.3  定向凝固氧化物共晶陶瓷的凝固組織  12.4  定向凝固氧化物共晶陶瓷的力學性能  參考文獻第十三章  典型功能材料的定向凝固  13.1  Cu單晶定向凝固連鑄  13.2  NdFeB稀土永磁材料定向凝固  13.3  高溫超導氧化物YBcO定向凝固  參考文獻第十四章  定向凝固與組織形成過程模擬  14.1  定向凝固傳熱特點  14.2  定向凝固過程的溫度場模型化  14.3  典型定向凝固溫度場計算  14.4  定向凝固組織形成過程模擬方法比較  14.5  單相合金凝固微觀組織形成的相場法模擬  14.6  定向凝固共晶相變微觀組織形成的相場法模擬  14.7  定向凝固包晶相變微觀組織形成的相場模擬  14.8  未來的發(fā)展展望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二章 凝固過程的物理基礎2.1 凝固熱力學材料熱力學是經(jīng)典熱力學和統(tǒng)計熱力學理論在材料研究方面的應用,其目的在于揭示材料中的相和組織形成規(guī)律。固態(tài)材料中的熔化與凝固以及各類固態(tài)相變、相平衡關系和相平衡成分的確定、結(jié)構上的物理和化學有序性以及各類晶體缺陷的形成條件等是其主要研究對象。凝固熱力學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在金屬凝固過程中各種相變的熱力學條件;平衡條件或非平衡條件下的固相、液相或固一液界面的溶質(zhì)成分;溶質(zhì)平衡分凝系數(shù)的熱力學意義及壓力對晶體曲率的影響等[1]。2.1.1 熱力學函數(shù)與相變熱力學在物理冶金中的主要用途就是判斷合金是否處在平衡狀態(tài)。在研究相變問題時,總是涉及朝平衡方向的變化。因此,熱力學是一個有效的工具。相變就是一個合金(系統(tǒng))中的一相或多相如何轉(zhuǎn)變成一個新相或混合的幾個新相。之所以發(fā)生相變完全是因為相對于終態(tài)來說合金的始態(tài)是不穩(wěn)定的。

編輯推薦

《先進材料定向凝固》可作為從事材料及其加工方面的高等院校教師,科學研究人員和企業(yè)中的工程技術人員及研究生的參考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先進材料定向凝固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4條)

 
 

  •   這本書對定向凝固做了較全面的講解,我的方向需要用到定向凝固方面的理論;很適合我!
  •   一本定向凝固的經(jīng)典著作,堪稱完美
  •   非常優(yōu)秀的一本凝固類專業(yè)書籍,里面很多的成果和研究都是非常前沿的。
  •   做本專業(yè) 必不可少啊 想做好鑄造 就得舍得花錢 買好書 ,為中國的 鑄造業(yè) 做出 一份貢獻,好書 值得參考
  •   第一次在當當網(wǎng)上買書,又便宜又可以買到正版書,我會多多的來光顧的
  •   好書,傅老師謝謝了
  •   書很不錯很全面很專業(yè)
  •   一本很好的書,值得閱讀。
  •   很好的一本書,推薦購買。
  •   對我來說有非常大的值得參考價值,一個字,好!
  •   此書不適合金屬凝固方面的初學者,因為書內(nèi)的公式推導,以及公式中字符的含義有的交代不清楚,而且有時候邏輯有點混亂,所以最好看此書的人,應先對凝固方面的知識有所了解。
  •   很不錯,適合鑄造技術人員讀
  •   搞凝固的人必看的教材的參考書!
  •   凝固方面的,值得一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