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王的魔戒

出版時間:2008-3  出版社:科學  作者:劉鶴玲  頁數(shù):205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誰能想到,在生存競爭異常激烈的動物界,利他行為竟然普遍存在,它已經(jīng)成為動物之間的一種相處方式和生存策略。人類利他主義是一種高尚品德,更是個人、團體、企業(yè)乃至國家之間相互合作以求雙贏的重要手段。從動物利他行為到人類利他主義,我們可以領悟到“損人如損己,利他即利己”的人生哲理。    本書在分析當代利他主義研究新進展的基礎上,描述了動物界的利他行為及其進化機制,揭示了人類利他主義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文化傳承機制,闡明了利他主義新理念對于人類走出利益與道德的倫理困境,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fā)展所具有的積極意義。值得一提的是,全書列舉了大量動物界的利他行為,讀來生動有趣。    本書可供科技哲學及相關(guān)領域的研究者、教師和學生閱讀,也適合對科學文化感興趣的大眾讀者閱讀。

書籍目錄

叢書總序:構(gòu)架貫通“兩種文化”的橋梁前言導言參考文獻及注釋第一章  損他利己與自然選擇理論  一、變異與選擇:進化的階梯  二、損他利己與適者生存  三、自然選擇的創(chuàng)造性和層次  四、損己利他與自然選擇的困境  參考文獻及注釋第二章  損己利他與親緣選擇理論  一、廣義適合度與親緣選擇理論  二、親緣系數(shù)與Hamilton法則  三、親屬之間的相互識別  四、膜翅目社會秩序的建立與維系  五、親緣選擇的進化機制  參考文獻及注釋第三章  利他利己與互惠性理論  一、互惠利他行為的普遍性  二、利他也是為了更利己  三、互惠利他的條件與適合度交換  四、互惠利他與競爭中的制勝之策  參考文獻及注釋第四章  互惠利他行為的博弈論分析  一、標準重復囚徒困境模型  二、修正囚徒困境模型  三、廚師困境模型  四、合作的起源與進化  參考文獻及注釋第五章  人類社會的利他主義  一、三類利他主義及人性解析  二、利他主義的經(jīng)濟學意義與實踐詮釋  三、利他與利己之間的必要張力  四、利他主義道德與利益的關(guān)聯(lián)  參考文獻及注釋第六章  人類利他主義的進化機制  一、利他主義的生物學根源  二、利他主義的文化傳承  三、利他主義進化的“基因一文化”模式  四、利他主義進化的“基因一謎米”模式  參考文獻及注釋第七章  利他主義與當代實踐的呼喚  一、全球問題與人類共同利益的凸現(xiàn)  二、利他主義與人和自然關(guān)系的和諧  三、利他主義與人和社會關(guān)系的和諧  四、可持續(xù)發(fā)展與利他主義要求  參考文獻及注釋第八章  利他主義與和諧社會的構(gòu)建  一、“和諧”的內(nèi)涵與利他主義新理念  二、利他主義與社會矛盾和沖突的化解  三、互惠合作與社會倫理秩序的重建  四、合作利他與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及注釋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損他利己與自然選擇理論  1859年,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一書,提出了以自然選擇為核心的進化論,書中經(jīng)過大量翔實的論證,確立了生物進化的事實和進化的機制,認為所有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通過自然選擇進化而來的。生物進化的主要機制是遺傳變異的自然選擇,以變異為起點通過生存斗爭,導致自然選擇對有利變異的保存和對不利變異的淘汰,于是引起性狀的分歧和較少改進的類型的滅絕。這樣的選擇過程周而復始,生物在不斷地適應環(huán)境的過程中逐漸產(chǎn)生新的物種,實現(xiàn)生物的進化。達爾文強調(diào)有機體問的生存競爭,為我們描述了一幅充滿殘酷斗爭的畫面,使人們從中看到了生物的自私自利、自我保存的本性。在過去的兩個世紀里,進化論是對人類影響最為深遠的理論之一,該理論使人們明白了,包括人類在內(nèi)的所有生物物種,都在經(jīng)歷自然選擇的過程。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生物正是通過斗爭和大自然的選擇而得以進化的。  一、變異與選擇:進化的階梯  科學史上常常把19世紀稱為“進化的世紀”,這是因為達爾文進化論打破了《圣經(jīng)》中上帝創(chuàng)世的神話以及物種不變的觀點,第一次提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包括人在內(nèi)都是由同一祖先逐漸進化而來。雖然達爾文進化論是圍繞生物物種的進化展開的,但它的影響卻遠遠超出了生物學領域,廣泛影響整個自然界乃至人類社會,人們相信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是進化的產(chǎn)物。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在諸多著作中研究和分析了達爾文進化論,在他看來:進化論以大量可靠的事實推翻了“物種不變論”、“神創(chuàng)論”、“目的論”等形而上學和唯心主義生物學觀點,第一次把生物學置于科學的基礎上。進化論揭示了有機界的聯(lián)系和統(tǒng)一,證明了自然界的變化和發(fā)展過程,為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確立提供了哲學例證。為此,恩格斯給予達爾文進化論極高的評價。把進化論同細胞學說和能量守恒與轉(zhuǎn)化定律一起看作是19世紀的三大發(fā)現(xiàn)。他在《自然辯證法》中寫道:“如果一切多細胞的機體——植物和包括人在內(nèi)的動物——都各自按照細胞分裂的規(guī)律從一個細胞中成長起來。

編輯推薦

  “科學文化反思叢書”對科學技術(shù)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哲學反思和更廣泛的文化詮釋,內(nèi)容豐富,觀點新穎,既根基于扎實的理論探索,也不乏大量生動有趣的意象符號,為我們理解和認識科學提供了一種多維度、多層次的視角。 本書為叢書的其中一冊。本書在分析當代利他主義研究新進展的基礎上,描述了動物界的利他行為及其進化機制,揭示了人類利他主義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文化傳承機制,闡明了利他主義新理念對于人類走出利益與道德的倫理困境,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fā)展所具有的積極意義。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所羅門王的魔戒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本書對動物利他行為和人類利他主義的論述詳實嚴謹,對圍繞該問題的各種理論的發(fā)展脈絡做了層層遞進的梳理,直達目前的理論前沿,實為研究倫理學、博弈論、和整個人類文明的必讀之書。
  •   威爾遜(E.O.Wilson)在1975年發(fā)表《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一書,創(chuàng)立了社會生物學這個名詞。威爾遜認為,社會學以最外部表現(xiàn)型的經(jīng)驗描述和孤立的直覺來解釋人類行為,而不參考真實基因意義上的進化解釋。他建立這門學科的目的,是希望借由生物學的系統(tǒng)研究來解釋人類的一切社會行為。這門學科自建立以來,已在動物行為學的利他理論,人類亂倫禁忌研究和基因——文化協(xié)同進化論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與證據(jù)。然而,社會生物學也引起了許多爭議,受到許多社會科學家的反對與批評。反對者的立論根據(jù)在于:人類的攻擊,侵犯等行為,更多的是后天習得的;社會生物學將這些行為歸結(jié)于生物基礎,完全是對人類能力的否定與自身責任的推卸。盡管反對者有其道理,但社會生物學的理論建構(gòu)仍然不斷取得進展,尤其是利他理論的建構(gòu)。威爾遜說,社會生物學理論的中心問題,便是對利他行為的解釋。在許多學者不斷對利他行為解釋的補充與完善下,利他理論已成為社會生物學的重要基石?;仡櫪袨榈慕忉尷碚?,影響較大且廣為接受的主要有二個。第一是哈密爾頓(W.Hamilton)的“親緣選擇(Kinselection)理論”。所謂的親緣選擇是指人類利他行為的根源于親緣原則,即近親之間廣泛存在的利他主義行為。其立論根據(jù)是甲與其親緣相近的親屬擁有共同基因的可能性,要比隨機取樣的個體來得高。此時,如果甲對親屬作出利他行為,即使甲因此失去了繁衍的機會,但由于這種利他行為有利于親屬的繁衍,這個共同基因還是能夠得到繼續(xù)復制的機會。亦即,利他行為發(fā)生在具有親緣關(guān)系的親屬之間。其次是特里弗斯(R.Trivers)的“互惠性利他合作”。特氏認為,不具親緣關(guān)系人與人之間的利他,是一種有效的合作方式,因為相互交換利他恩澤,是單打獨斗無法提供的。雖然背信行為能夠為背信者帶來更多的利益,但與這些叛徒合作將衰減為騙局而無法得到進化。只有每位成員都愿意合作,每位成員才能過好日子。從這觀點來說,個人的利他是為了自己日后有困難時,能得到他人同樣的幫助。這本著作可以說是國內(nèi)研究相當薄弱的社會生物學領域中的可讀之書。
  •   better book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