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2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朱玉麒 主編 頁數(shù):32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西域文史》是由新疆師范大學西域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論集。本輯發(fā)表與西域相關的學術論文15篇,內容涉及考古、語言、歷史、文學、民族、學術史等方面。 本書適合予從事西域考古、語言、歷史、文學、民族等相關學科研究的專家學者,及大專院校相關專業(yè)師生參考閱讀。
書籍目錄
吐魯番出土《金光明經(jīng)》寫本題記與祆教初傳高昌問題 榮新江麴氏高昌國至唐西州時期墓葬初論 倪潤安吐魯番文書所見唐代里正的上直 張雨唐代西州天山軍的成立 劉安志吐魯番新出《洪奕家書》研究 韓香國家宮觀網(wǎng)絡中的西州道教——唐代西州道教補說 雷聞中古波斯文《摩尼教贊美詩集》跋文譯注 王媛媛關于東漢時期西域漢人的幾個問題 賈叢江中古時期巴蜀地區(qū)的粟特人蹤跡 姚崇新求法僧眼中的于闐佛教(3~6世紀)——兼及和田出土佛教寫本 廣中智之黑水城出土西夏新譯《心經(jīng)》對勘、研究——以俄藏黑水城文獻TKl28號文書為中心 沈衛(wèi)榮于闐文P.2741文書所見韃靼駐地Buhathum考 白玉冬阿力麻里出土的敘利亞基督教徒墓碑碑文考釋 II.科科夫措夫撰;陳開科譯關于徐松的西域調查 榎一雄撰;易愛華譯;朱玉麒校訂殖民背景下的西方國家之新疆研究——以19世紀的英國為中心 賈建飛《西域文史》第二輯著譯者單位及文章索引《西域文史》簡介與稿約
章節(jié)摘錄
麴氏高昌國至唐西州時期墓葬初論 倪潤安 一、塋區(qū)布局的特點 麴氏高昌國至唐西州時期墓葬基本上按家族形成一個個塋區(qū),多數(shù)設有塋圈,不設的常是規(guī)模小的塋區(qū)。塋圈一般是用小礫石圍筑而成,平面略呈方形或長方形,多在前部設有較長的出入門道,端頭可見范圍較大的方形堆石,似為門闕的象征。塋圈門道的朝向不一,與塋區(qū)內墓葬墓道方向一致的情況為常見。每座墓葬都應有大小不同的封堆,有的遭破壞失去了原有形制,嚴重的甚至沒有明顯的地表跡象可尋。從保存較完整的封堆形制來看,覆斗形的最常見,其結構一般是先以黃土堆成四棱臺狀,中間或含有砂及礫石,然后在封堆表層堆筑較為整齊的礫石,以加固封堆,防止風蝕。 目前對墓地布局特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塋區(qū)內部的墓葬布局和分布規(guī)律上。可利用的墓地分布圖,早期的有斯坦因所繪阿斯塔那墓地分布圖(圖一),和黃文弼所繪交河溝西墓地分布圖(圖二);近期的是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繪制的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平面分布圖,和交河溝西墓地地形圖。日本早稻田大學自1994年起,就與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聯(lián)合調查交河溝西墓地,1996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發(fā)掘工作結束后,早稻田大學仍繼續(xù)其調查直到l999年。此后,他們在交河溝西墓地地形圖的基礎上,據(jù)踏查所得資料,進一步將各塋區(qū)墓葬的位置、形態(tài)、規(guī)模圖形化,從而成為目前利用起來最直觀也比較準確的分布圖。九州大學的岡崎敬早在1949年發(fā)表的論文中,就利用黃文弼繪圖及相關資料,對塋區(qū)內部墓葬布局做了分析,其研究結果是:塋區(qū)最后排最右的墓葬一般年代最早;此外最后排最左或次左的墓葬也可能最早;越靠前排的墓葬,年代越晚。這里的左、右方位是按照人身處塋區(qū)內,面向墓道所指的方向(有塋圈的多數(shù)與門道方向一致)來判斷。早稻田大學的岡內三真在參加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聯(lián)合調查后,也撰文討論塋區(qū)內的建造順序,指出一些塋區(qū)內墓葬的排列不符合規(guī)則是與塋區(qū)發(fā)生了擴張有關。這些都是值得重視的看法。不過,岡內與岡崎先生一樣,在利用墓志排順序時,只是依據(jù)墓志提供的卒年來做歸納,而沒有結合各墓主的生年來綜合判斷他們之間的輩分長幼關系。因此,他們所得出的有些判斷并不是完全可靠。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