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0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普拉特納 頁數:468
內容概要
《藥物化學百科》的第7卷在編撰格式上與第6卷類似,以疾病類別為索引依次對其藥物化學和藥物研發(fā)進程進行了論述。共分為4個主要部分,包括癌癥、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和皮膚病。共由34個章節(jié)組成。 第1部分介紹了與癌癥化療相關的藥物化學。開頭的兩個章節(jié),首先介紹了癌癥生物學,隨后介紹了化療所遵循的基本原則和藥理學。隨后,按照藥物分子作用的生物靶標和機理的不同劃分為6類,分為6章進行論述。最后一個章節(jié)著重描述了一些具有新型作用機理的并已進入臨床前實驗或臨床試驗的抗癌藥。 第2部分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4個分支,它們分別是由病毒、真菌、細菌或寄生蟲所引起的各類疾病。首先,抗病毒藥的第一個章節(jié)概述了抗病毒的化學療法領域,緊接著的3個章節(jié)敘述了幾種病毒的藥物治療進展。首先是包括皰疹病毒和B型肝炎病毒的幾種DNA病毒,然后主要論述人體免疫缺陷病毒(HIV),最后的一章包括常見的流行性感冒病毒,C型肝炎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RNA病毒。 針對真菌感染的藥物化學有兩個章節(jié),其一概述了各類真菌和它們所引起的疾??;其二論述了針對人類主要真菌感染疾病的化學療法的歷史發(fā)展和近期成果。 抗菌藥共有10個章節(jié)。首先是對本領域的一個概述,接著的各個章節(jié)是以各類抗菌藥的分子結構類別(例如,13一內酰胺、大環(huán)內酯和喹諾酮等)來進行劃分的。下面還包括一個專門論述抗分支桿菌藥的章節(jié)。最后一章展望了細菌基因組學對抗菌藥研發(fā)可能產生的影響。 人類寄生蟲病有3個章節(jié)。第一個章節(jié)概括了主要的致病寄生蟲種類、地理區(qū)域分布以及臨床表現(xiàn)。接下來的一個章節(jié)介紹了錐蟲病的藥物化學,第三個章節(jié)著重介紹了抗瘧藥的藥物化學。 本書的最后兩個部分包括免疫性疾病和皮膚病,各有3個章節(jié)的篇幅。 免疫性疾病部分的第一個章節(jié)首先概述了炎癥和免疫性疾病,然后筆鋒轉人對關節(jié)炎的最近治療方法的描述。接下來的兩個章節(jié)中,第二個章節(jié)包括針對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新藥研究,而第三個章節(jié)則是器官移植排斥和多發(fā)性硬化的治療進展。 最后一部分是關于皮膚病的3章。第一個章節(jié)介紹了一些最常見的皮膚類疾病,第二個章節(jié)描述了粉刺的發(fā)病機制和治療,最后一個章節(jié)介紹了牛皮癬和異位性皮炎的藥物化學研究情況。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普拉特納 等
書籍目錄
引言前言總編第7卷主編第7卷編委(藥物治療領域Ⅲ)抗癌藥 7.01 癌癥生物學 7.02 化學療法的原則和藥理學 7.03 抗代謝藥 7.04 以微管為靶標的藥物 7.05 DNA拓撲異構酶抑制劑 7.06 烷化劑與含鉑抗癌藥 7.07 內分泌調節(jié)藥 7.08 激酶抑制劑 7.09 新型抗癌藥的研究進展抗病毒藥 7.10 病毒和F}1病毒引起的疾病 7.11 DNA病毒:治療皰疹病毒和B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藥物 7.12 RNA病毒:治療人體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藥物 7.13 RNA病毒:治療A型、B型流行性感冒病毒,C型肝炎癇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藥物抗真菌藥 7.14 真菌和由真菌引起的疾病 7.15 主要的抗真菌藥 7.16 細菌學,主要病菌種類及其引起的疾病 7.17 β-內酰胺類抗生素 7.18 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 7.19 喹諾酮類抗菌藥 7.20 抗生素類和非抗生素類的四環(huán)素類藥物 7.21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7.22 從天然產物衍生出的抗革蘭陰性菌藥物 7.23?。趷海┻蛲橥惪股亍?.24 抗分支桿菌藥物 7.25 基因組學的影響一抗菌藥的新型生物靶標抗寄生蟲藥 7.26 寄生蟲病的概況 7.27 新型抗瘧藥的研究進展 7.28 抗原蟲藥(非洲錐蟲病、南美錐蟲病和利什曼?。┭装Y及免疫性疾病 7.29 炎癥和免疫性疾病治療的最新進展:主要圍繞關節(jié)炎的治療藥物 7.30 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7.31 器官移植排斥和多發(fā)性硬化的治療皮膚病 7.32 皮膚病概況 7.33 粉刺和酒渣鼻藥物的研究進展 7.34 牛皮癬和異位性皮炎的最新治療藥物主題索引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