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3-8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周宏灝 編 頁數(shù):372
內容概要
本教材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是國內11所醫(yī)學院校的藥理學專業(yè)教師,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并針對國內高等醫(yī)學院校醫(yī)學本科生藥理學教學的現(xiàn)狀,共同編寫而成。在編寫過程中繼承和發(fā)揚了我國藥理學教學的傳統(tǒng),同時也吸收了國外優(yōu)秀教材的經驗。全書分10篇48章,即總論,作用于外周神經系統(tǒng)藥物,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藥物,作用于心血管和腎臟的藥物,作用于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和子宮的藥物,作用于內分泌系統(tǒng)的藥物,作用于自體活性物質的藥物,作用于血液系統(tǒng)的藥物,作用于免疫系統(tǒng)的藥物,化學治療藥物。教材編寫遵循教育部提出的“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啟發(fā)性、適用性”的原則,注重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力爭基礎性和前沿性相結合,基本原理、原則和新進展相結合。在編寫中特別注意內容新穎、材料精選、深入淺出,為適應雙語教學的需要,本書在每章前增加了英文要點,在文末提供繼續(xù)閱讀文獻?! ∨c第一版相比,本版對各個章節(jié)的陳舊內容做了刪減,同時補充了近年來新的概念、理論。方法和新藥,使學生不僅能獲得系統(tǒng)的基礎知識,也能跟隨和進入當代藥理學的前沿?! ”窘滩闹饕└叩柔t(yī)藥院校學生教學使用,也適用于臨床醫(yī)生和其他醫(yī)學專業(yè)人員學習,參考。
作者簡介
周宏灝(1939年5月29日),湖南長沙人,遺傳藥理學、臨床藥理學專家。200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F(xiàn)任中南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所長、中南大學藥理學國家重點學科首席教授,是我國遺傳藥理學的開拓者和學術帶頭人。
書籍目錄
第二版前言第一版前言第一篇 總論 第1章 緒論 第2章 藥物代謝動力學 第3章 藥物效應動力學 第4章 影響藥物效應的因素第二篇 作用于外周神經系統(tǒng)藥物 第5章 傳出神經系統(tǒng)藥理學概述 第6章 膽堿受體激動藥和膽堿受體阻斷藥 第7章 抗膽堿酯酶藥和膽堿酯酶復活藥 第8章 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 第9章 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第10章 局部麻醉藥第三篇 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藥物 第11章 全身麻醉藥 第12章 鎮(zhèn)靜催眠藥 第13章 抗精神失常藥 第14章 抗癲癇藥 第15章 治療帕金森病及其他運動障礙的 第16章 中樞神經系統(tǒng)興奮藥 第17章 解熱鎮(zhèn)痛抗火藥 第18章 鎮(zhèn)痛藥第四篇 作用于心血管和腎臟的藥物 第19章 鈣通道阻滯藥 第20章 抗心肌缺血藥 第21章 抗高血壓藥 第22章 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藥物 第23章 抗心律失常藥 第24章 調血脂藥和抗動脈粥樣硬化藥 第25章 利尿藥和脫水藥第五篇 作用于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和子宮的藥物 第26章 消化系統(tǒng)藥 第27章 呼吸系統(tǒng)藥 第28章 子宮平滑肌藥 第29章 腎上腺皮質激素藥物第六篇 作用于內分泌系統(tǒng)的藥物 第30章 甲狀腺激素和抗甲狀腺藥 第31章 胰島素及口降血糖藥 第32章 性激素類與避孕藥物第七篇 作用于自體活性物質的藥物 第33章 組胺與抗組胺藥 第34章 5-羥色胺和5-羥色胺受體阻斷藥第八章 作用于血液系統(tǒng)的藥物 第35章 抗貧血藥和造血細胞生長因子 第36章 作用于凝血系統(tǒng)的藥物第九章 作用于免疫系統(tǒng)的藥物 第37章 免疫抑制藥 第38章 免疫興奮藥第十章 化學治療藥物 第39章 抗菌藥物概論 第40章 內酰胺類抗生素 第41章 氨基苷類抗生素 第42章 大環(huán)內酯類,林要霉素類及多肽 第43章 四環(huán)素類及氯霉素類抗生素 第44章 人工合成抗菌藥 第45章 抗結核病藥及抗麻風病藥 第46章 抗真菌藥和抗病毒藥 第47章 抗寄生蟲藥 第48章 抗惡性腫瘤藥物中文藥名索引英文藥名索引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篇 總論第1章 緒論一、 藥理學的學科性質和任務藥理pharmacology學的原文源于希臘文,pharmakon和logos兩個詞組成,前者意為“藥物”,后者意為“學”。藥理學是研究藥物(drug)和機體(包括動物、人體和病原體)相互作用及其規(guī)律的學科,也就是研究有生物活性的化物質如何作用于機體、機體又如何作用于進入體內的這些物質的一門學科。它研究藥物在體內的作用和作用機制、不良反應和臨訂應用以及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及其隨時間變化的動態(tài)規(guī)律。藥理學不同于藥學(pharmacy),藥學是一門研究藥物的發(fā)現(xiàn)、開發(fā)、制備、生產、銷售和發(fā)放的學科。藥物(drug)指能夠影響生物機體的生量功能和生化過程,用于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的物質。古代藥物來源于天然物質(natural prod-ucts),包括植物、動物和礦物質?,F(xiàn)代藥物則主要來自天然物質中的有交成分和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近代出現(xiàn)的生物技術藥物是采用DNA重組技術(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單克降抗體技術(monoclonate antibody technology)或其他生物新技術研制成的蛋白制、抗體或核酸類藥物。毒理學(toxicology)是研究化學物質(包括藥物)對生物機體的不良作用,也屬于藥理學范疇。藥物和毒物并無嚴格界限,任何藥物都可能對機體產生不良作用,包括毒性作用,尤其是在劑量過大和用藥時間過長時。只有在適當劑量時藥物才能對機體產生有益作用。毒理學除了研究藥物對機體的不良作用外,還研究其也毒性物質藥物對機體的不良作用外,還研究其他毒性物質包括工業(yè)污物、天然有機的和無機的毒物,以及作用于物種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其他化合物。
編輯推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藥理學(第2版)》主要供高等醫(yī)藥院校學生教學使用,也適用于臨床醫(yī)生和其他醫(yī)學專業(yè)人員學習、參考。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