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典型疊合盆地油氣形成富集與分布預測

出版時間:2007-10  出版社:科學  作者:金之鈞  頁數(shù):381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對國家科學技術(shù)部973項目“中國典型疊合盆地油氣形成富集與分布預測”研究成果的全面總結(jié),詳細介紹了項目獲得的庫車盆地一天山中一新生代盆山耦合與油氣成藏、疊合盆地碳酸鹽巖烴源巖分級評價及優(yōu)質(zhì)烴源巖分布預測模式、典型疊合盆地油氣成藏機理與成藏模式研究、塔里木盆地多期混源油氣判識與分布預測、渤海灣盆地構(gòu)造演化與隱蔽油氣藏分布預測等5項重大研究成果,并闡述了項目所建立的碳酸鹽巖有效烴源巖分析評價技術(shù)、多期成藏流體歷史分析技術(shù)、疊合盆地混合油氣源油源對比技術(shù)、疊合盆地油氣藏形成年代學分析方法、疊合盆地油氣運、聚、散定量評價技術(shù)、地震資料疊前高精度成像技術(shù)、碳酸鹽巖儲層地震波場正演模擬技術(shù)和碳酸鹽巖儲層預測技術(shù)等一系列方法技術(shù)。    本書可供從事石油地質(zhì)學院系教師和研究生,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fā)及基礎研究單位的工程師與科研人員參考。

書籍目錄

叢書序一叢書序二叢書前言本書前言1 典型疊合盆地的成盆與改造  1.1 含油氣疊合盆地的疊加性與關(guān)鍵構(gòu)造變革期  1.2 塔里木盆地  1.3 渤海灣盆地  1.4 兩類不同疊合盆地的對比2 疊合盆地碳酸鹽巖層系烴源巖分級評價及優(yōu)質(zhì)烴源巖發(fā)育模式  2.1 疊合盆地碳酸鹽巖層系油氣資源預測的關(guān)鍵地球化學問題  2.2 烴源巖生烴過程的TOC值演變規(guī)律  2.3 疊合盆地碳酸鹽巖烴源巖二次生烴機理  2.4 碳酸鹽巖烴源巖的分級評價指標  2.5 烴源巖發(fā)育環(huán)境及控制因素  2.6 烴源巖發(fā)育模式3 疊合盆地成藏特征及動力學分析  3.1 疊合盆地的油氣成藏特征  3.2 疊合盆地成藏研究的技術(shù)與方法  3.3 油氣運移機理定量研究及其應用  3.4 深部熱流體與盆地流體相互作用及成藏效應  3.5 疊合盆地油氣成藏體系定量評價4 疊合盆地油氣遠景及分布預測  4.1 地球物理預測技術(shù)系列  4.2 渤海灣盆地油氣遠景及分布預測  4.3 塔里木盆地油氣遠景及分布預測  4.4 碳酸鹽巖有利區(qū)預測5 結(jié)語主要參考文獻

編輯推薦

《中國典型疊合盆地油氣形成富集與分布預測》可供從事石油地質(zhì)學院系教師和研究生,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fā)及基礎研究單位的工程師與科研人員參考。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典型疊合盆地油氣形成富集與分布預測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