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88-6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劉元方,江林根 著 頁數(shù):417
Tag標簽:無
前言
大學是繼承、傳播、探求和創(chuàng)造知識的主要場所,通過知識的傳承與發(fā)現(xiàn)來教育和培養(yǎng)人才,推動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圖書是知識傳承和發(fā)展的重要媒介。在北京大學紀念化學學科創(chuàng)立一百周年之際,科學出版社隆重推出《北京大學百年化學經(jīng)典》系列叢書,以示慶賀與紀念。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以下簡稱化學學院)的前身系1910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格致科化學門,是時滿清當局正嘗試維新、推行癸卯新學制。1910年4月30日,化學門招收了7名首屆學生;1917年開始招收研究生,首批共14人。1919年,化學門正式更名為化學系。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中,清華大學和燕京大學的化學系正式并人北京大學,成立新的北京大學化學系。1994年更名為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2001年,原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的應用化學專業(yè)也融入到化學學院。百年以來,北京大學化學學科走過了風風雨雨,始終站在中國化學教育和科學研究的前列,肩負著培養(yǎng)化學人才的重任。歷經(jīng)民國時期的初奠基石,抗戰(zhàn)時期的艱苦奮斗,建國初期的調整發(fā)展和改革開放后的華章新譜,一代又一代的北大化學人默默耕耘,取得了累累碩果。北京大學化學學科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培養(yǎng)了近15000名專業(yè)人才,其中本科生約12000名,碩士生約1600名,博士生1000余名。他們在國內外各行各業(yè)中為科學進步和社會發(fā)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內容概要
《無機化學叢書》為一部中型參考書,共十八卷,分為41個專題。前+
卷為各族元素分論,后八卷為無機化學各重要領域專論。第十六卷為放射化學,內容包括基礎放射化學、核化學和應用放射化學等三部分。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師生及研究生的參考書,也可供化學、生物、醫(yī)學,地質等方面的科技工作者參考。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基礎放射化學
39.1 緒論
1.1 放射化學的內容和特點
1.2 放射化學發(fā)展史
1.2.1 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的發(fā)現(xiàn)
1.2.2 實現(xiàn)人工核反應和發(fā)現(xiàn)人工放射性
1.2.3 鈾核裂變現(xiàn)象的發(fā)現(xiàn)
1.2.4 合成超鈾元素和面向核工業(yè)
參考文獻
39.2 放射化學分離方法
2.1 放射化學分離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2.2 放射化學分離的一些概念與要求
2.2.1 載體和高比活度
2.2.2 放射性純和放射化學純
2.2.3 化學產率
2.2.4 分離系數(shù)和凈化系數(shù)
2.3 共沉淀法和沉淀法
2.3.1 共晶共沉淀
2.3.2 吸附和吸附共沉淀
2.3.3 反載體和清掃劑
2.3.4 應用實例
2.4 萃取法
2.4.1 萃取的基本概念
2.4.2 各種萃取體系
2.4.3 應用實例
2.5 離子交換法
2.5.1 離子交換樹脂的結構與性能
2.5.2 離子交換色層分離
2.5.3 高壓離子交換色層分離
2.5.4 無機離子交換劑
2.5.5 應用實例
2.6 其他分離方法
2.6.1 萃取色層
2.6.2 電化學分離
2.6.3 蒸餾法
2.7 快化學
2.7.1 概述
2.7.2 非連續(xù)的分離程序
2.7.3 連續(xù)的分離程序
參考文獻
39.3 天然放射性元素化學
3.1 放射性元素通論
3.2 鈾
3.2.1 鈾的物理、化學性質
3.2.2 鈾的重要化合物
3.2.3 鈾的分析化學
3.3 釷
3.3.1 釷的物理、化學性質
3.3.2 釷的化合物
3.3.3 釷的分析化學
3.4 鏷和錒
……
39.4 人工放射性元素與錒系元素化學
39.5 熱原子化學
第二部分 核化學
39.6 中、低能核反應
39.7 裂變
39.8 重離子核反應
39.9 奇異原子化學
第三部分 應用放射化學
39.10 放射性核素生產
39.11 放射性核素在化學、醫(yī)學中的應用
39.12 票房化合物的制備
39.13 活化分析
39.14 放射免疫分析
39.15 Mossbauer效應
內容索引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將幾種放射性物質彼此分離一直是放射化學研究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放射化學的發(fā)展歷史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在1898年P。Curie夫婦從鈾礦渣中提取釙和鐳,1934年J。Curie夫婦發(fā)現(xiàn)人工放射性,以及1938年Hahn等發(fā)現(xiàn)鈾裂變的三次重大發(fā)現(xiàn)中,關鍵問題都是從復雜體系中分離和鑒定新的放射性物質。直到今天分離問題依然是各個放射化學研究領域中的關鍵問題,例如從鈾礦石中提取和精制鈾;從燃耗的熱鈾溶液中回收钚和鈾;從裂變產物中回收有用的放射性核素;超鈾元素和新元素的研究;從復雜的核反應中分離和鑒定個別核素;放射性同位素的制備和標記化合物的合成;從醫(yī)用放射性母牛中分離子體核素等等。放射化學分離之所以重要,有多方面的因素。
編輯推薦
《放射化學》是中國科學技術經(jīng)典文庫·北京大學百年化學經(jīng)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