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5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柏楊 頁數(shù):242 字數(shù):258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夫帝王之死,不比你我小民之死,而帝王復(fù)又死于非命,那就更他媽的嚴重。你我小民死啦,就是死啦,即令被人在黑巷子里暗下毒手,或“被一位年輕丈夫一槍打死”,報紙上能刊出“無名男尸”新聞,就很體面矣。而帝王也者,如果也上演這種節(jié)目,恐怕就勢如山崩,絲毫不爽地引起百千萬人頭落地。所以,帝王死于非命,不僅關(guān)系他一個人,也關(guān)系百千萬人,甚至關(guān)系他身家所系的王朝或政權(quán)。 小民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一旦得罪了尾大不掉之輩,就人人得而“誅”之。帝王老爺不然,他們像一個嚴重的傳染病患者,生活在刀槍劍戟構(gòu)成的嚴密保護罩之下。不要說照他御肚上捅刀子,縱是見他一面,都難如上天。結(jié)果竟然勢同豬狗,被殺被宰,其中一定有非凡的奧秘。這奧秘探討起來也稀松平常,蓋任何人都沒有力量干掉一個帝王,有力量干掉帝王的,只有帝王自己,也只有他才有資格充當可怕的掘墓人——掘他自己性命的墓,掘他自己王朝政權(quán)的墓,和掘百千萬別人的墓。當他閣下掘得起勁時,興高采烈,意氣軒昂,誰都阻擋不住。膽敢有人阻擋,勸他兩句,諫他兩聲:“老哥,別掘啦!”景觀可是大銀幕的,他會立刻翻臉,口中念念有詞,嗖的一聲,鐵帽祭出。于是,忠臣義士,入獄的入獄,殺頭的殺頭。 在政治掛帥下,中國史書成為詐欺大本營。遇到帝王老爺們哎喲哎喲,端不起嘴臉,栽倒在地時,總是“諱”個沒完?;蛘Z焉不詳,或根本成了沒嘴葫蘆,把人氣得吐血。嗚呼,要想中國現(xiàn)代化成功,第一件事應(yīng)該是砸碎政治掛帥的枷鎖,先使史跡顯示出來真正面目。這是一個開端,用它訓練我們的思考,思考他為啥有那么一天,思考他為啥恐懼大家知道真相。柏楊先生只希望借著不斷的報道,使糨糊的一代早日死光,下一代起,將是思考的一代。孫觀漢先生曰:“尊重事實?!敝袊吮仨氂心芰?、有膽量說真心話、說老實話,洗清涂抹在事實頭上身上的任何東西,不管它是污垢,或是脂粉。 因之,當設(shè)在紐約的《中國時報》美洲版,要我寫稿時,我就大喜以應(yīng)。最初每天一千字,后來自動膨脹,每天一千五百字。寫著寫著,三個月下來,已寫了十萬字左右,時間從公元前二十四世紀到公元前七世紀——黃帝王朝到春秋時代,可出版一集矣。讀者老爺真是三生有幸,可以看到史跡真相。如果換了從前,作者不是坐牢,就是屠殺三族,我固然倒霉,貴閣下也就沒有這份福氣。念及至此,你如果再不猛買,還有天理良心,國法人情乎哉。 是為序。 1983年5月12日于臺北
內(nèi)容概要
專欄首四篇合成本書的《引言》,維持柏楊一貫的史觀及筆調(diào),大體交代此一系列寫作的用意,特別說明他想探索帝王之死于非命的前因后果。這里面最有趣的是柏楊提出炎(帝)、黃(帝)被中國人認為是他們的祖先,此事“有點邪門”;而所謂的“王”就是英文的King,柏楊編著的《帝王之死》將從被稱為“堯帝”的伊祁放勛開始談起,他們都是曾經(jīng)擁有權(quán)位,最后卻不得善終的“王”。一起來翻閱《帝王之死》吧!
書籍目錄
可怕的掘墓人
提要
序
引言
四個時代
有點邪門
王就是King
王不是King
堯
雪白的羔羊
攀梯爬天
圣人不是圣人
吸塵器
孔丘熱情如火
天下大旱
又有大水
大悲慘時代
權(quán)力從指縫溜走
斗臭絕技
大屠殺之后
旅途·囚房·慘死
舜
傳奇人物
血海深仇
權(quán)力繼承斗爭
誰是我的舅舅
“天下第一大孝”
逐父殺弟
政治意淫
“堯舜牌”
歷史重演
相后羿
勢利眼史觀
三年大空位
不得不跳
瓶頸危機
打獵打昏了頭
向東方逃亡
向更遠的東方逃亡
長生不老藥
嫦娥和吳剛
殺人奪美
剁成肉醬
就在軍營處決
寒浞
氈帽鐵帽膩人
赤條條拖出被窩
孔甲
深山遇到喜宴
龍在中央政府出現(xiàn)
“你輸定啦!”
夏桀
瑤臺宮龍心大悅
長夜宮與龐貝城
炮烙酷刑
殺關(guān)龍逢
天有二日
至死不悟
商紂王
掘墓人定律
象牙筷子
最長之夜
奪床斗爭
一連串暴行
煮成肉羹
“二居心”法寶
火燒摘星樓
伊利亞特
周昭王
忽然御駕親征
第一個淹死的君王
周宣王
政治學兩大定律
約瑟模式
付出枉殺的代價
周幽王
兩條妖龍
龍涎奇跡
殺戮和囚禁
疊并交同之境
狼來了
姬頹
“為了國家利益”
愛牛專家
亂倫復(fù)亂倫
衛(wèi)國政變
國王行業(yè)有危險性
人牛同殲
姬帶
奪嫡與反奪嫡
首止共定王儲
秘不發(fā)喪
幾乎血洗洛陽
蠻族美女介入
叔嫂通奸
惡棍最大法寶
劈死馬下
杜敖
奇異的姓
亂兵舉起鋼刀
楚成王
調(diào)整外交政策
兩霸第一回合
雷聲大雨點小
更大的絕招
奸及甥女
伏下被殺種子
誣殺斗勃
突擊皇宮
忘了他是誰
提要
序
郟敖楚靈王
陣前奪功
問病遽下毒手
目標直指慶封
流血政變
閨房布下陷阱
崔杼滅門內(nèi)斗
又一次血腥屠殺
政治意淫
天下第一號兇險
扒灰模式
回光返照
餓得栽倒在地
上吊?勒死?
楚初王
挑擔的小鬼
倉惶刎頸
楚懷王
合縱與連橫
遠因——一場冤獄
張儀傳奇遭遇
針鋒相對大戰(zhàn)略
無法使豬清醒
天下第一大謊
大軍兩次潰敗
贓官是敵人的王牌
武關(guān)之會
肉票逃亡
詩人之死
趙武靈王
一代人杰
貨真價實的崇洋
建立新軍
大辯論(上)
大辯論(下)
深入秦廷虎穴
夢中美女——吳娃
權(quán)力使人糊涂
餓死沙丘宮
宋康王
希特勒前身
贏偃后身
“萬歲”這玩意兒
青陵臺上
相思樹起源
滅國大戰(zhàn)
御頭懸掛高竿
燕王噲子之
糊涂蛋也可改變世界
跟太后上了床
銀子說話
太子起兵反抗
上吊和凌遲
齊湣王
千里馬骨
黃金臺
英明領(lǐng)導(dǎo)之下
五國聯(lián)軍
架子奇大
冥頑不靈
從座位上被摔下來
剝皮抽筋慘叫三日
禍根在于傲慢
齊王建
花園私訂終身
君王后解玉連環(huán)
聰明和智慧是兩回事
千古榜樣
吳王諸樊
傳位的疑問
水流千年歸大海
天下第一美女
吳王祭余
螳螂與黃雀
俘虜?shù)姆磽?/pre>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中國歷史,可分為四個時代,日:神話時代、傳說時代、半信史時代、信史時代。 每個民族都有關(guān)于開天辟地的神話,中國人的神話是:一位沒有人知道從哪里來的盤古先生,忽然大怒,巨斧一劈,宇宙被攔腰劈開,清清上升者為天。濁濁下降者為地,而他閣下,就是中國人的祖先。 神話時代當然云天霧地,信口開河。盤古先生翹了辮子之后,“三皇”出焉?!盎省本褪巧瘢窬褪恰盎省?。有天皇、有地皇、有人皇,他們的壽命教人張口結(jié)舌。蓋不活則已,一活就以一萬年為單位。不過史書上的話好像嘴里塞滿了干屎橛,有點口齒不清,并沒有肯定地說他們“活”一萬年,而只含糊地說“有天下”一萬年?!坝刑煜隆笨梢越忉尀樗麄冏陨懋旑^目,~當就是一萬年,也可以解釋為他這個部落組成的中央政府,控制全國一萬年。反正他們既然是神,當然花樣百出,怎么解釋都行。“三皇”了賬,“五氏”順序登場,日: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神農(nóng)氏。“氏”的意義已不再是神,而是部落,五位先生的神性隨著時間而遞減??墒?,遞減雖然遞減,卻未完全泯滅,所以仍屬半仙之體——像神農(nóng)氏,他閣下遍嘗百草,竟然沒有中毒。 神話時代過去后,接著是傳說時代,歷史從天上返回人間,神性已衰退殆盡,人性栩栩如生。中國的傳說時代,就是黃帝王朝(黃帝王朝這個名稱,可是我閣下給他起的,只是為了總括方便,并非別有居心,請勿扣帽)。擁有七個頭目:姬軒轅(黃帝)、姬己摯、姬顓頊、姬復(fù)、姬摯、伊放勛(堯)、姚重華(舜),至少其中三位的名字響叮當和叮當響,受過小學堂教育的中國人,或?qū)χ袊幕詾橛悬c深入接觸的洋大人,提起該三位的尊姓大名——姬軒轅、伊放勛和姚重華——無不如雷貫耳。而就在這個傳說時代——自公元前二十七世紀到公元前二十三世紀——五百年問,他們不再稱“皇”稱“氏”,而改稱“帝”?!暗邸笔羌?nèi)诵缘?,不要說不能開天辟地,連壽命也納入正軌,以黃帝姬軒轅先生之尊,也不過活了一百零一歲。 七位頭目相互間的關(guān)系,十分散漫,這不能怪史書糊涂,他們既然是傳說時代的產(chǎn)物,當然無法如數(shù)家珍,有個大致的輪廓,已經(jīng)難能可貴矣。從《史記》上可看出來,用那么一星點資料,來填補五百年漫長時光,也只有司馬遷先生這位中國史學之父,有此功力。 盤古先生明明是中國人的祖先,史書俱在,白紙印黑字,可是中國同胞似乎不買他閣下的賬,反而一口咬定祖先是黃帝姬軒轅先生,拍胸脯日:“俺可是黃帝子孫?!卑驯P古先生一腳踢到陰山背后。盤古先生既沒有為當時新開的世界帶來災(zāi)難,也沒有做過使后世臉上蒙羞的糗事,卻落得如此下場,教人百思不得其解。 ——中國人除了一口咬定黃帝姬軒轅先生是祖先外,有時候還來個三級跳,一口咬定被稱為“炎帝”的神農(nóng)氏先生,也是祖先。問題是,姬軒轅先生和神農(nóng)氏先生之間,根本沒有血緣關(guān)系,不但沒有血緣關(guān)系,而且兩大部落,還一直纏斗不休,直到公元前二十七世紀末葉,神農(nóng)氏先生的八世孫榆罔先生,才罩不住,被姬軒轅先生強大的有熊兵團,打得落花流水。最后在阪泉(山西運城)作最后決斗,三戰(zhàn)三敗,徹底瓦解。榆罔先生的下落,史書沒有交代,可能逃之天天,再不敢露面,也可能一塊石頭砸下去,腦漿進裂。那時候似乎仍在石器時代,大刀長槍還沒有出籠。 ——中國同胞把這兩位風馬牛不相及的頭目,硬認為祖先,自稱為“炎黃子孫”。嗚呼,自稱為“黃帝子孫”,還可原諒,自稱為“炎黃子孫”,就有點邪門,使人有一種“老爹何其多”之感。其中道理如何,有考據(jù)癖的朋友,應(yīng)該考據(jù)考據(jù),查查漢民族的根,究在何處。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