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王安憶,張新穎 頁數(shù):282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成長背景和人生際遇怎樣影響著一個作家的個性與稟賦?作為海派文學代表、當代文學典范,王安憶的寫作特色如何形成,風格怎樣流變?她眼中的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是怎樣一番景象?小說家如何以獨特的眼光“看”蕓蕓眾生? 書中王安憶談成長,談閱讀,談創(chuàng)作生涯的若干個轉(zhuǎn)折點,談在小說領域里的漫漫跋涉與自我突破,談冰心、蕭軍、汪曾祺等父輩作家對她的影響與認可,談與賈平凹、莫言、蘇童、余華、阿城、王朔等當代作家的交往與相惜,談如何在傳統(tǒng)的繼承上、嚴肅的反叛中找尋自我創(chuàng)作方向。 訪談不拘一格,率性、坦誠、充滿激情,喜歡王安憶、關注當代文學、熱愛文學創(chuàng)作的讀者可與作家共赴一場豐盛的文學之旅。
作者簡介
王安憶,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作協(xié)上海分會主席。代表作《小鮑莊》《長恨歌》等?! 埿路f,著名文學批評家,文學博士。主要著作有《20世紀上半期中國文學的現(xiàn)代意識》《雙重見證》《春酒園蔬集》等。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成長一、小時候、性格、環(huán)境二、母親三、父親四、文革期間的閱讀五、開始寫作六、職業(yè)化的狀態(tài)七、傳統(tǒng)和反叛第二章 關節(jié)口一、文學講習所二、《兒童時代》三、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四、陳丹青五、史鐵生六、再談傳統(tǒng)和反叛七、寫作習慣第三章 “看”一、魯迅的“看”和沈從文的“看”二、站在哪里看作品里的人物三、一座廢棄的錫礦,一座廢棄的鎢礦四、看熟悉的東西和看不熟悉的東西五、寫愛情六、小說,散文,戲曲,年輕人七、對知識的興趣八、臺灣和馬華的文學,在臺灣出書九、我們有沒有力量審美化第四章 前輩一、冰心、蕭軍、一些老人二、宗璞三、汪曾祺四、陸文夫、高曉聲、白樺五、王蒙、張賢亮六、張潔第五章 同代人一、張承志、張煒二、莫言、賈平凹三、阿城、王朔四、劉慶邦、劉恒五、遲子建六、蘇童七、余華八、年輕一代第六章 寫作歷程一、準備期,“雯雯系列”二、《小鮑莊》三、“三戀”和性的話題四、《流水三十章》和《米尼》五、《叔叔的故事》六、《妙妙》、《香港的情與愛》等幾個中篇七、《紀實與虛構(gòu)》八、《長恨歌》九、《長恨歌》之后十、還在過程之中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張新穎:“文革”結(jié)束以后,到現(xiàn)在,快三十年了。這三十年來,中國文學發(fā)展變化很大,經(jīng)歷了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似乎都有不同的作家、作品各領風騷。但在這么長的時間跨度內(nèi),有一些作家能夠一直堅持創(chuàng)作,而且到現(xiàn)在,文學創(chuàng)造力不但不見衰退,反而累積起了更為成熟穩(wěn)重的力量,不斷化為重要作品。這樣的作家是你們這一代的,為數(shù)不能算多,卻是中國當代文學的中堅。你也是其中一位。所以,就想請你來做一個文學談話,這個談話會涉及很多方面的問題,肯定不是一兩次就能談完的,可以預想是一個漫長的談話。但我不想很抽象地去討論理論問題,我愿意從具體的、簡單的、感性的、經(jīng)驗的東西說起。王安憶:那你現(xiàn)在能不能說一下你的具體的問題。張新穎:我只是有個談話的大致范圍,就是從你個人出發(fā)來談文學;從這個出發(fā)點會走到哪里,怎么個走法,卻并不想事先設計好,規(guī)定好。如果把談話比喻成河流的話,我并不想事先為它準備好河道。我們雖然認真,也可以談得放松一些。具體的問題就可以從生活中很小的細節(jié)談起?反正你想談什么就什么。我最近在看這個《愛向虛空茫然中》,以前沒看到這個作品……王安憶:這部作品是新寫不久的。
編輯推薦
《談話錄:我的文學人生(新版)》:王安憶首次暢談成長經(jīng)歷 創(chuàng)作心得 當代作家智慧的對話思想的交鋒《談話錄:我的文學人生(新版)》第一次全方位展示了王安憶的文學人生,也展開了當代中國文壇的風言鋒語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