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不到了

出版時間:2010-05-01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余秋雨  頁數(shù):293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寫下來才發(fā)現(xiàn),真實,比文學還文學。從古典,到荒誕,從平靜,到高潮,應(yīng)有盡有。    但是,“真實”又是什么?我重復地陷入了從莊子到西方現(xiàn)代哲學家都描述過的苦惱之中。這個世界需要真實嗎?如果需要,又需要到什么程度?對這些問題,我都不清楚。經(jīng)過層層篩選,我能夠肯定的真實只有一項:很多與我有關(guān)的人,都死去了。我很想與他們說活,不管他們能不能聽到。    于是就有了眼前這本書……    直到今天,我還未曾使用電腦,這部書稿仍然是用筆一字一句寫出來的。不知道今后還會有多少人保持這種書寫方式,因此我十分珍惜地把這部書稱為“純手工寫作之記憶文學”。

作者簡介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縣橋頭鎮(zhèn)(今屬慈溪)。大陸著名藝術(shù)理論家、文化史學家、散文家,曾任上海戲劇學院校長。

書籍目錄

作者說明第一部  一  歷史  二  還是歷史  三  還債  四  墓碑  五  朱家小姐  六  鄉(xiāng)下  七  那天下雨  八  叔叔二十歲第二部  一  無產(chǎn)地主  二  媽媽下樓了  三  夜晚  四  姨媽和表哥  五  上海的事  六  饑荒第三部  一  大民主  二  同一個省  三  那個冬天  四  裸體  五  稍稍打開的窗  六  老人和老屋第四部  一  樓梯  二  齊華  三  祖母無名  四  在位和退位  五  歷險和逃跑  六  繼續(xù)逃跑  七  守護  八  我等不到了  九  這樣結(jié)束

章節(jié)摘錄

七 那天下雨從爸爸、媽媽結(jié)婚到我出生,這段時間,天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爸爸、媽媽結(jié)婚后的四個月,德國宣布投降,歐洲戰(zhàn)爭結(jié)束;再過三個月,日本宣布投降,抗日戰(zhàn)爭結(jié)束。這些大事,在上海鬧得天翻地覆,但鄉(xiāng)下卻不知道。沒有報紙,沒有公路,沒有學校,無從知道外面的消息。四鄉(xiāng)村民都過著最原始的日子,種稻,養(yǎng)蠶,捕魚,自給自足,又總是不足。真正統(tǒng)治這些村落的,是土匪和惡霸。祖母回鄉(xiāng)后面對這種情況,立即明白只有一個地方可去,那就是到吳山廟去念佛。這位在上海叱咤風云的社會活動家,喪失了所有的社會資源,便在佛堂里為一個個死去的親人超度。這天佛堂里一起念佛的有七八個中老年婦女。閉著眼睛的祖母突然聽到有輕輕的腳步聲在自己跟前停下了,連忙睜開眼睛,只見這所小廟的住持醒禪和尚站在面前。祖母趕緊站起身來,醒禪和尚便目光炯炯地說:“剛才金仙寺的大和尚派徒弟來通報,日本人已經(jīng)在昨天宣布無條件投降!”

編輯推薦

《我等不到了》是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我等不到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72條)

 
 

  •     余秋雨老師以平靜的語調(diào)敘述了家族的歷史,從曾祖父、曾外祖父由浙江慈溪出發(fā),闖蕩上海灘寫起,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親、母親、姨媽、叔叔、“我”以及妻子馬蘭,眾多家族人物的一生,在近一個世紀歷史光影中沉浮。
      這是一部具有象征意義的作品,一部深入靈魂的“中國讀本”。它告訴讀者,在你們出生之前,父輩們有過什么樣的精神歷程,這種精神歷程又如何滲透到今天,成了你們的生存背景。
      當然歲月的流逝,有些東西已不在,但有時也很無奈,畢竟不是自己一個人的生活,整個大的環(huán)境,有時也被壓得喘不過氣來,人么總得尋求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安慰與釋放自我~~~
  •     “純手工寫作之記憶文學”
      
      《我等不到了》出版的時候,余秋雨已經(jīng)是63歲的老人了。近十多年來,他幾乎成了中國當代最富爭議的文人,一方面他的作品受到大批讀者的喜愛,一方面有關(guān)他的負面消息層出不窮。對秋雨散文的寫作風格及文史差錯的探討,曾經(jīng)喧囂一時;對他歷史問題和個人行為的追索與批判,如今愈演愈烈,大有形成一門專業(yè)學科之勢。
      
      七年前,余秋雨寫了《借我一生》。他把這部書稱為“記憶文學”。書中不僅記述了他大半生的經(jīng)歷,還講了許多他從長輩、親友那里得來的故事。這些記憶,并不只是關(guān)于他個人的,而是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所以,“記憶文學”不僅是回憶錄,還帶有了家族史、民族史的性質(zhì)。但在《借我一生》中,他九十年代后的一些重要經(jīng)歷寫得較為模糊,全書在結(jié)構(gòu)上也有些松散。
      
      《我等不到了》不是《借我一生》的補充或續(xù)篇,而是余秋雨對記憶的重新梳理,對人生的進一步深度思考。他將個人經(jīng)歷融入家族記憶與民族記憶之中,既有催人淚下的真情流露,也有對社會發(fā)展的理性關(guān)注,呈現(xiàn)出一片高遠的境界。全書起承轉(zhuǎn)合,選取了幾個重點人物貫穿始終,在結(jié)構(gòu)上更勝《借我一生》一籌。相比余秋雨之前發(fā)表的文化散文,《我等不到了》在語言上更顯平淡,但依然保持著詩性的內(nèi)核,寥寥幾筆,便能渲染出幾近悲愴的氛圍。此外,余秋雨還常常通過反諷的方式展現(xiàn)人和時代的荒唐,體現(xiàn)出他骨子里幽默的一面。
      
      余秋雨把《我等不到了》稱之為“純手工寫作之記憶文學”,因為這部書稿是他用筆一字一句寫出來的。在這個廣泛采用電腦寫作而提筆忘字的年代,余秋雨還堅持著相對繁復的手工書寫,這是他作為老學人的堅守。雖然這種堅守,不一定能發(fā)揮什么號召力量。
      
      災(zāi)難中的家國記憶
      
      在《我等不到了》里,不斷出現(xiàn)一個關(guān)鍵詞:災(zāi)難。
      
      余秋雨從自己姓氏的源頭開始追溯,發(fā)現(xiàn)“余”姓一族在歷史上一直多災(zāi)多難。他小小的一家人,放在家族史的坐標上,不過只是一個點而已。但就是這個點,細細剖析開來,卻深藏著二十世紀我們國家、民族所遭遇的苦難。
      
      在余秋雨的記憶里,他的祖父吸食鴉片,外公沉溺賭博,幾近敗光了家產(chǎn)。祖父去世,留下欠條無數(shù),余氏一家,看似山窮水盡,但家族中有一個非凡的女性,撐起了血脈延續(xù)的大旗,這就是她的祖母。災(zāi)難接踵而來,抗戰(zhàn)期間,祖母七個兒女死了四個;內(nèi)戰(zhàn)快要結(jié)束的時候,她心愛的小女兒也因難產(chǎn)而去;到了文革,余秋雨的叔叔因為宣傳“同性戀小說”《紅樓夢》被游街示眾,三次割脈含恨棄世。她唯一剩下的孩子,余秋雨的父親余志敬,也被打倒、被關(guān)押。從上海到鄉(xiāng)下,再從鄉(xiāng)下到上海,居所幾經(jīng)搬遷,祖母經(jīng)歷了人生的浮華與落寞,世事洞明,終于等到了云開霧散的日子。在馬爾克斯的小說《百年孤獨》中,也有一個偉大的女性烏蘇拉·伊瓜朗。她同余秋雨記憶里的祖母一樣,看似平凡,但能吃苦,壽命長,眼看著親人一個個離去,她們依然心存希望,帶著下一代乃至下下一代勇敢地活下去。這樣的女性,是全世界偉大母親共同的塑像。
      
      二十世紀,我們國家經(jīng)歷了太多的災(zāi)難,戰(zhàn)爭的、政治的、自然的、人文的,接連不斷。余秋雨說,災(zāi)難是我的宿命(書53頁、262頁)。少年時代遭遇大饑荒;青年時期經(jīng)歷文革,家人受難,自己被迫放棄學業(yè),下鄉(xiāng)勞作;人到中年,當了上戲院長,受到不少贊譽;離職遠行,寫作文化散文名揚海內(nèi)外,卻又遭遇盜版集團、“倒余斗士”和媒體的圍追堵截;到了晚年,他終于感嘆,好像等不到了(書266頁),等不到大批判結(jié)束,等不到傳媒和民眾不再盲目助威的那一天了。
      
      余秋雨和他家人的苦難,在中國現(xiàn)當代災(zāi)難史上,有無數(shù)的家庭或多或少都遭遇過,也許有的家庭的經(jīng)歷還更苦、更悲。但這些苦難,很少有人像余秋雨這樣系統(tǒng)地去梳理,去反思。他把過去和現(xiàn)在的災(zāi)難聯(lián)系起來,重點談到了群體性的互攻互斗。他這樣評價中國人的“整人事業(yè)”:“很多民眾只要從攻擊者嘴里聽到別人可能有政治上、道德上、名譽上的瑕疵,就會非常興奮地輕易相信,還會立即把攻擊者看成是政治上的斗士,道德上的楷模,大家都激情追隨,投入聲討?!保〞?65頁)這個論斷,對文革時期的大批判、當今網(wǎng)絡(luò)上的集體圍攻,都很適用。
      
      自信與無奈
      
      如果不是有“倒余斗士”十幾年如一日的“戰(zhàn)斗”,余秋雨或許就不會寫這本書了。即便要寫,肯定和現(xiàn)在這部大相徑庭。面對各種指責和批判,余秋雨很少同人正面交鋒。但在《我等不到了》里,他就自己文革時的言行、老屋事件、“詐捐門”、徐家匯商城入股事件等“熱門話題”,均提出了自己的版本。孰是孰非,讀者還需自己去判斷。
      
      幸而,余秋雨的辯白在書中分量不重,而且寫得非常巧妙,沒有破壞文章結(jié)構(gòu)。畢竟,現(xiàn)代人很忙,大多數(shù)的讀者閱讀這本書,并不只關(guān)心余秋雨和他的反對者如何斗爭,更多的是要品味、感知文章字里行間所透露出的情感和智慧,看他在歷經(jīng)苦難之后如何總結(jié)自己的一生。
      
      情感豐富是秋雨散文的一大特征,而這本書同樣寫得十分有情。在第四部份,通過與幾位亡者的神靈對話,余秋雨重點分析了他辭職以后遭遇大批判的深層次原因,此外還羅列了一些格言式的人生感悟,既是對卑鄙者的批判,也是對高尚者的歌詠。
      
      書里沒有出現(xiàn)他總結(jié)一生的段落,但通過書中的描述,我看到的余秋雨,現(xiàn)在既自信又無奈。他自信,自信自己在文革期間沒有做過對不起人的事,自信自己是“當代世界唯一親自貼地考察人類全部重要古文明遺址的學者和作家”(書237頁),自信自己在學術(shù)研究方面取得了較高的成就。然而,他又無奈于脫離體制后各個陣營對他的不理解、不接納,無奈于傳媒和“倒余斗士”對他的長期糾纏,無奈于經(jīng)濟大潮中傳統(tǒng)文化結(jié)構(gòu)的土崩瓦解。如果當年,他沒有選擇辭職,或許就不會有今天的矛盾。假如真是這樣,當代散文又要少一道風景了。
      
      經(jīng)常有人講,當代中國沒有文化大師。近些年,學術(shù)界屢屢爆出抄襲丑聞,學者不斷向政治、商業(yè)靠攏,群眾對學者、專家的信任已不復存在。即便是一些有真才實學的學者,稍有差錯,就要被媒體、網(wǎng)民窮追猛打。上個世紀80年代學界百家爭鳴的盛況,再難復現(xiàn)。也許,文化大師,我們是真的等不到了。
  •   余秋雨的《我等不到了》是一部不用史詩的樣子寫出的真正的史詩。最平靜的敘述中蘊涵著最悲壯的集體掙扎,直到今天。要領(lǐng)悟中國人的家庭倫理和死亡美學,請讀這本書。她是: 一部具有象征意義的大作品 一部深入靈魂的“中國讀本” 真實,比文學還文學……
  •   22日, 21:00 老公出差,兒子睡了,一個人在客廳,開著臺燈,又靜靜地捧起《我等不到了》,和余老一起,回到了那個年代,和那一代人重逢,聽他們講述那樣一個故事……

    23:45 看完了最后一頁,戀戀不舍合上書本,任眼淚肆無忌憚流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好久沒這樣哭過了,上一次,是看余華的《活著》。

    記得讀書時,看過余老的散文,文筆雋秀,清新脫俗;后又拜讀《文化苦旅》,開篇描寫的是甘肅敦煌,篇幅不長,卻將大漠的孤寂與滄桑,展現(xiàn)無遺,回憶起年少時的甘肅之行,引起了我強烈的共鳴。喜歡余秋雨,從那時開始。

    而剛看完的《我等不到了》,寫作手法和以前都不同,這本被余老稱為“純手工寫作之記憶文學”的作品,從“余”姓的起源開始說起,從祖輩、父輩到個人的親身經(jīng)歷,講述了大背景中,小人物的命運。祖母,一個深明大義的女人,這位無名的偉大女性,經(jīng)歷了那么多的磨難,仍舊選擇堅強得活著,用一個女人的肩膀撐起一個家。叔叔,年少時意氣風發(fā),特立獨行,有想法,有意氣,是個鐵骨錚錚的男子。余頤賢,一個毀譽參半的人,一個來回游走于白天與黑夜的人,一個亦正亦邪的人……還有吳阿姨、徐扶明、齊副營、姜沙、篤公和瘋女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人在那個瘋狂的年代,溫馨得互相扶持又殘忍得互相傷害,就像書中寫到的“所有的災(zāi)難,可能都是源于愛”。我覺得作者在安靈堂與祖父輩的對話是全書的精華,通過一問一答,不僅凸顯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更呼喚出了人性的光輝,發(fā)人深省。這樣的對話,看一二遍是遠遠不夠的,在夜深人靜的午夜,讓人唏噓不已。對于余老本人,從前只是欣賞他的文筆,仰慕他的才情,看完這本書,我又對他多了一份敬佩之情。在如今這樣一個浮華的社會,像他這樣真正有德有才有情的文人大家,究竟有幾個?看到他之前和現(xiàn)在所受到的非議,我很難過。那些肆意誹謗的人難道不用負任何責任?任其發(fā)展,公理何在?人們總說,歷史會證明一切??墒?,往往真相大白天下的時候,對于已經(jīng)受到傷害的人,已經(jīng)太遲了。但愿這樣的遲到,不要發(fā)生在余老身上。
  •   推薦年輕的讀者都能讀讀這本書。它會告訴你們,在你們出生之前,父輩們有過什么樣的精神歷程,這種精神歷程又如何滲透到今天,成了你們的生存背景。這是一部深入靈魂的“中國讀本”。
    這本書的后半部分,寫到了當今很多人都知道、都看到的一些事情。但是,誰也沒有想到,把這些事情的邏輯關(guān)系一清理,竟然是那么震撼人心。
    這是繼創(chuàng)作《借我一生》7年后,余秋雨的又一部力作。
  •   寫下來才發(fā)現(xiàn),真實,比文學還文學。從古典,到荒誕,從平靜,到高潮,應(yīng)有盡有。
  •   以前我讀過余秋雨老師的多本散文書籍,非常喜歡。最近讀了秋雨老師的《問學》后,對中國文化史、文化人格演變有了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因此又特意找來他的記憶文學《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看完后突然感悟到秋雨老師用心良苦,這兩本自傳一樣的小說絕非僅僅是記憶余家的家譜,述說余家所有人物、故事,他記敘的重心是以那段扭曲的歷史為背景的,秋雨老師的意圖應(yīng)當是呼吁對這段中國史載文獻中一直刻意回避、淡化的歷史進行徹底的公平評判,他通過文學將他的評價認識有所傳播,以警示可怕的淡忘。試想,經(jīng)歷文革歷史的老一代大多過世,活著的是否仍還活在心有余悸中?中年人則大多忘卻掉了,因為生存壓力無暇顧及去對歷史教訓進行反思(或者說不允許);而現(xiàn)在的青少年他們還知道這段歷史嗎?現(xiàn)在的文學市場鮮有文革傷痕文學作品,秋雨老師借自己講歷史禁區(qū),讓人敬佩。比較真實反映文革歷史的傷痕文學作品還有戴厚英的《詩人之死》、《人啊人》值得一看,也是記敘文革時的上海文化、政治界的,在此特推薦給書友們。
  •   文筆一如既往地好,道理也仍然深刻,跟借我一生題材比較重復,但是內(nèi)容沒什么重復,還是很值得一看的。
    雖然余先生已經(jīng)盡量用平靜的口氣,可是還是能感受到那種無奈和悲憤,冷靜的句子里是殘忍的事實,真是無可奈何。書名就能看出來了。
    上面有人說總是反復寫自己那點事,可是,如果你遇到那么那么多不公平,受到過那么那么多侮辱,被潑過那么多臟水,你的心態(tài)又能有多平和呢?余先生已經(jīng)很克制了,沒有對罵,也沒有控訴,只是陳述事實。那些小人逼得那么一個大學問家根本沒法繼續(xù)自己的文化探索的事業(yè),連祖屋都不得不拆了,以免落人口實。太過分些了吧!
    去年什么捐款事件弄得余先生又是滿頭包,結(jié)果仍舊是誣陷,三座圖書館早已蓋起來,書早已齊備,可澄清事實的文章少之又少,媒體只顧炒作,不顧道義。
    勸這些宵小們歇歇吧,求你們了,你們的上躥下跳使得中國少了很多有價值的文化作品。成天跟在人家后面咬,有意思嗎?你們自己做了多少有價值的研究,出了多少成果,寫了多少作品呢?什么都沒有,只有無休無止的謾罵,侮辱,陷害……可笑的是,你們還靠著人家的名氣謀生,太沒良心了吧。
    就沖余秋雨8幾年就當了正局級,高校校長,前途無量的時候,卻能毅然辭職專心研究自己要做的文化事業(yè),就很了不起了。有多少人能做到?一個個還不是爭著往上爬?到現(xiàn)在我也沒聽說哪個局級以上的官員舍得主動辭職的。人家在位的時候沒一個罵的,人家沒權(quán)沒勢了就一窩蜂地攻擊,都是什么人啊。
    希望余先生頂住壓力,繼續(xù)出一些好作品,重建中國人的文化身份。支持你!
  •   終于把這本書慢慢看完了!百感交集:益生哥的夢---石頭將軍?!曹老師的手帕和紅薯
    ,奶奶的那時文明文化闊大和遠大的目光我都能觸摸到那顆滾燙的心,挺拔如鋼鐵又儒
    雅如金絲線縷縷閃著光芒!演員---藝術(shù)家---好妻子---:馬蘭!美若天仙,只要看一眼她
    的舞臺演出就是在這個人世間,修練完美的賞心慧眼識才氣的高人!這個人才真的浪費
    ,是誰的無奈?這里拿我來比好么?我不夠高喏1.51演什么也是自己的錯!而馬蘭標準
    極至的美人,演的好好的演員,難道錢賺夠了放到舞臺都放不完了?放不完的話還可以
    建很多圖書藝術(shù)館,這樣子微博博客的今天就少了很多窮到?jīng)]一片酸草代瓦的山區(qū)圖片
    ,那圖片出來叫苦看了也心痛,多好的藝術(shù)人才就白白過了大半輩,余秋雨老師等什么
    ?!那種等待的靈魂!唉呀,確實敬仰的揪心,為什么?先天下之憂而憂----慢慢來吧!
    會慢慢有很多魂攝緩過知覺的下下代有舒心的出現(xiàn)!
  •   這本書的書名可能誤導了讀者,等不到什么了?其實不必介意書名,書的內(nèi)容與書名沒什么關(guān)系。這是余秋雨家族的回憶錄,可以說也是一個時代的回憶。書的前幾頁有些不好讀,但別急,越來越好看,越來越耐看。尤其是涉及文革期間各色人的表現(xiàn),對人性的分析和揭露、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和劣根的分析,對歷史的反思,讓我在讀完后掩卷思索、還想再看。當然,也讓我們知道了很多傳聞的真相。
  •   其實是第一次看余老師的書,因為在網(wǎng)上多多少少看到過關(guān)于他的負面報道,再加上在央視不斷看到余老師的滔滔不絕,總覺得也許也是種炒作。但因為是老鄉(xiāng),所以還是想看看余老師等不到的究竟是什么,買回來幾乎是一口氣看完的這本書,看完之后真的很為我有這樣的一個同鄉(xiāng)人而感到自豪。我雖然不是文化人,也不熟諳文化界的那些事兒,但從余老師的文字中,我想每個人都能看到自己職業(yè)的影子,對于中國學術(shù)界、文化界越來越多的不正?,F(xiàn)象,余老師還是進行了抨擊,至少我這么認為,余老師說出了很多所謂的名人不敢說的話,看到了很多我們只看到表面卻沒有深入思考的問題,大愛無疆,真的希望這種大愛能夠孕育更多大智!只可惜,余老師說他等不到了,不知道我們是否能等到這樣的一天
  •   這本書是之前在圖書館看過才買的,為了珍藏??勺约嚎戳艘槐橛忠槐椋匆淮慰抟淮?。文化大革命毀了一批人,也造就了一批人,他們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與人性,與自己,頑強的抗爭。而余秋雨老師就是在這些苦難中站起來的一朵奇葩。我慶幸自己年紀還小,沒有聽到對他的各種中傷和詆毀。慶幸在現(xiàn)在讀到他的書。書中的一字一句都讓我覺得自己現(xiàn)在擁有最好的生活,而對于之后的生活,則需要現(xiàn)在如何的努力。他讓我深思。
  •   看過秋雨老師的借我一生,本來還想同樣是自傳,一生都已經(jīng)講了,我等不到了還能講什么?好奇之中買了看了,果然里面很多內(nèi)容在借我一生中有提及,但本書一開始就提到了災(zāi)難是余姓人的宿命,全書似乎都是在描述從小到大這個家族的苦難,從小時候的困苦到青年時候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到中年之后被一些媒體,寫手的圍剿誣蔑,本書最后更多的像是在對自己的澄清和辯解。
    但看后仍然十分的受益,看到了一個不屈不撓的文化人責任心和勇氣。
    秋雨老師,向您致敬!
  •   好書,一口氣讀完。本人不是文化人,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讀者,其實我對余秋雨老師的認識只是看了他的書和青歌賽,對他除了敬佩還是敬佩,可是我身邊的一個朋友居然對余秋雨老師頗有微詞,令我不滿和不解,稍有良知和頭腦的人看了余秋雨老師的書都可以與我有同樣的想法:能寫出那么多好書的人絕對不可能是一個思想品德有問題的人。我就是不明白為什么有人就見不得別人出名,見不得別人有成就,對此我自己的解釋是嫉妒。但看了余秋雨老師的《我等不到了》,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會有人誹謗和攻擊余秋雨老師,真是讓我憤怒之極!我只想說一句:對余秋雨老師誹謗、攻擊、哪怕是頗有微詞的所有人實在是讓人覺得惡心和不屑一顧,在我的眼里,他們連余秋雨老師的一個腳趾都不如,他們就如同一堆糞土。盡管余秋雨老師根本就不知道世界上有我這么一個人,但是我還是要說,我會一輩子支持余秋雨老師,敬佩余秋雨老師。
  •   余秋雨的書對我來說屬于必買項。這本書與借我一生有交集之處,但是并無重復,相當喜歡??赐曛笮睦锞镁貌荒芷届o。是一本能影響人們的好書。
  •   讀完了,覺得比《借我一生》更生活,更真實。有些我們想像不到的東西。母親對孩子的影響也由書中可見一般
  •   最先是看秋雨老師的《行者無疆》,被他那放誕不羈的文風深深吸引。在這影響下又續(xù)讀了《文化苦旅》,沉重的憂傷縈繞胸懷。之后就聽周圍不少的人都在傳播他的負面消息,雖然自己從來沒有在網(wǎng)絡(luò)上或是報刊、雜志上親眼見證過,但很清楚這種傳播影響了秋雨老師在我心中的形象,以至于之后6年時間沒有碰過秋雨老師寫的書了,當然不看書也與自己的懶惰和不求知有關(guān)聯(lián)。在得知秋雨老師出書《我等不到了》的消息,最初接觸《行者無疆》的萌動再次復燃,迫不及待的買回來慢慢品讀。自己這種眼里揉不進一粒沙子的狹隘胸襟,與秋雨老師忍辱負重的使命感相比,自慚形移。讀秋雨老師的這本書,就好像是在和他進行心靈的談話,像朋友一樣互訴衷腸。不能說讀懂了多少,以一句話結(jié)束這種感悟就是:理解他人、照亮自己!
  •   一直非常喜歡余秋雨老師的書籍,雖然已經(jīng)看過《借我一生》,但還是買了這本《我等不到了》。
    看完此書,我沒有太憤怒,因為余秋雨老師的大氣已經(jīng)壓住了所有的怒火。
    我想,能夠讓人用大胸懷去看小歷史的人,也只有秋雨老師能夠做到。
  •   看完《借我一生》有感動,對作者描述的生活情節(jié)、人間冷暖、現(xiàn)實跌宕;有憤怒,對無知的人們種種心底惡劣的本性行使的作為所造成的傷害,也許將蔓延的后世很久很久;有震撼,余先生的文化內(nèi)涵,在筆觸間向我們展示了浩浩中華廣闊而深遠充滿魅力的空間,引領(lǐng)后代慢慢探詢,深入研究;更看到自身的無知渺小,身為青年一代我們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放任在大選擇的小選擇,委曲求全的慘淡過一生,不如浩浩蕩蕩發(fā)揮潛能向理想向挑戰(zhàn)向現(xiàn)實進發(fā)。
    這是余先生對《借我一生》一書部分事件的修正和補充,還有更加深入的思考。
    如果可以,希望人們都能夠理性的看待事情發(fā)展的真實面貌,保護好祖先留下來的寶貴財富,保護脆弱、敏感、偉大的中國文化和中國文人們。
  •   我是一個95后,在老師的推薦下,買了余秋雨先生的《我等不到了》。看了這本書,突然覺得自己像是經(jīng)歷了一個時代,讓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中國的政治的殘酷,也讓我感覺生活的不易。希望余老師能寫出越來越多的好書,祝余老師身體健康,心想事成。
  •   一個真實的余秋雨,面對著一個混沌的世界,而且這種混沌還將繼續(xù)。。。。。多了點無奈,多了點修為,多了點精進。人生本來就是如此。余老師保重。
  •   之所以要評論,不是因為太多的理由,而是因為我想告訴余老師,至少我還沒有誤解你,也沒有誤讀你的文字,謝謝你,因為:一、你的書與你的人格改變了我的人生;二、你的勇氣改變了我對人類的看法。你的書,還有一本《戲劇理論史稿》沒看完,因為那個是我自己打印出來裝訂的,很厚,感覺有點壓力,還放在箱底,抱歉。其他的,我都看了,我還是想說,謝謝你!因為對你的書的感覺很難用詞語來形容,真的。你的文字,我摩挲過多遍,卻始終找不到一個理由用太多的詞匯去描述它,那就學你的吧:我沉默!
    現(xiàn)在,我最想做的事情是:楊長勛先生的關(guān)于你的那些故事的那本書,什么時候發(fā)表,你覺得還不應(yīng)該發(fā)表,但我覺得可以了,可能我有點自私,我急于想從你那里繼續(xù)獲得勇氣與能量。沒有了新書,有一點點失落,但是不代表我就此停止,因為我還會回去一遍又一遍地溫習你的書,依舊是沒有理由。
    我還要說一點:我不會去看關(guān)于那些攻擊你的一個字,過去沒有,現(xiàn)在不會,以后更不可能。我想,這個表現(xiàn)就是我對你文字最好的解讀,不知道你認為是不是呢?
  •   這么有名的一個文人,名利雙收的文人,說自己:災(zāi)難是我的宿命。聽者的第一感覺:矯情,典型的文人的矯情,典型的余秋雨式的腔調(diào)的矯情。

    于是還是推薦大家讀一讀本書,這大約就是余秋雨的自傳??赐曛螅苍S感覺不是矯情,也許還是感覺就是矯情。但至少能有更為豐富的觀感。同時,余秋雨的文字有獨特的味道,喜歡的,不喜歡的,都會承認這獨特。

    我不得不做出很不得體的列舉,胡蘭成、張愛玲、徐志摩,這一類的文人;梅蘭芳、孟小冬、阮玲玉、張國榮,這一類的伶人;胡雪巖、杜月笙,這一類的場面人;李香君、柳如是、蘇小小,這一類的女人。災(zāi)難,或許真的會是他們的宿命。光鮮、華采、精彩至極的背后,陰柔細致的特質(zhì),讓燦爛和絕望總是相伴相生。

    余秋雨的內(nèi)心,不知道是不是也在這路子中。或許還會有馮小剛。顯然這和長相無關(guān),呵呵。

    而書中令我最憧憬的部分,也是之前在其他書中看到過的那段:山中藏書陋室,風雨孤夜,冷饅頭咸菜,與世隔絕。
  •   喜歡余老師寫的《借我一生》,看過《我等不到了》。感覺是對前一部作品的補充和續(xù)寫。寫的很不錯,文筆很細膩。余老師也通過這本書,澄清了很多被人誤解的真相。支持您
  •   一直是余秋雨老師的粉絲,看過《借我一生》之后,又一部描寫余秋雨家族史的書。很棒,值得推薦
  •   余秋雨是大家,大家的風范和胸襟令人敬重!其實書名已經(jīng)表達了那份傷感,讀來每每熱淚盈眶,被沉重的歷史感、無奈感浸染。能夠自由讀書,自由表達是一件多么難能可貴的事!那些依靠毀謗名家為自己賺取名利的偽斗士,到頭來即使淪為灰燼一捧,骯臟的靈魂依然為人所唾棄!愿我們的文字世界能夠更清澈明朗!愿我們的社會和法律更好地保護這些為我們創(chuàng)造美好精神家園的大師!
  •   比《借我一生》更能真實、客觀的反映家族的變遷、個人的人生經(jīng)歷。
  •   都是余秋雨的個人家族的歷史 很受益 不過后來的文章就有點矯情 買了這本書就不用買《借我一生》了
  •   一次購買了十來本書,可還是選擇了余秋雨的《我等不到了》作為首選,一直是余秋雨的讀者,喜歡他行文的灑脫,知識的淵博,盡管各種有利和不利與他的各種評論充斥網(wǎng)絡(luò)甚至媒體,但我還是喜歡他的書,喜歡他淵博的知識,厚重的底蘊,他的作品本人全部追蹤購買、收藏,反復閱讀,每次都有不同的收獲,至于其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還是交由讀者自己去評判吧。
  •   不同于以往的歷史散文,這本書是在講述余氏家族的事。如果想要了解余秋雨,便值得一看。
  •   不懂文革的年輕人多看看吧!慘痛的歷史!學校的歷史書看不到的真實歷史!
  •   雖然這余秋雨先生這本書像有些評論說的那樣,不如以前那么精彩了,但它讓我看到了另一個余秋雨先生,不是《千年一嘆》也不是《行者無韁》里的給人憧憬的毛者。讓我對他有了另一番認識,另一番尊重。

    看到第206頁,還不知道書是如何收尾。
  •   秋雨先生,不會用電腦?寫作一定比較艱苦,寫這本書,我看了一下,秋雨先生是在寫他的回憶錄?殫精竭慮,也許可能從此封筆?至少不會寫這類書了。
    我以為秋雨先生是一個高尚的人,沒有昧著良心,他本可以做官的,但他辭去了,就如朱子,其實他和朱子一樣祖籍都是江西婺源人,婺源在解放前是屬徽州府的,還有天佑和澤民。。。。。
  •   一直喜歡余秋雨的書,真實、客觀、公正~~~~
  •   一口氣看完這本書,發(fā)現(xiàn)一個人的成長教育跟以后的成就有莫大的關(guān)系。也許就是這些從老老一輩開始的經(jīng)歷才成就了現(xiàn)在的余秋雨,就是我們所有人的老老一輩的經(jīng)歷成就了現(xiàn)在的中國。中國從古至今也許看起來變化了很多,但實質(zhì)上中國還是那個中國,所有人的思維都還和原來一樣。書中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話就是道出了最重要的不變,原話我不太記得了,大致就是:群眾這個詞看起來很大,真的很大,但是實際上很小,因為一個人也是群眾,當這個群眾提出一個事,周圍的群眾開始附和,就變成了民情、民聲,卻沒有人去驗證這件事,然后所有人的人都不敢違背民聲。
  •   很好的一本書。當看到堅強的祖母聽到小兒子平冤昭雪時,“她此刻的眼神,涌動著一個年幼女孩被奪走了手中珍寶的無限委屈?!蔽也唤鳒I了。書中所說有的我是聞所未聞。很感動。
  •   真實,寫的好感人~
  •   一口氣讀完了《借我一生》和《我等不到了》,感觸頗多。余秋雨是一位真君子!
  •   我等不到了,一個令人惆悵的書名,還沒有讀下去。不過這個版本看起來質(zhì)量還可以,雖然收到的時候,覺得書有點舊。重要是內(nèi)容,拜讀余秋雨老師的佳作啦~
  •   深厚的文字功底,真實的內(nèi)容,低調(diào)睿智而不漏鋒芒的自我保衛(wèi)。自從大學喜歡上大師的作品,時隔三年,再次拿起這本,兩天的休息時間用心翻閱,有了這樣一種對比。別人的書,可以讓我再翻完最后一頁,依然沉浸在故事的回味之中,而余老師的書,總是讓人意味深長的感動和深深的自我檢閱~~
  •   喜歡余秋雨的文字,他的書幾乎都買齊了,隔段時間就會拿出其中一本來看看其中的某一段。不管外界對他如何評論,我們不了解其中的是非曲直,個人認為至少作為一個讀者,我是非常尊重能寫出這樣文字的人的。
  •   一本余秋雨自傳式的書籍,尤其是寫到文革的篇章尤為精彩,是值得一看的好書。
  •   這本書《我等不到了》與《借我一生》都是自傳書,所闡述的內(nèi)容基本相同。雖然《借我一生》字數(shù)比較多,但是《借我一生》在某些方面確實比較隱晦,而《我等不到了》對《借我一生》某些比較隱晦的內(nèi)容進行了更加詳細的描述。同時《我等不到了》也有一些《借我一生》所沒有的內(nèi)容。值得一看。故覺得這兩本值得都讀一讀。
  •   書是正版的,發(fā)貨很快,價格也很合理
    《我等不到了》是本好書,看了很感動,支持余秋雨!!!相信清者自清
  •   畢竟是大師,寫得很好!一直很喜歡余先生的作品,他的書我?guī)缀醵伎催^,但是這幾年都沒有出書。以前也隱陷約約聽到過一些傳聞,但沒有想到會這么嚴重!哎,謠言的力量真的是可以毀掉一個人!但我相信,象余先生這樣的大師,應(yīng)該是不會被謠言打倒的。我相信有一天我還是會看到他的文字的。象他這樣的文人,不寫書,是不是太可惜了?
  •   寫的很實在,用讓人動心,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寫自己家族的故事的。
  •   在一個陰沉的早晨,讀完了我等不到了,非常復雜的心情。中國文人,向你致敬。借我一生后,這本書是個補充。
  •   余先生是座偉岸的山,其人格讓我感到無比景仰,尤其看《借我一生》,能夠不斷的感受余先生之強大。這是遠景。
    《我等不到了》,無疑是余先生的近景特寫,就好似我來到一座大山的腳下來仔細看山的景色。余先生無疑是強大的,他的作品總是給我一種溫煦暖心的感覺,又猶如老朋友促膝夜談,總有幽幽厚味耐人品咂...
  •   源于一直對余秋雨的文化觀很認同,也一直看他的作品。對于這本書,剛看到書名時有幾分疑惑,也勾起了要拿來一觀的興趣,看完之后,心頭的一團霧才豁然消逝。我的定位是,這本書可以算是余秋雨的生活至今為止的一部自傳體。也借助這樣一種形式來解開了社會對他的很多不理解。如果你是熱愛文化的人,不妨一覽。
  •   有點類似“借我一生”,或者說是對“借我一生”的再一次體驗。內(nèi)容很豐富,但得看我們從什么角度去看秋雨老師了,從一個方向你可能看到的是牢騷或者憤世,但更多的是記憶碎片的整理,是對逝去歲月的悼念,也是更我們未曾經(jīng)歷過的人一些啟迪與思考!
  •   一直想買這本書。大致翻了一下還不錯,但是我等不到了書的背面卻有一道油筆畫的線條這讓人心里不是個味希望當當以后發(fā)貨的時候檢查細致些,至于當當?shù)姆?wù)還是好的
  •   一如既往的好。余老師的文字一如既往的優(yōu)美,平靜。
  •   個人回憶自己經(jīng)歷的歷史,盡管有的地方因為種種原因語焉不詳,有的地方只能諱言一二,不過應(yīng)該是蠻真實的,有點意思。
  •   純手工寫作之記憶文學
  •   剛拿到書,翻了翻目錄,大概了解寫的是自傳內(nèi)容。就有些納悶為什么要用“我等不到了”這個書名。看完才明白,原來等不到的是心中的希冀。即便如此,作者還是在堅持自身一直以來恪守的原則,不卑不亢。
  •   余秋雨先生很多的智慧思想都寫在這本書里。我要反復閱讀!
  •   經(jīng)歷的苦難,受過的挫折。寫幾本書怎么就這么困難!寫前,需要考慮讀者的以為;寫中,需要熟悉修辭的技巧;寫后,要也要準備接受別人的炮轟。
    如果一不小心,便會受到無數(shù)傳播者的戕害,便會受到無數(shù)蒙昧者的質(zhì)問。
    太累,太累。
    依然沉重... ...
  •   看《吾家小史》吧,作者說的:《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可不必再出。
  •   和借我一生結(jié)合起來看很有意義,余秋雨的書很有內(nèi)涵。
  •   余秋雨的書,沒什么說的,比借我一生薄太多了,經(jīng)典
  •   余秋雨老師是值得大家尊重的文化人,喜歡他的作品,只要是他寫的都會買,非常棒!
  •   迫不及待的把【我等不到了】看完了,撇開哪些是是非非,從文學欣賞的角度來說,一本好書!但是為什么看完以后,總覺得留下點遺憾。過去、現(xiàn)在、未來,只要有人的地方,誹謗、炒作、誣陷、諂媚是永遠也無法避免的!特別是在天朝..............
  •   從94年的《文明的碎片》到今天,一直是秋雨作品的忠實讀者。此書,給人印象親切、平和,慢慢地欣賞、品味!
  •   跟著秋雨老師慢慢掀開歷史的一角。聽著馬蘭的《鄉(xiāng)音已改》,看著里面的文字,眼淚慢慢流下來。
    不管網(wǎng)上有多少負面的評論,永遠相信秋雨老師是善良的,是對社會、對文化負責任的。
  •   很喜歡余秋雨的東西。。。 尤其是這本。書 寫的很好 很喜歡
  •   大智不群,大善無幫,何懼孤步,何懼毀謗。寫得好!絕對值得一讀,余秋雨,不愧是一個文化大師!
  •   收到后,爸爸在看.我們是在書店見到之后才訂的.余秋雨的文章很深沉,有一種很文學的感覺.
    書送到時前幾頁有些皺,畢竟是新書,還是希望沒有瑕疵.但其他都還好.
  •   余秋雨每一本都很喜歡,文字優(yōu)美,內(nèi)容很耐人尋味,能把人帶到那個特別的年代或者時期
  •   我喜歡余秋雨,我是他忠實的粉絲。讀了這本書,我對這樣一個出色的作家而表示同情。原來他的生活會是這樣,每天都這么提心吊膽,與我想象中他的生活相去甚遠。對我影響做大的,是他埋頭苦讀的那七年,當七年之后余秋雨走出了那間書屋,他已站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他的苦讀令我感動。所以每當自己想偷懶時,翻到那一頁,讀讀他的故事,我渾身便又充滿了奮斗的力量!余老師就是我學習的榜樣!
  •   這本書的前半部分的內(nèi)容是對《借我一生》這本書內(nèi)容的縮寫或改寫,后半部分是作者后來的經(jīng)歷,內(nèi)容很精練,也很有思想性。很喜歡余秋雨的作品。
  •   終于讀完這本書,字里行間透出的都是沉重的歷史和中國的現(xiàn)實,讓人不忍心讀下去
    讀這本書的時候一直在考慮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余老師受到這么多迫害,最后也只能歸于一句:“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有些人因為成長中的陰影,在長大后會做出一些常人無法理解的行為,不過,汶川地震讓我們相信,人間有大愛。所以,少數(shù)人的言論,我們完全可以不去理會。
    關(guān)于《文化苦旅》《出走十五年》《行者無疆》等書籍為什么能成為最受歡迎的讀物,在本書中也能找到答案,值得一讀。不過建議小讀者們暫時不要看,畢竟太過沉重。
  •   太給力了 ,一直都是余秋雨先生的忠實讀者 ,看這樣的文字簡直就是享受,就像在與一個文質(zhì)彬彬的紳士在對話,聽他娓娓道來,那些艱苦的歲月,話語樸實,卻處處抓住人的心弦,那些愛情,那些歲月,很值得生活在浮華的大都市青年看,從中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也可以反觀自己的生活
  •   也許是因為了解不少余秋雨老師的事情,所以很理解他所寫的一切。
  •   喜歡看傳記,真實的故事。
  •   值得認真去讀的一本好書,非常真實!!
  •   總有許多等不到的東西?;蛉?、或物、或事、更多是時間。人生就是如此,對將來的憧憬,總有等不到的那一天,有遺憾,有感慨,更多的是醒悟,不必見到所有,不必擁有一切。只要對的,不在多少。
  •   那份悲哀,從《我已經(jīng)等不到了》的字里行間里一絲一絲的冒出來,那就是人間獨行
  •   對作者的坦誠表示認可,但作者是否會一直做到他所寫的境界還是需要觀察和體會。
  •   快遞不錯,就是書的封面有點小臟,紙張不錯,里面內(nèi)容還沒看。看大家評論都還好,在結(jié)合介紹是自己喜歡的類型就下單了。怎么說呢,喜歡那種介紹一些離我們有點年頭的人和事的文章,余老師的文章寫得很細膩優(yōu)美,讓人有一直看下去的欲望。等把這次一同買的卯卯的新書看完了,在來細細品讀這本。
  •   余秋雨的忠實讀者……沒讓人失望
  •   余秋雨先生的書,一讀,總是讓人愛不釋手。
  •   余秋雨先生對歷史的研究有他獨特的見解,值得推薦
  •   一直很喜歡余秋雨的作品,喜歡他的那種厚學、博學。那寬廣的胸懷,一直很激勵我。
  •   余秋雨的書一直都很喜歡就不多說了
  •   余秋雨先生的書,不用我多說了吧!
  •   余秋雨~裝下知識人,這本書挺好看的~
  •   我不能很好懂得這本書

    但讀完后在生命最柔軟的地方有了一絲觸動。

    這是一本自傳,但在我眼里,這更是一本宣言。
    是余秋雨老師對中國文壇的宣言。


    宣示著他為了中國文壇會一直努力。

    宣示著他會與中國文壇的敗類斗爭到底?。?!
  •   剛看完《借我一生》,再讀此書,別有一番心情!
    感謝余秋雨老師!
  •   一直都很喜歡余秋雨的文風,還沒看完,感覺非常不錯,值得細細品讀??戳司椭?!
  •   小說讓人感動——父母親的感情經(jīng)歷,自己神奇的成長經(jīng)歷,長大后的眾多遭遇,夫人的相濡以沫......
    小說讓人警醒——中國目前的盜版簡直就是猖獗來形容;中國的有些文人和媒體簡直就是強盜;中國很多人都是圍觀者,跟魯迅筆下的那時候的人沒什么兩樣;在中國,傳播中的信息失真太嚴重。
  •   之前買過《借我一生》,讀過三遍,這可以說是它的縮影版,但定位更高些。作者對中國文人、文化現(xiàn)象的反思值得我們每一位思考。不錯,強推!
  •   余秋雨老師,是一個既讀過萬卷書又行過萬里路的有社會責任感的文化學者,理性思考,自由文筆。一口氣買了一堆余老師的書。希望我讀過以后,兒子大一點能接著讀。
  •   無論從書的內(nèi)容還是作者的寫作功底,我覺得都是余秋雨的巔峰之作
  •   大師總是孤獨的,我能為伴,今生足矣!相信余秋雨先生能等到,因為已經(jīng)有大量這樣的人了!
  •   有點像余老師的家族史
  •   可一說是余的家族史..里面的個人感悟也值得思考
  •   能從自身及家世出發(fā)寫出一個時代,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
  •   接到書后,一口氣讀完,好書。尤其是關(guān)于文革時期人們心理活動的描述,精辟。
  •   喜歡其中平時、略帶傷感的文化味,雖然不深奧,卻略有沉重。人,偶爾需要安靜一下。
  •   與《借我一生》有重復之處,但讀來還是很親切。
    余老師,看透了人生。我經(jīng)由余老師的書也看透了人生。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