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與敘述

出版時間:2009年9月  出版社: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作者:趙園  頁數(shù):338  
Tag標簽:無  

前言

幾年前,出版演講錄一度像是成了風(fēng)氣。為這風(fēng)氣所鼓動,我也試著將在高校及其他處的演講整理出來,卻終于放棄了——那是一些書面化的“演講稿”,不但擬之于前,且反復(fù)修改增補于后。也曾發(fā)表過幾篇“錄音整理稿”,無不經(jīng)了事后的潤色,只能稱之為“仿演講體”。既然不能忍受口語的噦嗦、為演講這種場合必不可少的廢話閑話東拉西扯、隨機的“生發(fā)”,也就不能不犧牲了文字間的“現(xiàn)場性”。于是重新設(shè)計,就有了這樣的一本小書。本書的前一組文章,仍然以明清之際為時段,分別由幾個較為具體的方面,討論關(guān)于歷史的想象與敘述:《瞬間》處理是關(guān)于事件的敘述,《忠義·遺民》討論關(guān)于人物的敘述,《廢園》則梳理某種象征隱喻在這一時段歷史敘述中的運用。后一組文章是上述討論的繼續(xù)與延伸,而以明清直至當代有關(guān)元、明、清的敘事史學(xué)為分析材料。兩組文章所取材料不盡相同,討論的問題卻有貫通且前后呼應(yīng)。無論“想象”還是“敘述”,都非文學(xué)的專利。“敘述”之為課題,固然不只與文學(xué)、史學(xué)有關(guān),“想象”作為能力,也非為文學(xué)者專擅;在本書的討論中,更涉及精神史、心態(tài)史的層面,有思想史與其他學(xué)科的交集。

內(nèi)容概要

  由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xué)到明清之際的思想文化,在我,一以貫之的,是對“人”的興趣,對士大夫知識者的興趣,對心態(tài)、精神現(xiàn)象的興趣。明清之際吸引了我的,始終是人,是人物的生動性,和由他們共同構(gòu)成的“歷史生活圖景”的繁富色彩。即使面對“事件”,吸引了我的也更是人。能感動,被光明俊偉的人格所吸引,是美好的事。  打動了我的,始終更是那些貼近士大夫的人生境遇的思想,更直接地反映著他們在這一歷史瞬間的感受與命運,他們以之回應(yīng)沖擊、震撼的思想。還應(yīng)當承認,某些言論材料的被我選中,也因了富于感染力的表達。士大夫的“精神氣質(zhì)”也系于他們言說的態(tài)度與方式,這一點往往被忽略。言說被抽離了具體情境中的具體生命,不再是曾經(jīng)鮮活的個人的言說。無論明清之際士人的經(jīng)世、任事,還是清理他們有關(guān)井田的談?wù)摚叶荚袆佑诿鞔?、明清之際士人立身處世的嚴正……在一個堤防隨處潰決,似乎一切都漂移不定的時期,我的確懷念那種嚴肅:對歷史的莊重承諾,對意義的追尋。在別人讀出灑脫、飄逸的地方,讀出嚴肅,不消說也出于對“晚明”、“明清之際”的感受的個人性。

作者簡介

趙園,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文學(xué)研究所研究員,著有《艱難的選擇》、《論小說十家》、《北京:城與人》、《地之子》、《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制度·言論·心態(tài)——《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續(xù)編》、《易堂尋蹤——關(guān)于明清之際一個士人群體的敘述》等學(xué)術(shù)著作,以及散文、隨筆集《獨語》、《窗下》、《紅之羽》等。

書籍目錄

那一個歷史瞬間甲申年三月十九日是日前后南一北山,湖,與海兵、賊、盜、虜、義軍當面之敵裂變的家族方死方生廢園與蕪城明末士大夫之營園祁彪佳與他的寓園作為符號的廢園與蕪城忠義與遺民的故事再說祁彪佳其人忠義心事“污點忠臣”不經(jīng)之談最后的抵抗者忠義一遺民遺民一時間所謂“小一代遺民”想象與敘述——由明清之際說起關(guān)于“之際”想象明清之際“突圍”路徑關(guān)于明末清初的歷史敘述再說想象與敘述——以明清之際、元明之際為例再談明清之際元明一明清之際“元亡而實未始亡”知識人的元代記憶與想象宋元一明清之際[附]關(guān)于上個世紀40年代的中國文學(xué)《流星雨》——如何想象抗戰(zhàn)時期的“大后方”附錄一《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后記《制度·言論·心態(tài)——(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續(xù)編》后記《易堂尋蹤——關(guān)于明清之際一個士人群體的敘述》后記附錄二思想·材料·文體——治學(xué)雜談之一視野、境界及其他——治學(xué)雜談之二尋找入口(代后記)征引書目

章節(jié)摘錄

由此看來,時間點不應(yīng)當如占卜似的隨意拈出,盡管由理論上說,任一個點都有展開的可能。截取時間節(jié)點從來難以避免“意圖”的引領(lǐng)。你只能盡可能設(shè)法脫出“意圖”對想象與敘述的過度干預(yù)。我相信中國史五千年中,大有值得、禁得住“細讀”的瞬間,問題在于有沒有細讀的能力?!凹氉x”的確是一種能力。對于“歷史”,我們的閱讀往往太粗糙,“上下五千年”似乎可任由馳騁。此外應(yīng)當隨時想到,抽取盡可能小的時間單位,只是為了便于在嚴格限定了的范圍內(nèi)搜索共時空間中鋪展開的“歷史”,事件的諸種空間形象,逐層推展,開發(fā)出歷史生活的豐富性與廣闊性——“歷史”的確曾經(jīng)廣闊地展開,且豐富到了不可窮盡。崇禎自縊、李自成軍進城之外,甲申年三月十九日的京城各處,還演出著的各種故事。不同于我們的古人,當代人因了歷史觀的導(dǎo)引,已有可能關(guān)注大事件中的個人事件,即如“一個人的”三月十九日。這個人不妨是崇禎末年任翰林院檢討的方以智。明亡之際方以智的故事頗有幾分荒誕。據(jù)那本被認為不足以“傳信”的《甲申傳信錄》,這年的三月初七日,方氏曾“具疏請出淮上,招募豪杰”,未得到答復(fù)(卷一,頁11。年譜告訴我們,方氏是年一月二十四日上《請纓疏》;三月十二日,請至淮上招集豪杰,未報)。原因有點微妙。據(jù)說前此曾有人提醒朝廷,京城的官員一旦出城,就會逃掉;那些謀求出京的官員,不過尋找借口避禍罷了。有這樣的猜度,方以智勢不能不陷在了圍城中。至于在那關(guān)鍵的一天里方氏的經(jīng)歷,個別情節(jié)巧合得令人生疑。據(jù)年譜,那天方氏曾與魏學(xué)濂等集于金水橋圖謀聯(lián)絡(luò)孫奇逢武裝,后因李自成破宣武門,馳入內(nèi)宮,方氏等人也就作鳥獸散(任道斌《方以智年譜》,頁123)?!睹骷颈甭浴肪矶斗揭灾恰酚浄绞下勛?,“潛走祿米倉后夾弄,見草房側(cè)有大井,意欲下投,適擔(dān)水者數(shù)人至,不果”?!按卧?,家人同四卒物色及之,則家人懼禍,已代為報名矣。四卒挾往見偽刑官,逼認獻銀若干,后乘間逃回”(頁585)。其實在這種時候,并非誰人都能像倪元璐、施邦曜似的決絕,死得義無反顧?!皥D謀聯(lián)絡(luò)孫奇逢武裝”,投井而適逢擔(dān)水人至,未必不是遷延的借口。關(guān)于那一天的情狀,方氏曾在南逃途中作過如下描述:“奔城南,走城北,炮聲轟轟天地黑。女墻擐甲皆中官,司馬上城上不得……須臾中宮、大門、東直門,賊營四布如云屯。此時張牙禁出入,蓬首陋巷陰風(fēng)泣”(《方以智密之詩抄·瞻曼·哀哉行(四月二十三日濟下作)》,《方以智年譜》,頁126)。詩中那個倉皇地“奔”、“走”、“蓬首陋巷”者,自然是方氏本人。四月二十三日距三月十九日尚近,寫在詩中的,是較為新鮮的記憶。馮夢龍所輯《中興偉略》中,有關(guān)于京城陷落之際的《難民確報》,說李自成部曾傳“假諭”:“百官俱報職名,愿留仕者留仕,愿回籍者回籍。于是滿朝除死節(jié)之臣外,皆出遞報單?!保?,《馮夢龍全集》第17冊)。被“家人”首告的方以智,處境不能不狼狽而屈辱。其時的農(nóng)軍首領(lǐng)以酷刑索要財物,方氏的被拷掠是不可免的?!堆喽既沼洝酚浿T官遭拷比“夾死復(fù)颼”者,就有方以智(馮氏輯《甲申紀事》卷六,頁109)?!对偕o略》記“賊將中,或原系降官而昔有交情者,委曲求寬”,“大減前派之數(shù)”,所舉的例亦有方以智(上,同書卷四,頁77)。能逃出京城,在方氏,無異于重生。《再生紀略》的作者自說曾與方以智相遇于南逃途中,將方氏歸類為在京明朝官員中已向賊報名“而未授職者”(下,同書卷五,頁87)。該篇自述南逃經(jīng)過,詳記道里及沿途見聞,應(yīng)可資考方氏的逃亡所歷。①方氏的噩夢,到此并未結(jié)束。《明季北略》將方以智歸入“刑戮諸臣”。在明末清初的語境中,受刑即受辱,即玷污;不死而遭刑戮,與失節(jié)無異。馮夢龍《甲申紀聞》說在京明臣“名單一入,而此身已隸賊籍”(馮氏輯《甲申紀事》卷一,頁8)。南京政權(quán)判斷忠、逆,即依名單定讞,而無論是否曾與“賊”合作。②南京政府曾“禁北來逃官,不許入京”(顧炎武《圣安本紀》,《明季稗史初編》,頁190)。“逃官”當其時,已成一種身份。官不可逃,倘若陷敵,惟有一死。覆巢之下,必不可有完卵。臨難不死,臣節(jié)已自有虧。全身而逃者,人人得而懷疑之。其時的《嵩江府闔郡士民討逆賊楊汝成檄》,有“近者南歸一輩,拷掠而逃,尚屬偷生致討。間關(guān)而至,謂其蹤跡堪疑”云云(馮氏輯《甲申紀事》卷八,頁156)。在軍事對抗的情境中,認為南來逃人“蹤跡堪疑”,也應(yīng)當屬于正常反應(yīng)。

后記

事后看來,我的“進入”明清之際,略有一點偶然性。謝國楨自序其《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說他因了讀全祖望的《鮚埼亭集》,而有對“明季掌故”的興趣:一段學(xué)術(shù)因緣就肇端于此。我也有類似的經(jīng)歷。1992—1993年冬春之交在香港中文大學(xué)的圖書館讀全祖望,應(yīng)當是后來所作明遺民研究的發(fā)端。發(fā)生在那間圖書館里的,是一個研究者與對象間的遇合。其實《鮚埼亭集》并不稀見,不必到香港才能讀到。我只是碰巧在那里閱讀并被其打動而已。由全祖望,我領(lǐng)略了一個杰出史家的文字魅力,文字間的情緒感染力。梁啟超說過,“若問我對于古今人文集最愛讀某家?我必舉《鮚琦亭(集)》為第一部了。全謝山性情極肫厚,而品格極方峻,所作文字,隨處能表現(xiàn)他的全人格,讀起來令人興奮?!保ā吨袊倌陮W(xué)術(shù)史》,頁198)①不消說你絕非毫無準備地被打動。這里有所謂的“宿緣”。你既有的經(jīng)驗積累,已有的思考,準備了你與全祖望的遭遇,與明遺民的遭遇。當然,倘若沒有機緣,你也有可能與對象交臂失之。學(xué)術(shù)工作中并非隨時有這樣的邂逅,邂逅之后的故事也有可能稀松平常。

編輯推薦

《想象與敘述》由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想象與敘述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3條)

 
 

  •   出名的難讀,讀懂了卻很有意思,也很有啟發(fā)
  •   還沒有讀,南方周末推薦年度讀物,買來閑時一讀。先給個好評。
  •   趙園吸引我,是因為他的書《論小說十家》,其中對于老舍、郁達夫、沈從文的評介深得我心,其中可以反映出八十年代最具有現(xiàn)代感的評論。那些話語,絕不是網(wǎng)絡(luò)盛行后可以寫得出的。質(zhì)樸、靈光不斷地閃現(xiàn),所以看到這本得獎大作,也就買單一本來看。
    明末的歷史,其實可以有多種的寫法,文以載道,講的是今天。而他的幾篇文章,力透紙背的感覺仍然很鮮明,值得一寫。
  •   作者對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十分深入,這方面著作已出四本,這本是最新的專著,也是最有新意的.文筆也好.
  •   閑暇時看看很好
  •   沒事的時候可以翻一翻,不錯的消遣書。
  •   不怎么樣,有深度、少趣味、文晦澀
  •   還沒看,雖然是在減價時候買的但連薄膜包裝都沒有,幸虧不臟。。
  •   趙園的書基本都有,向年輕學(xué)者推薦
  •   不如地之子浪費錢財!~
  •   喜歡趙園的書,讀她的學(xué)術(shù)文章如讀散文一樣清新。這本書一如既往的好。
  •   林賢治曾說趙園的隨筆文字“沉墜老到”。而她這本談明清之際思想文化的書,語言更是別有一種風(fēng)神和韻致,是極富感染力的個性化表達。無論是甲申年明京城陷落的那個歷史瞬間的敘述,“忠義”“遺民”故事的言說,還是“廢園”“蕪城”話題的梳理,始終貫注其中的,是對“人”的興趣,對士大夫—知識者的興趣,對人物心態(tài)、精神現(xiàn)象的興趣。此書吸引了我的,無疑是鮮活的“人”,人的命運,人... 閱讀更多
  •   前半段寫得還有可看的,作者提出的新視角,看待歷史的新思路,很贊同,不錯。但后面長篇累牘的形而上的講述,堪比意識流小說了,我要看的是歷史論述,不要聽作者不厭其煩的嘮叨自己的想法孕育過程。和臺灣和國外的學(xué)者沒法比,請就浩如煙海的史料,研究說話,不要在象牙塔中坐而論道,空泛。
  •   非常喜愛趙園女先生的著作。只要買得到我都會在第一時間購買,不一定馬上能看,但她的書不會過時,不是應(yīng)景的文章,而是非常扎實深厚的學(xué)問,這樣的書也自然不能匆忙地看,需要慢慢讀慢慢悟。前些年買的《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置于書房里中國書架的重要著作部分。經(jīng)常會挑某章或某段看,或者看幾天,總能有所收獲?!断胂笈c敘述》再次讓我看到這位學(xué)者做學(xué)問的方法,她雖然在回答很多讀者... 閱讀更多
  •   想象與敘述
  •   想象與敘述,終于擁有,夢想成真
  •   放好久的書了,有點灰塵
  •   真的是好書啊
  •   趙園老師的書
  •   趙園老師的近著
  •   忠義與遺民的故事
  •   內(nèi)容詳實,印制中規(guī)中矩。
  •   很厚很好的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