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年1月 出版社: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作者:(英)約瑟芬·鐵衣(Josephing Tey) 頁數(shù):263 譯者:蒯樂昊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格蘭特探長遭受幽閉恐懼癥的折磨,乘火車出去度假,在車上意外目睹一位年輕人醉死車廂,并無意中撿到死者涂寫在報紙上的幾行奇怪的詩句。格蘭特以這些詩句為線索,展開一系列鍥而不舍的調(diào)查。他克服種種困難,走了許多彎路,最終使案情大白于天下。
作者簡介
約瑟芬·鐵衣(Josephine Tey),原名伊麗莎白·麥金托什,出生于蘇格蘭,是活躍于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英國推理小說最輝煌的女杰之一。鐵衣特立獨行,不以數(shù)量取勝,窮盡一生之力只寫了八部推理小說,部部皆是精品佳作。她的小說立意奇特,充滿人性的溫暖,既有奇妙的懸念,又有極高的文學(xué)價值,在推理小說史上占領(lǐng)著一個特殊重要的位置。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這是三月的早晨,六點,天還暗著。長長的列車在場院的錯落光線中穿梭,輕輕的咔啦一聲,滑過鐵軌交叉的節(jié)點,駛?cè)腓F路信號房的光影,然后,駛出信號房的光影??畿壭盘枟U上滿是猩紅的燈光,只有一盞是孤零零的翡翠色,在那之下,火車開入灰白色的穹頂,開向守候在穹頂之下的野曠無人的月臺。倫敦郵車抵達了旅程終點。五百英里的旅程在黑暗中靜靜鋪陳,五百英里的旅程被拋在通往尤斯頓車站的昨夜,五百英里月光下的田野和沉睡中的村莊;五百英里的漆黑的城鎮(zhèn)和不眠的爐火;還有那風雨、霧靄、濃霜和漫天披拂的大雪,隧道與陸橋?,F(xiàn)在是清晨六點,蕭瑟的三月,四周山巒升起,環(huán)繞著火車,火車終于來了,看上去懈怠而寧靜,在漫長的奔突之后,它停下來休息。滿車廂的乘客都因為火車到站而松了一口氣,只有一個人除外。那些松了一口氣的人中,至少有兩個人高興得幾乎雀躍。其中一個是乘客,另一個是列車員。旅客名叫艾倫?格蘭特,服務(wù)員叫摩德?葛雷邱。摩德?葛雷邱是臥鋪車廂的乘務(wù)員,也是塞索至托基之間最招人憎惡的家伙。二十年來,摩德對乘客們惡聲惡氣,逼他們臣服,對乘客敲詐勒索,逼他們進貢——當然,這里指的是錢財上的進貢。而他們在口頭上也自愿進貢了不少東西:頭等車廂的客人贈予他廣為人知的“酸奶酪”罵名。(每當他那張拉長了的苦瓜臉在潮濕陰暗的尤斯頓車站出現(xiàn)時,大家就會說,“天?。∷崮汤矣謥砹?!”)而三等車廂的客人則貢獻給他五花八門的綽號,每一個綽號都貼切中肯。沒人在乎他的同事管他叫什么。只有三個人曾經(jīng)把摩德治得服帖:一個是來自德克薩斯的牛仔;一個是女王麾下喀麥隆高地軍團的一等兵;以及一個三等車廂里不知名的小個子倫敦女人,她揚言要用檸檬汁瓶子砸爛他的禿頭。摩德不買任何人的賬,無論階級與成就:他討厭這,怨恨那,卻十分害怕挨揍。
編輯推薦
《歌唱的沙》:如果你僅僅知道阿加莎·克里斯蒂,那說明你只是偵破推理小說的初入門者,直到開始閱讀約瑟芬·鐵衣,你才有可能推開智力與人性的另一道門。她生得比愛倫·坡晚,寫得比阿力莎少,情節(jié)比丹·布朗簡單,主人公又比福爾摩斯笨……但你就是不能不讀她。即使在知道殺人兇手是誰的情況下,你依然可以一口氣將約瑟芬·鐵衣讀完,她用來推動閱讀欲望的,不單是情節(jié)的張力,還有感同身受的人物命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