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作者:楊絳 頁數(shù):336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我不是專業(yè)作家;文集里的全部作品都是隨遇而作。我只是一個業(yè)余作者。早年的幾篇散文和小說,是我在清華上學(xué)時課堂上的作業(yè),或在牛津進(jìn)修時的讀書偶得?;貒笤跍S陷的上海生活,迫于生計,為家中柴米油鹽,寫了幾個劇本??谷諔?zhàn)爭勝利后,我先在上海當(dāng)教師;解放戰(zhàn)爭勝利后,我在清華大學(xué)當(dāng)教師,業(yè)余寫短篇小說和散文,偶爾翻譯?!跋丛琛保ㄖR分子改造)運(yùn)動后,我調(diào)入文學(xué)研究所做研究工作,就寫學(xué)術(shù)論文;寫論文屢犯錯誤,就做翻譯工作,附帶寫少量必要的論文。翻譯工作勤查字典,傷目力,我為了保養(yǎng)眼睛,就“閉著眼睛工作”,寫短篇小說。一九七九年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因我父親是反清革命運(yùn)動的“人物之一”,囑我寫文章講講我父親的某些觀點。我寫了《一份資料》。胡喬木同志調(diào)去審閱后,建議我將題目改為《回憶我的父親》;我隨后又寫了另一篇回憶。我又曾記過錢鍾書的往事,但不是我的回憶而是他本人的回憶。我在研究和寫學(xué)術(shù)論文的同時,兼寫小說和散文,還寫了一部長篇小說。一九八七年退休后,我就隨意寫文章。錢鍾書去世后,我整理他的遺稿,又翻譯了一部作品,隨事即興,又寫了長長短短各式各樣的散文十來篇。
內(nèi)容概要
《楊絳文集-散文卷(下):我們仨走到人生邊上》收入十分暢銷的兩個單行本:《我們仨》和《走到人牛邊上》。前者以從容的心態(tài)、細(xì)膩的筆觸記述了作者一家三口數(shù)十年來的風(fēng)雨歷程,以及后來那么輕易的失散,抒發(fā)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千古遺憾;后者則是一個耄耋之年的和善老人對人生價值和意義的追尋,作者以自己淵博的學(xué)識和廣泛的閱歷為基礎(chǔ),探討“生、老、病、死”這一人生規(guī)律,并給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答案,讓人從中得到感悟和啟發(fā)。兩部作品均以其真摯的情感和優(yōu)美的文筆而在讀者中產(chǎn)生巨大反響。
書籍目錄
我們仨第一部 我們倆老了第二部 我們仨失散了一 走上古驛道二 古驛道上相聚三 古驛道上相失第三部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附錄附錄二附錄三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自序前言一 神和鬼的問題二 有關(guān)人的問題一 人有靈魂二 人有個性三 人有本性三 靈與肉的斗爭和統(tǒng)一 靈與肉既有矛盾,必有斗爭;經(jīng)過斗爭必有統(tǒng)二 靈與肉的統(tǒng)三 靈與肉的斗爭中,誰做主? 四 命與天命一 人生有命二 命理三 人能做主嗎?四 命由天定,故稱天命五 萬物之靈六 人類的文明一 人的可貴在于人的本身二 天地生人的目的七 人生實苦八 人需要鍛煉九 修身之道十 受鍛煉的是靈魂一 人受鍛煉二 在肉體和靈魂之間,“我”在哪一邊?三 鍛煉的成績十一 人生的價值結(jié)束語注釋一 阿菊闖禍二 溫德先生爬樹三 勞神父四 記比鄰雙鵲五 三叔叔的戀愛六 孔夫子的夫人七 《論語》趣八 鏡中人九 他是否知道自己騙人?十 窮苦人(三則)十一 胡思亂想十二 她的自述十三 韓平原的命十四 良心
章節(jié)摘錄
這是一個“萬里長夢”。夢境歷歷如真,醒來還如在夢中。但夢畢竟是夢,徹頭徹尾完全是夢。一 走上古驛道已經(jīng)是晚飯以后,他們父女兩個玩得正酣。鍾書怪可憐地大聲求救:“娘,娘,阿圓欺我!”阿圓理直氣壯地喊:“Mummy娘!爸爸做壞事!當(dāng)場拿獲!”(我們每個人都有許多稱呼,隨口叫。)“做壞事”就是在她屋里搗亂。我走進(jìn)阿圓臥房一看究竟。只見她床頭枕上壘著高高一疊大辭典,上面放一只四腳朝天的小板凳,凳腳上端端正正站著一雙沾滿塵土的皮鞋——顯然是阿圓回家后剛脫下的,一只鞋里塞一個筆筒,里面有阿圓的毛筆、畫筆、鉛筆、圓珠筆等,另一只鞋里塞一個掃床的笤帚把。沿著枕頭是阿圓帶回家的大書包。接下是橫放著的一本一本大小各式的書,后面拖著我給阿圓的長把“鞋拔”,大概算是尾巴。阿圓站在床和書桌間的夾道里,把爸爸?jǐn)r在書桌和鋼琴之間。阿圓得意地說:“當(dāng)場拿獲!!”鍾書把自己縮得不能再小,緊閉著眼睛說:“我不在這里!” 他笑得都站不直了。我隔著他的肚皮,也能看到他肚子里翻滾的笑浪。阿圓說:“有這種alibi①嗎?”我忍不住也笑了。三個人都在笑。客廳里電話鈴響了幾聲,我們才聽到。接電話照例是我的事(寫回信是鍾書的事)。我趕忙去接。沒聽清是誰打來的,只聽到對方找錢鍾書去開會。我忙說:“錢鍾書還病著呢,我是他的老伴兒,我代他請假吧?!睂Ψ讲焕?,只命令說:“明天報到,不帶包,不帶筆記本,上午九點有車來接?!蔽颐φf:“請問在什么地點報到?我可以讓司機(jī)同志來代他請假?!睂Ψ秸f:“地點在山上,司機(jī)找不到。明天上午九點有車來接。不帶包,不帶筆記本。上午九點。”電話就掛斷了。鍾書和阿圓都已聽到我的對答。錘書早一溜煙過來坐在我旁邊的沙發(fā)上。阿圓也跟出來,挨著爸爸,坐在沙發(fā)的扶手上。她學(xué)得幾句安慰小孩子的順口溜,每逢爸爸“因病請假”,小兒賴學(xué)似的心虛害怕,就用來安慰爸爸:“提勒提勒耳朵,胡嚕胡嚕毛,我們的爸爸嚇不著。”(“爸爸”原作“孩子”。)我講明了電話那邊傳來的話,很抱歉沒敢問明開什么會。按說,鍾書是八十四歲的老人了,又是大病之后,而且他也不擔(dān)任什么需他開會的職務(wù)。我對鍾書說:“明天車來,我代你去報到?!辨R書并不怪我不問問明白。他一聲不響地起身到臥房去,自己開了衣柜的門,取出他出門穿的衣服,掛在衣架上,還挑了一條干凈手絹,放在衣袋里。他是準(zhǔn)備親自去報到,不需我代表——他也許知道我不能代表。我和阿圓還只顧捉摸開什么會。鍾書沒精打采地干完他的晚事(洗洗換換),乖乖地睡了。他向例早睡早起,我晚睡晚起,阿圓晚睡早起。第二天早上,阿圓老早做了自己的早飯,吃完就到學(xué)校上課去。我們兩人的早飯總是鍾書做的。他燒開了水,泡上濃香的紅茶,熱了牛奶(我們吃牛奶紅茶),煮好老嫩合適的雞蛋,用烤面包機(jī)烤好面包,從冰箱里拿出黃油、果醬等放在桌上。我起床和他一起吃早飯。然后我收拾飯桌,刷鍋洗碗,等他穿著整齊,就一同下樓散散步,等候汽車來接。將近九點,我們同站在樓門口等待。開來一輛大黑汽車,車?yán)锍鰜硪粋€穿制服的司機(jī)。他問明錢鍾書的身份,就開了車門,讓他上車。隨即關(guān)上車門,好像防我跟上去似的。我站在樓門口,眼看著那輛車穩(wěn)穩(wěn)地開走了。我不識汽車是什么牌子,也沒注意車牌的號碼。我一個人上樓回家。自從去春鍾書大病,我陪住醫(yī)院護(hù)理,等到他病愈回家,我腳軟頭暈,成了風(fēng)吹能倒的人。近期我才硬朗起來,能獨立行走,不再需扶墻摸壁。但是我常常覺得年紀(jì)不饒人,我已力不從心。我家的阿姨是鐘點工。她在我家已做了十多年,因家境漸漸寬裕,她辭去別人家的工作,單做我一家。我信任她,把鐵門的鑰匙也分一個給她拴在腰里。我們住醫(yī)院,阿圓到學(xué)校上課,家里沒人,她照樣來我家工作。
編輯推薦
《楊絳文集(散文卷)(下):我們仨、走到人生邊上》由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