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三觀賣血記

出版時間:2004-5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余華  頁數(shù):207  字數(shù):175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在新中國六十年的歷史上,幾代作家在不同的時期創(chuàng)作了數(shù)以萬計的長篇小說。我們作為新中國成立最早、規(guī)模最大、門類最全的專業(yè)文學出版社,素有“新中國文學出版事業(yè)從這里開始”之譽,長篇小說出版資源非常豐富。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之際,我們從業(yè)已出版的長篇小說中遴選出部分優(yōu)秀作品,匯集成“人民文學出版社·新中國60年長篇小說典藏”一次性推出。這些書目的選擇,兼顧歷史評價、專家意見、讀者喜好,以及題材和思想藝術(shù)風格的,豐富性,它們集中展示了新中國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偉大成就和發(fā)展變化,從文學的角度折射出中國特別是新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風貌。入選作品大都經(jīng)過了時間淘洗,是可以流傳的上乘之作。閱,讀或收藏,均富有價值。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許三觀賣血記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1條)

 
 

  •   這是我第一次看小說看到哭
    習慣了風花雪月
    原來最質(zhì)樸的才是真
  •     剛進入大學的第一個周末,我干了件自認為比較牛逼的事----“獻血”
       在此之前,我連自己是什么血型都不知道。
       所以當我和宿舍新認識的同學“浩浩蕩蕩”的來到徐州臨時獻血站時,瞬間覺得自己的形象高大了不少,貌似還看到了我們身上散發(fā)出的金色光芒。想到自己的“血”會在將來的某一天讓生命垂危的人起死回生,心里甚至還有些小激動。獻血的過程還算順利,只是其中有一位瘦的只剩皮包骨頭的同學“小安徽”不顧醫(yī)生和大家的奉勸,獻了400CC足足有兩大碗。之后他的臉開始泛白,真真兒的毫無血色。我有些擔心,就問他“有沒有事”。他擺了擺手臉上略帶不削的說:“哥在家的時候就經(jīng)常獻血,這點兒血算個毛”。也就是在這一刻,我感覺到他的光芒比我們幾個又“耀眼”了幾分,其他人也有明顯的感覺。于是大家異口同聲的說“牛逼!真牛逼!”
       但隨后發(fā)生的事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裝逼”是需要一定實力的,沒有實力的“裝逼”是愚蠢之極的?!靶“不铡睍灥沽?,在回南湖校區(qū)的校車上,就在我的面前倒在了我的腳下。在掐他人中的時候我甚至看到他已經(jīng)翻了白眼。好在他醒了過來。
       之后的兩個星期,我們昏昏沉沉腳下像是灌了鉛腦袋像是挨了錘。雖然我還是常常去打球,但尼瑪投的都是三不沾,球場上被嫌棄的像條狗?!靶“不铡边€是懂得一些養(yǎng)生之道的,也經(jīng)常買一些排骨和雞來調(diào)理他那“塑料體格”。而我們也不要臉的蹭吃騙喝。
       以上這些只是我接下來要說的一個鋪墊,之所以提,是想證明許三觀的某些東西我是感同身受的。
       很早以前就知道余華這個人,只是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拜讀過他的作品。至于《許三觀賣血記》也是因為緣分。之前看過羅偉章的《饑餓百年》在對何大悲慘遭遇感到唏噓不已的同時也深切理解了不同時代所給予個體不同的不幸。但有些東西是相同的且亙古不變的,例如人性。
       有關(guān)人性的討論多見于文學作品,若論其深刻性還當屬“哲學 ”。從盧梭到費爾巴哈,他們的哲學思想或多或少都提到了人性。而在此我想討論的是有關(guān)許三觀的一些東西。
       許三觀是有正當職業(yè)的人,他是一名絲廠的送繭工而且身邊圍著一群娘們兒。但他卻是一名孤兒,好在他四叔和患有老年癡呆癥的爺爺對他不錯。如果他不是為了結(jié)婚,他完全可以不用去賣血。可他是個不糊涂的人,也明白自己到了該結(jié)婚成家的年紀。但真的到了要靠賣血的地步嗎?
       一名絲廠的送繭工應(yīng)該生活的還可以,可對于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兒來說那就難了。他不能指望年邁糊涂的爺爺也不能指望靠種地養(yǎng)活一大家子的四叔,他只能靠自己。于是他跟著阿方和根龍走上了賣血這條“發(fā)家致富”的“康莊大道”。
       后來他靠賣血掙來的三十五塊錢從何小勇手里“搶走”了漂亮的許玉蘭。誰知?何小勇也不是善類。你搶我心上人,那么我就讓你當“烏龜”這一當就是一輩子。還差點賠了命。
       所以當一樂長的越來越像何小勇時,他開始懷疑了。當?shù)弥钕矚g的兒子許一樂不是他的種時,他憤怒了雖然憤怒的方式荒唐可笑。其實他內(nèi)心無比愛著一樂,但他終歸也只是個普通人。所以他沒有顧及一樂幼小的心靈是否遭到了創(chuàng)傷?。ó吘巩斄司拍甑臑觚敯。。┊敺借F匠因為兒子被一樂差點打成“腦殘”躺在醫(yī)院,向他索要醫(yī)藥費時。他覺得這事兒是一樂惹的,這錢得由一樂親爹何小勇出。于是他對一樂說了許多現(xiàn)在看來近乎殘忍的話。來到何小勇家,一樂并沒有如愿的要到錢。何小勇也沒給一樂個“合法席位”。甚至連話都懶得說上一句,就把一樂轟出了家門。沒辦法,許三觀重新背起了龜殼。不過這次的龜殼無比沉重,差點讓他敗了家。于是他又去“賣血”了。
       之后他出于要報復(fù)許玉蘭的心理睡了比豬還要肥的林芬芳,為此也賣過血。但至此故事就開始朝著塑造英雄的方式塑造著許三觀。從三年自然災(zāi)害為了家人能去館子吃上頓面條他賣了血,為了讓一樂和二樂早日從生產(chǎn)隊回到城里他賣了三次血。這其中讓我感動不已的是為了救一樂,許三觀這個五十多歲的小老頭從老家賣了一路的血到上海。這期間他差點連命都賣沒了。他被好心人送到了賓館蓋了四床被子還是冷的發(fā)抖,他的腳甚至像個冰塊,連用來給他取暖的小豬仔兒碰到都會“吱吱”叫個不停??吹竭@里時,我覺得許三觀就該掛了。可那貨卻頑強的活了下來!小強也望塵莫及。對啊,他不能死。他還沒有湊夠醫(yī)藥費,他的兒子還在醫(yī)院等著他。他死了“無所謂”,他活到這個歲數(shù)已經(jīng)嘗到了做人的滋味但一樂還年輕??!于是他吃了幾口鹽喝了幾碗水,站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把自己盡量曬的氣色好些,就奔赴了醫(yī)院。
       最終好日子來了,幾個孩子相繼成了家。
       許三觀背著小手走在大街上,所有認識他的人都在給他打著招呼。心里想著:這老爺子的身子骨真硬朗。每次有人說他身體真好時,許三觀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所以當他走過勝利飯店來到醫(yī)院時,他決定再賣一次血。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身體好到不行。他想這一次賣血掙來的錢誰也不給,不給一樂、不給二樂、不給三樂也不給瘋婆娘許玉蘭。咱自己就去勝利飯店來盤兒炒豬肝來瓶黃酒,當然黃酒是要溫一溫的。想著想著許三觀臉上的褶子就堆到了一起,露出了滿嘴的大黃牙??墒撬f萬沒有想到年輕的血頭根本就懶得搭理他,還諷刺的說他的血是死血只配當油漆不配救人。于是許三觀崩潰了,哭的一塌糊涂。也許這是他記事以來哭的最難過的一次。他哭不是因為別人嫌他年紀大了,而是沒人再要他的血了。對于他來說他的護身符沒有了,以后家里再出現(xiàn)災(zāi)禍可怎么辦?他怕了,他怕自己拼命守護一輩子的家,他再也沒有什么能用來守護的了。我深深的的被觸動了,看到他哭的這么傷心哥的鼻子也酸了,像是被人狠狠的給了一拳。也許在那一刻他忘記了,他所有的孩子都已長大成人。以后他不用孤軍奮戰(zhàn)了,因為三個和他一樣的男人會守護各自的家庭和他。
       至此我得向余華跪舔了。
       小說全篇是靠“對話”堆積而成,沒有什么華麗的辭藻,所有的一切靠語言來穿插引導(dǎo)。這一方面也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的寫作功底。我一直以來對這種大歷史條件下的故事懷有“恐懼”。主要原因還是我不敢面對血淋淋的社會現(xiàn)實和人性的黑暗面。但躲在殼子里也無法改變所有一切的存在。《許三觀》是一個矛盾的存在,它荒唐可笑但也的確感人至深。許三觀是個“英雄”但他的偉大只屬于自己和他的家庭。其實還有很多精彩的橋段我沒有提,例如他和許玉蘭的愛情。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對許玉蘭的不離不棄讓人感動。如果你喜歡笑中帶淚的故事,這是個不錯的選擇。
      
       請允許我用給陳二狗關(guān)于“母愛”這個話題的回復(fù)作為結(jié)束。
       她常常給我打電話,搞的我很慚愧。她對我的愛像一架永動機,持久、耐用、矜矜業(yè)業(yè)且動力十足。我從來不否認我是她的“專屬寶貝”,我也始終承認“她生命里大部分的選擇是為了我”!如果問我誰是最愛我的人,那么她是唯一的“不二人選”。
       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有這樣一個英雄,他們?yōu)槲覀儫o所求的付出。
  •     許三觀一家充當了展示公共感情的舞臺。他們哭鬧,爭吵,在眾目睽睽之下調(diào)情示愛。就像許三觀的妻子拆了又織成線衣的手套那樣,人物似乎也被拆了又裝好,紋路和針腳絲絲可見。他們沒有什么私人經(jīng)驗可言,不得不將內(nèi)心以及他們的卑鄙,殘忍,自私都展示在人們面前。
      
      許三觀的四叔和爺爺都住在鄉(xiāng)下,他回去看他們的時候,知道村里的男人都在賣血,甚至大家都把能賣血當做身體精壯的證明,年齡大的女人給自己找女兒都會問對方有沒有在賣血,如果對方?jīng)]有,那這門親事肯定是談不成的,在那個年代,賣一次血能掙35塊錢,夠娶一個媳婦。
      
      許三觀心想,賣一次血就能娶老婆了,那是他第一次賣血。
      
      年輕的許三觀喜歡兩個女人,一個是林芬芳,笑起來牙齒又白又整齊,一個是小吃店的服務(wù)員許玉蘭,總是喜歡啊呀啊呀的叫喚。最后許三觀請許玉蘭吃了一籠小籠包子,一碗混沌,話梅,糖果,半個西瓜,一共花了八角三分錢,那時候許玉蘭喜歡的是何小勇,可是后來拗不過爹和許三觀,嫁給了許三觀,給許三觀生了三個兒子,叫一樂二樂三樂。
      
      后來鄰居都說二樂三樂都像許三觀,可是一樂越長大越像何小勇,后來許玉蘭跟許三觀說在他們結(jié)婚之前,她和何小勇上過床,就那一次,結(jié)果就懷上了一樂。從此之后,許三觀對一樂越來越不公平,但在他心里,他最喜歡的還是一樂。
      
      他們的關(guān)系變得越來越復(fù)雜,雖然許三觀嘴上總是念叨著養(yǎng)了一樂這么多年,結(jié)果是人家的兒子,白養(yǎng)他了,可是他最愛的還是一樂。到最后一樂下鄉(xiāng)勞動的時候得了肝炎沒錢治療,許三觀拼上老命三五天就賣一次血,賣的差點賠上自己的老命,他也心甘情愿,許三觀第一次賣血的時候就想著能討個老婆,所以加入了從鄉(xiāng)下到城里賣血的隊伍,后來每次家里遇到著急用錢的情況他總是去找李血頭賣血。
      
      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了許三觀在面對生活的絕境時,為求繼續(xù)生存所表現(xiàn)出來的頑強意志以及在過去中國社會體制中的錯亂。在那種體制下,個體完全被泯滅了。
      
      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因為許玉蘭和何小勇的關(guān)系,讓許玉蘭成了批斗對象,她被帶著紅袖套的人踢掉了半邊頭發(fā),還讓她在胸口掛著妓女的牌子站在街上。
      
      小說沒有絢爛的情節(jié),只有一個簡單的故事,故事讓人感傷人人回味無窮,每次都覺得許三觀快要走到絕境的時候,他又再一次的挺過來。
      
      他就這樣忍受著扛過來,被生活榨干了最后一滴血。
      
  •     有時候我就想這樣看著他,雖然不說話,但是在我心中他永遠都是偉大的。
      我是許一樂,我的父親他叫許三觀。
      在我9歲之前,我沒有覺得自己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樣,但是9歲之后,我覺得自己長大了,人們會看著我,說些奇怪的話。我知道這些話和往常的不一樣,后來我漸漸明白了,我一直叫做的爹人,他可能不是我爹,我不明白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可是我心里會覺得可怕,我不敢想,我覺得這就是我的家。以前是,現(xiàn)在是,以后是。他是我爹,以前是,現(xiàn)在是,以后是。每個人都有爹,我覺得我爹就是他。
      那個夜晚,總覺得是最冷的。沒有像之前那樣沒來由的覺得餓,他帶著母親還有弟弟去吃面條了,我在沒有像今天這樣渴望吃一碗面條,當我吃完紅薯的時候,我在想,我到底渴望的是吃面條,還是渴望有個爹,渴望和他們一樣。我四處找他們,卻找不到,那晚異常的冷,異常的黑,我回到家,發(fā)現(xiàn)他們已經(jīng)在睡覺了。在黑暗里,我覺得很失落,我覺得自己失去了些什么,不僅僅是一碗熱騰騰的面條,他不是我父親,我想去尋找一些東西。
      我一直走。雖然我很餓,餓到?jīng)]有力氣繼續(xù)走,沒有力氣去想,我還是想走,想去找到一些什么,后來我實在餓極了,我想起了他,我覺得如果我現(xiàn)在回家就算他不認我,我覺得他也會給我些吃的,我忘記我是怎么走回去了,只是再次聽到熟悉的聲音,雖然夾雜著罵聲,但是我第一次覺得心里像是有股暖暖的東西流過,后來他背著我,帶著我吃了面條,我覺得自己找到想要找的東西,雖然當時自己也說不清楚。
      后來他在何小勇家,用一把刀劃在臉上,然后告訴所有人,以后許一樂就是許三觀的兒子,誰也不能說他是別人的兒子。
      那天之后我覺得整個世界都安靜了。
      
  •     許三觀在一生中有過9次賣血。
      第一次,是他碰到了從鄉(xiāng)下來賣血的根龍,阿方,便跟著他們也賣血去了,賺得了35塊錢,隨后,他用這筆錢取了媳婦。
      第二次,他的大兒子一樂闖了禍,打碎了石鐵匠兒子的頭顱,走投無路沒錢陪 ,又去了醫(yī)院賣了血補上了醫(yī)藥費。
      第三次,他與林芬芳發(fā)生關(guān)系后又去賣了兩碗血,還買了10斤肉骨頭等給她,她男人到家來吵鬧。
      第四次,是在大躍進期間,家里不能溫飽,許三觀生日后第二天就去賣了血。
      第五次,大兒子一樂從鄉(xiāng)下回家,被父母催著回鄉(xiāng),在候船室許三觀又塞給了他30元。
      第六次,為了討好二樂的生產(chǎn)隊隊長,為了準備一頓可口的飯菜迎接隊長的到來,許三觀再次賣血掙了35元,胡吃了一頓,還被瘋狂灌了酒。
      第七次.一樂得了很嚴重的肝炎,急轉(zhuǎn)上海大醫(yī)院治療,走投無路的許三觀又一次去賣了血,這次的理由是看在根龍尸骨未寒的份上。
      第八次,僅在上次獻血的三天后,因為要籌集醫(yī)藥費,李血頭不收,許三觀去了百里醫(yī)院獻血。
      第九次,在松林醫(yī)院,許三觀獻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血了,這次獻血后便暈倒了,還補了700毫升的血。
      此外,還有兩次在醫(yī)院。陪來喜兄弟去獻血,老年想到勝利飯店吃飯而去獻血被拒絕。
      作者不愿去詳細描述全國上下最艱難的那段不堪回首的記憶,略過對它們的描述,只是簡單地提了一下時期。把那個階段人們困苦不堪的生活狀態(tài)通過許三觀一家的生活映射出來。
      大躍進時期之后饑荒的那兩年,許三觀一家的生活只能用稀粥野菜勉強存活,在許三觀生日那天晚上,他用嘴來給三個兒子吵了香噴噴的葷菜,“我給一樂切了六片肉,肥瘦各一半……”
      “豬肝先是切成片,很小的片,然后放到一只碗里面,放上一些鹽,放上生粉,生粉讓豬肝鮮嫩,再放上半蠱黃酒,黃酒讓豬肝有酒香,再放上切好的蔥絲……”
      “炒四下……炒五下……炒六下。”
      孩子們,大人們聽著都在憧憬得流口水,雖知道是望梅止渴,卻還是止不住享受這口頭的“香氣”。余華并沒有給人物設(shè)定明確的心理描寫,通過他們之間生動的語言對話把那時的饑餓、貧困描繪得淋漓盡致。
      全文中最多的就是人物之間的對話,通過許三觀與老婆、兒子、熟人之間不加修飾的對話,能讓讀者看出各個人物的心理狀態(tài)。
      人物的動作也是增添了全文的“傳奇”色彩,比如許三觀每次獻血前的喝飽井水的動作,“他從包裹里拿出了一只碗,將河面上的水刮到一旁,舀起一碗下面的水,冰冷刺骨的河水進入胃里時,是他渾身哆嗦,他用手抹了抹嘴巴后,仰起脖子一口將碗里的水全部喝了下去,然后他雙手抱住自己猛烈地抖動了一下?!薄跋劝邀}倒在手掌上,然后手掌往張開的嘴里一拍,把鹽全拍進了嘴里,他的嘴巴一動一動的,嘴里吃咸了,他就舀起一碗水,一口喝了下去,緊接著又舀起一碗水,也是一口干凈……”。雖然無一是心里描寫,但已昭然揭示了心里狀態(tài)。
      對于許三觀個人,余華是把這個人寫活了,讓每個讀者能清清楚楚的感受到這個市井小市民徐三觀的形象。他并非什么圣賢,哲人,也并非一毛不拔的葛朗臺,他是當時中國千千萬萬個鄉(xiāng)下封建小民的代表,他也是那個時代大眾的縮影。他世俗,花了幾個錢和用精溜的嘴皮子就討好了岳父大人取到了許玉蘭,知道了一樂是何小勇的兒子后天天都會嚷嚷著,當然,那時候的人和我們現(xiàn)在不同,若是換到了現(xiàn)在出現(xiàn)那樣的情況,勢必夫妻雙方要在法庭爭個你死我活鬧個大決裂吧。當知道何小勇被卡車撞得慘重后,他呲著牙大肆泄恨,他心里是高興的,何小勇惡有惡報,撞死是應(yīng)該的,“做了壞事不肯承認,以為別人就不知道了,老天爺?shù)难劬墒强吹们迩宄?,對許玉蘭和何小勇曾有過一腿的關(guān)系感到釋放,卸下了“縮頭烏龜”這個稱號,而且自己對他的兒子一樂又不差,一樂只認許三觀當父親,當知道一樂在屋頂上叫著許三觀后,他拿刀割臉,以血為證,真正把一樂當他的親兒子待了。如此一來,許三觀的形象深入讀者心中,感覺這就是一個活人,與讀者的心理距離更拉近一步。
      與余華的另一部小說《在細雨中呼喊》不同,《細》中主人公孫光林似乎是一個局外人,緩緩展述他家人,父親、哥哥、祖父的“傳奇”一生,冷冷地站在一邊看著他們發(fā)生的悲歡離合。而本小說的主人公是許三觀,所發(fā)生的事全都是圍繞徐三觀而展開的,許三觀的動作、語言、心理必然是成了重點,所有的事物全都聚焦到許三觀的身上,他個人必定被放大?!对诩氂曛泻艉啊肥菙U散,《許三觀賣血記》是聚焦。突然想到吳冠中先生的一句話:忙碌的一天,迎來安眠的夜;忙碌的一生,迎來安寧的死。徐三觀的一生也算是跌跌蕩蕩,忙忙碌碌,什么樣的辛酸曲折也都經(jīng)歷過,如此一生,也必然可以安寧入睡入土了吧。
      
      
  •     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原本是不想讀的,因為內(nèi)容一看又是文革時的題材,不是很感興趣,但是當看到作者的時候就有點興趣了,余華,很出名的作家。最著名的應(yīng)該就是《活著》了吧,但是直到現(xiàn)在還沒有拜讀他的這部大作。之前讀過他的《第七天》,讀這本書的時候心里特別的浮躁,晚上閑的無聊,于是就用iPad讀了這本書(自從有了ipad以后讀了很多書呢)。
      如今又拜讀他的另一部作品,越來越喜歡這個作者了,喜歡聽他講故事,對,看他的小說我真的是一刻也不想停,晚上困的不行的時候,我就強行的睜著眼睛繼續(xù)讀,那種感覺真的很好。
      《許三觀賣血記》這部作品只是囫圇吞棗,匆匆的讀完,好像是趕進度,盡管喜歡但還是沒有心情細讀,研究人物的心理,故事的情節(jié)安排,所以對這部作品感觸最多的還應(yīng)該是幾個人物和一些比較喜歡的話。
      整部作品涉及的人物算上次要的有10個左右,最喜歡的還是許玉蘭這個人物形象。年輕時的清純,結(jié)婚后的勤儉持家。還有她的可愛,她的可愛之處在于面對一樂不是她和許三觀的孩子的時候,坐在門前哭泣,坐在飯桌前哭泣,說的命苦的話。對于許三觀的話是言聽計從,沒有任何反抗。一個封建保守的婦女形象。
      其中有一段在度過家庭饑餓危機的時候她說的一段話讓我更加喜歡這個人物。
      
      許玉蘭說:”床底下的米現(xiàn)在不能動,廚房的米缸里還有米。從今天起,我們不能再吃干飯了,我估算過了,這災(zāi)荒還得有半年,要到明年開春以后,地里的莊稼部長出來以后,這災(zāi)荒才會過去。家里的米只夠我們吃一個月,如果每天都喝稀粥的話,也只夠吃四個廳多幾天。剩下還有一個多月的災(zāi)荒怎么過?總不能一個多月不吃不喝,要粑這一個多月拆開了,插到那四個月里面去。趁著冬天還沒有來,我們到城外去采一些野菜回來,廚房的米缸過不了幾天就要空了,剛好把它騰出來放野萊,再往里面撒上鹽,野菜撒上了鹽就不會爛,起碼四、五個月不會爛掉。家里還有一些錢,我藏在褥子底下,這錢你不知道,是我這些年買菜時節(jié)省下來的,有十九元六角七分,拿出十三元去買玉米棒子,能買一百斤回來,把玉米剝下來,自己給磨成粉,估計也有三十來斤。玉米粉溷在稀粥里一起煮了吃,稀粥就會很稠,喝到肚子里也能覺得飽……”
      
      勤儉持家的好女人,有這么一個好老婆是許三觀前世修來的福氣。
      關(guān)于結(jié)局很出乎我的意料,本以為許三觀會在賣血路上死去,結(jié)果卻是安度晚年,好吧,作者贏了,只是我不喜歡這個結(jié)局。我以為結(jié)局寫的悲情一些,畢竟靠賣血賣出好日子的生活未免有些太簡單了。
      過段時間還要重新研究下這部作品。
  •     
      第一次看這本書是在初一的時候,說來好笑,明明那么認真地讀,也因這本書喜歡上了余華,書中的內(nèi)容,倒什么都不記得了。只記得許三觀每次賣完血,都去飯店來上一盅黃酒,也還記得那句吆喝:“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黃酒……溫一溫?!?br />   
      
      然而對于其中的情節(jié),卻忘懷了,只記得讀完之后心中遺留的感覺,仿佛回南天的水汽,悶得人難受,如汪峰歌中唱的一般——想哭哭不出來,想喊發(fā)不出聲音。若說情節(jié)是整本書的骨骼,人物是整本書的血肉,也許這本書帶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它的靈魂,血肉骨骼也許會隨著時間消逝,但它的靈魂卻不會消散。
      
      
      近日重讀,因為讀過倒也輕松了許多,情節(jié)就像煮開水時候的泡泡不斷在腦海里冒出來,很快讀完了。終于體會到讀書如抽絲的感受,就像織繭,開頭難,然而一開始便也停不下來,終在讀完書的那一刻釋然,好像完成了一件大事。對于我,每每開始讀一本書就一定要讀完它,隨著作者的筆觸走入書中的世界,容易被書中人物的情感感染,讀這本書,不禁要淚落多次,一是二十四章一樂坐在屋頂上說只有許三觀才是他爸爸,二是二十五章末一樂坐在山頂上懷念父母,三是二十七章末許三觀落淚。種種場景,現(xiàn)在想來都還歷歷在目,仿佛在我面前發(fā)生了這一切,那青空下的哭喊,山坡上的垂陽和許三觀眼里落下的淚水都在我面前一一放映,深深刻入腦海之中。
      
      
      書中沒有什么驚心動魄的劇情,然而書中出現(xiàn)過許多次近似排比的手法,層層遞進,讓人的心情緩慢攀升,卻又在高空中忽然墜落,留得慢慢品味。
      
      
      “這書,讀來有一種不甘碰觸的傷痛。在故作平靜下面,那種悲傷和痛苦更加叫人讀來難以忍受。血淋淋的傷口或者讓人感到刺痛,只是那永遠的隱隱作疼,似乎是因為歲月而凝結(jié)的疤痕下永遠也沒有愈合的痛楚?!?br />   
      
      若讓我評價這本書,大致就是黃酒豬肝。
      好似豬肝,爽脆,入口順滑吃了便停不下來。
      好似黃酒,一杯下肚并未觸得人醉,然而后勁足,留得人回味卻又不敢再觸碰怕是又沉醉其中。
      
  •     讀起來很順暢
      慘淡的生活中滲透著無處不在的黑色有某
      于是就感覺生活也沒有那么痛苦,人性也沒有那么不堪
      許三觀,樂觀,滿足,有有著甩不掉的市井小民的限制
      是個生動的人物
      值得一提的,雖然有些俗氣的,就是,濃厚的縈繞著的,血濃于水的親情
  •     許三觀對許玉蘭說:“總共是八角三分錢…你什么時候嫁給我?”
      
      許三觀罵離家出走的一樂:“你這個小崽子,小王八蛋……誰倒霉也不如我倒霉,下輩子我死也不做你的爹了,下輩子你做我的后爹吧。你等著吧,到了下輩子,我要把你折騰得死去活來……”
      
      許三觀去給被批斗的玉蘭送飯,心里難受,對她說:“我來了。”
      
      許三觀一路賣血去上海時,對遇見的老頭說:“就是把命賣掉了,我也要去賣血?!?br />   
      ……
      
      許三觀自私、偶爾殘酷,典型的小人物。但許三觀的流氓氣里含著一股子溫情。隨著時間推移,各種事情的發(fā)生,他也在變化。更讓人感覺到,他的心是暖的。對妻兒的愛,是深的。
      
      余華的文字多么平易近人,不深邃也不賣弄,簡潔、準確而有力,不搶故事的風頭,只讓故事好讀又生動。
      
      我看完《活著》,忍不住還想看一本余華的書,就看到了《許三觀賣血記》。第一眼看這個題目,有些不忍,第一反應(yīng):瞧這題目,小說大概比《活著》更殘忍悲苦吧?
      
      看到最后,感嘆,許三觀的一生比起福貴的一生,真是幸運多了。
      
      老年的許三觀,還有這樣的日子:“走在街上時,臉上掛滿了笑容,笑容使他臉上的皺紋像喝水一樣波動起來?!?br />   
      許三觀的以后,還會有許多許多這樣的日子。
      
      許三觀說過:“熬過了這苦日子,往下就是很長很長的好日子了?!?br />   
      
  •      這也是看的余華的第一部書吧,之前也看過這本書一點(好像很多書都是聽過或者看過書本前半部分,可見我是多么的懶惰啊,想了解的更多,想學習的更多,卻不愿意花時間)
       這本書講述的就是許三觀在自己的一生中,多次靠著賣血度過難關(guān),這篇文章用了夸張的手法描寫,一開始感覺有點搞笑,后面有點不喜歡這種風格,整本書看下來讓人有一種壓抑的感覺,也感覺到作者文字中的戲謔。在那個階級斗爭和文革的年代,底層百姓的生活是十分辛苦的,他們?yōu)榱松钕氯ィ龀隽嗽S多的努力。作者描寫這樣的故事,也是對那樣一個社會的抨擊吧,人們無法靠著自己的努力去賺錢去生活,只能不停的賣血,那樣一個制度和社會就像一個抽血的機器,壓榨著底層人民。生活多么的無奈,但是我們還得繼續(xù)下去。
  •     坐在辦公室里 閑來無事 想起《活著》 想起福貴的一生 想起余華在《活著》里平靜卻又極其“冷血”的敘述 于是又找來《賣血記》 兩本都是一口氣讀完 本想余華會在《賣血記》里極盡一切"手段"對許三觀一家進行“摧殘” 但是沒有 最后還是給了他一個完整的家 一個不需要再靠賣血來喂飽苦難這頭嗜血惡魔的家
      許三觀從開始的盲目賣血 到有目的的賣血 再到最后不要命的賣血 教他賣血的人一個敗掉了 一個死了 而他卻還活著 全書讀完最有意思的在于最后 一個無需靠賣血來活下去的人 竟然突然之間懷疑自己的存在感 懷疑自己的價值 非得要去再賣一次 以證明自己 而當別人攔住了他 對他說
      老家伙的血已經(jīng)毫無用處 只能配當油漆刷時 這無非是對它極其沉重的打擊 要知道 就是因為這血才讓他有了老婆 保住了自己經(jīng)營了十多年的家 讓一家吃了碗面 奉承了隊長 最后一路賣血救了一樂的 也許也救了來順 來喜 告訴他們一條無路可走時的路 然而幫他度過一個一個難關(guān)的救命稻草 此時卻成了別人眼中一無是處的廢物 這無疑徹底的擊垮了他 每個人都有活著的理由與信念 支持著我們走下去 許三觀需要守護他的家 當他無法通過雙手勞作來實現(xiàn)時 只好挽起衣袖 而當他挽起衣袖也無法滿足時 他彷徨了 他害怕 人都有習慣的天性 這么多年下來他習慣了苦難 習慣了在大災(zāi)難面前 一次又一次的化險為夷 “拯救世界”
      
      許玉蘭把許三觀送回了家
      許三觀趴在桌上就睡了 飯也沒吃 一樂把他扶到床上睡好
      
      許三觀又來到了醫(yī)院 看到了阿方 看到了根龍 他們一起來到井邊喝了8碗井水 見了李血頭 獻完血后到了勝利飯店
      伙計來到了他們面前 問他們要什么 許三觀兩根手指敲在桌上說:
      “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黃酒溫一溫”。
      根龍對著喊道:”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黃酒也給我溫一溫“。
      阿方也喊道:”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黃酒也給我溫一溫“。
      一樂扶著許玉蘭起身回家 看著一個黃土堆越來越遠 漸漸模糊 。。。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