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力士

出版時間:2004-9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王剛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新中國60年長篇小說典藏:英格力士》主要內(nèi)容:少年劉愛夢寐以求能夠擁有一本厚厚的英語詞典,渴望能夠說一口純正的“英格力士。文明衡有的年代,成年人將對文明的向往自殘般地壓抑著,而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卻執(zhí)著追求著心目中的神圣,仁慈以及優(yōu)雅與真誠,在他敏銳躁動而又無所顧及的目光下,一串串隱蔽的事件,一個個復雜的心靈一一呈現(xiàn)。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英格力士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4條)

 
 

  •     當你老了,你就再也記不起你的童年。從這點上講作者王剛從沒有老過,替他發(fā)聲的劉愛也從沒有老過。他還那么清楚地記得一個小孩子的痛苦,而我,轉(zhuǎn)頭一想,已經(jīng)無法理解了。
      成熟得太早,也就意味著從來沒有長大。男孩有個神奇的名字,劉愛,在那個不知愛為何物的地方。這個名字注定了他的命運。大人的世界是那么神秘,有一條清晰的楚河漢界,那么多他不懂的詞語:愛,什么是愛呢?觸及靈魂,什么是靈魂呢?他睜著清醒的執(zhí)拗的眼睛,看人們互相傷害。有些事情長大了也不會懂。只有一個人,像陽光一樣簡單易懂,他追求高貴,他追求仁慈,他為愛情坐了十年牢,他是英格力士。
      一本詞典為男孩提供了太多東西。捧著它就好像把整個世界捧在了手里。它是智慧,是文明,是看不見的南京、美國和巴黎,是許給他的種種可能性,五月雪明亮,手風琴好聽,女孩兒美麗,在這個空空如也的時代里。他多么希望有一本指南,教他什么去愛,什么去恨。然而一切都太復雜了,該愛的人不那么可愛,該恨的人又似乎不那么可恨。只有一個人可以明白無誤地被愛:英格力士。
      于是男孩兒也變成了一個英格力士。一大一小兩個男人在月光下合唱《Moon River》,在一個不可能的年代。他們交換著、獨白著一些話語,有時美得令人想哭泣。此時美又同時源于孤獨,就像赫本沙啞的孩子嗓音,唱得不那么好,卻總是讓人想哭。
      然后人們一下子老去,沒老的人就過早地死去。一個時代倏忽而過,兩個飄零人從世界回來,他們都老了。太陽的頭發(fā)已經(jīng)花白,講究的衣服也已經(jīng)過時。這樣的結(jié)局似乎有點倉促,但是,變老不就是一下子的事情嗎。
  •      在一個陽光溫暖著冬日的下午,在一個樹葉搖晃著光線的書吧,讀起這個故事時,卻驚奇地發(fā)現(xiàn)內(nèi)容似曾相識。慢慢地讀下去再回憶起,這時一本我曾經(jīng)讀過的書,是一本從學校圖書館借來的書??墒怯洃泤s是那么不可靠,讀過的書,卻絲毫沒有印象地買來再次讀起。
       《英格力士》這本被茅盾文學獎提名并被翻譯成十幾種語言暢銷于海內(nèi)外的小說,貫穿于其中的是兩個詞——愛(Love)和靈魂(Soul)。
       說起愛。既有主人公劉愛對于英語和英語老師王亞軍那純摯的愛,又有王亞軍以及劉愛對于阿吉泰的愛情,當然還有劉愛母親與兩個男人——劉愛父親和校長之間的感情,黃旭升對于男英語老師的那種純真的愛,李垃圾對于黃旭升的愛……
       這都是在時代壓抑下發(fā)生的愛,無可辯駁卻又實實在在的愛。這種愛的力量總是讓我們淚流滿面,也總是對于這種愛的回憶讓我們淚流滿面。 在當代文學中對于愛的豐富闡釋,王剛的這部作品算是一個不小的成就。這也是它被翻譯成各種語言的原因之一。
       說起靈魂。卻是一個比較嚴肅的話題。靈魂是什么?這是以主人公為代表的許多人在那個年代的疑問。而王亞軍則代表著劉愛在此生遇到的在此生看到的那種對于變態(tài)年代的反抗,這種反抗的欲望深深扎根于劉愛與王亞軍的靈魂中。這部小說,也是關于靈魂的。
       說起憂郁。書中有這樣一句話:童年的憂郁經(jīng)常遠遠勝過那些風燭殘年的老人。這種憂郁是中國式的,不是村上《挪威的森林》那種憂郁,也不是塞林格《麥田的守望者》那種憂郁,而是只能在王朔、余華等中國作家的作品中體認出的中國式憂郁。
       說起理想。王亞軍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應該有理想,就像一個房間應該有窗戶一樣。當然,這不僅是王亞軍、劉愛,還有劉愛的父母、李垃圾等一系列人物的理想。這是那個年代下富有時代特色的東西,只屬于那個年代的東西。
       說起成長??梢哉f這是一部成長小說,一部描寫著青春的小說。中國男孩式的中國青春。發(fā)育期性欲的萌動,對于自慰的探索,對于女體的偷窺,對于父母壓制的苦悶與反抗,對于自身的罪惡感,這都是鮮明而真切的成長記憶。
       其實,還可以說起很多,很多屬于那個年代,但又可能也屬于這個年代的東西。這些東西關于愛,關于靈魂,關于我們每一個人,也關于我們這個時代與國家。
       聽說陸川明年會將這部小說搬上電影熒幕,這很讓人期待。但我更期待它將引起更多人對于這部小說本身的興趣。
  •     【鐘表的聲音響亮地叫著,象是嬰兒的渴望奶水時的呼喊,這說明時間總是在走著自己的路,我們的一切活動都包括在時間里。時間最大,人類最小。】
      
      【人總是這樣的,從來都是親近的人互相傷害。最殘酷的行為往往發(fā)生在親人之間。我是指心理上的?!?br />   
      【可是,當季昀舉目望去時,滿目的金黃色讓他安慰,他會對自己說也許你來的這個地方還真不能說是世界上最差的地方了。因為有鑒湖,有烏魯木齊河,還有湖南墳園……所以這些東西都在滋潤著他的生命,讓他在這兩年里的心靈得到調(diào)整,于是花花世界和老板一起都變得遙遙渺渺。他生活在烏魯木齊的時候可能心情真是又壞又平靜。壞的是自己被老板扔了,平靜的是,他可以象我一樣天天寫作?!?br />   
      
      【想想真是有意思,有時候你在春天里得到的東西,還沒有經(jīng)歷秋天,僅僅是在夏天里,就丟失了?!?br />   
      【其實,小人物們常常誤解了大人物的記憶力,以為他們是真的記憶力不好了。不對,只除非他壓根就不打算再認識你,否則,他是不會忘了你的,就象是你也沒有忘記他一樣。我們原諒大人物記不住我們,是因為我們懦弱,恐懼,還有,那就是我們與他們之間距離遙遠,就象是你把自己的一只腳浸泡在春天的烏魯木齊河里,那種冰涼讓你想起了他遙遙的源頭是天山深處的冰山一樣?!?br />   
      【敏感的男人和敏感的女人彼此是那么不重視別人的委屈,而只想著自己,這是不他們在以后的日子里特別需要思想改造的理由或者基礎。】
      
      【父親不停地重復地說著廢話,象是對著世界解釋:一個女人,你愛她,你怕她,你能拿她怎么樣?】
        
      【這似乎是一句名言。一個女人你愛她,怕她,你對她無可奈何。我以后聽過一代代的人都說過這句話,這說明了它的份量。】
      
      【回到了教室里,我看黃旭升正在背著英語課文。她說,王亞軍對她說學英語不能光記單詞,更不能光學語法,而是要背誦課文。要培養(yǎng)出一種語感。更為重要的是,還要漸漸行成一種用英語思維的習慣。】
      
      【母親不一樣,她把每一項交給她的工作都當作她事業(yè)的夢想那樣作,昨天她想在烏魯木齊設計出超過十層的大樓,今天她又把全部的智慧和想象用在防空洞上。】
      
      【父親在自己設計的許多方案中,選擇并說服領導用了這個方案,那就是在學校墻體的臂彎里,盡可以多地留下這些樹,他經(jīng)常說:因為它們已經(jīng)在這兒生活了幾百年,不管你是漢族人,還是維吾爾人,都不要跟這些古樹去爭,它們知道我們的前生,也知道我們的身后?!?br />   
      【他站在屋內(nèi)的地板上,眼睛里充滿了憂傷。那是一種與我父親一樣的表情,我當時還不明白,男人們?yōu)槭裁纯偸悄敲磻n傷,是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有女人嗎?】
      
      【王亞軍從不解釋,微笑沒有離開過他那總是被剃須刀刮得發(fā)青卻又能顯出紅潤的臉上。而他的憂傷總是在眼睛后邊很深的地方?!?br />   
      【有的時候我常想:一個人的命運被決定就這么簡單,是誰在決定我們的一生的命運?它推著我們從生到死,從挖防空洞這樣的大事,到學英語這樣的小事……我是說,在我這篇回憶錄里,事情為什么要這樣發(fā)生,而不那樣發(fā)生?】
      
      
      【許多早晨我都睜著眼睛等待,我意識到自己必須在那時睜開眼睛等待,機會是在瞬間中消失的,她們一定會來.如果我因為不小心而在那時閉上了眼睛,我就會喪失自己一生的幸福.】
      
      
      【女人的關懷有時是那么偉大,一個人在享受這種關懷的時候一定要仔細體會,那是人間最有價值的東西,如果你忘了或者注意不到女人為你帶來的這種溫情,你這一生肯定是不幸的,而且,你肯定會為你的粗心付出代價?!?br />   
      【如果你真的想學什么,那也真是你自己的事,得看你有沒出有這個興趣。一個人在為自己有興趣才去學某種東西,那是多么美好的境界?你們有嗎?沒有??晌矣??!?br />   
      【我的內(nèi)心無比陽光,因為一個陽光女孩兒正在向我靠近,天上一個太陽,地上一個太陽,黃旭升與她天上的同類相輝映,陽光灑在陽光身上。于是我就說:SUNSHINE。黃旭升聽到之后,就笑了。我現(xiàn)在可以負責的說:她的笑很燦爛。】
      
      【于是,我們的英語角落和英語教堂每天都以種種方式重復,那是聲音的重復,是畫面的重復,是詞句的重復,也是成長的重復。
        一個孩子與大人的英語對話在重復之中回旋。】
      
      【那時我就懂了,真正的傷害永遠是在親人們之間發(fā)生,而且往往是以愛的名義,因為一般的人他們沒有辦法象父母一樣靠近你?!?br />   
      【母始終沒有出來找我,他們比我沉得住氣,他們吃飽了,于是他們就很有耐心地以這種方式懲罰自己的獨生子,那時家里只有一個孩子的很少,都是一大群,象生了一窩豬一樣,只有我們家是例外,沒有兄弟姐妹的我從來就很孤獨。】
  •     一讀就停不下,像書中“我”的淚水一樣止不住的讀到結(jié)尾。我決定買一本送給我的LL,如果我將來有兒子,這本書也將送給他。
      
      翻開這本書,一個男孩兒的成長將如同流水一樣源源不絕的蜿蜒著流過來。他讓我想起了哈利波特,同樣的在一路逆境中成長,同樣被扭曲人性的黑暗籠罩著,同樣有美麗的姑娘和溶漿一樣的愛,有淚水也有陽光,有精神的導師,也有對父母的質(zhì)疑,有“我”的無奈和猶豫但又堅持的選擇。這是一個男孩兒的成長,其實也是很多人的成長。很多人常常輕描淡寫的說自己的童年或少年無憂無慮,其實那也許是在成長中選擇了一種失憶般的隱瞞。凡是有一顆敏銳的心的孩子,都曾面臨黑洞般深重而神秘的未知,都時而敬仰、時而鄙視、時而疑惑的偷窺著身邊的成年人,偷窺著一些事,偷窺著一些微妙的變幻,定格成如電影膠片般的反轉(zhuǎn)回憶。這一切都是一個個謎,充斥在所謂無憂無慮的時光中,讓少年的心不斷迷茫、恐懼、甚至流淚,成為無法言說的憂傷色調(diào),沉淀在心底陪伴一生。也正是這些色調(diào)慢慢累積成一個人的靈魂,在無形中匯成了一條生命的暗流,無論你是否無知無覺,還是驚醒掙扎,你的路你的選擇總在受著這暗流的指引,蔓延向似乎清晰又似乎模糊的前方。
  •     先說兩則小事吧……
      
      第一則小事:
      當代的一個大學文學教授,在給大學新生上課的時候,先問道:“你們誰看過10本以上的法國文學作品?”全班幾乎無人舉手。教授于是降低了標準,問:“誰看過三本以上的法國文學作品?”終于有人舉手了,只不過三三兩兩,實在稀少。誰看過《紅樓夢》?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學生舉手。誰看過《紅樓夢》的連續(xù)???這下好一點,超過了半班。
      于是教授無奈地說道:“知道嗎,我把一個文革時期的學生叫到這里,隨便是誰,都能隨口列舉出十本法國文學,十本俄國文學,十本美國文學……”
      學生們面面相覷,露出了難以相信的表情。
      
      第二則小事:
      我朋友有個通信長達十幾年的筆友,他的家在甘肅省最偏遠最窮的地方??寄硞€英語考試的時候(記不清楚是四六級還是什么,不過難度差不多),他手頭唯一能找到的復習資料,就是一本四級英語詞匯——沒有考綱,也沒有習題。
      他用了最笨的辦法來過這個考試:就是硬背,把這本書里每一個英文單詞的意思都背下來,把每個例句的意思都吃透都弄懂。
      他最終高分通過了那個考試,并且獲得了一種我們這些人難以體會到的成就感。他把他考試的成功很興奮地告訴我朋友——我們這些四六級都只能將及格的人聽后,都用純潔的45度角仰視來佩服他的毅力。
      
      就是這兩件小事吧,它們是在讀完這本小說之后我最先想到的。
      
      學習這種事永遠不是一個學生的義務,而是他的權利。所以當老師總說:“好好學習是學生的義務”的時候,他的邏輯其實是有問題的。之所以是權利,表明一個人可以放棄它——我曾見過當今的那么多年輕人,在高考之后就自愿地永遠放棄了學習的權利。
      然而如果讓他們生活在文革時代呢?生活在那個如果不去“偷”就沒有學習的權利的年代,他們又會變成什么樣子呢?又或者讓他們生活在資源及其貧乏的地區(qū),讓他們能學習卻找不到書,甚至有的地方找不到紙筆……我相信,這絕對會比今天學校里所見到的情形好,好很多。
      
      正如作者在小說里所說,本書的主題,就是“偷”。
  •     這書和在<當代>發(fā)表時的差別不小。有一個,就是那個“球”字,怎么在正式出書時都是這樣寫了,作者故意改的嗎,還是字庫里沒這個字?還有,李垃圾一會兒叫李建民一會兒叫李建明。書里有錯別字。有個別句子怎么讀著都像病句。總之覺得這書有些地方還嫌粗糙,不知再版時改了沒有。
      
      我個人覺得這書在當代文學里算不錯了。
      
      如果阿吉泰真的和王亞軍好了,他們會過得很好嗎?比如,范主任肯定會找王亞軍麻煩。王亞軍本身就有思想傾向和作風問題,再搭上個阿吉泰,更不得了了。
  •     For my book review, and an interview with the translators, see:
      
      http://www.douban.com/note/24267692/
  •     這是一本屬于所有在青春期經(jīng)歷過彷徨痛苦和掙扎的人的書,你可以把它當作烈酒或者毒藥,能使你身不由己地一飲而盡,然后化成依然滾燙的淚水奔涌著流出來,濕潤那漸漸干涸的內(nèi)心。在閱讀過程中,我好幾次因為哽咽而不得不暫停,一些看似平凡無奇的詞句或者小細節(jié),猶如利劍一般插入心里,在你還來不及做好準備的時候。我慶幸自己依然保持著一顆熱血沸騰的心,雖然很多時候以為它被消磨和掩蓋了。
      
      叫做劉愛的少年跟隨高級知識分子父母到新疆支邊,在那個動亂的文化大革命時代。這樣的背景本來就籠罩著一層暗紅的血色,再加上他對美麗女老師的愛慕,與時刻奮力維持紳士風度的英語老師的友誼,還有瘋掉和死去的朋友們,母親與校長的奸情,對自己身世的懷疑,以及無時無刻不在身邊縈繞著的殘酷的現(xiàn)實,這一切足以使人崩潰。他該怎樣逃出重圍?是壓抑還是變態(tài)?是掙扎還是沉淪?這些問題都沒有答案。正如每一個正在經(jīng)歷青春或已經(jīng)失去青春的人,在當時都毫無選擇。
      
      “童年的憂郁經(jīng)常遠遠勝過那些風燭殘年的老人?!?br />   
      故事從學校來了英語老師開始,那個從上海到新疆的男人有著與時代不符的氣質(zhì)。最使人覺得無奈的是他無論在何時都要將自己的信念堅持到底,不管是被送去挖防空洞、被心愛的女人拒絕,還是最后因為流氓罪被判刑10年。也許當一個人的精神力量大于環(huán)境和肉體的時候,這個人就能遠遠地超脫在世俗之外。
      
      英語老師王亞軍是本書的靈魂。我想作者可能是借著這個人物表達自己的想法,至于表面上的主角劉愛,則只是為了表達這一切而寄托的某種載體。青春期的所有苦難都是深刻而又打動人心的,即便那微不足道。多年后你回想起來的時候可能會淡淡一笑,說句,都過去了,只是心里那被拳頭緊緊纂住的痛覺卻延續(xù)幾十年依然不變。
      
      劉愛接觸英語老師之后便瘋狂地迷戀上了英語,這一門現(xiàn)在不得不學的科目在當時卻是屬于隨時隨地可以拿掉的。想叫英語老師去挖防空洞,他就得把課停了馬上去挖,私下輔導了幾個學生,還被家長一一猛扇耳光。王亞軍隨時儀表整潔,噴著香水,走路或講話時昂著頭,“微笑看著你的眼睛”。劉愛對英語產(chǎn)生興趣的主要原因是對英語老師那高尚的生活方式和品格的向往,他從骨子里就不是一個安分的人,即便覺得自己很怯懦。
      
      每個時代都有這樣的人,他們的表現(xiàn)方式可能不同,但傳達出的訊息卻相似。不要對現(xiàn)實妥協(xié),不要滿足于目前的環(huán)境,不要隱藏和壓抑自己。在現(xiàn)在看來這是有個性、另類或者先鋒,而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之下,這代表著反對社會和國家。人們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他們也不敢把想法付諸行動,為了生活,為了能有口飯吃并保住小命活下去。而這樣茍且偷生有什么意思呢?英語老師王亞軍,維語老師阿吉泰,少年劉愛都是敢于對傳統(tǒng)說不的人,他們的下場也就可想而知。
      
      在王亞軍身上我看到了自己一直在堅持和企圖達到的某種東西,這樣一個悲劇角色注定無法平穩(wěn)過完一生,但我覺得他根本就不在乎?;蛘哒f,他不屑去計較。他站的比別人高,從一開始就這樣,當然看得也比別人遠。我一貫的劣根性開始作祟,又開始思考這樣有什么意義?該得到的他沒有得到,不該失去的卻一直失去著,只為了堅持自己那種匪夷所思的信念。這樣究竟是否值得?
      
      劉愛與王亞軍都喜歡阿吉泰,王亞軍正面苦苦追求,被扇過耳光、被拒絕了無數(shù)次也沒實現(xiàn)目的。而劉愛偷看她洗澡,在防空洞里拉過她的手,進過她的房間,吃過她買的湯飯。最后阿吉泰還在防空洞里給劉愛看了自己的裸體。而王老師什么也沒有得到,跟劉愛去偷看她洗澡的時候還沒來得及看清楚就被人抓住,究竟誰吃虧誰獲利?根本說不清楚。阿吉泰到底在想什么沒人知道。王老師公判大會那天,劉愛被叫上臺去宣讀罪狀,王老師面帶微笑地看著他的眼睛,示意他可以開始讀了。劉愛揮手一撒,把那一大疊稿子拋向空中,然后頭也不回地跑了出去。這是他唯一能做的抵抗,他一直渴望變成一個紳士,我覺得他天生就是。
      
      英語和英語詞典是貫穿全文的主要線索,從開始到最后發(fā)生的一切悲慘的事情都由英語引起,又被英語詞典“發(fā)揚光大“,人們在由26個英文字母組成的怪圈中不斷殘殺著自己和別人的人性。這只是一個投射面,作者并不想把一切都依靠在時代背景下,他只是借此講了一個殘酷的青春故事。說是殘酷,卻又不是明顯的,而是隱藏在日常生活之下,被壓抑和扭曲的小人物。
      
      在人物性格上刻畫得相當成功,并沒有使用過于晦澀或華麗的辭藻,就是平淡樸實而又真摯的講述。正因為語氣太平淡了,所以使人想哭。諸多滅頂之災都像談論一件普通事情似的就這么說出來了,沒有進行絲毫渲染。這是作者的高明之處,使人看的時候覺得在喝一杯酒,喝完之后才發(fā)現(xiàn)吞下了刀片。猶如某種暗傷。
      
      故事的結(jié)尾,劉愛沒有考上大學,從本地中專畢業(yè)之后回到以前的學校當英語教師。他跟王老師一樣穿著講究,往身上灑香水,經(jīng)常為可愛的女學生補課,并覺得那些學習好的女孩子唱英語歌,是人生最美麗的事情。他覺得自己還是驕傲的,盡管只是一個英語老師,可英語包圍著他,讓他有著一般人沒有的氣質(zhì)。在秋天的中午,他為父親掃完墓回去,在路上遇見了王老師。
      
      短暫的對話之后他的眼淚像“天山的融雪“(文中語)一般流下來,流過了青春的歲月,愛過和背叛過的人,以及本來平凡卻又不斷閃光的人生。全書的感情在這一刻達到極致,我放任自己安靜地流了一會眼淚,然后悄悄地擦去。以后再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想我還是會被打動。
      
      “我曾經(jīng)想當一個外交官,我把這個理想告訴了王亞軍。當時英語老師笑了,說:“一個人應該有理想,就像一個房間應該有窗戶一樣?!?/li>
  •   豐富了,反而在選擇中痛苦。
  •   權利只有在沒有的時候才會讓人覺得是權利
  •   這么好的文章,怎么可以沒有人留言呢
  •   寫得好棒~分析得很透徹
  •   很好,雖然沒有經(jīng)歷過那段歲月,但卻依然被小說所打動
  •   很喜歡這本小說,感情是真摯的,簡單語言寫的很打動讀者,你會不經(jīng)意間喜歡上它。讀它給我一種少年的滿足和快樂。。。。日子就是這樣鮮活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