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與子

出版時間:2011-9  出版社: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作者:(愛爾蘭)科爾姆·托賓  頁數(shù):238  譯者:柏櫟  
Tag標簽:無  

前言

  短篇小說的物理 ——“短經(jīng)典”總序 王安憶 好的短篇小說就是精靈,它們極具彈性,就像物理范疇中的軟物質(zhì)。  它們的活力并不決定于量的多少,而在于內(nèi)部的結(jié)構(gòu)。作為敘事藝術(shù),跑不了是要結(jié)構(gòu)一個故事,在短篇小說這樣的逼仄空間里,就更是無處可逃避講故事的職責(zé)。倘若是中篇或者長篇,許是有周旋的余地,能夠在寬敞的地界內(nèi)自圓其說,小說不就是自圓其說嗎?將一個產(chǎn)生于假想之中的前提繁衍到結(jié)局。在這繁衍的過程中,中長篇有時機派生添加新條件,不斷補充或者修正途徑,也允許稍作旁騖,甚至停留。短篇卻不成了,一旦開頭就必要規(guī)劃妥當(dāng),不能在途中作無謂的消磨。這并非暗示其中有什么捷徑可走,有什么可被省略,倘若如此,必定會減損它的活力,這就背離我們創(chuàng)作的初衷了。所以,并不是簡化的方式,而是什么呢?還是借用物理的概念,愛因斯坦一派有一個觀點,就是認為理論的最高原則是以“優(yōu)雅 ”與否為判別。“優(yōu)雅”在于理論又如何解釋呢?愛因斯坦的意見是:“ 盡可能地簡單,但卻不能再行簡化。”我以為這解釋同樣可用于虛構(gòu)的方式。也因此,好的短篇小說就有了一個定義,就是優(yōu)雅?! ≡趪馉t講故事的時代,我想短篇小說應(yīng)該是一個晚上講完,讓聽故事的人心滿意足地回去睡覺。那時候,還沒有電力照明,火盆里的燒柴得節(jié)省著用,白晝的勞作也讓人經(jīng)不起熬夜,所以那故事不能太過冗長?! 〖幢闶恰短旆揭棺T》里的謝赫拉查達,為保住性命必須不中斷講述,可實際上,她是深諳如何將一個故事和下一個故事連接起來。每晚,她依然是只講一個故事,也就是一個短篇小說。這么看來,短篇小說對于講故事是有相當(dāng)?shù)挠嘣?,完全有機會制造懸念,讓人物入套,再解開扣,讓套中物脫身。還可能,或者說必須持有講述的風(fēng)趣,否則怎么籠絡(luò)得住聽眾?那時代里,創(chuàng)作者和受眾的關(guān)系簡單直接,沒有掩體可作迂回。  許多短篇小說來自這個古典的傳統(tǒng)。負責(zé)任的講述者,比如法國莫泊桑,他的著名的《項鏈》,將漫長平淡的生活常態(tài)中,渺小人物所得出的真諦,濃縮成這么一個有趣的事件,似乎完全是一個不幸的偶然。短篇小說往往是在偶然上做文章,但這偶然卻集合著所有必然的理由。理由是充分的,但也不能太過擁簇,那就會顯得遲滯笨重,缺乏回味。所以還是要回到偶然性上,必是一個極好的偶然,可舒張自如,游刃有余地容納必然形成的邏輯。再比如法國都德的《最后一課》,法國被占領(lǐng),學(xué)校取消法語課程之際,一個逃學(xué)孩子的一天。倘是要寫雜貨店老板的這一天,怕就沒那么切中要害。這些短篇多少年來都是作范例的,自有它們的道理。法國作家似乎都挺擅長短篇小說,和精致的洛可可風(fēng)氣有關(guān)系嗎?獨具慧眼,從細部觀望全局。也是天性所致,生來喜歡微妙的東西,福樓拜的長篇,都是以纖巧的細部鑲嵌,天衣無縫,每~局部獨立看也自成天地。普魯斯特縋尋逝去的時光》,是將一個小世界切割鉆石般地切成無數(shù)棱面,棱面和棱面折射輝映,最終將光一攬收盡,達到飽和。短篇小說就有些像鉆石,切割面越多,收進光越多,一是要看材料的純度,二是看匠人的手藝如何?! 《唐≌f也并不全是如此晶瑩剔透,還有些是要樸拙許多的,比如契訶夫的短篇。俄國人的氣質(zhì)嚴肅沉重,胸襟闊大,和這民族的生存環(huán)境、地理氣候有關(guān),森林、河流、田野、冬季的荒漠和春天的百花盛開,都是大塊大塊,重量級的。契訶夫的短篇小說即便篇幅極短小,也毫不輕薄,不能以靈巧精致而論,他的《小公務(wù)員之死》、《變色龍》、《套中人》,都是短小精悍之作,但其中的確飽含現(xiàn)實人生。是從大千世界中攫取一事一人,出自特別犀利不留情的目光,人木三分,由于聚焦過度,就有些變形,變得荒謬,底下卻是更嚴峻的真實。還有柯羅連科,不像契訶夫?qū)懙枚喽抑?,卻也有一些短篇小說令人難忘,比如《怪女子》,在流放途中,押送兵講述他押送一名女革命黨的經(jīng)歷——俄羅斯的許多小說是以某人講故事為結(jié)構(gòu),古時候講故事的那盆火一直延續(xù)著,在屠格涅夫《白靜草原》中是篝火,普希金的《黑桃皇后》則是客廳里的壁爐,那地方有著著名的白夜,時間便也延長了,就靠講故事來打發(fā),而在《怪女子》里,是驛站里的火爐。一個短暫的邂逅,恰適合短篇小說,邂逅里有一種沒有實現(xiàn)的可能性,可超出事情本身,不停地伸展外延,直向茫茫天地。還有蒲寧,《輕盈的呼吸》。在俄羅斯小說家,這輕盈又不是那輕盈。一個少女,還未來得及留下連貫的人生,僅是些片鱗斷爪,最后隨風(fēng)而去,存人老處女盲目而虔敬的心中,彼此慰藉。一個短篇小說以這樣渙散的情節(jié)結(jié)構(gòu)起來,是必有潛在的凝聚力。俄國人就是鼎力足,東西小,卻壓秤,如同隕石一般,速度加重力,直指人心?! ∫劧唐≌f,是繞不開歐·亨利的,他的故事,都是圓滿的,似乎太過圓滿,也就是太過負責(zé)任,不會讓人的期望有落空,滿足是滿足,終究缺乏回味。這就是美國人,新大陸的移民,根基有些淺,從家鄉(xiāng)帶了上路的東西里面,就有講故事這一缽子“老娘土”,輕便靈巧,又可因地制宜。還有些集市上雜耍人的心氣,要將手藝活練好了,暗藏機巧,不露破綻。好比俗話所說: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歐·亨利的戲法是甜美的傷感的變法,例如《麥琪的禮物》,例如《最后的常舂藤葉子》,圍坐火盆邊上的聽客都會掉幾滴眼淚,發(fā)幾聲嘆息,難得有他這顆善心和聰明。多少年過去,到了卡佛,外鄉(xiāng)人的村氣脫凈,已得教化,這短篇小說就要深奧多了,也曖昧多了,有些極簡主義,又有些像謎,謎面的條件很有限,就是刁鉆的謎語,需要有智慧并且受教育的受眾。是供閱讀的故事,也是供詮釋的故事,是故事的書面化,于是也就更接近“短篇小說”的概念。塞林格的短篇小說也是書面化的,但他似乎比卡佛更負責(zé)任一些,這責(zé)任在于,即便是如此不可確定的形勢,他也努力將講述進行到底。把理解的困難更多地留給自己,而不是讀者。許多難以形容的微妙之處,他總是最大限度傳達出來,比如《為埃斯米而作》,那即將上前線的青年與小姑娘的茶聊,倘是在卡佛,或許就留下一個玄機,然后轉(zhuǎn)身而去,塞林格卻必是一一道來。說的有些多了,可多說和少說就是不同,微妙的情形從字面底下浮凸出來,這才是真正的微妙。就算是多說,依然是在短篇小說的范圍里,再怎么樣海聊也只是一次偶爾的茶聊。還是那句話,短篇小說多是寫的偶然性,倘是中長篇,偶爾的邂逅就還要發(fā)展下去,而短篇小說,邂逅就只是邂逅。困惑在于,這樣交臂而過的瞬間里,我們能做什么?塞林格就回答了這問題,只能做有限的事,但這有限的事里卻蘊藏了無限的意味。也許是太耗心血了,所以他寫得不多,簡直不像職業(yè)作家,而是個玩票的。而他千真萬確就是個職業(yè)作家,唯有職業(yè)性寫作,才可將活計做得如此美妙?! ∫獯罄穆芬良?middot;皮蘭德婁,一生則寫過二百多個短篇小說。那民族有著大量的童話傳說,像卡爾維諾,專門收集整理童話兩大冊,可以見出童話與他們的親密關(guān)系,也可見出那民族對故事的喜愛,看什么都是故事。好像中國神話中的仙道,點石成金,不論什么,一經(jīng)傳說,就成有頭有尾的故事。比如,皮蘭德婁的《標本鳥》,說的是遺傳病家族中的一位先生,決心與命運抗爭,醫(yī)藥、營養(yǎng)、節(jié)欲、鍛煉,終于活過了生存極限,要照民間傳說,就可以放心說出,“從此他過著幸福的生活”,可是在這里事情卻還沒有完,遺傳病的族人再做什么?再也想不到,他還有最后一搏,就是開槍自殺,最后掌握了命運!這就不是童話傳說,而是短篇小說?,F(xiàn)代知識分子的寫作漸漸脫離故事的原始性,開始進入現(xiàn)實生活的嚴肅陛,不再簡單地相信奇跡,事情就繼續(xù)在常態(tài)下進行。而于常態(tài),短篇小說并不是最佳選擇,卡佛的短篇小說是寫常態(tài),可多少晦澀了??柧S諾的短篇很像現(xiàn)代寓言,英國弗吉尼亞·伍爾芙的短篇更接近于散文,愛爾蘭的詹姆斯·喬伊斯的《都柏林人》則是一個例外,他在冗長的日常生活上開一扇小窗,供我們窺視,有些俄國人的氣質(zhì)。依我看,短篇小說還是要仰仗奇情,大約也因為此,如今短篇小說的產(chǎn)出日益減少。  日本的短篇小說在印象中相當(dāng)平淡,這大約與日本的語言有關(guān),敬語體系充滿莊嚴的儀式感,使得敘述過程曲折漫長?,F(xiàn)代主義卻給了機緣,許多新生的概念催化著形式,黑井千次先生可算得領(lǐng)潮流之先。曾看過一位新生代日本女作家山田詠美的小說,名叫《YO-YO》,寫一對男女相遇,互相買春,頭一日她買他,下一日他買她,每一日付賬少一張錢,等到最后,一張錢也不剩,買春便告罄結(jié)束。還有一位神吉拓郎先生的一篇名叫《鮭魚》的小說,小說以妻子給閨蜜寫信,因出走的丈夫突然歸來停筆,再提筆已是三個月后,“他完全像鮭魚那樣,拼命地溯流而歸……”淺田次郎的短篇《鐵道員》因由影星高倉健主演的電影而得名,他的短篇小說多是靈異故事,他自述道是“發(fā)生在你身上……溫柔的奇跡”,這也符合我的觀念,短篇小說要有奇情,而“溫柔的奇跡”真是一個好說法,將過于夯實的生活啟開了縫隙。相比較之下,中國的語言其實是適合短篇小說的,簡潔而多義,扼要而模糊,中國人傳統(tǒng)中又有一種精致輕盈的品位,比如說著名的《聊齋志異》,都是好短篇,比如《王六郎》,一仙一俗,聚散離合,相識相知,是古代版的《斷背山》,卻不是那么悲情,而是欣悅!簡直令人覺著詭異,短篇小說是什么材料生成的,竟可以伸縮自如,緩急相宜,已經(jīng)不是現(xiàn)代物理的概念能夠解釋,而要走向東方神秘主義了! 現(xiàn)在,“短經(jīng)典”這套世界現(xiàn)當(dāng)代短篇小說叢書的出版,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會有多少意外發(fā)生呢? 二○一一年二月二十六日上海

內(nèi)容概要

  《母與子》是托賓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所收九個短篇小說均圍繞母親與兒子的關(guān)系,捕捉一個轉(zhuǎn)折性時刻,在那一刻,母與之間微妙的平衡被打破,或者他們對彼此的認識發(fā)生改變?!赌概c子》中,托賓細致、優(yōu)雅、流暢地刻畫了各色男女,他們受制于習(xí)俗,受制于難以言說的情感,走不出過去的陰影。許多人無可奈何地陷入了生活的泥淖,別無選擇。  托賓透過這些故事,準確展現(xiàn)了人的脆弱和渴望,震撼人心,令人難忘。

作者簡介

  科爾姆·托賓,愛爾蘭當(dāng)代著名作家。一九五五年出生于愛爾蘭一個熱衷于愛爾蘭獨立運動的家庭,畢業(yè)于都柏林大學(xué)學(xué)院。他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曾投身新聞業(yè),曾擔(dān)任愛爾蘭新聞月刊《麥吉爾》(Magill)編輯。 自一九九〇年發(fā)表處女作小說《南方》以來,托賓已出版五部長篇小說、一部短篇小說集、一部戲劇和多部游記、散文集等非虛構(gòu)作品,并主編《企鵝版愛爾蘭小說選》。《大師》是他迄今最著名的作品,獲得二〇〇六年IMPAC都柏林國際文學(xué)獎。他一九九八年發(fā)表的長篇小說《黑水燈塔船》(The Blackwater Lightship)曾獲英國布克獎和IMPAC都柏林國際文學(xué)獎提名。 目前,科爾姆·托賓住在都柏林。

書籍目錄

借口一首歌關(guān)鍵所的著名的藍雨衣家中的神父路上三個朋友暑假工作長冬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搶劫一般不難。偷了錢,就立刻是你的了,把它藏到安全之處。或者偷珠寶、電器或大箱香煙,知道該怎么脫手。有些人信得過,那里所有人都知道怎么處理。但畫就不是一回事了。這關(guān)系到信任不認識的人。如果那兩個荷蘭人是警察怎么辦?最好的法子就是等待,小心翼翼地探一步,然后再等待?! ∷麖纳嘲l(fā)上站起來,走到陽臺前的小窗口邊。然后他走進陽臺。他有些希望會看到下面陰郁的空間藏著一個人,摩托車旁邊孤獨的人,但那里沒人,又空蕩蕩了,仿佛這世上的人為了讓他高興,或者是為了嚇唬他,統(tǒng)統(tǒng)走掉了。他覺得卡西迪把這公寓告訴了他的同事,也許他們不需要人來監(jiān)視他,因為他們有卡西迪了。他現(xiàn)在覺得卡西迪每周都把錢送去警察慈善基金了,這讓他非常惱火。他自問是否是時候?qū)ㄎ鞯献鲂┦裁戳?,但要等到畫成功售出之后。這些年來他明白,某個時間只做一件事總是明智的?! ∷厝ヌ稍谏嘲l(fā)上,盯著天花板,什么都不想。他晚上睡得很好,白天這個點從不困,但現(xiàn)在卻累了。他枕著靠墊側(cè)身躺著,知道小姨子幾小時后才會回來,就慢慢睡著了?! ∷堰^來時,緊張不安。沒法集中注意力,失去控制,他慌神了,坐起來看表。只睡了半小時,但他意識到自己又夢見了蘭法德,他想自己是否可能不再夢到它呢,他離開它已經(jīng)二十四年了。  他夢見自己又回到了那兒,第一次被帶進去,夾在兩個保安之間,沿著走廊一路看。但那不是十三歲的他,而是如今的他,做了多年喜歡的事,結(jié)了婚,每天早晨在孩子們的聲音里醒來,每天晚上看電視,搶劫,制訂計劃組織交易。夢中令他不安的是,他喜歡被關(guān)起來的感覺,生活中有了秩序,遵守規(guī)則,一直被看守著,不需要想太多。他在夢中被帶著走過那些走廊時,有種順服的感覺,還有點兒高興?! ∷诿商貑贪1O(jiān)獄唯一一次服成人徒刑時,大部分時間都喜歡這種感覺。他想念妻子和他們的第一個孩子,也想念想去哪兒就去哪兒的日子,但并不介意每天晚上被關(guān)起來,喜歡所有時間都屬于自己。沒有意外的事發(fā)生,這讓他感到安心。其他獄友知道不要跟他走得太近。他討厭那里的食物,但不太放心上,他討厭監(jiān)獄看守,而他們也知道別去惹他。他妻子每周來探視一次,他什么都不說,什么情緒卻不流露,從不提到他有時非常寂寞孤獨。他們談的都是他出獄后的事,她慢慢地把手指放進他嘴里,那根手指剛剛在她自己體內(nèi)轉(zhuǎn)動過,這樣他就能聞一聞她的味道,留住那味道,她則一邊說著鄰居和家人,一邊再弄點新鮮的味道給他。他摸著她的手,這樣可以把味道留一整天。  在蘭法德最初的日子是他最難忘卻的?;蛟S因為蘭法德在內(nèi)陸地區(qū),而他又從沒出過城市。這個地方讓他大吃一驚,又冷,又不友善,他怎能在此待上三四年。他只得讓自己什么都不去感覺。他從來不哭,一旦感到悲傷,就迫使自己短時間內(nèi)什么都不去想,假裝自己哪里都不在,就這樣熬過了在蘭法德的歲月。  ……

編輯推薦

  一個男子埋葬了母親,用一夜放縱沖刷內(nèi)心的悲傷;一位著名歌手征服了滿場觀眾,但無法取悅在場那個多年未見的兒子。而在托賓的《母與子》最后可能也是最出色的短篇小說《長冬》中,一個年輕人在大雪覆蓋的群山中,搜尋離家出走的母親。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母與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必須500zi才給積分
  •   很好,正版,下次會光臨
  •   感謝人民社出了這套好書
  •   書是正版,打折時買了很多本,劃算
  •   某同學(xué)推薦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