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之路

出版時間:2009-6  出版社: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作者:楊守松  頁數(shù):336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她被列入第一批“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名單,她擁有600年悠久歷史,她幾經(jīng)坎坷、命途多舛。新中國成立后,她得到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的百般呵護,她就是優(yōu)美動人的昆曲?!独デ贰吩佻F(xiàn)了昆曲藝術(shù)的發(fā)展和繁榮,傳字輩絞盡腦汁保留劇目,白先勇傾心打造青春版《牡丹亭》,科學(xué)家王選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惦記著昆曲的振興……一串串精彩的故事留給人們無窮的回味,顯示出中國的形象和民族文化的光彩。

書籍目錄

尋找與守望  上本   燕歸梁  蒲庭芳 第一章 憶秦娥    赫赫輝煌200年  斷井頹垣有誰憐 第二章 神仗兒    創(chuàng)辦昆劇傳習(xí)所  神曲薪火一脈傳 第三章 朝元令    《十五貫》轟動朝野  一出戲救活昆曲 第四章  集賢賓    首屆昆曲藝術(shù)節(jié)  危難時刻見真情 第五章 錦上花    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  撩人春色是今年 第六章 高陽臺    王選建議為昆曲  政府行為更強勢 第七章 小桃紅    湘昆幸自在郴山  永嘉特色農(nóng)家菜 第八章 鶯啼御林    春風(fēng)化雨陶然亭  獨樹一幟燕趙風(fēng) 第九章 漁家傲    十星齊輝大都市  臨川四夢圓上昆 第十章 越恁好    一樣風(fēng)雨坎坷路  十年一劍不尋常 第十一章 折桂令    一年三百六十日  滿庭花雨四季春中本  園林好一:工風(fēng) 第十二章 朝元歌    文章 文人與文化  保護傳承與創(chuàng)新- 第十三章 節(jié)節(jié)高    盤點節(jié)點和亮點  保留劇目是焦點 第十四章 四園春    人間美景蘇州多  虎丘曲會是朝圣 第十五章 傳言玉女    歌罷陽春飛白雪  舞余涼月醉霓裳 第十六章 浣溪沙    吳儂軟玉是何人  好事多磨恁般難 第十七章 蝶戀花    大洋彼岸昆曲迷  做夢女孩是知音 第十八章 意難忘    始作俑者說來由  功成名就是他人 第十九章 破陣子    我情中呵你意中  選擇蘇州是個“緣” 第二十章 虞美人    登高一呼為昆曲  我拿“青春”賭明天 第二十一章 一剪梅    二十年前紅“牡丹”  人在瓊樓 第幾層? 第二十二章 沽美酒    傳承主要傳美德  身體靈魂都改造 第二十三章 玉芙蓉    姹紫嫣紅牡丹開  良辰美景新秀來下本  尾聲  好姐姐 第二十四章 古輪臺    一個世紀(jì)的傳承  兩個聾子的對話 第二十五章 普賢歌    雨后春筍多講座  藝術(shù)傳承待后生 第二十六章 齊天樂    幽蘭香飄沁四海  五彩繽紛好風(fēng)景 第二十七章 粉孩兒    絲竹東傳蓬壺山  神曲無處不銷魂 第二十八章  太師引    昆曲探源訪名師  旅游文化非信史 第二十九章 杏花天    杏花春雨江南會  玉山雅集昆山腔 第三十章 駐馬聽    喜憂參半老與小  水磨雅韻斷續(xù)弦 第三十一章 點絳唇    高屋建瓴文化事  了如指掌昆曲人 第三十二章 雙聲子    戲如人生人如戲  怡園曲境說短長 第三十三章  千秋歲    賞心樂事誰家院  白發(fā)清客寂寞心 第三十四章 山坡羊    “文化中心”說文化  “走進大眾有可能” 第三十五章 啄木兒    何時勾卻心頭債  便是相思莫相負 第三十六奄風(fēng)入松    一生愛好是天然  問誰個真心到底參考書刊  附錄1:俞振飛講話(1978年4月)附錄2:蔡正仁訪談(2006年)附錄3:柯軍昆曲日記附錄4:采訪日記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一章 憶秦娥赫赫輝煌200年斷井頹垣有誰憐悄然出世輝煌200年中國的昆曲在明清之際曾經(jīng)輝煌了200年之久!大約在600多年前的元朝末年,昆曲最早發(fā)源于江蘇昆山一帶,它起初的名稱叫昆山腔。昆山腔是元明南戲五大聲腔(弋陽腔、海鹽腔、余姚腔、杭州腔、昆山腔,前四種聲腔已經(jīng)失傳)之一,明代中葉(正德、嘉靖年間),魏良輔對昆山腔進行了改革,融南北曲為一體,此后稱為昆曲。根據(jù)史料記載,在明萬歷至清乾嘉年問,是昆曲在中國最為輝煌的“盛世”。這期間,昆曲北上,逐漸取代了北曲。昆曲在京城迅速流傳、風(fēng)靡,并且從明朝一直延續(xù)到清朝中期。萬歷年間,以蘇州為中心,向全國拓展,流傳大江南北。一時間,皇帝老兒都上了癮,康熙對昆曲就是“豈可一日少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蓖豕F族、豪門內(nèi)府、文人雅士,作為一種“身份”的標(biāo)志,皆以欣賞昆曲為榮。隨之,一大批職業(yè)昆班如雨后春筍出現(xiàn),其中蘇州一帶就有數(shù)千“專業(yè)”演員。他們大多在專業(yè)的戲班,也有在“家班”(家庭昆班),多靠演出昆曲為業(yè)。這樣的戲班、家班,北京、天津、蘇州、杭州、揚州、上海,直至湖南、廣西、山西……星羅棋布,面廣量大。演出多,“明星”多,捧場的追星的不計其數(shù),大畫家大書法家文征明,可以一個月不洗腳不沐浴,卻昆曲癡迷,往往從早上一直聽到晚上,是個典型的“昆蟲”!張岱《陶庵夢憶》說,杭州余蘊叔家班有一次演出時,“萬余人齊聲吶喊!”而蘇州楓橋楊神廟的職業(yè)昆班的演出,“四方觀者數(shù)十萬人”。難怪陸文衡在《嗇庵隨筆》則說是“通國若狂”,可見,當(dāng)時對昆曲的追捧,遠比現(xiàn)在的追星族還要瘋狂!來自歌劇之鄉(xiāng)的意大利傳教士利馬竇在他的《中國札記》中,不僅驚嘆于中國的經(jīng)濟殷實富裕,而且親身感受了昆曲在中國人生活中的無可取代的地位——這個民族太愛好戲曲表演了!這個國家有很多年輕人從事這種活動,戲班的旅程遍布全國各地,他們忙于公眾或私家的演出,凡盛大宴會都要雇傭這些戲班,客人們一邊吃喝一邊看戲,十分愜意,以至宴會有時要長達十個小時,戲也一出接一出演下去.直到宴會結(jié)束。正是在這樣豐厚的土壤中,產(chǎn)生了一大批戲劇作家,出現(xiàn)數(shù)以千計的昆曲劇本。其中,湯顯祖以《牡丹亭》為代表的“臨川四夢”,上承“西廂”,下啟“紅樓”,成為中國戲劇史上與關(guān)漢卿、洪升、王實甫等巨擘相比肩的偉大劇作家,而從文學(xué)、美學(xué)和哲學(xué)思想的高度和深度上說,則與同時期的莎士比亞遙相對應(yīng),堪稱東西方的雙璧。湯顯祖的出現(xiàn)不是偶然的。他是成百上千的劇作家中涌現(xiàn)出來的佼佼者,他是千萬昆曲迷所呼喚出來的大作家,也是中國封建體制下逼釀出來的憤世嫉俗追求愛情自由和精神釋放的叛逆英雄!萬歷三十年(1602年),紀(jì)振倫選輯《樂府紅珊》,反映的是萬歷前期的昆曲舞臺情況,當(dāng)時仍搬演大批元明南戲舊作,如《荊釵記》,《白兔記》、《琵琶記》等。屬于“新傳奇”的則有《浣紗記》、《紅拂記》等。全書共十六卷,分類選錄了當(dāng)時舞臺上流行的昆曲臺本,曲白俱全,足見昆曲流行和風(fēng)行的程度之廣之深。而梁辰魚為魏良輔新腔創(chuàng)作《浣紗記》是在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前后,在這之后半個世紀(jì)中,“新傳奇”的數(shù)量尚未超過“舊傳奇”。所以書中選錄的昆曲臺本多半是元明南戲,“新傳奇”只選到湯顯祖的《紫簫記》為止。湯氏依《紫簫記》改作的《紫釵記》以及《牡丹亭還魂記)、等“臨川四夢”還沒有入選。但僅此而言,就已經(jīng)充分說明昆曲從曲唱而為戲唱已經(jīng)形成了巨大的市場,造就了一個時代的輝煌。昆曲在蘇州最為興盛的時候是乾隆年間,有大小47個劇團,每天都有昆曲演出。“家家收拾起,戶戶不提防!”(每家每戶都會唱“收拾起”“不提防”兩句昆曲唱段)昆曲的盛行,已經(jīng)到了不分朝代不分民族不分貴賤的地步?!都t樓夢》里有多次演劇活動的描寫,無一不是昆曲。特別是康熙年間,《長生殿》和《桃花扇》的演出,北京朝野和揚州富商爭相觀看,其轟動性效應(yīng),絕不亞于當(dāng)今任何一次明星大腕的演出。清人曹去晶于雍正八年(1730年)寫的《姑妄言》說——你道這好兒子不送去念書,反倒送去學(xué)戲,是何緣故?但他這昆山地方,十戶之中有四五家學(xué)戲。以此為永業(yè)……就是不學(xué)戲的人家,無論男女大小,沒有一個不會哼幾句,即如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變國俗是一個道理。故此天下皆稱為昆腔。由此可見昆山、蘇州一帶,昆曲流行普及的程度。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這年的8月17日,山西各地秀才到太原省試后,舉行了規(guī)模盛大的“曲子大會”,與會者“幾五百人”。在比較偏遠的省份,眾多秀才匯聚在一起唱曲,可見昆曲的影響范圍之廣。虎丘曲會空前絕后最為突出的表現(xiàn),就是延續(xù)200年的蘇州虎丘山中秋曲會。一年一度,年年盛會!中秋月圓,蘇州曲會?!皟A城闔戶”,“靚妝麗服”。家家門戶開,戶戶傾巢出,小巷人如潺潺流水,大街滿似潮水奔湍。市民從四面八方匯聚,歌手從大江南北趕來。對此,明代文學(xué)家張岱《陶庵夢憶》有生動詳盡的記載——土著流寓、士夫眷屬、女樂聲伎、曲中名伎戲婆、民間少婦好女、崽子孌童及游冶惡少、清客幫閑、奚僮走空之輩,無不鱗集。自生公臺、千人石、鶴澗、劍池、申文定祠,下自試劍石、一二山門,皆鋪氈席地而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鋪江上。天暝月上,鼓吹百十處,大吹大擂,十番磽跋(以上兩字均“金”字旁),漁陽摻撾,動地翻天,雷轟鼎沸,呼叫不聞。更定,鼓磽(“金”字旁)漸歇,絲管繁興。雜以歌唱,皆“錦帆開澄湖萬頃”同場大曲。蹲踏和鑼絲竹肉聲,不辨拍煞。無須再多的描述,蘇州曲會的壯觀場面已經(jīng)活靈活地躍然紙上!“萬人云集”。他們都是觀眾,又都是演員,歌手與票友,明星與百姓,王公貴族與士農(nóng)工商,上流君子與三教九流,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全都是虎匠曲會的參與者?!叭f人齊唱”。他們同度一支曲,同唱昆山腔,“動地翻天,雷轟鼎沸”,那氣氛,那聲勢,那秋風(fēng)浩蕩氣勢磅礴聲震寰宇的場面?。∫苍S,只有2008年的奧運會開幕式才可能與之相媲美。奧運會是傾一國之力舉辦的,而幾百年前的蘇州曲會,卻是民間自發(fā)形成的節(jié)日。然而,使我們今人無法想象的是,封建時代的民間曲會,竟然能夠組織起這樣宏偉巨大的場面,至少,比現(xiàn)在“超男”“超女”的選秀大賽還要雷狂!其實,蘇州曲會就是道地的選秀大賽。因為所有的歌者,都是經(jīng)過篩選,層層過關(guān),逐次減少,再經(jīng)過半決賽、決賽,于是,冠軍產(chǎn)生了,“狀元”登臺亮相了,千人石上萬眾歡呼,申公臺下山呼海嘯,虎丘的塔為之傾斜,虎丘的樹為之顫抖,劍池的水為之振蕩——干將歡呼,莫邪“劍嘯”,一對狂熱的追星族!接下來,張岱對“人漸散去”的情景有更為絕妙的描述:普羅大眾的狂歡讓千萬人享受了昆曲的饕餮大餐之后,那些名士曲友、士夫眷屬,意猶未盡,繼續(xù)“曲會”——更深,人漸散去,士夫眷屬皆下船水嬉,席席征歌,人人獻技,南北雜之,管弦迭奏,聽者方辨句子,藻鑒隨之。二鼓人靜,悉屏管弦,洞簫一縷,哀澀清綿,與肉相引,尚存三四,迭更為之。三鼓,月孤氣肅,人皆寂闃,不雜蚊虻。一夫登場,高坐石上,不簫不拍,聲出如絲,裂石穿云,串度抑揚,一字一刻,聽者尋入針芥,心血為枯,不敢擊節(jié),惟有點頭!然此時雁比而坐者,猶存百十人焉。使非蘇州,焉討識者!“一夫登場,高坐石上,不簫不拍,聲出如絲,裂石穿云,串度抑餳,“字一刻,聽者尋入針芥,心血為枯,不敢擊節(jié),惟有點頭!”夜深人靜曲不散,萬籟無聲勝有聲。如此天籟之音,如此知音“識者”!此景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只有明朝聞!明朝那些事,包括昆曲歌者的超凡脫俗與高雅圣潔,以及全民參與的瘋狂程度,我們還了解多少?那年那月,沒有參加過蘇州虎丘曲會的歌者是沒有地位的,是被人瞧不起的,是不會被曲界承認(rèn)的。而一旦在虎丘曲會拿到了名次,身價立刻看漲……昆曲的盛世,成就了中國文學(xué)和藝術(shù)史上一個堪與唐詩宋詞和明清小說并駕齊驅(qū)的戲劇的輝煌?;ㄑ胖疇帯白罡咧甘尽辈还苡檬亲匀缓蜕鐣囊?guī)律,是政治和經(jīng)濟的演變,還是常說的物極必反?昆曲在產(chǎn)生、發(fā)展直至輝煌到“萬眾齊頌”的頂點之后,出現(xiàn)了日漸式微的跡象。

后記

《昆山之路》寫經(jīng)濟,《昆曲之路》寫文化?!独ド街贰肥菍懗鰜淼?,《昆曲之路》是“磨”出來的。琢磨、研磨、打磨、磨練,甚至是“磨難”。醞釀、采寫,前后大約有五年之久。太難了,完全的外行,完全陌生的題材,而昆曲所反映的又不僅僅是昆曲,也不僅僅是文化。文化,一個或許是偉大或許是偽劣的命題。中國在經(jīng)濟發(fā)展中急劇變化,文化更加多元。多元多彩,卻也魚龍混雜。文化成為名片或者“名騙”。亂象叢生!昆曲之路,文化之路,復(fù)雜而艱難。明知力不從心。偏偏不自量力。莽莽撞撞就鉆了進去。進去就出不來了,只能往前走。為了一個題目一本書,從來沒有花過這么多時間,跑過這么遠這么多地方,也沒有用過這么多資金,翻閱過那么多資料;期間,差不多辭謝了所有的會議、活動、約稿、應(yīng)酬;正常的生活規(guī)律都不得不隨之改變;甚至,差點把命都搭上。還有其他。何苦?做自己想做的事,寫自己要寫的文章,從不言苦。昆曲人,昆曲的“義工”,他們的精神他們的執(zhí)著和堅韌,吸引著也指引著我向前走。

編輯推薦

《昆曲之路》是楊守松編著的,由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昆曲之路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hehao
  •   這本書的右上角的側(cè)面都黃了,是不是很長時間沒人要啊。而且這是最新版本嗎,才2009年第一次印的耶?。?!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