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59-9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丹尼爾·笛福 頁數:239 字數:229000 譯者:徐霞村
Tag標簽:無
前言
十八世紀一個英國船上的水手在航行中和船長發(fā)生沖突,被遺棄在一個荒島上。他在那里與人世完全隔絕,獨自生活了四年多,才被一個航海家?guī)Щ赜?。這件事在當時引起社會上很大的興趣。從未寫過什么文學作品、年近六旬的笛福,從這件事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從而創(chuàng)作了《魯濱孫飄流記》這部不朽的杰作。曾經有人說,笛福不過是取得了這個水手的手稿,并加以增補、修飾、敷衍成書而已。這種說法是沒有根據的,也是對文學藝術的特點缺乏認識的表現。笛福自己卻又暗示《魯濱孫飄流記》是他自己一生經歷的寓言。這個說法也未必是確當的。但是《魯濱孫飄流記》確是與笛福的生活和思想密切相關的。笛福是自己階級的代言人,魯濱孫也就是按照他的理想創(chuàng)造出來的人物。同時《魯濱孫飄流記》也是富有時代特色的。笛福的一生正是處在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時期,正是處在資產階級政權逐漸臻于鞏固的時期,也是手工場工業(yè)發(fā)展到機器生產的前夕。資產階級在一六四。年以暴力取得政權,在笛福出生的那一年,即一六六O年,代表封建反動勢力的斯圖亞王室卻又在英國復辟,在笛福二十八歲的時候資產階級才又趕走了斯圖亞王室,迎立了奧倫治的威廉。此后英國資本主義就走上了更為順利的發(fā)展途徑。在這些王室更替的同時,英國的工商業(yè)迅速地發(fā)展著。紡織業(yè)、造船業(yè)、制造業(yè)和煤鐵的開采的生產量增長得很快,海外貿易空前發(fā)達,新的工商業(yè)城市在興起,殖民地的種植業(yè)也增長很快。另一方面卻是連年進行殖民戰(zhàn)爭,國內政治腐敗,黨爭激烈,統(tǒng)治階級對勞動人民進行極為殘酷的剝削,許多自耕農淪為貧民,同時對殖民地和未開化地區(qū)進行壓榨。
內容概要
《魯濱孫飄流記》(1719)是笛福的代表作,描寫了商人魯濱孫幸遭遇海難,流落荒島,以百折不撓的毅力改善生存環(huán)境的經歷。小說頌揚了勞動精神以及人與自然斗爭的堅強意志,主人公魯濱孫也因此成為世界文學史上一個著名的文學形象。
作者簡介
丹尼爾·笛福(1660?—1731),英國小說家,對英國小說的發(fā)展起了重大作用。除享譽世界的《魯濱孫飄流記》外,還著有《辛格爾頓船長》《摩爾,弗蘭德斯》《大疫年日記》等長篇。作品擅長描寫具體的行動和環(huán)境,細節(jié)逼真,語言自然、親切。
章節(jié)摘錄
我于一六三二年我出生于英國北部約克城的一個體面人家。我不是本地人,因為我父親是德國不來梅地方的人。他來到英國后,起初住在赫爾城,靠做生意掙了一份家財,后來洗手不干了,搬到約克城住下,在那里娶了我母親。我母親娘家是一家姓魯濱遜的很體面的人家。由于母親的緣故,我叫魯濱遜?克魯茲拿,但由于英國語音的變化,現在人們叫我們的時候,或是我們自己叫起來,寫起自己的姓名來的時候,就成了“克羅索”了,因此我的朋友們也跟著如此叫了。我有兩個哥哥,一個是駐佛蘭德的英國步兵團的中校,他的部隊早先是著名的羅加特上校帶過的。后來他因為跟西班牙人打仗,在但刻爾克附近陣亡。至于我第二個哥哥,我至今還毫無所知他下落如何,正象我父親和母親后來不知道我的下落一樣。我在家里排行第三,任何行業(yè)都沒學過。我從幼小的時候,腦子里便充滿了四海遨游的念頭。年邁的父親叫我受到相當程度的教育,不僅進行家庭教育,而且還讓我讀鄉(xiāng)村義務小學。父親是要我學法律,可是我卻一心一意要到海外去,其他事情都不能使我滿意。我對于這件事情的傾心,使我對于母親和朋友們的懇求和勸告,對于父親的意志和嚴命,一概加以強烈的抗拒;我后來的不幸生活可能注定是由我這樣頑固的怪脾氣引起的。我父親明智而莊重看出了我的計劃的危險性,向我提出了不少精辟而嚴肅的忠告。他有一天早晨把我叫到他的房里(他害痛風病不能行動),對我甚為懇切地勸了一番。他問我,我除了僅僅為了出去瞎跑以外,有什么理由要離開家庭和故鄉(xiāng)。他認為,我在家鄉(xiāng)很有機會仰仗親友的引薦,立足于社會,且很有希望靠自己努力和勤勉,掙一份家財,過一輩子快樂而安適的日子。他告訴我,那些到海外去創(chuàng)業(yè),去冒險,去以非常的事業(yè)顯身揚名的人,一般都是窮無立錐之地的人,否則就是富于資財和野心的人。可是這兩種情況對我來說不是過高,就是過低。他說我的地位在中間,或者說是中間階層。他以他多年的經驗覺得這是世界上最好的階層,最能給人以幸福,既不象那些上層人物,被驕奢、野心,以及彼此傾軋的事情所煩惱,也不象那些體力勞動者,必須受盡千辛萬苦。他告訴我,有一件事可以證明這種地位是幸福的,那就是,所有人都羨慕這種生活,許多帝王都常常恨不得自己出生于貴賤兩種人之間,慨嘆他們的高貴出身的不幸后果,許多古來有智慧的人都證明這種地位是幸福的標準,因為他們經常向神祈禱,希望既不要過于富有,也不要過于貧困。他叫我注意到下層社會和上層社會同樣會碰到生活中的不幸和苦惱;這些災難很少發(fā)生在中間地位的人身上。同時也不會象下層社會和上層社會那樣在生活上變化無常,忽起忽落。不僅這樣,中等階級既不會象那些闊人一樣,由于過著揮金如土,驕奢淫逸的生活而弄得身心交??;也不會象那些窮人一樣,由于過著少吃少穿,終日勞苦的生活而憔悴不堪。又說,美德、安樂只有中等階層才能有福氣享受;富裕和安定可以說是中產之家的隨身侍女。他說,中庸克己,遇事不過分,愉快的交游,寧靜健康,各種稱心如意的樂趣,各種令人歡喜的消遣,所有這些幸福都屬于中等地位的人;人人都可以在這種環(huán)境里,悠然自適地過一輩子,既用不著被欲望和發(fā)大財、成大名的野心所苦,心勞日拙;也用不著勞力勞心,為每日的面包去過奴隸生活,困難不堪,弄得身心沒有片刻的安寧;只舒舒服服的過日子,品嘗生活的甜美滋味,而且也能感到自己越來越幸福。他接著又慈藹而十分誠懇地勸我不要自尋苦惱,不要鬧小孩脾氣,因為無論從我的家庭出身來說,從事理來說,這些苦惱都是能夠避免的。他說,我以我的家境來說用不著自己去找飯吃。他說他將竭力幫助我替我設法,進入他向我推薦的這種生活方式。他說假如將來我不能過一種安適幸福的生活,那只能是我的過錯,或我命運不好,不能怨他,因為自從他看出我的計劃的害處,已經針對這種對我有害的事提出了警告,已經盡了責任??傊?,他說假使我守在家里,聽他的話,他一定設法幫助我;他決不給我任何鼓勵,叫我遠游,免得對我的不幸擔負責任。末了,他又叫我以我哥哥為前車之鑒。他對于我哥哥,曾經同樣認真地規(guī)勸哥哥不要到佛蘭德去打仗,但是他不聽,結果憑著年青人的一時沖動,加入了軍隊,送掉性命。又說雖然他將繼續(xù)為我祈禱,卻認為,如果我真的要走出這愚蠢的一步的話,上帝一定不會保佑我,并且當我將來求救無門時,我一定會有時間來思前想后,懊悔沒有聽從他的忠告。事后想起來,雖然我相信他當時連自己也不知道,但他最后這段話實在有先見之明。只見他邊說邊流淚,特別在他談到送掉性命的哥哥的時候。當他講到將來我要求救無門、一定會后悔時,他竟感傷得說他的心已經充滿了憂傷,中斷了談話,不能再說下去了。當時我深深地被這段談話所感動。真的,沒有人能不被感動,我決定聽從父親的話,守在家里,不再起出洋的念頭。但是,唉,不到幾天,決心便無影無蹤。簡單地說,過了幾個星期,為了避免我父親再對我羅嗦,我決定逃得遠遠的??墒菂s沒有說干就干。等母親比平常高興的時候,我告訴她說,我一心要到海外去見識見識,除此之外我什么事都無心去做,我父親不如索性答應我,不要逼我非要他贊成才能離開家庭。我說我已經有十八歲了,無論去做一個律師的助手或是當一個學徒,都太遲了。我說假如去干這些事,我絕對相信,我一定不會等到滿師就要背師逃走,跑去航海??墒?,若她愿意替我向父親求求情,讓我出門走一趟,等我回到家里,覺得這種事沒意思,我就不再出外,寧愿加倍努力工作來彌補失去的光陰。母親對我這番話很生氣。她告訴我說,她很清楚,跟我父親去說這一類的話絕對沒用,因為他對我的利害關系知道得太清楚了,絕對不會答應對我有害的事情的。又說她覺得奇怪的是,在我父親那樣諄諄告誡,在我父親對我進行過那樣的談話之后,我怎么會再想到這一類的事情。她說假如我自尋絕路,沒人會幫助我;所以我就不用妄想他們會答應我這件事。她自己更不愿意幫助我自取滅亡,免得以后我說,當時我父親不愿意,而我母親卻愿意。雖然在表面上母親不肯向我父親傳達我的話,可是我后來卻聽說,我們的全部談話她都向他訴說了,父親聽了之后,非常憂慮,嘆息道:“若這孩子守在家里,一定可以幸福;可是如果一定要出洋,他就會成為世上最苦命的人。我不能同意他?!笔潞蟛坏揭荒?,竟私自逃走了。家里在這一年里,曾經幾次向我提議,要我干點正事,我固執(zhí)地加以拒絕了。我經常同父母爭辯,抱怨他們如此堅決地反對我的愿望。有一天,我偶然到赫爾城去。我去的時候,心里并沒有要逃跑的意思??墒堑搅四抢镏?,我的一位同伴正打算坐他父親的船到倫敦去。
編輯推薦
《魯濱孫飄流記》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