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

出版時間:2008年12月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德]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  頁數(shù):306  字數(shù):220000  譯者:吳筠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二戰(zhàn)遺腹子德鮑爾幼年時偶然讀到一部小說片斷:一個德國士兵歷經(jīng)艱難從蘇聯(lián)戰(zhàn)場逃回故鄉(xiāng),敲開家門,妻子懷中抱著孩子,旁邊卻站著另一個男人。    成年后,對小說念念不忘的德鮑爾根據(jù)書中留下的線索,開始尋找小說的作者。種種線索指向一個在二戰(zhàn)期間身份多變、戰(zhàn)后不知去向的納粹理論家。在兒子的追問下,德鮑爾的母親終于揭開埋藏了數(shù)十年的身世之謎。    當年的納粹理論家此時已搖身一變,在美國成為名牌大學政治學權威教授德堡,并將當年的納粹理論改頭換面,變相為自己的罪行開脫。德鮑爾以譯者和訪問學者的身份來到德堡身邊,一步一步逼近真相……    這是一個現(xiàn)代版的奧德賽返鄉(xiāng)故事,也是一個關于父與子、男與女、戰(zhàn)爭與和平、正義與法律的故事,它揭示戰(zhàn)爭創(chuàng)傷后的人性,追問救贖的責任。

作者簡介

本哈德·施林克,德國當代著名作家、法學家、法官。1944年生于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1975年獲海德堡大學法學博士學位,現(xiàn)任柏林洪堡大學公共法律與法律哲學教授。自1987年起,施林克也擔任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憲法法院法官。
施林克自1987年起發(fā)表小說作品。1

書籍目錄

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第五部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部  1  我的童年假期,都是在瑞士的祖父母那里度過的?! ∥业哪赣H會把我?guī)У交疖囌?,送我上車,如果我運氣還不錯的話,就能安安穩(wěn)穩(wěn)地坐上六小時到達目的地,祖父會在那兒接我。當然也有不走運的時候,那我就必須在德國瑞士邊境換車?! ∮幸淮?,我在上錯了火車之后一個人痛哭流涕,幸好有位好心的列車員幫我擦干了眼淚,并在幾站之后帶我上了另一列火車,還把我托付給另一個列車員。后者又用同樣的方式把我轉(zhuǎn)托給了第三名列車員。就這樣,經(jīng)過一站又一站的接力,我最終在這群列車員的陪伴下到達了目的地。  我喜歡乘火車旅行:滿眼盡是經(jīng)過的鄉(xiāng)間和城鎮(zhèn)風景,車廂溫暖舒適,人也自由自在。懷揣著車票和護照,還有干糧和小說,我不需要別人的陪伴,也不用跟其他人說些什么。  真是想念瑞士火車的車廂——座位不是靠窗就是靠走廊,不用擔心會被擠在中間。此外,瑞士火車淺色的木質(zhì)座位看起來也比德國的紅棕色塑料材質(zhì)要高級——些,灰色的車體,用三種語言寫成"瑞士鐵路"字樣,以及紅底白字的瑞士徽章都比臟兮兮的綠色"德國鐵路"標志要高貴。德國火車的簡陋讓我感覺挺親切,因為我和母親居住的城市就是那么簡陋,那里的人們就是那么樸素,不過我還是為自己是半個瑞士人而感到驕傲。  旅程的終點,就是那個在湖邊的車站。這還是個終點站,我只要沿著火車月臺走,就一定會見到我祖父:高大強壯,深色的眼睛,濃密的白胡子,謝頂,穿著亞麻色的夾克,戴著草帽,拄著手杖。他看起來那么可靠,盡管我已經(jīng)長得比他個子更高,盡管他走路得靠手杖支撐,但是他在我眼里始終那么高大,那么有力量。等到我都已經(jīng)成了大學生,他有時還會攙著我的手,這讓我有點不知如何是好,好在也并不尷尬?! 能囌镜阶娓改傅淖√幤鋵嵾€要經(jīng)過湖邊的幾個小村莊,如果天氣好的話,祖父和我就會坐船而不是火車。我最喜歡巨大的老式蒸汽明輪,在船身中部可以看見,蒸汽機上泛著機油光澤的銅制、鐵制的搖桿、連桿和活塞賣力地工作著。船上有好幾層甲板,有開放式的,也有封閉的。我們一般就站在前部的開放甲板上,呼吸著迎面而來的微風,望著岸邊時隱時現(xiàn)的小城鎮(zhèn),海鷗繞著輪船自由滑翔,湖上帆船張滿了帆,滑水愛好者也盡情展示著他們的美妙身手。偶爾我們還能在小山丘背后瞥見阿爾卑斯山,祖父會如數(shù)家珍般地——叫出那些山峰的名字?! £柟庹赵谒嫔戏浩鸬哪堑拦饷ⅲ朴频鼗虼碇胁?,在舞動的水輪機葉片中被撕得粉碎。就在這道光的照耀下,輪船恬然地在湖上前行,每次看到這一景象,我都覺得是個奇跡。我現(xiàn)在敢肯定,祖父當時就跟我解釋了,這一光學現(xiàn)象自有它的道理。然而時至今日,每次我看到這一景象總還覺得是個奇跡。那道光芒就始于我所在的地方?! ?  我八歲那年的夏天,母親沒錢給我買去瑞士的火車票。于是她就找了一個開長途的司機,把我?guī)У竭吘?,然后交給另一個長途司機,后者負責把我?guī)У轿易娓改改莾?。我都不知道她是怎么找到這些人的。  和司機約的見面地點在火車貨運站,母親還要去上班,不能留下來陪我,她把我和行李留在車站人口處,再三叮囑我不要隨便走開。我就站在那兒,緊張地盯著每一輛駛過車站口的貨車,發(fā)現(xiàn)它們沒有停下來就松一口氣,還伴隨著失望。這些貨車比我之前看到的都堆貨更高,噪音更大,氣味更令人惡心。簡直就是群怪物。  我不知道我究竟等了多久,當時我也沒有手表。過了一會兒,我坐在行李箱上,每當有輛貨車緩慢駛近,看起來像是要停車,我就重新站起來?! 】偹阌休v車停了,司機把我和行李拉進了駕駛室,同車的人接手把我放在駕駛座后面的床上。我就應該閉上嘴,別把頭伸過擋板,乖乖睡覺。天還挺亮,但是就算暗了我也睡不著。一開始的時候,每當我把頭伸過擋板,司機和同車的人還會轉(zhuǎn)過身來咒罵幾句,然后他們就忘記了我的存在,我就這么望著車窗外?! ∥夷芸吹降钠鋵嵑苡邢蓿贿^我還是透過副駕駛旁的車窗瞥見了一眼日落。司機和副駕駛之間的對話我只懂得只言片語;他們說著什么美國人,法國人,貨物配送和付款等等。貨車從建設中的高速公路上駛過時,那規(guī)律均勻的噪音和震動差點把我搖人夢鄉(xiāng)。不過很快高速公路就到頭了,我們駛上了路況糟糕的山間國道,司機根本無法避開路上的大坑小坑,不得不經(jīng)常加減擋來控制速度。整晚的行車都是如此顛簸?! ∝涇囘€經(jīng)常停下,從側(cè)面車窗冒出一些面孔,司機和副駕駛跳上跳下,打開貨艙的門,把貨物推下車并堆到卸貨場。其中的一些??空臼钦彰魅绨讜冃[異常的工廠和倉庫,另一些則是黑暗的加油站、停車場和鄉(xiāng)間小路。大概司機和副駕駛除了完成他們規(guī)定的運輸任務之外,還拉了些私活兒,甚至走私或者銷贓,這樣我們就比預計的要多花些時間?! o論如此,我們到達邊境的時候都已經(jīng)太晚了,原本應在此地接我的另一輛貨車早已開走,我不得不在晨曦中一個人坐在小城的一個廣場上,那個地方的名字我都已經(jīng)想不起來了。廣場上有一座教堂,還有些新建住房,當然更多的是連屋頂都沒有的老房子,窗戶都已經(jīng)不見了?! 〉鹊降谝豢|陽光照下來的時候,就有人來廣場上搭起一個市場,他們推著平板二輪車,用根繩索系住車軸,搭在肩膀上,車上堆著麻袋、箱子和籃子?! ∥艺矶继嵝牡跄?,害怕警察和貨車的司機,怕遇到強盜打劫,怕出車禍,害怕我不得不上廁所?,F(xiàn)在我又開始害怕有人喜歡上我,想要收養(yǎng)我。正如我怕沒人注意到我,也沒人關心我?! ≡绯康年柟馊绱藴嘏?,直射在我坐的長凳上,照得我很不舒服,我很不愿意離開長凳。這時在路邊停下了一輛頂篷敞開的汽車。司機坐在那里沒有動,隨車的女士下來把我的行李放進行李箱,讓我坐在車的后排位子上?! 挸ǖ钠?,引人注目的服裝,他們自信和隨意的姿態(tài),或者是在跨越邊境進入瑞士時,他們給我買了人生中第一個冰淇淋——每當我聽到或者讀到有關有錢人的故事時,我就把他們作為設想的對象。他們是不是跟那個長途司機一樣也是走私者或者盜竊犯?他們對我一點也不兇,兩人都很年輕,就像照顧小弟弟一樣對我很好,準時在午餐時間把我送到了祖父母那兒?! ?  祖父母的房子是由一位足跡遍布世界的建筑師設計建造的。房頂向外伸展,由木質(zhì)斜梁完美地支撐著,二層轉(zhuǎn)角上有個凸出的挑樓,三樓的陽臺則裝飾有滴水嘴,窗戶上還有石頭接合而成的半圓拱。這房子曾是殖民時期的莊園,西班牙式的城堡和羅馬式的修道院。不過一切配合在一起卻很完美。  花園的風格也完美地和諧統(tǒng)一:左邊是兩棵冷杉,右邊一棵巨大的蘋果樹,屋前一排茂密的老黃楊樹籬,房子右邊還長著一片野葡萄?;▓@挺大,門前的路和房子之間有一片草地,旁邊是一片蔬菜田,番茄、萵苣、覆盆子和紅醋栗、黑莓、肥料堆,房子左邊是一條礫石鋪成的小路,通往房子的后面,也就是那道裝飾有兩朵繡球花的大門。小石子踩在腳底下嚓嚓作響,每當我和祖父來到大門口的時候,祖母就已經(jīng)聽見了我們的聲音,替我們把屋門打開?! ∈拥泥赅曷?,匯集而來的蜜蜂、砧板或者是整草的耙子發(fā)出的動靜——在祖父母這里的夏天,這些對于我來說就都是夏天的聲音。還有在溫暖的日光照耀下的黃楊樹散發(fā)出的苦味,當然還有肥堆那難聞的味道,還有下午的寧靜——孩子不鬧,狗也不叫,連風都不吹,這才是夏日的靜謐?! ≡谖液湍赣H住的那條街上,來來往往的都是車輛,如果有輛有軌電車或者貨車駛過,玻璃窗都在顫抖;附近那些挨過炸彈的房子要拆除重建時,建筑機械隆隆作響,我家的地板也會跟著顫動。  在祖父母這里,路上沒有什么來往交通,屋前沒有,鎮(zhèn)上也沒有。如果有輛馬車駛過的話,祖父會叫我拿上桶和鏟子,我們兩人悄悄地跟著馬車,撿掉下來的馬糞蛋子,好留做自家的肥料?! ℃?zhèn)上有火車站、供小船停靠的船塢,幾家商店和兩三家旅店,其中一家還是禁止飲酒的,個別星期天,祖父會帶我去那兒吃午餐。祖父每兩天出去采購一次,周游一遍奶制品和奶酪店、面包店和鄰居的食品店,有時候也去藥房或者鞋匠鋪。他總是穿著他的淺色亞麻夾克,戴著一頂亞麻色的帽子,在上衣口袋里放著一本小簿子,這是祖母用各處掉下來的空白紙張湊起來的,在上面寫著每次要買的東西。祖父就這么一手拄著他的拐杖,一手攙著我。我背著那個舊皮革的購物袋,既然我們每兩天就出門采購一次,袋子自然也就不用沉到我背不動。

媒體關注與評論

  施林克的這本新書就像一篇清晰、精準又優(yōu)美的散文,這在當代德國文學中極為罕見?!  聡栋亓秩請蟆贰   ”竟隆な┝挚擞靡环N有趣而又嚴肅的方式,追尋著奧德修斯的足跡。如果說在《朗讀者》中,來自奧德賽的影射還只是精致的點綴,那么在《回歸》中有關奧德賽的篇章更像是對于本書內(nèi)密的精確注解?!  鹗俊缎绿K黎世報》    以懸念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回歸》,也是對正義、歷史、罪惡本質(zhì)的深刻思索……和《朗讀者》一樣,施林克又寫出了一部風格簡約,結(jié)構精巧、發(fā)人深思的佳作?!  绹堵迳即墪r報》    《回歸》是施林克繼《朗讀者》這部成功力作之后,讀者期待多年的新作。與《朗讀者》一樣。它關注的是當代德國人如何看待他們國家動蕩的過去,并且提出,透過常常被人忽視的文本與文件去發(fā)現(xiàn)歷史,是何等重要。  ——英國《金融時報》

編輯推薦

  《回歸》是一個現(xiàn)代版的奧德賽返鄉(xiāng)故事,也是一個關于父與子、男與女、戰(zhàn)爭與和平、正義與法律的故事,它揭示戰(zhàn)爭創(chuàng)傷后的人性,追問救贖的責任。二戰(zhàn)遺腹子德鮑爾幼年時偶然讀到一部小說片斷:一個德國士兵歷經(jīng)艱難從蘇聯(lián)戰(zhàn)場逃回故鄉(xiāng),敲開家門,妻子懷中抱著孩子,旁邊卻站著另一個男人。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回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8條)

 
 

  •   世界上有些東西你根本找不到!奧德賽,是文學的一種重要題材,是創(chuàng)作的重要主題,無論動漫的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千與千尋,還是杰克·倫敦的小說《北方奧德賽》,都寫了一個尋找主題下的小分支,不只是真相,是良知、信念、親情等種種復雜的東西剛剛看過電影版的《朗讀課》,熒屏固化了的人物身高、相貌特征壓縮了想象的空間,造成對問題本質(zhì)的反思反而流于簡單,尋找簡單的答案一直是醫(yī)生擔心的問題,我從來不是很容易被簡單答案所滿足,而把這種表面答案看成一種陷阱,一種餌雷??催^朗讀課的人,也許在無聊的時候問:漢斯在漢娜蹲監(jiān)獄的婚姻咋樣?生活的主題是什么?于是就有了這本《回歸》。。。買回歸的時候不知道這是一個作家的兩部精品小說有一個兒童般的開局,是對瑞士生活的回憶,美好的敘述,雖然是戰(zhàn)后,安靜的生活,扮演了父親角色的祖父,以及一本雜志《通俗小說》,,,多年之后的青春后期,作者依然無所事事,他看到《通俗小說》的一個故事,饒有興趣的百無聊賴的追尋,,,戀愛是不滿意的,工作也不如意,到了美國學習的不是法律,是按摩,,,而在無聊的追尋小說結(jié)尾的時候,遇到了芭芭拉,美好的感受又被橫加粉碎,,,這個時候,他就像一個孩子,慢慢把收集的信息拼接起來,慢慢知道自己犯父親其實是一個納粹的鼓吹手,其實沒有死在空襲下,,,紐約對父親的拜訪、學習是個災難!小說的中部寫與芭芭拉的故事時,是一種隨著年齡而來的混亂,,,到了紐約部分,是向心理學致敬,還是繼續(xù)尋找朗讀者的話題:為何導致普通人成為屠殺的執(zhí)行者?這個問題是有其現(xiàn)實意義的,90年代的前南地區(qū),非洲的幾個國家,屠殺是一種難以根絕的人類行為,但是我們不知道如何停止這種行為,而有時候只有以暴制暴,產(chǎn)生循環(huán)暴力。so,21世紀是繼續(xù)迷茫的世紀,Ama,etfac,quodvis——愛,而后做你想做的,這個似乎已經(jīng)很遙遠了,倒是那個一直非主動的騙子繼續(xù)他的思考:你們不要相信,不要相信下一個世紀和再下一個世紀,既不要相信善良也不要相信平凡,真相只有在邪惡的觀點中和危機時刻才能出現(xiàn)。全球化過程在肢解著國家,米蘭達(泥板圣經(jīng)中的女記者)已經(jīng)不相信國徽、國旗這一套,Internet改變著世界,我們繼續(xù)做鴕鳥就顯得和晚清一樣了。施林格在小說中倒是讓我看到,隨著大戰(zhàn)的結(jié)束,其本質(zhì)問題,或者邪惡本身并沒有結(jié)束,倒不是簡單的以文學題材而言,這種東西方文化沖突、南北經(jīng)濟政治體系沖突已經(jīng)直接、間接造成了怎樣的連環(huán)屠殺和窮兵黷武,那些二戰(zhàn)前簡單的生活已經(jīng)一去不返,我們面對的是物質(zhì)美好時代+精神恐怖時代,終極恐懼最終會影響到每個人的行為,知識不能帶來理智,學養(yǎng)不能改變偏見,我們最后陷于一片Chaos中奇怪的是,昨天CCTV-6放映的是Chaos,我查看了2007-03-1300:56時關于朗讀者的博客記錄,那天看的是電影版的Chaos,巧合?真的有巧合??不可思議,也許我是該看看詹姆斯·克雷格的混沌理論,人類的歷史根本看不出走向,就是一片混沌!
  •   施林克的作品非常不錯
  •   施林克有相關文集嗎
  •   這是一本中國作家都應該看得書??戳酥竽悴胖乐袊骷叶嗝慈踔恰]有思考,沒有良知,更沒有責任感。我說的是中國作家。和《朗讀者》一樣的好看和一樣深刻的耐人尋味。
  •   我很喜歡這個作家。記得在看朗讀者時就哭的稀里嘩啦。
  •   還沒時間讀這本書,但非常期待。
  •   還沒讀...翻了幾頁挺好看的
  •   蠻值得推薦的作家。有種氣氛會把人籠罩住。
  •   本來這次買書的過程就很不愉快,收到之后發(fā)現(xiàn)書還存在一定程度的磨損和折頁。。。非常不爽!?。?/li>
  •   送貨及時,質(zhì)量很好,購買方便,內(nèi)容豐富。
  •   還沒看呢,聽說很不錯
  •   我還要再看一遍
  •   封面插圖都很滿意整體不錯
  •   本哈德終于沒有讓我失望,閱讀的過程中再一次感受到一種非常輕盈卻不會淺薄的喜悅。
    喜歡這樣的敘述,主人公的尋父之旅,何嘗不是一次追溯?
  •   《朗讀者》是對二戰(zhàn)的一種反思,《回歸》也是,
  •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正在帶學生見習,守在學生操作的車間又冷又無聊。跑到操場邊上,曬著春日暖暖的陽光,翻開這本書,打發(fā)時間。誰知在操場邊上一坐就是四個小時。這個四個小時里,我完全沉浸在作者的世界里,陪著“我”一起度過美好的童年,一起成長,一起尋找“卡爾”,一起尋找歸途。語言是清新的,猶如三月的春風拂面,娓娓道來,自然而流暢?;貧w的路很長,但一切終將繼續(xù)!
  •   可能是文化差異,自己讀起來感覺是一般的
  •   書已經(jīng)定了一周多了,還沒收到。當當?shù)姆召|(zhì)量還是很好的,但有時不能及時地把書送到,希望以后能及時把書送達。很期待新書到來
  •   質(zhì)量不錯,拿到手里感覺很好。已經(jīng)看完了,準備再細細看一遍
  •   書還沒看完,但實在看不下去。第一部分在祖父母身邊的暑期生活很平淡,第二部分很晦澀,第三部分....越來越消磨讀下去的興趣。是沖著對施林克小說《朗讀者》的驚嘆及這里6個人的好評買的,可是結(jié)果卻不是自己所預料的??赡茏鳛橐粋€女性讀者對作者飽含深意的到處是戰(zhàn)爭故事的文本沒有本能的吸引力?我只知道,《通俗小說》中的卡爾要回去,“我”也要回去-去尋找自己不熟悉的那段私人生活-同對父親的認知深深聯(lián)系的時代烙印,從而知道我是誰——源頭總是這么重要,關系著我們強烈的自我認知??墒牵喿x起來真的比較艱難,加上作者到處穿插關于公正標準的討論??赡芤彩亲g者的問題?總覺得句子不夠流暢、讀起來磕磕絆絆。
  •     核心部分沒有看懂,再看一遍應該也還是一樣 —— 因為缺乏法學,哲學構筑的知識系統(tǒng),對于概念和術語的理解大多都是抽離的,很生硬。
      
      但還是把故事看完了,這個作者對于女性的刻畫,男主人公對女性/母性的抗拒和需求,是我看過的當代外國小說里(當然,數(shù)量很少)比較精彩的。
      他在他的兩本以反思二戰(zhàn)為題材的小說里都以此作為故事的承載,且基調(diào)很相似,特別是對欽慕女性的描寫:
      
      她們都是中等偏胖身材,淺金色的頭發(fā)朝后梳著,有淡藍色的眼睛和白皙的皮膚,乳房豐滿,粗壯的大腿上有橘皮組織,經(jīng)常穿著舊但十分熨帖的內(nèi)褲。相比男主人公的拘謹,敏感,她們一律都有著一種所謂的滿不在乎,和毫無保留的激情——以及,天然并持久的溫柔。
      
      這種持續(xù)的溫柔和激情,萌發(fā)并維系了男主人公 ”對日常簡譜的共同生活的需求,對溝通的需求,對接受和給予關心的需求,對簡單宗教儀式的需求。”
      
      《朗讀者》里伯格完全失去了接受這種生活的能力,非常不幸的?!痘貧w》里結(jié)尾,彼得“返鄉(xiāng)”時看到芭芭拉,她仍像他們第一次見面那樣,鼻子上駕著眼睛,靠著門框,把雙手叉在胸前,說了一句
      
      “你回來啦!”
      
      這恐怕是返鄉(xiāng)故事所能有的最美滿的結(jié)尾了吧。
      
      (《朗讀者》選Kate Winslet 來演實在是很秒,她一定也是作者的夢中女郎吧。)
  •      看完《朗讀者》在圖書館又遇見了本哈德.施林克的《回歸》。大段的法學邏輯真的讓閱讀異常的晦澀,但是我還是堅持這讀完了。深深的喜歡德國嚴謹?shù)谋磉_,情感的描述自然流淌在主人公執(zhí)著追問的旅程之中,深深的抓出人性。
       對自身的追問,探究與生活中的種種矛盾,妥協(xié),體諒,理解。人生就是一場帶著一個又一個疑惑不斷追尋的旅程。疑問,迷惑、訊問、思索、矛盾、牽扯、判斷、決定、理解、寬恕、懂得、放下……
       這一遍,讀的真的還是太膚淺。
      
  •      “我們是迷茫的一代?!边@句話貌似是個萬金油,哪個時代的年輕人掛在嘴邊都不會感到唐突。但迷茫不是擋箭牌,不是繼續(xù)無知的借口,而是找回自己的動力。
      “十年前在瑞士也有過一次精神的爆發(fā),一種危機意識,對群體的關心,準備好從一個啟蒙主義的、理性的、機械的世界,過度到一個熱情的、有生命的、創(chuàng)造性的世界,用集體的方式去克服難以管束的利己主義和個人主義,架起聯(lián)系社會對立面的橋梁,在權力欲望的民主體制之上,建筑起一個成就至上的等級制度,以及建立一個新的精神王國,后代們的王國?!彪m然這是小說中一個人物的話,但其實這也僅僅是作者想要說的話。
      書中主人公是一個迷茫的青年,尋找著自己由來,在未來的路上步履蹣跚。迷茫的錯失愛情,錯失親情。在尋根的路上,一次次敲碎自己厚厚的殼,找到自己最真實的想法、最真實的自我,回歸到本屬于他的生活。有時候我們會不會也會被自己莫名奇妙的想法所迷惑,感到迷茫無助,感到神經(jīng)倦怠。我們會如何找到自己?
      全書節(jié)奏適中,每個時間段的分界明顯,體現(xiàn)著德國人基因中就與生俱來的嚴謹,每個小結(jié)都有很大的思考空間。本哈德· 施林克是德國當代著名的法學家,在書最后的譯后記中,譯者提到作者因為要擺脫法學家的強烈的職業(yè)特征,刻意將語言進行簡化,但其實仍然邏輯縝密且蘊含深意。文章構思新穎,這樣閱讀不會太枯燥,其實也不枯燥,277頁要是有空就是一天看完的量。開頭和結(jié)尾巧妙的串在一起,這是一個驚喜之筆。而文中一段一段主人公自己的奇怪想法或是邏輯辯解又精彩絕倫。下面是一段關于謀殺的辯思,也很有意思。
      “我們并不是因為殺人者不符合他人意愿地奪取了別人的生命,就懲罰他們。那應該懲罰什么呢?我們懲罰他進行殺人行為時的陰險和殘忍,也就是在受害者死亡之前,他強加給受害者的失望和痛苦。但是為什么我們對謀殺行為進行懲罰的時候并沒有這些副產(chǎn)品,而讓頭紗成為了純粹的行為呢?不是因為受害者,而是因為其他人。因為受害者的妻子,因為受害者的孩子,因為失去好友的那些朋友。因為所有那些失去了受害者,或者是把受害者從他們身邊奪走的人。因為這個世界的秩序。我們需要秩序,我們信任秩序;在秩序中有這么一條,生死自有時。”我們是否能領會一個世界級著名的法學家的一個思想的閃光?
      “是的,我們可以變得自私和無所顧忌,互相背叛與欺騙,還陷入憤怒。但是這些我們一直就都知道。是的,邪惡并沒有隨著二十世紀的罪行和戰(zhàn)爭而結(jié)束,而是繼續(xù)在世界各地蔓延。這對于我們來說也不是什么新鮮事。他所營造的那個人工的、小型的特殊情況并不那么有趣。有意思的應該是,我們?nèi)绾谓⑵鹞覀兊恼B(tài),并且越來越好,越來越公正,越來越尊重,越來越友好的與彼此相處?!?br />   很巧合的是前一段時間看的是以色列作家羅恩·萊瑟姆寫的《再見,美麗堡》。已經(jīng)沒有了對德國或是法西斯的任何仇恨,而《回歸》中也僅僅是提到了“猶太化”,這個詞匯我還順手在度娘上查了下,無果。但是兩個原本對立的民族,今日卻再未提起前日的恩怨,其實我想他們是在為和平干杯,來之不易的和平干杯。
      
  •     無論對于那些留在故鄉(xiāng)的人,還是歷盡磨難回到故鄉(xiāng)的人,他們都面臨著同一個問題——我是誰?怎么認識我自己?每個人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
      生活,您看,是這樣的。它始終在一種運動的過程中,生命就像一場不停息的旅程。所以無論到什么時候,像奧德賽那樣的故事都會受到人們的歡迎。
       From Bernhard Schlink
      
      讀這本回歸的時間與當初買下它的動機一樣在事后令我對自己感到訝異。當初在書單上因為封面好看而買下這本書連同玻璃城堡,拿到它時的心情混合著驚喜和仿佛被欺騙了一般的別扭,畢竟我已經(jīng)完全忘了當初看到封面就決定買下它時自己究竟在想什么了,封面不是那種令我感到驚艷的,如果是在書店,這本書尚有它的魅力讓我將它拿起來,但我不會買下它即使在看完了它的全部內(nèi)容之后,我仍然確信我不會。
      
      德國戰(zhàn)后的一種文學主題,返鄉(xiāng)。愛情與等待,滲入了鐵水般凝重的鮮血。榮譽、責任,戰(zhàn)爭總是會毀掉很多,故事尚未開始,他們便已分別,跨越漫長的、過分沉重的青春和炮火,彼此早已失去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
      
      所以那早已不是一個單純的愛情故事,政治為它蒙上陰影,炮火為它籠上硝煙,一切的一切都讓它看起來不那么美好。謊話和流言,信念的破滅,最美好的時光不是用來等待一個了無終點的某天的,所以選擇抓住眼前的幸福并不是過錯,只是對另一個人來說很殘忍。
      
      返鄉(xiāng)的小故事總是千篇一律,然而讀了一百篇在第一百零一篇里你還是能找到感動你的東西。當然,如果僅是這樣,《回歸》還不值得讓我為它寫下讀后感。它并不是,或者說并不單純是返鄉(xiāng)主題的小說,它所表達的更多是戰(zhàn)爭所造成的縱向傷害,幾代人之間因戰(zhàn)爭而不同尋常的牽絆。
      
      最初是抱著看小說的心態(tài)看的,讀作者用細膩而漫長的筆調(diào)寫一個小男孩,作為戰(zhàn)爭陰影尚未消散下的一代,在被炮火摧毀的廢墟間與母親、祖父母兩地生活著。童年中自祖父口中轉(zhuǎn)述的戰(zhàn)役,關于父親的模糊片斷,以及那些反面印有小說的被用來做草稿的通俗小說。
      
      那個仿佛暗示一般的故事,那個沒有結(jié)局的返鄉(xiāng)故事,或許真的是血緣這種奇妙的東西令主人公對它產(chǎn)生了興趣,從想知道結(jié)局,到想知道作者是誰,最后發(fā)現(xiàn)那個自己追尋了半輩子的真實其實早在多年前就被告知過。
      
      那段主人公從只言片語中尋找作者的故事我很喜歡,或許是因為它所帶給我的熟悉的感覺,這感覺來源于上半年讀的《隱之書》,同樣的追尋著的路途中,穿越時空引起的共鳴,為一些諸如血緣之類的牽絆所影響,體會一些遙不可知的心情,想象一些曾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
      
      所以覺得輪回這個詞有的時候的確妙不可言,明明彼此相隔數(shù)十年光陰,在同樣的年紀里,竟可以擁有如此相似的命運軌跡。
      
      主人公的自暴自棄,對愛情的沒有信心是否隱射了當年返鄉(xiāng)時一些人的心情我不知道,但如果是這樣,那么他的角色應該是在姑娘們等待時那些所謂“趁虛而入”的男人,他們追求自己的愛人,將那些即將自等待中蒼老下去的姑娘們重新救起,給予他們近在眼前的幸福。
      
      然而,自他們得知了尚有另一個人在未知的遠方占據(jù)著那些姑娘的一部分心靈時,他們焦躁了、惶恐了,此時再多的承諾都不及他出現(xiàn)之前的那句等待,唯有惴惴不安地自夜里擁緊愛人,貪戀這一刻的完全屬于。
      
      的確,主人公的性格在某些方面講是軟弱的,固執(zhí)的,甚至有些別扭,所以他對待他的愛情的態(tài)度曾一度令我非常惱火。幸而在此作者并未多賦筆墨,主人公立即投入了繼續(xù)追尋的道路中,并且在此刻,經(jīng)歷了類似乎愛情的背叛的他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更加接近于當年那個他想尋找的人了。
      
      主人公失敗的愛情在全文起了一個推進作用,在看似囈語的描述中我們跟隨他自幻覺與現(xiàn)實中進進出出,奧德賽與小說的關系,小說作者與主人公的關系模糊而清晰,有什么無法言語的感覺掠過腦海,像是眼前茫茫白霧但你確信真相在后面。
      
      隨后追尋繼續(xù),文章在這里進入了與《隱之書》一樣令我不堪其苦的大量引用階段,我不清楚這是為什么,我甚至不清楚引用的這部分“作品中某個角色的某些著作”究竟寫了什么,納粹理論家的鋼鐵理論與黃金理論,殺戮與救贖,此刻作者作為一名德國著名法學家的嚴謹與邏輯縝密終于得到了完全的發(fā)揮,在這里不得不承認作者的說理能力實在厲害,即使法學式的邏輯幾乎造成了我的閱讀障礙。
      
      因為幾乎從最初就猜到了小說作者與主人公的關系是父子,所以當一切線索指向那個結(jié)果的時候,我都沒有什么感覺,反而不務正業(yè)地將閱讀重點放在了主人公平日的生活上,歷史同樣在推進,某些可意的原因作者的生活中鮮有歷史事件的足跡,除了這一次的柏林,柏林墻的倒塌,東柏林與西柏林的合并。
      
      這總是讓人無奈的,某些信仰與某些思想,我想一個國家的人民斷然不會個個都愚昧無知,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認清自己的能力,所以此時國家的導向作用極其重要。但是人民無罪,戰(zhàn)爭、國家與國家的戰(zhàn)爭為什么需要人民來承擔后果,有些分裂永遠無法抹平,有些傷害永遠無法被掩埋,一個新時代的來臨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不可避免的注定有一些人的失落。
      
      在往返柏林與法蘭克福的飛機上,主人公再次遇到他曾經(jīng)因為沒有自信而躲避的愛情,我一邊感嘆他那好過來了的運氣,一邊思考這是不是意味著故事將進入高潮。
      
      幾乎萬事俱備了,此刻故事終于成為了尋找親人,多年前那個故事的結(jié)局在此刻終于不再重要,這是不是可以認為是因為主人公重新找回了自己愛情的緣故。但顯然這一切尚未結(jié)束,結(jié)婚與戶口是契機,主人公來到了美國,去尋找他母親口中那個由謊言的片斷拼接而成的父親。
      
      自此全文進入第五部,此刻我產(chǎn)生過一個莫名其妙的想法,我想作者是不是并不單純想寫一部有關尋找親人與愛情的小說,他其實更想表現(xiàn)一個人的形象,一個言辭犀利的納粹理論家,一個有些油滑的翩翩公子,一個在戰(zhàn)爭中迷失并利用戰(zhàn)爭改頭換面的現(xiàn)名牌大學政治學權威教授,主人公的父親。
      
      再次回想全文,德堡教授少而又少的正面描寫,并且那只是一個公眾下光鮮且無懈可擊的片面形象,其余的便是所有從主人公祖父母口中得到的—童年,從那些書信中得到的—青年,從那些著作的只言片語中得到的—壯年,他的經(jīng)歷令他看起來是那么的……怎么說,古怪,充滿了無法解釋的詭秘。
      
      奧得賽同樣貫穿全文,在這里有一段德堡教授對其的解釋,像是對他自己經(jīng)歷的解釋,關于《奧德賽》的意義,它所描寫的這次旅程的意義,讓人在最初的迷惑之后禁不住拍手稱快。
      
      我們干過太多對既定的或是已經(jīng)落幕的事實發(fā)表僅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觀點的事了,包括對無數(shù)名著的無數(shù)次解構,我們總是期待問題變的更加深入,把一些漏洞一些細節(jié)自動升華到道德精神領域,所以有的時候我們會說一部作品的意義是讀者所賦予的,一部作品的優(yōu)劣在于它能啟發(fā)讀者多少哲學的思辯,然而當這一切堆砌地過于繁雜時,我們同樣也正在離作品最初給于我們的感動越來越遠。
      
      如同在這本書的最后,這篇文章的開頭,作者所說的一樣,生活,它始終在一種運動的過程中,生命就是一場不停息的旅程。所以即使有的時候,我們只能從結(jié)局中來定義這件事的價值,也不能就用這片面的價值來詮釋整件事的意義所在。
      
      尋找,想象,一點點接近的真相,追逐、逃避,終于那一點點的不甘心也在最后消散,他父親的家庭是那么美好,而他自己的幸福正在彼岸等待,如同那個多年前的沒有結(jié)局的故事。
      
      奧德賽的故事不是為了歌頌愛情的堅貞美好,也不是一個復仇與殺戮的童話,它所描述的是一段生命旅途,一段歷煉的過程,那些經(jīng)歷那些遭遇,如同德堡教授年輕時的逃亡往事,如同主人公的追逐與尋找,它們所構成的,無法被定義為什么價值,卻是所有故事的意義所在。
      
      于是這個故事真的不是一個返鄉(xiāng)故事。在文章的結(jié)尾,了然回想起其實早已得知的結(jié)局,一切都沒有改變,戰(zhàn)爭的陰影不只籠罩了一代人,它是人類歷史進程中縱深的傷口,然而它終將被新時代的陽光驅(qū)散。那個被主人公想念著的人,我們一起跟隨著主人公一點點拼湊起來的形象,在最后終于完整,像是過去那一整個時代的縮影和象征,將被我們所有人想念很久很久。
      
      終于這篇文章也將結(jié)束了,關于對這篇文章中一些論點的討論似乎不適合這里。曾經(jīng)有作者寫到過,有的時候小說家會借小說里的人物來表達一些自己的思想。我不知道自己看到了多少本哈德 施樸克的形象,他給我的感覺如同德堡教授一般令人難以琢磨,但幸好,這個結(jié)果對我來說并不重要。
      
      最后的最后套用一下前面所得出的結(jié)論,這篇長評的意義絕不在于本人對《回歸》的見解之深刻(或者說是歪評之有理)而應該是——該文充分證明了像我這樣的人偶爾也可以很學院派TAT。。。
      
      
      ——fin
      
     ?。ㄗⅲ涸撐陌俣仁装l(fā),版權所有者52him(泛泛空知)已授權byronly和99讀書轉(zhuǎn)載,特此聲明。)
  •     相比朗讀者,我更愛這略帶絮叨的文章,感覺作者是個表面是個溫暖淡然的男人,內(nèi)心波濤暗涌。逃避改變,習慣于模式化的生活,喜歡馬克思,喜歡芭芭拉,也愛祖父母,教會作者如何享受愜意的人生
  •     故事轉(zhuǎn)彎得很有意思,最看重的是他對二戰(zhàn)和納粹的思考。但是內(nèi)容里大段大段學術性的東西和思考讓人覺得有點枯燥乏味,于是我并不像對待《朗讀者》那樣一口氣看完它,但那個被戰(zhàn)爭、愛情、意識形態(tài)、時間所改變的世界還是很有吸引力的,我沒多少鑒賞力,喜歡就是喜歡,這本書我只覺得還行而已。
  •     一個德國士兵歷經(jīng)艱難從蘇聯(lián)戰(zhàn)場逃回故鄉(xiāng),敲開家門,妻子懷中抱著孩子,旁邊卻站著另一個男人。   當時的心情~~~~~
  •       來源:朋友贈書,還是我二手買的?忘記了
        閱讀速度:2010年元旦開始讀,中間放下,上周末加速讀完
        
      所有的故事都暗含著一個古老的文本,西方常見的就是奧德賽返鄉(xiāng)之旅
      當沙場上的男人拖著殘肢回到家鄉(xiāng),敲門卻發(fā)現(xiàn)妻子身邊有了另一個男人
      是你的話怎么辦?決斗?離開?原諒?這個男人可能冒充了你的身份
      因為你的愛人不會那么輕易變心,她被騙了,忘記了你的樣貌
      或許那個男人是你雙生的兄弟,這又聯(lián)系到上周末看的一部美國電影《兄弟》
        
      Schlink筆下的男人是冷峻又敏感的,他寫下男人的糾結(jié)與脆弱
      同樣還有無情與決絕,在閱讀中,男主角慢慢讀懂了奧德賽為什么遲遲不歸
      又因為什么最終返鄉(xiāng),他為何要對追求妻子的男人宣戰(zhàn),會不會再次離開家
      讀過了Schlink的剖析,我想你會理解男人在做抉擇時都在想些什么
      他們的準則就是自己,而女人總是活得忘記自己,大概可以回到生命的源頭找原因
        
      我是讀到了“我”的第二段戀情開始加速閱讀的,因為Schlink寫得實在太好
      最后贏得男人的心(是男人,而非雄性動物),往往不是女人的美貌,而是溫柔
      在每一天和每一分鐘都流淌的溫柔,多少年不在一起,那種感覺總是縈繞在心頭
      男人對于親近和溫柔的需要,對于家居生活的需要,完全也可以從孩子身上得來
      所以當芭芭拉離開“我”時,前女友的孩子出現(xiàn)在“我”的生活里,共同獲得
      對日常簡樸生活的需求、對溝通的需求、對接受和給予關心的需求、對儀式感的需求
        
      小說中還有一條平行的線,是關于“我”的父親,一個加入納粹的瑞士人的故事
      他八面玲瓏,是理論專家和宣傳好手,逃過了戰(zhàn)后的審判,在美國搖身一變成為學者
      繼續(xù)用解構主義來試驗人性,為當年的罪行辯護,“我”接近他、認清他,最終離開
        
      Schlink絕對是德語+法學家的典型代表,下次去德國要買一本德文的Die Heimkehr
      《回歸》的譯者吳筠很年輕,但是翻譯得很好,很贊,似乎是一位駐德記者,贊
  •     ——來自錢定平翻譯的《朗讀者》。
      類似的古詩、成語套用,時不時讓人聞到微微的焦味。
      硬撐著說,還在可承受的范圍內(nèi)——看在對電影意猶未盡的份上。
      
      如果沒有電影,光憑這本小說的中譯本,我很難想象自己能對這部作品產(chǎn)生多少熱情。對中文的欣賞力,實在屬于我少數(shù)幾樣不曾存在疑問的自信之一。誰叫你不懂德語呢?(恐怕這輩子都不打算去懂)
      
      好在我先翻了一部份《回歸》。這一本的譯者吳筠在譯后記里說,Shlink的語言特質(zhì)在于“刻意簡化,卻又邏輯縝密且蘊含深意”。哦,所以讀者應接受好比“此情可以追憶,只是當時惘然”的句子?
      
      《回歸》的這位2002年才從復旦德語系畢業(yè)的翻譯至少在讓人讀人話。有時候,買書不能不看編輯……
  •     我喜歡這本書,因為它幾乎讓我混淆。
      這里有詭辯,考驗著你對絕對正義的認知度。這里也有神話模式,考驗著你對現(xiàn)代生活表象背后的實質(zhì)是否有領悟。這里也有一場漫長的愛情,以及,一個男子看似乏味、暗含悲傷的人生(似乎在安撫那些不想深思戰(zhàn)爭或道德底線的讀者)。
      
      德鮑爾的人生從瑞士的童年寫起,令人著迷的并非親子情長(多半是因為歐式情緒的寡淡吧),而是祖父母在日常生活之外經(jīng)營《通俗小說》,卻不讓德鮑爾讀。懸念暗伏,不知其所蹤。后來,他讀到的第一篇小說只是殘章,沒頭沒尾,說的是二戰(zhàn)時一個德國士兵從蘇聯(lián)戰(zhàn)場艱難地逃回故鄉(xiāng),敲開家門,妻子卻已和另一個男人成家生子。
      這段殘章,就成了德鮑爾人生中的一道符。
      
      循著小說中的地址去找,他找到了一生中最愛的女人芭芭拉。但她已經(jīng)結(jié)婚,丈夫游走天涯,是戰(zhàn)后和平時代里另一種士兵。德鮑爾仿佛突然走進了小說情節(jié),只不過,從讓他著迷的返鄉(xiāng)者變成了無辜的第三者。
      但他寧可告別愛人。這給了他思念(只用三兩聲空響的電話鈴代替她的存在吧),也給了他打發(fā)寂寞的理由。那道符又顯身了,誘惑他繼續(xù)找,其實并非大海撈針,只需有心罷了。在此期間,兩德統(tǒng)一,他工作變動,雖然沒有參與歷史性時刻的現(xiàn)場,卻目睹了東德人某種生存藝術的消失(講話藝術那段,相信大多數(shù)中國知識分子也會苦笑一下)……也終于摸清了殘章作者在戰(zhàn)爭年代的動向和身份。
      
      被戰(zhàn)爭、愛情、意識形態(tài)、時間所改變的世界,讓每個人都有鄉(xiāng)愁和尋根的需要,但其實,無人去強求那份歸宿感,尋找故鄉(xiāng)不如確定新家的位置,尋找自我不如確定一份新職的薪金。作者施林克沒有講到這些,是我在閱讀時對比那奧德賽的神話模式、甚至是套用這種模式寫出的德國士兵返鄉(xiāng)的故事,想到的現(xiàn)實。
      我想,如果只是停留于理論,或許鋼鐵法則、黃金法則、白銀法則都可以是腦力游戲,是人類智慧對善惡本性的冷笑諷刺,其實也很對,其實也很好。但,誰來保證它只停留在紙面?
      德鮑爾每次對幸福的嘗試,只能淺薄的無疾而終。但這不妨礙他保持善良。乏味,或許是對善良的獎賞,只是世人只當是懲罰。
      
      那段殘章,讓德鮑爾尋到了生父,那幾乎是人生中最無法漠視的情結(jié),需要了解并了結(jié)。于是,他甚至不惜擱淺和芭芭拉好不容易重燃的戀情,遠渡重洋去見見父親。父親此時名叫德堡,是名牌大學政治學的權威教授,開設的課程里甚至包括在荒山野嶺進行實驗性的人性測試(真是讓人咋舌的一段情節(jié)!相信很多人都愿意去親身嘗試)。
      兒子和父親的對峙,在此,不是質(zhì)問你為什么要拋棄我和母親,為什么要銷聲匿跡,更無需質(zhì)問他為何曾大言不慚地助紂為虐,制定偽善的公平法則推動殺戮情緒。法西斯理論變身政治法,把玩邏輯,兒子和父親的對峙成為人性善和人性惡的叫板。但兒子似乎無法戰(zhàn)勝父親,善良平凡在強悍的鋼鐵法則面前似乎很虛弱,但讀者不禁要問(如果還沒被洗腦的話),人倫道德真的需要去贏一場爭辯嗎?
      
      小說里常有讓我觸目驚心的一景,沒有槍林彈雨,沒有殺搶擄掠,但生活中的悖論被揭示得如此犀利,實在讓人費神思量,譬如,若論精彩程度,父親儼然更像傳說中的奧德賽(兒子則太平凡,未免沒太多吸引力)。德堡被不同的人描述為聰穎過人、深諳人類心理、頗具說服力的天才,寫的文章也擲地有聲,充滿足以洗腦的能量,能逃脫戰(zhàn)后審判,更能在新時代成為令人崇拜的名教授。但當你看到他對殺戮法則的闡述時,究竟是易于被說服、還是被惹怒?小說中的德堡是個危險人物,是那道符帶出的毒物。是時常讓我們眼睛一亮的所謂天才。
      
      這位生父或許意味著某種源頭:永無止盡的好奇,擱在虛擬的故鄉(xiāng)中,但不可能成為用善良品性實證人性的德鮑爾的源頭、或歸宿。就像推倒一堵柏林墻,他要推倒殘章和詭辯之父帶來的誘惑和困惑。就像奧德賽千辛萬苦回到了太太身邊,把過去和未來統(tǒng)一,芭芭拉所象征的幸福、未來、愛情才是真正的歸宿,是德鮑爾可以“回歸”的地方。如果可以這樣理解,那么,愛終究比故鄉(xiāng)更持久,更飄搖,更正義;而故鄉(xiāng)更像一場舊夢,沒有未來?剛好,這也使得這個故事能被更多人理解,從哲學層面的探討回歸到了人情冷暖。他仍然在那道符里,但回歸到了返鄉(xiāng)者的身份。
      
      當年,施林克寫出《朗讀者》,在戰(zhàn)爭的背景下寫了一出跳出窠臼的動人篇章,但這本新作《回歸》卻更纏人,更顯示出他身為法學家、法官在思辨時的嚴謹,以及兼為小說家的浪漫,將兒女情長、家人暖愛和冷酷的理論法嵌在古希臘神話的模式里,巧妙雜糅出一出耐讀文本,兼需理智和情感的領悟力。這個故事重拾經(jīng)典的“返鄉(xiāng)”模式,在平靜生活里攪動出久違的深刻的大命題,每個章節(jié)都提出道德思辨的挑戰(zhàn),也給予淡淡憂傷的日常情愛之美,也恰似小說本身的回歸:好的小說不止是講故事,但又必須把套盒里的故事一一講述得扣人心弦。
      
      事實上,我很贊同詭辯中對奧德賽返鄉(xiāng)模式的顛覆,那不是返鄉(xiāng),只是流浪的一站;那不是歸于歸宿而從此幸??鞓酚啦幻允В谴_實不是“統(tǒng)一”,而是分裂。在所有觸犯道德的詭辯中,也惟有基于神話文本本身的這段,讓我不畏懼贊同。
      
  •     在1995年的《朗讀者》與2006年的《回歸》之間,有十余年的時間跨度,所以本哈德·施林克不是一個高產(chǎn)作家,所以很多人未必熟悉他的名字。但是,他的小說還是有影響力的,譬如《朗讀者》,——當年譯林出版社姚仲珍的譯本把它譯成《生死朗讀》;后來,譯林出錢定平的譯本,名字改了回來。
      
      施林克先生是德國人,不僅僅是一個作家,還是法學教授和法官。我們知道的施林克,只是作家施林克;而作為法學教授和法官的他,對我們來說,還是完全陌生的。我以為,施林克先生的主要社會角色還是法學教授和法官,作家應該是他的業(yè)余身份。這一點,其實很重要,因為法學教授和法官的角度、經(jīng)驗,不可能不影響他的小說創(chuàng)作,以及他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和寫作手法。
      
      大家都知道,二戰(zhàn)對德國人來說,是一個難以抹去的記憶?!独首x者》是對二戰(zhàn)的一種反思,《回歸》也是,而且讀來都是那么沉重而非輕松。對于二戰(zhàn)的戰(zhàn)爭責任問題,相比日本人直至今天的曖昧態(tài)度,戰(zhàn)后德國人的懺悔和反思是嚴肅和比較徹底的,這大約與民族性格有關。施林克在他的兩部重要小說中一再地探究這段歷史,探究這段歷史對當事人和后來人的影響,并且深刻地反思歷史,思索正義、罪惡和人性的本質(zhì),究其原因,也不外乎出于一個正直德國人的良心和責任感。
      
      故事的緣起是主人公德鮑爾小時候讀過的一篇小說片斷,這部不完整的小說講述了二戰(zhàn)時期一個德國士兵歷經(jīng)艱難從蘇聯(lián)戰(zhàn)場逃回故鄉(xiāng)的故事,當他敲開家門的時候,懷抱孩子的妻子身邊卻站著另一個男人。長大后的德鮑爾對這個故事念念不忘,開始尋找完整的小說以及它的作者,種種線索都指向一個戰(zhàn)后不知所之的納粹理論家,而這個人極有可能是德鮑爾未曾謀面的父親。
      
      知道自己的父親母親是誰,其實是人的一種本能需要,因為這樣的身份確認可以解決一部分“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往何處去”的問題。如果這個問題不重要,那么,我們也不會在文學或影視作品中看到那么多的尋親故事,也不會有“我要我要找我爸爸,去到哪里也要找我爸爸”這樣的詠唱。
      
      透過那些往往被人忽視的文本,去發(fā)現(xiàn)歷史,去追尋父親的蹤跡,貫穿于這部小說的故事里。當鮑德爾發(fā)現(xiàn)那個納粹理論家現(xiàn)在已經(jīng)搖身變?yōu)槊绹拼髮W的政治學權威教授,并且這個改姓“德堡”的人始終在為自己過去的罪行開脫罪責的時候,他的態(tài)度就此發(fā)生了變化。在全書的最后一段,施林克借想念父親的德鮑爾之口這樣說:“……這不是想念約翰·德鮑爾或者約翰·德堡。這只是想念一幅由我自己描繪的父親的畫面,我的心全系在這上面。”
      
      這是一場奧德賽式的追尋故事,而施林克在小說中也毫不掩飾史詩《奧德賽》在這個故事中所起的作用,——他用了不少篇幅來剖析奧德修斯的返鄉(xiāng)之路,并且精心地把《奧德賽》作為鮑德爾尋父故事的重要注解,甚至連小說的名字都直接叫作Die Heimkehr,譯成中文就是“返鄉(xiāng)”,或者中譯本所采用的譯法“回歸”。
      
      這是一個有懸念的故事,而且我不能不承認,施林克是個講故事的好手。雖然在這部小說里有一些關于西方文學、哲學、歷史、政治學的描述,但是,這些部分不僅不枯燥,而且和故事本身貼得很緊,你會感覺故事就得這么講。而且在這個故事中,鮑德爾自己的經(jīng)歷與他幼年讀過的那部小說互相映射,——鮑德爾愛上一個女人,然而這個女人是個有夫之婦,當那個丈夫在失蹤很久之后終于歸來的時候,鮑德爾成了當年小說里站在女人身邊的“另一個男人”。在這里,過去與現(xiàn)在、男人與女人復雜而精巧地結(jié)合在一起,令人為之感嘆,為之思索。
      
      如同“德國制造”一樣,施林克的這本小說設計得清晰、準確,文風雖然簡約,但卻不刻板不乏味,甚至還有一種耐人尋味的優(yōu)美,宛若白描。我不懂德文,當然不知道原作的模樣,讓我產(chǎn)生這樣的好感,全仰仗譯者吳筠的文筆。
      
      《回歸》應該是可以再讀的小說,如同《朗讀者》一樣。同樣,它也應該是一本慢熱型的書,這一點也像《朗讀者》。我讀姚仲珍譯的《生死朗讀》大約在2000年,但錢定平譯的《朗讀者》似乎是從前年才慢慢地讓很多人知道的。這或許也是《回歸》的命數(shù)。
  •   朗讀者我直接看哭。這是我唯一一部看哭的。
    估計你作為女人不會懂少男對成熟女性肉體的懵懂憧憬渴望
  •   如果我說我懂的話你會不會覺得這是一種褻瀆? 朗讀者我看了三遍,沒有哭,但是很受觸動
  •   那也不會。我很相信你的換位思考能力。能理解不同于你的人的心理和感受。
    我覺得我看過的少年對成熟女人最好的一部是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   不錯,你的評論就是不一樣!
  •   寫得好:)吳筠是《文匯報》駐慕尼黑記者。
  •   翻譯讓這本書很好地重生了
  •   同感,很多法理、法學的東西實在是不懂。感覺翻譯者也沒怎么搞懂。
  •   可不知道為什么還這么多人看得那么深刻,反正我是沒什么感覺
  •   我也是 東拼西湊的趕腳
  •   路過~
  •   樓主最后一段,贊同。 不是回歸,其實是重新出發(fā)。
  •   想讀``
  •   路過。想讀讀看看
  •   路過。想讀讀看看 +1
  •   老兄啊~你的書評可以出本書了
    很喜歡看
  •   更喜歡第一篇里對童年的回憶的描述
    安靜
  •   和《朗讀者》一樣,作品既有故事性,又兼具思辨性,是一本深刻的小說。有這么一個父親,不知是主人公的幸還是不幸。
    貌似作者愛有第一人稱寫作。
  •   很愛這本書,但是每次只能讀幾節(jié),因為太多的東西要思考~
  •   不太喜歡這本書的翻譯……
  •   對!這書的翻譯讀起來不太順暢,有些地方還拗口。
  •   深刻,深刻,德國文學的風格,故事總是很深刻。
  •   回去再重新看一遍 太需要靜下心來思考了 特別是那詭辯的理論
  •   2010-09-14 11:17:36 厚流央  不太喜歡這本書的翻譯……
    ————————————————————————
    我也是的。我覺得此書的譯筆,比及錢譯的《朗讀者》來,差的不是一兩條街。
  •   大人此文好有愛。
  •   我會唱這歌~~~~啦啦~~~~~
  •   重讀了一遍《生死朗讀》,《回歸》也剛上手。喜歡這個作家。
  •   施林克還寫有賽爾伯探案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