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科技卷

出版時間:2008-11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謝祥皓 編  頁數:181  

前言

  本書敘說了自太昊伏羲氏、神農氏及黃帝以來,歷時五千余年的中華文化。真實性、準確性是本書的命脈;生動性、可讀性是本書的靈魂。全書計四卷,約100萬字,四卷具體內容分別是:第一卷,《哲學卷》。以中國哲學、儒學為基本線索,敘說了大舜、周公、老子、孔子、孔門弟子、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賈誼、董仲舒、揚雄、桓譚、王充、許慎、何休、鄭玄、王弼、何晏……以及法顯、玄奘、孔穎達、二程、朱熹、陸九淵、王陽明等人的宏深哲理及生活軼事。放眼宇宙天道,品味人生哲理,是本卷最突出的特點。第二卷,《軍事卷》。以中國軍政人物及兵家學者為基本線索,敘說了黃帝、商湯、周武王、姜太公、管仲、孫武、孫臏、吳起、項羽、劉邦、張良、韓信、劉秀、馬援、班超、虞詡、曹操、諸葛亮、司馬懿、周瑜、呂蒙、陸遜……以及唐太宗、李靖、李■、趙匡胤、朱元璋等人的奇謀偉略,及其鮮為人知的生活軼聞,再現了古代軍事家和政治家的用兵方略,其問充滿了智慧與哲理。第三卷,《文藝卷》。以中國文學藝術發(fā)展史為線索,敘說了遠古歌謠,神話,《詩經》,《楚辭》,漢代的司馬相如、司馬遷、劉向父子、班固父子、蔡邕父女,建安時代“三曹”“七子”,唐宋時代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白居易、劉禹錫、杜牧、李商隱、歐陽修、王安石、柳永、蘇東坡、李清照、辛棄疾、陸游,以及明清時代《西廂記》、《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紅樓夢》等巨大文學成就;以及王羲之、顧愷之、吳道子、顏真卿等大家書畫藝術成就。本卷佳句迭引,名詩薈萃,讀之令人心曠神怡。讀者將隨行文而進入學習與鑒賞融為一體的最佳境界。第四卷,《科技卷》。以中國科技史為線索,敘說了自伏羲、神農以來,中國之天文、歷法、數學、醫(yī)藥、水利、絲綢、玉雕、陶瓷、青銅、造紙、印刷、火藥、指南針及建筑等諸多方面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從伏羲結漁網、神農嘗百草、大禹治水,到鄭和遠航、李時珍醫(yī)藥、徐霞客探險……古人探索之足跡,歷歷可見。其智慧足以引發(fā)今人之深思;其獻身精神,亦令今人為之肅然起敬。中華文化,一座輝煌的殿堂!光芒四射,睿哲如海。她以其無窮的魅力,持續(xù)、永恒地吸引著一代代學人。本書的目標,就是引導讀者步人這座偉大的殿堂。中華文化,一座輝煌的殿堂!光芒四射,睿哲如海。她以其無窮的魅力,持續(xù)、永恒地吸引著一代代學人?!段幕袊废盗袇矔哪繕耍褪且龑ёx者步人這座偉大的殿堂。本書為其中的哲學卷,放眼宇宙天道,品味人生哲理,是本卷最突出的特點。

內容概要

  《文化中國·科技卷》以中國科技史為線索,敘說了自伏羲、神農以來,中國之天文、歷法、數學、醫(yī)藥、水利、絲綢、玉雕、陶瓷、青銅、造紙、印刷、火藥、指南針及建筑等諸多方面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從伏羲結漁網、神農嘗百草、大禹治水,到鄭和遠航、李時珍醫(yī)藥、徐霞客探險……古人探索之足跡,歷歷可見。

書籍目錄

前言燧人氏鉆木取火有巢氏構木為巢伏羲畫八卦神農氏嘗百草倉頡造字嫘祖養(yǎng)蠶制衣大禹治水劃九州桔槔汲水由來久千人共鑄大方鼎卞和識玉斷雙足牛拉鐵犁是創(chuàng)造建筑師之祖魯班墨子好學探宇宙神醫(yī)扁鵲望聞問切古老的醫(yī)學典籍——《黃帝內經》甘德、石申觀天測星李冰父子都江堰間諜鑿渠富秦國史祿鑿渠通湘漓工藝大全《考工記》以身贖父有緹縈汜勝之勸農著書王景治河千年無患蔡倫改進造紙術張衡巧制地動儀千古神醫(yī)是華佗醫(yī)圣張仲景劉徽注《九章算術》馬鈞重造指南車祖沖之推進圓周率注疏《水經》酈道元《齊民要術》賈思勰民間醫(yī)學家孫思邈火藥的發(fā)明 巧奪天工安濟橋文成公主西入藏畢異巧制活字板 沈括夢溪著《筆談》魔力磁石指南針科學神人郭守敬黃道婆改進紡織術王禎善績口碑載道鄭和下西洋建筑瑰寶紫禁城創(chuàng)建十二平均律的王子宋尚書汶上遇白英 李時珍著《本草綱目》宰相科學家徐光啟 旅游“奇人”徐霞客才大學博宋應星王清任驗尸著《改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燧人氏,亦作燧皇,傳說中的古代帝王,“鉆木取火”的發(fā)明者。《韓非子·五蠹》中說:“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圣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說(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蟀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鉆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日燧人氏。” “燧”字,一種解釋是“木燧”,即鉆木取火所用的木,古代說“木與木相摩則燃”,大致就是“鉆木取火”的一種方式。另一種解釋為“金燧” ,是一種火鏡,可以聚日光以燃火。大約木燧出現較早,所以燧人氏是“鉆木取火”。 其實,火在自然界早就出現了。火山爆發(fā)有火;電閃雷鳴,常引起森林火災,也是火。最初,人類看到火,還以為是怪物。后來,當聞到被大火燒死后的野獸散發(fā)出來的陣陣肉香時,才禁不住去取火中的肉吃,一嘗,才發(fā)現被大火烤熟的東西,如此香美可口。于是,人們才逐漸想辦法,把火種保留下來,以使它長期不滅。 在云南元謀上那蚌村,距今約170萬年左右的元謀人遺址的地層中,就發(fā)現了許多小如芝麻、大如黃豆的碳屑,在灰燼中還有燒過的獸骨。這表明元謀人曾用火取暖、照明、燒烤獸骨等,這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人類最早用火的實證。在北京周口店發(fā)現的距今69萬年的原始人類遺址中,有幾處存留著一些灰燼,最厚處達6米,灰燼中有許多被大火燒過的獸骨,這證明當時的原始人不僅已經掌握和使用了天然火,而且還經常用火烤吃獸肉。以后歷經了悠久歲月,人類才學會了人工取火。 最早的人工取火方法是摩擦起火。古籍中有關于遠古時期人們“鉆木取火,以化腥臊”的記載和“木與木相摩則燃”的描述,都反映了早期人工取火的情形。中國古代的學者,把遠古勞動人民在長期生存斗爭中所積累的這一經驗,形象地轉化為圣人的一種創(chuàng)造,這就是燧人氏。 據目前的考古發(fā)掘可以知道,距今約18000年的山頂洞人,已脫離了保存天然火種的階段,掌握了人工取火技術。 人類一旦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術,就不但能吃到熟食,縮短了消化過程,減少了疾病、增強了體質,而且還可以取暖御寒、照明,驅散山洞中的潮濕,改善了居住條件,增強了人類對自然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正如恩格斯所說: 肉類食物引起了兩種新的有決定意義的進步,即火的使用和動物的馴養(yǎng)。前者更加縮短了消化過程,因為它為口提供了可說是已經半消化了的食物;后者使肉類食物更加豐富起來……這兩種進步就直接成為人的新解放手段。(《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514頁)火的使用,人工取火的發(fā)明,對于人類社會進步的作用與意義,較之近、現代的蒸汽機、電氣化,實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巢氏構木為巢 原始社會之初,民智未開,人們不會建筑住所,只能在大自然中尋找棲身之處。根據目前所掌握的資料,北京猿人的巖洞是我國最早的人類住所。 同時代的還有山東省沂源猿人居住過的沂源溶洞。 原始人類居住的天然巖洞使人們逐漸意識到,住所是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空間,而“巖居穴處”只能利用自然界既有的環(huán)境條件。當先民們發(fā)現建造一個遮風避雨的住所,能進一步促進狩獵和集居時,粗陋的巢居就開始出現了。如果說巖洞只是人類在充分利用自然環(huán)境的話,那么巢居就是人類改造自然環(huán)境的開端,它開創(chuàng)了人類生活史的新篇章,引發(fā)了近萬年來人類轟轟烈烈的建筑活動。 巢居是人類最早的建筑之一?!俄n非子·五蠹》記載: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圣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日有巢氏。 可見,巢居乃是一種類似鳥巢的住所,是原始人利用樹干、樹枝、樹葉、雜草搭在樹冠上的原始建筑。有巢氏教導先民采取這種高架而居的方式,可以避免瘴氣、猛獸、蟲蛇的侵襲,故深受民眾擁戴。 大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國又出現了干欄式房屋。干欄式房屋與巢居相似,兩者都架空于地面,上面搭建全木結構的木棚或竹棚,只是架空部分以多根木樁代替了巢居的樹身。由于干欄式建筑既可建于森林地帶,又可臨水而建,所以在古代的云南、廣東及長江流域分布極廣。浙江省余姚河姆渡村發(fā)掘出的大約六七千年前的干欄式房屋,就是一個實證。作為中國南方的一種建筑體系,干欄式建筑是許多少數民族的主要居住形式,如西雙版納的傣族、景頗族民居,四川、貴州一帶的吊腳樓等。 與巢居同時或稍晚,在中原地區(qū)出現了穴居的居住方式?!睹献印る墓氛f:“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就是說,在地勢低洼潮濕的地段作巢居,地勢高亢燥爽的地段作穴居。這一記載已為考古資料證實。《禮記·禮運》記載,上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楷巢”?!翱摺奔囱ㄒ?。二書記載均可證實穴居與巢居是古代并存的兩種居住方式。 穴居主要分布在黃河中上游一帶的黃土高原上。這里的黃土質地、土壤結構均適合人類挖洞居住,再加上黃土高原地勢高,穴內比較干燥,建穴又不用其他材料,因此,先民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構建了眾多的穴居建筑。 此外,長江、珠江流域以及西南、東北地區(qū),凡有黃土高原地帶土壤條件的,都發(fā)現了穴居遺跡?!  ?/pre>

編輯推薦

  中華文化,一座輝煌的殿堂!光芒四射,睿哲如海。她以其無窮的魅力,持續(xù)、永恒地吸引著一代代學人?!段幕袊废盗袇矔哪繕?,就是引導讀者步人這座偉大的殿堂。《文化中國·科技卷》為其中的科技卷,中國古代偉人的智慧足以引發(fā)今人之深思;其獻身精神,亦令今人為之肅然起敬。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文化中國科技卷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