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

出版時間:2009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劉震云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手機》講述了一個關于“說話”的故事。主人公嚴守一是電視臺談話節(jié)目主持人。小說開始寫了六十年代童年時的嚴守一,他不愛說話的父親,他的表嫂、朋友及奶奶。接下來寫到當下,長大后的嚴守一從事了讓全村人都不信的以“說話”為生的職業(yè)——在電視臺當主持。小說最后回到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追尋嚴守一話語的源頭。在充分展開的中間部分里,作品里長出了許多嘴,都在說話,有說假話的,有說實話的,有不愛說話的,有話中有話的,也有說心里話的。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后期以降,隨著思想解放和改革開放的深入發(fā)展,中國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相繼涌現(xiàn)出一批生活積累豐厚、藝術準備充足、善于思考、勤于探索的作家。他們的作品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深刻的社會意義和鮮明的藝術風格,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中國當代文學發(fā)展的軌跡和水平。這些作家為中國當代文學的繁榮和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在當代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一直保持著旺盛的創(chuàng)作力和影響力,不斷地推出新作,超越自己。
今天,社會和文學都在朝著多元化的方向行進;寫作者的創(chuàng)作思想和表達方式、讀者的需求和閱讀趣味日趨多樣;文學的娛樂功能受到重視;各種文學潮流兼容并包、各行其道。此時,全面系統(tǒng)地總結上述一批作家三十年來的創(chuàng)作實績,對當代文學事業(yè),對作家、讀者和文學工作者,對當前的圖書市場,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基于這一認識,我們決定編輯出版這套“中國當代作家”系列叢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手機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9條)

 
 

  •      整本書還算好看,這個好看不是說這是本好書,只是指閱讀上不容易讓人走神。這事成為好書的第一步。
       我在想他們的偷情被揭露是手機的原因,但從根源上講還是人性中的不道德。到了今天,每個人都知道一夫一妻制是受法律保護的,這是社會道德。但是人性之中總有一些蠢蠢欲動的欲望,而這種欲望對自身以外的其他人來說是不道德的。所以他們甚至有了理由來抨擊你,哪怕你跟他們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系。最近文章的出軌正好印證了這個觀點。當然我本人也是不贊同文章出軌的行為的。
       為什么手機能成為這本書的關鍵詞呢?因為在沒有手機之前,你想去抓另一個人的把柄沒有那么簡單。他去妓院、去找小三,你找不到他,回來他還有充足的時間去和同伙們編個故事來欺騙你。所以出軌這種現(xiàn)象從古自今有之,只是今天手機讓出軌的人們無所遁形。你洗澡不能帶著手機去吧,你配偶總可能會幫你接個電話吧。得,就是一個定時炸彈。先不說出軌這么大的道德問題,我也相信不是每個人都愿意把手機交給別人看。
       文章的最后反敘了男主他們上一輩想找個人經歷了那么多道手才傳達到位,而且事情還說得不清不楚的。但是化解了那兒子和那父親的恩仇。不得不說朦朧有神效。
      
     ?。ㄌ脹]有寫文章,知道結構和敘述都有問題,請大家包涵)
  •      柳永有詞,“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與何人說?放在今日,理論上,撥通電話,愛和誰說和誰說。古人那種無處排遣的相思之苦,今人恐怕難以體會。
       老電影、言情小說里,常有這樣的橋段:與佳人相約,一方弄錯了時間或者地點而未能赴約,終成憾事。如今,這樣的岔子是斷不會出的。愛情沒有了這些意外,卻也未見得完滿,無盡的空虛乏味填充進來。感情變成了廉價的快餐,幾個電話幾次約會,便可成事。
       隨意地和千里之外的友人高談闊論,在古人看來,幾近志怪小說。可手機做到了,不得不佩服科學家的構思之妙。然而,是否常常拿起手機,手指在通訊錄上反反復復滑了好幾遍,卻不知該和誰打這一通電話?如此,帶來的更是幾分落寞。父母戀愛時,分隔兩地,山長水遠,全憑書信往來,仍然情深意篤。
       還有諸如此類的很多很多。古人羈旅苦頓,可憐春半不還家。今人邁開步子容易,卻不知邁向何處。高科技給我?guī)Я耸裁??除了便利簡單,它其實什么也沒有帶來。它給我們提供了那么一個可能,只是心變了,那些個可能只能徒增煩惱。
       說來說去還是人心的問題。
       忽而想起一個仲夏的夜晚,一個男孩睡我隔壁。他在我身邊,隔著一堵墻。我們在陽臺上共飲梅子酒,打了無數(shù)個啞謎。我們緘默時,他很近很近;我們說話時,他又變得很遠很遠。
  •     從嚴守一小時候說起,圍繞著說話的話題?,F(xiàn)代化之前,傳一句話,要進城打電話,到二百里之外,電話還很有可能打不通。沒有電話之前,穿一句口信,幾年都不一定能傳到。有了手機之后,溝通變得簡單,人與人之間近了很多,但是也失去了很多隱私。費墨說,進京趕考,一去幾年不回,什么都有可能發(fā)生。當然這并不代表別人不知道就可以為所欲為,只是每個人都需要一點自己的空間。然而,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這點空間,卻都很難擠出來了。簡單的說,通訊如果使用不當,就會束縛自由,過量的信息,可能反而帶來不安與矛盾。嚴守一的奶奶則是將一切看在眼里,內心清明的人,她看出來嚴守一變了,看出來沈靜是好人,費墨是好人,她不用手機。
  •      我沒有看過電影,一天的時間看完了這本書,也覺得沒有再看電影的必要了。生活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嚴守一,用書里的一句話說,就是把天堂過成了地獄。
       我想不通,為什么人就不能夠老老實實認認真真的生活?本來我們每個人都是清澈的,可是就是因為對幸福的習慣與疲勞,讓人拋卻簡單與平凡,去追逐刺激,去接受誘惑。然后汲汲營營,辛辛苦苦,費盡心機為自己買單,同時后悔著,卻又墮落著。最后把自己活得不清不爽,不明不白。
       書中有一個場景特別觸動我,四十多歲的嚴守一趴在奶奶的腿上哭了,奶奶拿拐棍杵了杵他的胸口,那一刻,嚴守一又成了一個孩子,一個可以依靠的孩子,而不是那個缺乏安全感,在妻子與情人們之間周旋的年男人。
       大概所有的幸福感和安全感都來自于返璞歸真吧。
       最后,很喜歡劉震云的文風,平易近人,推薦《一地雞毛》,把生活寫得很透徹。
      
      
  •     
      早在暑假看完《一句頂一萬句》的時候,就想寫篇文章,就叫“說話”。好好分析分析這鬼話,胡話,情話,假話和沒話找話。
      今天看完了《手機》更是無數(shù)的話在肚子里翻翻滾滾的,像是憋了一肚子的屁。
      
      《手機》里面已經醞釀著《一句頂一萬句》的某些胎動。但《一句》的野心太大,太堂皇了。如果《手機》是地攤上的《故事會》,那《一句》就像是圖書館里的《民間文學文本研究》。大氣倒是大氣,定價也貴,看的人少。
      
      不知道劉震云為啥對“話”這么情有獨鐘,估計跟本人的不善言辭有點關系。他是一個老實巴交的河南農民的身份伸出了食指,說“你們城里人雜恁樣呢!”
      
      手機是現(xiàn)代文明的象征和隱喻,使人與人的交往方式發(fā)生了歷史性的變革。原來的農耕社會,是人與土地自然的社會,有話跟幾個鄉(xiāng)親,關上門跟自己炕頭上的老婆,在就是土疙瘩,牛馬畜生說。現(xiàn)代社會不由分說地把人弄成了一堆爛毛線,針頭線腦的,不說也得說。不光說的對象空前的擴大。過去通信基本靠走,說一句話得走個十里八村的,不想說話就往山溝溝里一躲?,F(xiàn)在可好,吧嗒吧嗒動動手指頭,天涯海角也給你揪出來。
      
      這就是變革啊,變革就有矛盾啊,有恐懼啊。老祖宗玩了幾千年的文化可沒遇到過這玩意兒啊。
      
      話就那么多?,F(xiàn)在得多說。
      所以有了那么多寒暄和廢話。
      精力就那么多,得應付那么多人。
      所以有了那么多假話。
      
      話還是一種人類族群的特有認同?;轿幕锶四芨系垭S時感應,中國社會里一直都封封閉閉的,幾千年了一直以老實巴交不善言辭為光榮。所以這樣的民族開口說話,更會有點尷尬。
      
      讓我愛不釋手的書不多,《手機》算一本。除了里面有對“話”的分析探討,其實里面嚴和三個女人的笨拙周旋也挺吸引我的。
      劈腿婚外情什么的看著很帶感。
      
      
  •      現(xiàn)代帶給我們便捷和適宜,同時取消了許多天然的關系,如親人之間的坦誠相待,口口相傳的真實直接,以及人性中本美麗的純心。
       嚴守一,主角的手機真是個東西,伍月、于文娟、沈雪,糾結中的人們,都是由于手機引出的“事故”,在我們不斷簡便我們的生活時,我們其他曾經沒法實現(xiàn)的貪欲就見機出現(xiàn)了。黑娃的調情小姐,墨老的美學研究生,同事的手機情話對白,這些都借著手機媒介進行的不見天日,卻又在陽光底下鮮活存在。
       本該是工具的東西,在人心欲望的催生下卻成了謊言的制造機,成了犯罪的幫兇,成了偷情的必備。沒了它,生活中的一塊重心就好像失衡了,我們刀成了機器的奴隸了。
       “我媽不傻!”“媽媽你在哪?”
       那些無法用手機來說的話卻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因為是我們用心表示出來的,它不需要任何其他的詮釋,只要你聽見了,你就會知道它的重量。
       口口相傳的年代,雖沒有它的時效性,但它衍生出來的故事卻能讓人津津樂道,不會像泡沫那樣短暫閃現(xiàn)。濃濃的生活氣息在里頭流竄出來的感情是現(xiàn)代生活中蜷縮在某個角落中的憂傷。
       我們得到了什么?我們失去了什么?
       我們的真心在若隱若現(xiàn)中背叛著生活。
  •      最先欣賞的是電影《手機》,馮小剛制作的賀歲片,覺得可以玩味一番。后又看了劉震云的小說《手機》,是什么力量使得《手機》以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吸引著讀者呢?我選擇了篇幅較長的小說文本來思考。
       手機,完全是現(xiàn)代經濟生活催生的便捷的通訊工具。科技的發(fā)達往往是生活的需要,新產品的問世肯定能夠提高生活質量。然而,在《手機》中,出現(xiàn)最多的是嚴守一的手機,這個“不祥之物”卻并不見得多少提高了主人公的生活質量,反而攪得一團糟。
       可能我有點冤枉手機了。手機畢竟只是個負責傳送和接受信息的一種工具。那么,問題就出在了嚴守一身上了。作為一個現(xiàn)代人,他的生活是枯燥無味的,在《有一說一》做欄目,只會拿別人尋開心,在電視機前說自己不想說的話,“在電視上演自己,生活中不愿再演了”,以至在家也不想和妻子說話了?,F(xiàn)代生活呵,你的威力如何這樣大,竟讓嚴守一麻木到這地步。嚴守一和于文娟的生活已經沒有激情了,沒有新鮮感了,于是出現(xiàn)了五月,就算在廬山碰見的不是她,也會在某個地方有另一個女子??上В逶聦朗匾粊碚f是致命的一擊,她不同于在訓練班上遇見的沈雪,她是有預謀的,相當節(jié)目主持人,有心對無心,嚴守一的生活在她那里徹底失敗了。嚴守一的失敗不僅僅是五月,更可怕的是他浮于現(xiàn)實生活,把握不住自己的生活。浮躁的社會,只是簡簡單單地教會他在幾個女子之間周旋、欺騙,向現(xiàn)實生活妥協(xié),而沒有真正地去設計、預想、反思自己的行為。手機讓他生活感到無助,先是有費墨一個可以交心的朋友,可道貌岸然的教授也犯在手機上了,于是他只能關機。關機了,奶奶去世也沒接到通知。
       這里,有必要說一下費教授。作為一個學者,精神應該很充實的,明白自己的奮斗領域??伤膶W問的第一次展示卻是談火鍋的起源,從六國到清朝,從清朝到鐵器,這一逗樂的場面更加襯托了現(xiàn)代生活人的精神支柱的空缺,學問被用來玩弄。這還算輕的。當費老說出“手機會變成手雷,我看倒不如把手機里的秘密都公布出去”這樣嚴肅的言論之后,自己的手機出現(xiàn)了秘密,而且很快就讓妻子李燕發(fā)現(xiàn)了。這一組鏡頭如果分屏放在一起,該多么滑稽。現(xiàn)代精神的侵蝕,已經到了鉆研精神領域的費教授,還有誰能抵擋住冷漠、麻木的相伴呢?
       我想,作者一方面在敘述現(xiàn)代文明給人們帶來的空虛,另一方面也在帶領著人們去尋找現(xiàn)代生活的精神寄托。于文娟離婚后,懷孕生子,嚴守一對母子倆人十分關切,為了方便照顧她們還給他們買了新手機,還偷著給于文娟找工作,說明嚴守一內心依然裝著對于文娟的感情,可能有人覺得關心更多的是對母子倆的愧疚,就算是這樣吧,可以看出,嚴守一的精神還不是完全麻木了。只是,于文娟拒絕了他和他買的手機,說:“臟?!边@里,我們也能讀解出拒絕現(xiàn)代精神污染的人還是有的。
       跟嚴守一有關系的另一個女人是沈雪。沈雪一直對嚴守一采取忍受態(tài)度,實則希望嚴守一能夠從那個虛無縹緲的世界回來,逃離欺騙和謊言。可是,沈雪最后的挽救被五月發(fā)到嚴守一手機中的一幅圖片擊碎,嚴守一繼續(xù)往深淵墜落。
       奶奶去世了。嚴守一從深淵墜落著地了。致命的一擊,徹底擊醒了嚴守一。最疼愛自己的奶奶病重的消息和其他的問罪、陷害、敲詐的信息一樣由于手機關機沒有受到。手機的使命完成了。嚴守一在生活的、家庭的雙重失敗的重擊下,終于認識到自己是“最卑鄙的”。所謂浪子回頭,小說最后雖沒有尋找到現(xiàn)代生活的精神方向,卻也揭示出嚴守一重新生活的希望。
       路,沒有停止,嚴守一將始終走在丟失與尋找的精神之路上。
      
  •      電影和電視劇很早就看過了,最近一直在讀劉震云先生的各種作品,很難講學到了什么實質性的知識,但卻給我一個深入探究的機會,從很大程度上更明晰了這個社會的種種陰暗面,人與人交往之間那種極復雜,難以理清的關系。本篇說道的是手機以及其中不能說的秘密。
       不否認手機給社會帶來的巨大貢獻,它代替了傳統(tǒng)的書信聯(lián)系,成為重要的交流工具,方便了聯(lián)系,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可以說隨時隨地;可從另一個方面角度來講,它又帶來了很多麻煩,人們往往可以通過手機展現(xiàn)另一個自己,充斥著謊言、欺騙、丑惡……也是隨時隨地都有不能說的秘密。文章主人公姓名的選擇就很有哲理性——嚴守一、費墨,作為有一說一的主持,守一的確是成功的,與博學的費墨在一起可謂相見恨晚,強強聯(lián)合;生活上兩人似乎也都是家庭和睦;問題就出在手機上,也許沒了手機,可能會少很多事,可也因為手機,他們暴露了丑惡的一面,那張隱藏于大庭廣眾下,被冠冕堂皇的面具保護的毫無破綻的一面,卻也是人拋開一切道德修為后最真實的一面。
       人與動物最大的區(qū)別在與對欲望的克制,在經過倫理道德的教化后,恥感成為束縛我們的有效工具,可一旦在一定情況下可以忽略,欲望便會使人變得毫無理智,前些天來紅遍全國的雷書記,以及近來一直持續(xù)升溫的腐敗問題,都是欲望的體現(xiàn)。不好說也不能說誰六根清凈,諸多遁入空門的師傅們都身價不菲,妻妾成群,更不必說普通的我們。再回到手機這個問題上,作為人手必備、普及率極高的它潛藏了多少秘密我們不得而知,誰又沒幾個秘密呢?隨著手機功能的增強,人們的各種欲念也隨之增強。
       拋開具體內容,讀罷該作品后最大的兩點感受: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由于手機變近了,可感情疏遠了,尤其是那些你最親最近的人,那些曾經你愛和愛你的人……
       手機多了,秘密多了,欲望多了,多的讓人有些不明白,可我認為作者還描繪了一個人明白人,都說人老了糊涂,可守一的奶奶卻很清楚,在這個人人都以為聰明的社會里,也許只有糊涂人才是真聰明吧!
      
      
      
      
      
      
      
      
      
      
      
      
      
      
      
      
      
      
      
  •     本書的主人公嚴守一是一個靠著‘說話’吃飯的人,憑著一張嘴拉皮扯謊游刃于各種關系之間,最終一次次謊言在手機中暴露,離了婚,走了女友,害了好友,還受到情人的要挾....最后終于幡然悔悟,在奶奶出殯時,他悄悄掏出手機,扔到了火里。當天晚上來到村后的山坡上,像小時候往天上寫‘娘,你在哪兒’一樣,嚴守一46歲,拿著手電筒往天上寫:奶,想跟你說話。然后潸然淚下。這時他知道,自己在世界上是個卑鄙的人。
  •     
       在我看來,這就是關于中年危機的一本再普通不過的小說。大家沒有必要給它套上多耀眼的光環(huán),也沒必要大肆其夸它反映了多深刻的現(xiàn)實,在這個題材上,原配斗小三的三流都市小說也有很深的現(xiàn)實依托呢。
      
       說起來,這個故事跟手機沒沒啥太大的關系——雖然它的書名叫做手機。手機只是傳話的一個媒介,它的出現(xiàn)放在個人生活中看有喜有憂,將其放在社會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上看自然利遠大于弊。謊話歷來有之,不能把說謊之過怪罪于手機,畢竟它只是手機,是人造的手機。
      
       古話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卑次艺f,“婚姻破裂無話為大?!眹朗匾缓陀谖木曜詈蟮碾x婚有小三介入的原因,追根溯源,那也是他們的無話之過。“有話說”的人,心思自然湊在一處,精神上的富足一定程度上也能夠緩解肉體上的乏膩。
      
       這不僅適用于婚姻,友情也一樣適用。“道不同不相為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半u同鴨講”無疑是一段關系最壞的結果。
      
      
      
      
  •     我讀過的劉震云小說里最幽默最好的一本,沒有之一。
      
      我讀過的劉震云小說里最幽默最好的一本,沒有之一。
      
      我讀過的劉震云小說里最幽默最好的一本,沒有之一。
      
      我讀過的劉震云小說里最幽默最好的一本,沒有之一。
  •     《手機》這部作品電影老早就看過,但是小說最近才讀,作為你個通信行業(yè)的業(yè)內人士我也在思考一個問題——信息時代到底是把人的距離拉近了還是拉遠了?
      
      日新月異的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問題,我是個懷舊的人,其實我特別懷念紙質信件的感覺,我認為那是有溫度有人情味的溝通方式,精美的信紙加上或娟秀或狂放的字體,寫到動情處落一兩滴眼淚落在紙上也隨信一道寄過去了。接下去就是漫長地等待,盼著對方能收到信,能盡快回信……而如今的手機短信、email、IM變成了分分鐘搞定的即使通信,無論是遠隔重洋還是近在咫尺全部用一張無形的網絡連接在一起,剛開始的時候我們覺得它很方便,提升了溝通效率,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使相隔兩地的人能夠保持信息的暢通。但是久而久之我們漸漸發(fā)覺距離產生美是有道理的,當距離拉近之后我們看清了很多真實的面目,當真實并不美麗。特別現(xiàn)實了例子是QQ這個軟件,剛流行的QQ的時候我還是個高中生,那時候網絡上最火的一句話是:“你不知道和你聊天的是人還是狗?!本W絡是一個虛擬的世界。慢慢的網絡開始實名制了,當大家不得不以真實的面目出現(xiàn)時,人們在登陸QQ的時候通常選擇隱身登陸的方式了。QQ漸漸的只是一種開機時的習慣動作,有時候掛著一天也不見得所一句話。同時我們被這張無形的巨網驅使著不停地加速,我們的節(jié)奏越來越快,有時候我們只是為了快而快,我們甚至沒想清楚“快”究竟能夠帶來什么。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沒有發(fā)明手機,公司就不會要求24小時開機,在午夜十二點領導是不是就不能給我打電話要我加班發(fā)報告,寫好了報告如果沒有email也就不能發(fā),那樣是不是就能清閑一些。不過這對我來說可能是個悖論,因為我從事的就是無線通信行業(yè),如果沒有這些我可能徹底失業(yè)了。也許我不會餓死,會做點別的什么吧。
      
      我能夠做的是給需要短信和email的人發(fā)去該發(fā)的短信和email。同時,偶爾給親愛的人們寄去我一筆一劃寫就的明信片和紙質信件。
      
      時代是無法改變的,人在時代面前由于滄海一粟,個體只能被時代的巨浪裹挾著向前。我只能適應這樣一個時代,并在這樣的時代里沉靜下來,除去浮躁的逸氣,想辦法利用這個時代更好地生存。凡事都有兩面性,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回到小說里面,嚴守一也想好好說話,說真話,有一說一,文章的結尾他用手電筒往天上寫“奶,想跟你說話”。但是在社會的大環(huán)境里面為了生存有些時候他只能說假話,說套話,說軟話……費墨的書名叫《說話》,話說好了可以升官發(fā)財,說壞了可能命喪黃泉。就像嚴守一給費墨的書寫的序言題目——開口說話不容易,是真不容易,說話是門藝術。在古代,縱橫家縱橫捭闔全靠一張嘴,在現(xiàn)代坑蒙拐騙也全靠嘴一張。嘴里說什么,全靠良心把著門,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
      
  •     先看的電影。
      
      2003年末,《手機》盛大上映,收獲了億萬票房,雄霸當年圣誕檔。2003年的中國電影談不上什么檔期,如果有,圣誕-元旦算一個,電影《手機》擁馮小剛、葛優(yōu)黃金招牌,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票房飄紅理所當然。不久,同名小說上市,原作者進入了大眾眼界,是一個叫劉震云的作家。大多數(shù)人都是和我一樣,通過電影知道有劉震云,幽默,又帶點刻薄。
      
      中國許多優(yōu)秀作家都有作品改編電影、“觸電”的經歷,比如莫言的《紅高粱》、蘇童的《妻妾成群》、余華的《活著》,還有馮小剛的老友王朔,自87年起便有作品被改編,88年有三部作品上映,當年被稱為“王朔年”,90年代初又做電視劇,《渴望》、《編輯部的故事》出自其手,96年自《動物兇猛》改編《陽光燦爛的日子》成為當年票房冠軍,算是王朔的“觸電”高峰。劉震云的高峰來得晚,盡管也曾加入過著名的“海馬工作室”,論大眾知名度還是不能和前面幾位比,直到《手機》上映,早就了全民話題。
      
      插一句,電影的“第五代”,離了那批作家和作品,可以說是渣。
      
      所以說起劉震云,《手機》是繞不開的話題。
      
      另外一個繞不開的,是《一句頂一萬句》?!兑弧返恼Z言算一座山峰,不敢說開山立派,自成一家毫無問題?!兑弧肥堑昧嗽S多獎的,包括茅盾文學獎。比起同期獲獎的《你在高原》(我反正沒讀過)、《蛙》(讀不完),我認為《一》是最般配,最實至名歸的?!兑弧烦墒齑髿猓叨雀爬?、濃縮,同時語言又是發(fā)散的。二十一世紀前十年的華語作品中,《一句頂一萬句》毫無疑問能排入前十。記得當時,我因為書名是源于毛時代的語言,心生鄙視之心,后來在朋友推薦之后讀了驚為天人,那種感覺令我至今都回味無窮。
      
      這里說起《一句頂一萬句》,是因為在我看來,它和《手機》是一脈相承的,說的都是同一個事,同一個主題,那就是:說話?!妒謾C》的最初創(chuàng)作,就是為了電影的。據說在一群作家、編劇、導演的飯局上,不知怎么聊到“手機”這個話題,大家互相交換了各種段子后,坐在一起唏噓不已。劉震云心有所動,拿起手中的手機說是個好材料,可以寫本小說,大家有興趣可以寫,不寫的話我就寫了。于是就寫了,寫完之后先上電影,再出小說。后來可能覺得不過癮,還能再發(fā)掘發(fā)掘,繼續(xù)深入,于是有了《一句頂一萬句》。盡管中間夾著一部《我叫劉躍進》,但依然看出《手》和《一》非常明顯的承繼關系。
      
      《一句頂一萬句》的標題將主題揭示得很明白,和“說得來”的人說話,一句頂一萬句,和說不來的人,一句都懶得說。這說話的對象,可能是親人、妻子、同伴,也可能是個牙牙學語的養(yǎng)女,就看兩人搭不搭。說話成了人和人唯一溝通的渠道,由此產生了尋找和孤獨。漫漫千年,中國人就是在尋找、失去、尋找中循環(huán)體味著人生的孤獨?!妒謾C》不一樣,分三個部分,其中第二個才是改編成電影的部分,講的是手機將人的距離拉近到透不過氣來,讓主人公嚴守一婚姻破滅、失去工作的過程。而第一部分,說的是童年嚴守一1969年陪呂桂花給礦山的老公打電話,被眾人編成歌詞傳唱的佳話,第三部分說的是1927年,嚴老用點酒食托人給口外的兒子帶一個口信,口信歷經兩年才輾轉傳到嚴守一的爺爺嚴白孩耳中的故事。三個部分結合起來讀,看出科技進步,手機讓通訊更加方便,也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透不過氣來,缺乏隱私,產生毀滅性后果。就像書中費墨感嘆的:還是農業(yè)社會好,上京趕考一去幾年,回來你說什么都是成立的。
      
      距離這個問題,電影、小說里說得很明白,當年觀眾、媒體也大肆討論過,可放下不談,這與兩部小說之間承繼關系無關。有關系的,可能在創(chuàng)作之初劉震云都沒意識過來的問題,那就是說話,或者說說得來說不來的問題,有沒有話說的問題,這事往高雅里說是知音難求,往粗俗里說兩人能否尿到一壺里去。
      
      小說開頭就講了這樣一個“說的攏”故事,嚴守一他爹老嚴不愛說話,一天下來說不了十句話,和誰都一樣。但是和一起賣蔥的人老牛之后,變得有話說了,能夠完整說下一個故事。有時蹲在灶間吃飯,吃著吃著還“噗哧”一下笑了,搖著頭說“這個老?!?。直到年底分賬,老牛記花賬不說,還對他老婆說老嚴是個傻逼,這才結了仇,又重新變得不愛說話,一直到死。
      
      人到中年之后的嚴守一也開始面臨沒人說話的問題?!八氖畾q之前,好朋友多,天天聚在一起聊天。過了四十歲,像凌晨兩點的酒店大堂,偶爾有一個人坐在那里,低頭喝咖啡。”盡管是個主持人,做的就是“說話”的事,卻沒話了。費墨出現(xiàn)了,成了能說話的好朋友?!敖洺O肫鹳M墨,一想起就笑”,和他爹一樣。嚴守一說服費墨來劇組當總策劃,費墨起初百般推辭,動了心的理由其實是“主要是為了經常見面”。難得遇到一個能說話,有話說得人,費墨都連連說“是個有心人”、“稍微懂一點朋友”了。男人之間的友誼,說白了就是一個說話的問題?!坝性挓o處說,顯出朋友的重要來了?!?br />   
      在婚姻中,說話更是重要。嚴守一和首任妻子于文娟的離婚,起因是伍月的電話和短信,根源還是在于兩個人沒話了。“結婚十年,夫妻間的話好像說完了”,剛結婚時,有說不完的話,現(xiàn)在躺在床上除了干那事,事前事后都沒話。絞盡腦汁找話題,還不如不著,八桿子打不著,都是缺乏潤滑油一樣子干聊。后來干脆不說,于文娟只能在電視上看嚴守一說話了。費墨和李燕同樣是如此,李燕一個中年小女子,關心的還是男男女女的那些事,費墨滿口大道理,沒話說是自然,李燕就去網上找人聊天。費墨走近來看,李燕都撲到電腦屏幕上蓋住。沈雪問牛彩云回家之后你爸都不和你媽說一句話就走?牛彩云干脆響亮地回答:“俺爸和俺媽沒話!”圍城中夫妻倆沒話了,婚姻也就有了裂痕。
      
      說話還能夠促進情欲。嚴守一和于文娟沒話了,偷吃是常事,按理經驗豐富難以失足,后來兩次栽在伍月手中,不是因為伍月胸前有兩個大籃球,臉上有兩彎勾人魂的細眼。和伍月在一起,解渴,消毒?!罢麄€過程中,伍月嘴里都在說著世界上最臟最亂的話,嚴守一被他勾的,也把心底最隱秘最臟最亂平時從無說過的話都說了出來?!闭f了臟話,身體解了渴,渾身干凈了。解渴消毒,讓嚴守一欲罷不能、無法離開,甚至認為比起結過婚的于文娟、沈雪,伍月反而是這個世界最親近的女人。他在她面前說了太多心底想說不會說不能說的話了。
      
      說話是因,也是果,是治亂的循環(huán),有話說會變成沒話說,沒話說的人也會變得有話說。嚴守一小時沒娘,跟奶奶一起長大,后來“飛得遠,看不著了”,在電視上看到,“說的話我都聽不懂,這孩變了”。后來奶奶去世,嚴守一拿著手電筒往天上寫:奶,想跟你說話。從說話聽不懂,到想找奶奶說話,意味著情感變了,人也變了,但奶奶卻不在了。和于文娟離婚半年后,嚴守一站在陽臺,感覺突然有好多話要和她說,有了交流的欲望,但離了婚,身邊有了沈雪,想找于文娟找不到人了。
      
      平常的夫妻、朋友、親人之間,都會在嚴守一的“有話說、沒話說、找話說”的經歷中找到共鳴。這實在是太平常、太普遍了,無論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每個人都或經常、或偶爾面臨像這樣的孤獨境地。孤獨是一個沉重到無法直接面對的主題,強大、延宕、擰巴,非得有大筆力才能寫出,不像李志那樣拿把吉他扯著嗓子吼“我們生來就是孤獨”就能敷衍了事。馬爾克斯用拉丁美洲為背景,說一座村莊到城市的變遷,一個家族的百年史詩,才闡述出何為孤獨。
      
      劉震云擅長描寫小人物的狡黠、功利,講述大背景下小人物的悲劇命運,強悍的講故事能力和與生俱來悲劇性的幽默感是他的兩大法寶。從早期以《一地雞毛》為代表的描寫小公務員日常生活的小說,到中期時講述故鄉(xiāng)河南省延津縣亂世飄離的小人物變遷的故鄉(xiāng)三部曲,他為讀者奉獻了精彩、幽默,同時又深刻、沉重的故事,但可以斗膽說一句,未跳脫“講古”的圈子。在《手機》里,他發(fā)現(xiàn)了中國人的孤獨,發(fā)現(xiàn)了通往寫出“孤獨”主題的道路——說話。從《手機》這條道路走下去,于是他拿出了目前為止他最好的作品《一句頂一萬句》。他還將繼續(xù)走下去,據說,在下一部作品《我不叫潘金蓮》里,說話和孤獨會有更深的闡釋,“說一句知心話都那么難,那么糾正一句話將會更難,這是《一句頂一萬句》的姊妹篇。” 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     看完《手機》覺得,劉震云通過手機這個通訊儀器講的一個為人處世之道,處世之道說白了就是說話的藝術。
      嚴守一作為主持人,講的是臺面上的話和私底下的話,但話中卻有很多哲理,話說多了就容易撒謊,謊多了,人就容易變質。
      就像書中所寫,還是懷念原始社會,那時候的人不會說話,要說明一件事,很難,必須用肢體語言比劃著來,有時候還需要跳舞,那要撒謊就更難了。而現(xiàn)在不需要,只需動動嘴皮子,謊話就來。
      所以在現(xiàn)代社會,要講究說話的藝術,關鍵時刻,可以用原始社會跳舞那招來表達看法。
  •     
       劉震云的作品很多都帶有兩種幽默,一種是鑲嵌在文字里的,讀著讀著會感到愉悅,但是不會笑出聲來;另外一種是隱藏在字里行間的,也許當時你覺得沒什么,得好一陣子才能回過味來,回過味來就覺得可笑。也許就是這兩種幽默組成了所謂的“劉氏幽默”,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語言功底,無論是怎樣的故事,講法不一樣,效果就不一樣。
       《手機》是一部圍繞謊言與距離的故事,而這兩者是相互矛盾的。大家距離遠的時候,說謊就說謊了,或者說即使說謊,沒人知道,也就不算是說謊;但是就如費墨所說的,現(xiàn)在大家的距離太近,謊言還是那個謊言,但是站不住了,存在不下去了,這就成了矛盾。但是我不知道整部作品是在控訴謊言的存在,還是在擔憂現(xiàn)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太短,就像一只只刺猬,挨近了,必然就會互相傷害。
       作者的任務刻畫依舊細膩,就我而言對于費墨這個形象非常喜歡,這可能是大多數(shù)讀書人理想中的中年狀態(tài),不粗鄙、不自卑,對于社會與生活有自己的認識,即使現(xiàn)實生活可能有一些不如意,但是對于他的思想與意識,他是清晰的。很多人一輩子讀不了幾本書,懵懵懂懂的來,懵懵懂懂的走,相比之下,費墨是出眾的。
       情節(jié)是評判一部作品是否精彩的重要標準,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總是會想起當年讀《廢都》的時候同學評價《廢都》的一席話“這本書的精妙之處在于,本來一些我們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情,卻被作者一步步推進,當事情真正發(fā)生的時候,我們似乎又覺得理所應當,或者說事情必須是這個樣子?!本拖裎覀兒茈y想象開頭中的嚴守一是怎么樣衍化成結局里的落魄的,但當我翻到“自己在世界上是個卑鄙的人。”,我忽然覺得事情就該是這樣,或者說嚴守一的結局是必然的,也許世界上有無數(shù)的嚴守一與無數(shù)的機緣巧合,但是無論哪一個嚴守一終究會在這樣一個時候反思自己是一個這樣的人。
       文章后半部分的“傳話”在開始看的時候看得不明所以,但后來體會到,這是一種對比,一種人與人之間距離長短的對比。后半部分大家之間距離很短,但不得不說不想前面那么多謊言,那么多傷害,這不僅僅是一個笑話,更可以說是一個社會的精神狀態(tài)。
       作者很重視人類的孤獨,這種重視在這部作品中也有所體現(xiàn),最終在《一句頂一萬句》中打到了頂峰。在作者看來,“說得著”和“說不著”是很多事情的起因,這中間包括婚外情、結婚、事業(yè)……也許真正能與嚴守一說得著的人已經永遠得離開了,那么嚴守一注定要像吳摩西一樣去尋找,去等待,也許也要等到幾十年后……
      
      
  •      這部小說令我意外的是嚴守一故事的尾聲,他拿著手電筒在天上寫字,寫完“奶,想跟你說話”,然后怔怔地看著這幾個字停在空中七分鐘,潸然淚下,他突然明白了,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是一個卑鄙的人。我驚訝于他此時的自省,可是這“卑鄙”兩個字是否過重了,于是我回頭尋找這個故事里他們卑鄙的證據,我才發(fā)現(xiàn),為了通行,他們都用了太多次這個蓋著卑鄙戳的通行證。而他們,或許也正是你,是我,是他。
      
      謊言:
       嚴守一正和伍月在車里纏綿,妻子于文娟打來電話:在哪兒?。克樋诰蛠恚合挛缛騽W院上課,劇組的策劃會移到了晚上。
      
      偽裝:
       嚴守一和沈雪費老回老家,在火車上,伍月打來電話:
       “干嗎呀嚴守一,怎么老不接我電話?躲什么呀,誰還能吃了你?……”
       “啊……說話呀,聽不見!……你大聲點!……我說話你能聽見嗎?……信號不好……我在火車上,回老家!……喂……”
       費墨用折扇點著嚴守一:“演得真像,我都聽見了,你聽不見?!?br />   
      侵犯:
       費墨的愛人李燕和嚴守一的女朋友沈雪因為懷疑,去無線局把他們的通話記錄打出來,一一審查。李燕對沈雪說:只要超過五分鐘,肯定有問題。
      
      脅迫:
       伍月再次引誘嚴守一,然后在嚴沉睡時,用手機拍下他的裸照,逼迫他選自己做節(jié)目主持人。
      
       這些招數(shù)是不是都很熟悉。我們料定用手機交流的只是聲音,至于身在何處,事實如何,對方無法知曉,所以為了“通行過關”,我們可以說謊欺瞞偽裝。因為有了手機,你突然把握不定那個TA的手機里隱藏了多少你所不知道的秘密,然后窺伺之心一旦產生,便再也揮之不去。
       讀嚴守一的故事,在笑之中讓我感覺越來越累。這種累是當我設想處于他們任何一個人的處境時所產生的感覺。因為他們之間的交流有太多的處心積慮,說謊與戳破謊言,偽裝與揭穿假面具,威脅與防暗算,且人人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相較之下,呂桂花的故事和嚴朱氏的故事則讀來輕松。
      呂桂花的故事我將其稱為前手機時代,呂桂花為了問丈夫朱三斤最近回不回家,就跑到鎮(zhèn)里打電話,不慌不忙地排隊,坐在郵局門口吃燒餅,悠閑地等了一天,然后接通電話,只為了問一句:最近回不回來。而更有意思的是,這句問話是通過廣播讓牛三斤知道的,這則廣播成了一首歌:
       牛三斤,牛三斤,
       你的媳婦叫呂桂花
       呂桂花讓問一問
       最近你還回來嗎?
       這里的人質樸到有點傻,但人與人的交流是順暢的。
       嚴朱氏的故事發(fā)生在前電話時代。當時人們與遠走他鄉(xiāng)的親人交流,都是帶口信。嚴老有為了給大兒子娶媳婦,就讓一個途經村子的商客帶個口信給自己的大兒子。而人生無常,傳口信之人遭逢巨變,但輾轉多人,口信終于帶到了,卻已是兩年之后。大兒子回家,媳婦成了弟妹。嚴老友又給找了另一戶人家的女孩,就是嚴朱氏。
       這個故事我讀來,完全沒有因信息不發(fā)達而產生的遺憾之感。反而是他們內心的平靜打動了我。當大兒子得知結果,他除了些許的失落就是安然處之,他知道他無法挽回,無法和時間抗衡,他體諒父親,體諒弟弟。
       我把三個故事放在一起審視,我想追問的是這樣一個問題:那些把人與人的距離拉得更近的高科技產品,它真的讓我們更容易抵達對方了嗎?它真的令我們更便于交流了嗎?還是讓人與人的心離得更遠。在它們的庇佑之下,我們說謊、欺瞞、誤解、偽飾、甚至侵害彼此,我們越來越不知道怎么相互交流,怎么抵達對方的內心以及何為體諒。
       這部小說最令我動容的情節(jié)是一次于文娟愣愣地對嚴守一說:我現(xiàn)在聽你說話,都是在電視上。然后她常常抱著絨毛狗自言自語,講那些連嚴守一都不知道的童年往事。我們?yōu)槭裁醋兊迷絹碓焦陋毩恕?br />    2011-8-25
      
  •     很久沒看小說了,去圖書館借了《手機》回來,看起來很有快感。一是沒什么廢話,不矯情,實在,文筆有王朔的風格,不錯;二是有思想,有深度?;臼浅赡耆?,而且是有獨立思想的成年人寫的書。不像很多書,莫名其妙的感傷,或者很多顧忌。很多對白,感覺是為葛優(yōu)量身定做的,的確契合度很高,好書。
  •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這些年來,多少有志青年高吟著這句詩,滿懷理想,血氣方剛,想要開拓自己的人生道路。然而彈指間,他們就變成了平庸的中年男人,面目頹唐,舉止猥瑣,雙目無神,為些雞毛蒜皮而忙碌。
      人是要慢慢變俗的,自私怯懦撒謊推諉,難有例外。也許年輕的時候,你還是個夢想家,然而在社會里走一遭再出來,就已成了市儈小人的模樣。
      劉震云的《手機》里,是這么寫的:
      費墨和沈雪陪嚴守一回山西老家。費墨陪嚴守一奶奶聊天:“守一老跟我說,他從小沒了娘,是您帶大的。他上學的時候,還是您賣了一對手鐲,給他交了學費。”
      老太太笑了:“讓他上錯了,如今飛得遠,看不著了。”
      費墨:“電視上能看到。”
      老太太將臉別到一邊:“他在上邊說的話我都聽不懂,這孩變了?!?br />   我們最初來到這世上,都是一汪清澈的池塘,純凈得能看見水底的蝌蚪。慢慢長大了,與社會打交道多了,池塘里也被灌滿了臟水和垃圾,成了死水。唯獨記得我們最初純潔模樣的,是我們的父母,是最親的親人。
      但父母無法守著我們一輩子,總有一天這社會要把我們從親人手里搶走。也許社會有一種強大的力量,能把我們撕扯得平庸和市儈,而婚姻和工作也可能是個困住我們的圈套。
      一個男人成了家,整日為柴米油鹽所困,在外對領導點頭哈腰,在家對老婆唯唯諾諾,婚姻未必順心,事業(yè)也未必爭氣,工資勉強養(yǎng)家糊口,車貸房貸付了首付就得勒緊褲帶過日子。就這樣,越活越俗,放棄了自由,放棄了尊嚴,再也找不回年輕時的理想。
      這也許是悲觀,但不可否認,越來越多的人正走入這條死胡同。
      現(xiàn)在的人們住居民區(qū)單元樓,鎖著冰冷的防盜門,隔著厚重的水泥墻,鄰里之間互不來往,偶爾借個一棵蔥兩瓣蒜,也一定要還,生怕欠下人情。朋友寥寥無幾,也只有逢年過節(jié)時才聚在一起,說幾句敬酒的客套話,逢酒必干以示感情深厚,結賬時卻算的清清楚楚,若是吃了點虧,就要心疼好幾天?,F(xiàn)代人把利益看得太重,卻有意無意的把感情弄丟了。在這樣冷冰冰的環(huán)境里,人活得卑鄙而孤獨。
      《手機》里把這種孤獨寫得特別深刻,讓人讀著心寒。嚴守一的婚姻是種沉悶的折磨,夫妻之間早已無話可說,兩人坐在一張桌前吃飯,一頓飯吃下來,只有碗筷的聲音。至于朋友,身邊都是些蠅營狗茍之徒,唯有費墨能和他交心。“四十歲之前不知朋友的重要,過了四十歲,就知道有話無處說,顯出朋友的重要來了?!?br />   四十歲的嚴守一,早已不是奶奶眼里的那個“孩兒”了,他機靈、幽默,動動嘴皮子就成了名人,有面子也有錢,托人辦事不用送禮,身邊的姑娘也是一撥又一撥。可他的生活已經成了一團死疙瘩,與人們的利益糾葛捆縛著他,讓他覺得心累。而他也習慣了言不由衷、逢場作戲,在謊言編織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別看我們年輕,我們的身上已經有了嚴守一的影子。翻開手機通訊錄,從頭看到尾,也找不到幾個能聊心里話的人。再翻翻短信,有幾條短信不是扯淡無聊的廢話?又有幾句祝福是發(fā)自肺腑,而不是照抄網上的節(jié)日短信模板?《手機》雖說講的是中年人的故事,卻也是對我們年輕人未來的預言。它預示著我們將一步步偏離最初的自己,一步步疏遠最親的親人。
      
  •     手機的電影,電視劇和小說都看了,風格迥異,但表達的思想是一直的。手機確實縮短了我們之間的距離,但是也隱藏了很多的秘密。當然這其中,有喜有悲,有事半功倍也有敗事有余?;叵胱约阂呀涳h搖海外三年有余,沒有手機,對家人的思念之情,我是完全想象不出來怎么可以表達的,那份真摯熱烈的相思之苦,是怎么可以得以交流和釋放的。正是有了手機,我才能及時的得到他們的最新動態(tài),也才能及時的匯報自己的動態(tài),尤其是海外的特殊時刻。這里我是感謝手機的,沒有它,我們的距離就真的是萬里之外了。有了它,我們之間沒有了時間和空間的阻隔。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手機,是秘密的載體。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態(tài)度決定一切,沒有不能改變的,只有不愿投入的。不能為了自己一時之快,滿足自己的一己之欲,就為自己尋找千萬個理由來解釋和掩護。也不要等真的沒有了,采取悵然若失,悔恨不已。不管是費墨還是守一,我相信他們對手機都是充滿了愛和恨的。愛,是因為手機讓他們嘗到了甜頭,方便了他們的某些欲望。恨,是因為手機為他們帶來了無盡的煩惱和麻煩,使他們始終在提心吊膽中警惕著,尤其是面對家人和愛人的時候。就像鈔票這個東西,放在慈善家手里,可以拯救數(shù)以萬計的需要幫助的人;落在恐怖分子手里,可以帶來慘絕人寰的毀滅。
      做回真實的自己,保護合理的秘密。心里沒有鬼的人,是不會擔心噩夢的纏繞的。愛情需要神秘,但是也需要水晶,沒有負擔,干凈又透明。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出來混,早晚要還得。自己的欲望的到滿足時,要體會一下自己親人的付出,感恩一下關心我們的人。醒悟吧,迷途的人們。
  •      看完了后腦子里不?;叵肽蔷滟M老說的“說那時大家不撒謊,是因為那幫猴子還不會說話;現(xiàn)在你們愛撒謊,是因為你們學會了說話……”。
       現(xiàn)在的人越來越少誠信,從表面上看是因為為說話了,而且有了手機說起話來也方便了。往深了看,人們的意識都隨之在轉化,隨著社會風氣的膨脹,人們越來越淡薄親情,友情以及愛情,越來越無視社會責任,家庭責任。而是盲目地去追求那些只有虛名的名利,地位,追從那些所謂的時尚,放任自己的私欲。
      原來在一次培訓課上聽到一句話:“每天早上出門前,對著鏡子微笑5分鐘,然后你就會變得真的開心了?!苯Y果后來發(fā)現(xiàn)人們將這句話演變成“將同一句謊話說5次,它就可能變成事實?!?/li>
  •     雖然“手機”電影看過,但總覺得有些情節(jié)的東西,在電影未必能感受得到,故再去圖書館里借書看,值得推薦。
      
      特別是劉震云說:人一天說的話,可能沒10句是有用的。
      想想也是。
  •     其實這部小說,其實可以把結尾放置在很多個地方,并且水準絕對不會比現(xiàn)在低。而確實很有趣,即使最終把結尾放在這里,小說依舊是那么感人,并且不比放在前面任何一個地方差。
      
      也許在我心目中,作者還是那個小林,還是那么淡淡的無奈如哀傷。不過也確實這里的嚴主持要感情沉重的多。
      
      人也許隨著年紀的增加,會越來越容易感傷,越來越容易隱藏熱烈的感情。因為是會隱藏,所以就少有爆發(fā),因而就不斷的積攢。
      
      我不知道主人公最終會走向哪里,但是如果是我就寧可遵從肉體的選擇。
      
      不僅想起了前妻說給我她父親和她母親的事情。她父親離開選擇了自己的情人,而沒有選擇她的母親,即便她又有那么多優(yōu)點,那么適合做一個妻子。
      
      我不知道結局會如何。我只知道,我和前妻早早的就離婚了,我前妻的媽媽的丈夫,一直得不到我前妻的認同,而我前妻的父親似乎一直很幸福的生活。
  •     一見鐘情容易,相守一輩子卻很難!
      
      很多人就是這樣。為人處事都有原則,這原則如軌道,而出軌就意味著傷害,傷害了對方的同時也害了自己。
  •      近來由沈嚴導演,王志文、陳道明領銜的電視劇《手機》在各大衛(wèi)視熱播,自己看了幾集以后,不禁對這部電視劇很是喜歡,一股腦看完還不過癮,于是趁熱打鐵索性翻出作家的原著打算品味一番。
       小說圍繞手機這一通訊工具,以主持人嚴守一為主線,展開一層層的網路,引出了了在不同的時代,人們傳遞自己信息的不同方法。但字里行間,我仿佛聽到作者的一聲嘆息。過去年代盡管物質文明相對落后貧瘠,但是人們對于彼此間的信任和責任感更加濃重。現(xiàn)而今我們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常常要花大量的時間去分辨消息的真?zhèn)危X袋中存留大量看似有用的垃圾信息,實話和真誠的交流變得淡了,所謂的信任和責任感也少了。似乎科技使人們之間無論是空間還是時間都變得不再有實際距離了,但某些邏輯距離卻更遠了。各種各樣的鮮明形象,撒謊扯皮自私怯懦,現(xiàn)實中周遭也不乏這樣的人,甚至有時我想也包括我自己。
       小說有一段說嚴守一老家的院墻坍塌了,費墨和沈雪陪嚴守一回山西老家。
       費墨陪嚴守一奶奶聊天:“守一老跟我說,他從小沒了娘,是您帶大的。他上學的時候,還是您賣了一對手鐲,給他交了學費。”  老太太笑了:“讓他上錯了,如今飛得遠,看不著了?!薄?費墨:“電視上能看到?!薄?老太太將臉別到一邊:“他在上邊說的話我都聽不懂,這孩變了?!?br />    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主持人的嚴守一變了,原本憨厚而不善言辭的本質早已改變了,他變得勢利圓滑油腔滑調周身為鉛華浮飾所包圍 。其實生活中的很多人就像嚴守一一樣,知識并不自知而已。曾幾何時,我們不得不假借著某種偽善面目去接近有助于我們目的實現(xiàn)的某些人,曾幾何時因為置身于身不由己的忙碌中而忽視了真正值得關系和愛護的朋友和家人,我們?yōu)榱四骋粋€目的而奮斗終身的時候,我們就迷失了自己,就像小說理的嚴守一一樣。見什么人說什么話并不簡單,在《紅樓夢》里一回講到尤氏、秦可卿邀榮國府眾人賞花,其間寶玉困了,秦氏引他到上房休息,上房里有對云道“世事通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寶玉見了,忙催促著逃也般的去了。余以為這不單只是曹雪芹調笑賈寶玉“愚頑怕讀文章”的叛逆,而是作者本身對于一種將人間種種情愫分門別類當做學問而專事功利為之的厭惡和排斥。正是這種對于感情的坦率展現(xiàn)給我們一個可愛的賈寶玉,進而也展現(xiàn)給我們一個可愛的曹雪芹。然而時至今日,在物質文明高度發(fā)達的今日,名人嚴守一做不成了賈寶玉,同樣卑微的我們也做不成賈寶玉。
       然而時至今日,在物質文明高度發(fā)達的今日,名人嚴守一做不成了賈寶玉,甚至這般無助的,在奶奶去世后,坐在一片空曠的黢黑里,擎著手電的微光書寫已不可能實現(xiàn)的愿望,這是警鐘?。¢L鳴的警鐘,它是作者的呼喊,呼喊著莫讓社會成了勢利的方寸,也莫讓學問做成世故的文章!
      
  •      不得不承認,電影《手機》里費墨說,手機都成手雷了
       科技和謊言似乎相伴而生,倒不是謊言是科技的副產品,而是,可以給了謊言太多掩蓋的手段。如今,我們能相信什么,面對面尚且滿是虛偽,透過一根電話線,或者渺茫的網絡,誰那么有勇氣去相信?
       書和電影,于我之見,各有千秋。準備再去看電視劇版的
  •   忽而想起一個仲夏的夜晚,一個男孩睡我隔壁。他在我身邊,隔著一堵墻。我們在陽臺上共飲梅子酒,打了無數(shù)個啞謎。我們緘默時,他很近很近;我們說話時,他又變得很遠很遠。
  •   先看的《一句頂一萬句》,接著看的《我不叫潘金蓮》,然后是《手機》,還有本《一地雞毛》待看。
    實話實說還是《一句頂一萬句》中那種文字風格最暢爽,他的書讀起來基本上就可以套用炫邁口香糖的廣告詞:根本停不下來。
    本來看《手機》最后一節(jié)的時候覺得有點畫蛇添足,只為交代嚴守一奶奶的身世,但是看了鹵煮的書評:“嚴老用點酒食托人給口外的兒子帶一個口信,口信歷經兩年才輾轉傳到嚴守一的爺爺嚴白孩耳中的故事”, 這才體會到是一個首尾呼應的過程。
  •   我從不發(fā)網上或其他的短信模板
    人啊
    還是多看書 多聽音樂 否則難逃一個俗字
  •   開些了啊,很有深度哦。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