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王朔 頁數(shù):264 字數(shù):208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寫作對我來說是一個詛咒 ——《和我們的女兒談話·跋》 王朔 我的問題就在于想寫一個和所有小說都不一樣的小說。這想法十幾年前一產(chǎn)生就把我將軍將死了。我知道這之前我寫的那些小說出自哪里,也就是些聰明的模仿。這想法——可以叫它野心吧——毀了我的生活和家庭。你能想得出我對生活有多不認真,多潦草么?我出去玩,到處演,其實都是為自己的小說湊場景呢。我覺得小說才是真實、可靠的生活,其他的,演砸了,都無所謂。我就想著自己的小說,什么辦法都試了,最笨的,和最傻的。今天才發(fā)現(xiàn),寫作對我來說是一個詛咒,每當我想換一種方式生活,不管我決心多大,跑得多遠,裝得多像——假裝是另一國人,文盲,最后還是會被逮回來,坐在桌子前,寫自己的各種妄想?! 《嗄陙恚乙恢迸沃囊惶彀堰@本“和所有小說都不一樣”的操蛋小說寫出來,我就塌實了!可以放心去過自己的日子,比較正常的生活,到處轉(zhuǎn)轉(zhuǎn),到異國他鄉(xiāng)看看風景,像電影里那樣一個人開車長途旅行去看望朋友,或素未謀面的親人,吃一點沒吃過的東西,每天躺著曬太陽,或開個酒吧,我真是挺喜歡開酒吧的,那有一種把家放大,街上的行人隨時都會變成親人的錯覺,走在街上,左鄰右舍,每家店鋪的人都認識,都打招呼,你還知道每家店的一點小秘密,那感覺真是不錯,——這是正常生活么?我也不知道。反正這些年我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沒玩好,凈想著小說了,心不在焉,耽誤、辜負了很多人和事,幾乎、還是已經(jīng)很不道德了。就差犯法了?! 状我詾榇?,終于把它揪出來了,幾次都是揪住個頭發(fā),拉上來一看,臉不是,認錯人了?! ∵@本《和談話》是揪得比較多的,揪出上半身了才覺得不像,寫到最后一行,那么一跑,似乎覺得和自己哪個小說通了,如同《女兒書》聊,聊進《看很美》了,立刻頹了。我這倒霉催的,真不該貪圖稿費,寫那么多爛八七糟的小說,當年。 每回我以為自由了,其實還在枷鎖里。寫這跋時,心里老有一句話,順著這話往下寫,也沒下文,接不住,想著也許是句歌詞,就硬放在這兒吧:一個人的天塌了,全塌在心里…… 這就像在狂風中把兩個氣球揉成一個面團……這句話也莫名其妙地老在腦子里打轉(zhuǎn)兒,也不知該按在哪兒?! 懽?,其實是靠別人生活。一輩子靠別人,靠得住么?在人群中談自由,我只能對自己冷笑。變一個人,我做到了,但這有意義么? 2007年12月11日上午
內(nèi)容概要
風燭殘年的北京老王,時隔三十多年后終于敞開心扉,向逝去多年的摯友方言的女兒咪瞇方說出了她父親生死的謎底,小說隨著老王言不由衷、躲躲閃閃、矢口否認、百般詭辯而漸漸進入到隱秘的深處,由此揭開了一個人痛苦的內(nèi)心生活和全部人生滋味。這是一次浴火重生的寫作??缭缴纼山?、異度時空,歷經(jīng)無限黑暗,帶著對人間的巨大感懷——王朔歸來!
作者簡介
王朔,1958年出生,1976年畢業(yè)于北京第四十四中,后進入中國人民海軍北海艦隊任衛(wèi)生員,1980年退伍回京,進入北京醫(yī)藥公司藥品批發(fā)商店任業(yè)務員,1983年辭職靠寫作維生。1978年開始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自84年初處女中篇小說《空中小姐》發(fā)表在《當代》后,迄今已創(chuàng)作二十二個中篇小說、三個長篇小說,大約一百六十萬字,并創(chuàng)作了數(shù)十集電視劇。1997年1月赴美。1997年7月回國,從事自由寫作。
書籍目錄
和我們的女兒談話跋
章節(jié)摘錄
1 0四年,我還住在朝陽公園門外朋友家里,一天早上,樓上一個朋友給我送來~封信,是咪咪方從三藩市寫來的。因為不知道我的地址,經(jīng)過幾個朋友之手耽擱了幾個月才轉(zhuǎn)到我這里,信皮兒已經(jīng)有點皺了。她在信里寫她就要高中畢業(yè)了,考上了東部一個我拼不出名字的公立大學的英文系,夏天就要從家里搬出去,租房 子或者住學校宿舍。她有了一個男朋友,當?shù)厝耍\實、文字能力強、理智但是沮喪——她在信中間我“是不是和我爸有點像”。她說,她的理想就是盡快念完這四年大學,然后回北京找一個小學教英語,然后每天混,寫劇本或者小說。她信中的原話是“過一個北京女孩該過的日子”。咪咪方十三歲跟媽媽移民美國,一直不習慣加州和英語,想北京。她念十年級那年放暑假自己回過一趟北京,我請她吃東西,孩子說想回中國讀大學。我跟孩子說,你已經(jīng)考不上中國的大學了,你的中文就停在十三歲,之后接受的認識都是英文的,翻回中文理解力就鈍了一步,怎么能和本地那些一心通過考試解放自己一直都在本地語言環(huán)境中的孩子競爭。想回來也要在外邊念完大學,假裝留學歸來。我還對孩子說,北京作為一個新的消費中心,過去那種生活方式正在逐漸消失,你不要太理想主義。 咪咪方在信中間我,她爸爸理想主義嗎,還是一個經(jīng)常感到沮喪的人?是不是一直都在壓抑著一種情緒?她和父親住的那幾年還太幼稚,不是很理解他,問我能不能告訴她一些關于她父親的事;“他到底有沒有信基督·天主教”。咪咪方在信中留了她的電子郵箱地址,我給她回了個郵件,說信收到了,祝賀她考上大學,告訴 她我的郵箱地址和手機號碼,以便聯(lián)系;告訴她我的看法是她父親沒有真信基督·天主教,他最后那幾天的精神狀態(tài)毋寧說是迷惘?! r間太久了,我已經(jīng)記不得在那封郵件里還說了什么,只記得寫郵件時的心情:難過,有一點激動,覺得孩子還太小,很多話不能說,尤其不能隔著天空說。想等到她再大一點,多接觸一些類型不同的人,結兩次婚,自己經(jīng)過一些哀樂,那時候還想問,再當面跟她聊。咪咪方信中夾有一張她自己的照片,人在陽光中笑,緊張、單薄、有所保留,和方言十幾歲時一模一樣,只是個女孩?! ∴]件發(fā)出后沒有回音,也許是孩子忙,新生活,總是有顧不上,按舊中國的標準,進人大學也算走上社會了,也許是我把她郵箱字母大小寫拼錯了她沒收到,我總是不能正確拼寫英文,不知道。我以為很快就能見到她,也沒太在意這件事,第一個十年,夏天學生放假,高速公路堵車,飛機一架架橫著從天上過,我會想一下咪咪方,手機上進來不熟悉的號碼001什么的,會閃一念是她?人有太多理由不互相聯(lián)系,久之,這份惦念也淡了,只是在機場接人、歡場熬夜身邊走過年輕講英語的圓臉果兒喜歡多看一眼——都忘了為什么了。 慢慢第二個十年——第三個十年,過去了。一代代果兒蒼了,下了枝頭。我也從中步入老年。一生交的朋友都散了,各回各家,建立養(yǎng)老公社共度晚年的計劃成了泡影。住在城里的費用太高,我收集了一下自己的存款,照目前的方式活,活不到八十就要沿街乞討,而照紫微斗數(shù)的預測,我的壽命是八十四,朋友也都窮了,老住人家也不合適。于是收拾下自己的一點衣物,告別了最后一個房東,自個搬到五環(huán)外早年也是朋友給置下的一所小房子里,不出門,也不再上網(wǎng)和記日子,我的時代已經(jīng)落幕,該盡的心都盡了,剩下要做的是把陽壽度完,不鬧事,不出妖蛾子,安靜本分地等著自己的命盤跑光最后一秒。這個世界已經(jīng)與我無關,我每天瞇在床上,補這輩子缺的覺,醒了就看窗外天空,看蔚藍,時刻準備著這個大家伙嗖一下跑掉——翻臉?! 】釤崛旰笥质呛烙耆?,春天也不見晴日,門前的玉蘭沒抱成朵兒就成濕紙了。這年暮春有人給我打了個電話——報了半天名兒沒想起來——說,上世紀我們一起玩得很好的一個孤老頭在家里花盆拉了一泡屎再也沒站起來,幾天后成了醬豆腐被警察送去火化?!氨本┦欣下?lián)”、“孤聯(lián)”聯(lián)合出錢買了棵柿子樹,把他栽在 密云水庫山上的“萬人林”。遺產(chǎn)律師來處理遺物,網(wǎng)上到處發(fā)消息找他的后人,一個和他住同樓,年前還幫他買過小蘇打丁烷氣筒和一瓶醫(yī)用酒精的孤老太太,也是我們舊果兒,才得知。孤老太太建議大家到密云春游一趟,順便給樹澆澆水。沒一個人響應,都說腿腳不方便,有事兒。求了一圈兒,比較多的態(tài)度是就近找個地方讓活著的人聚聚。上世紀也忘了誰說過,人死了,開個歡送會,讓剩下的人有個理由樂樂。上世紀說過的很多話都白說了,這個事兒似乎還可辦。孤老太太上世紀就特別愛操辦把生人變熟,把熟人弄膩這種活動,過兩天電話打回來,說地方找好了,上世紀我們常去的酒吧還剩一個蔣9在營業(yè),還在原來的地方,是蔣號的孫子 在經(jīng)營,已經(jīng)跟蔣孫說好了,包他一夜?! √焐贤碌艋睒渌胱幽翘煲估?,我進了蔣,看見一群蒼鷺和信天翁朝我獰笑。我做了充分現(xiàn)實很殘酷的心理準備,但現(xiàn)實比我準備還殘酷,我問他們:咱們熟嗎?他們說,瞧你、那操性。我伸出我的手,那是一只爪子?! ∫粠脱肿?,都先要杯子,清水,泡上自己的假牙,再要一只干凈杯子,打聽都有什么喝的,——所有人都在講話,講出來的話哪兒都不挨著哪兒,——有的人忽然輕浮了,也不知為什么;一男一女明明和這里所有人都睡過,現(xiàn)在裝耳背一個名字都想不起來——裝眼花?! ≌录傺?,我立刻看不見自己嘴了——這屋里所有臉,鼻子以下都是塌的。忽然一堆爪子舉起杯,一片牙床聲,也沒聽清為什么,人人都把酒倒自己下巴和領口里,洗了把脖子,而且立刻就有人腮幫子一耷拉——醉了。蔣孫站在門口不進來,和街上的人說話,說不認識我們,我都聽見了。
媒體關注與評論
今天才發(fā)現(xiàn),寫作對我來說是一個詛咒,每當我想換一種方式生活不管我決心多大,跑得多遠,裝得多像——假裝是另一國人、文盲,最后還是會被逮回來,坐在桌子前,寫自己的各種妄想?! 跛?/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