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6 出版社:人民文學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古代小說研究中心 編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第1輯)》主要內容:小說研究是古代文學學科中比較活躍的一個領域,小說中的幾部經(jīng)典作品如《三國志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金瓶梅》、《聊齋志異》、《紅樓夢》等都有專門的學術刊物,斷代研究則有明清小說研究的???,這種情形在詩詞、散文研究領域是不多見的。小說研究的這些學術刊物為學者提供了論壇,為百家爭鳴提供了平臺,多年來支持和幫助了一大批中青年學者,并且正在為小說學術的發(fā)展不斷地作出新的貢獻。小說研究領域既然有如此多種的學術刊物,為什么還要新編一種《中國古代小說研究》呢?現(xiàn)有的刊物的確不少,但從宏觀來看,它們所形成的研究格局還有不盡合理之處。第一,小說研究不應當完全集中在幾部經(jīng)典作品上。幾部經(jīng)典作品是中國古代小說藝術的代表,但并不是中國古代小說歷史的全部,有許多作品的思想藝術算不上一流,但它們存在過,有些還曾經(jīng)產(chǎn)生過很大的社會效應,或流傳到海外對域外文學產(chǎn)生過深遠影響,把這些作品摒棄在學術視野之外,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第二,文言小說研究和白話小說研究由于歷史的原因,長期處于分離狀態(tài),形成各自獨立的兩個研究領域,這種人為的分家多少割裂了文言小說與白話小說互動的親緣歷史關系,不利于小說研究的深入。新編這個刊物,就是要把文言和白話打通,讓兩者的研究有一個對話的平臺。第三,明清是小說發(fā)展的成熟期和鼎盛期,但明清小說不是無源之水,小說有淵遠流長的承傳因革的歷史,研究的目光不能僅僅凝聚在明清小說之上,應當通觀歷史,把握歷史發(fā)展的脈絡,全局在胸,方能對局部的問題作出正確和深刻的判斷?;谏鲜鰩c認識,我們決定編刊這本涵蓋小說全史和小說各種文體的學術集刊。
我們這個提議立即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熱烈響應,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南開大學文學院、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學院、浙江師范大學文學院慨然在經(jīng)費上予以支持,使得這個構想得以轉變成為現(xiàn)實。值此刊物出版之際,我們誠摯地向以上單位致以謝意。
早在十幾年前我們就有編刊《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的籌劃,當時曾與國內外部分學者深入交換過意見并達成共識,國內外學者把他們的最新成果寄給我們,錢鍾書先生聞之欣然為這個刊物題寫中文和英文刊名。眼看就要成功了,未料到當時聯(lián)系的一家出版社因財力問題把文稿退了回來,這一擱十幾年就過去了。雖然那編定的文稿中的絕大多數(shù)文章后來都陸續(xù)在國內外的刊上發(fā)表了,但我們對文稿的作者和支持我們的學者仍然長期抱著愧疚的心情,尤其愧對熱心為本刊題寫書名的錢鎮(zhèn)書先生。今天,《中國古代小說研究》能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總算對此事有了一個遲到的交代。讓我們再一次感謝那些支持我們這項事業(yè)的學界前輩和學術同行們。
書籍目錄
白話小說由口傳走向書面——臺灣版《中國古典白話小說史論》前言……楊 義1唐前“小說”非小說論…………………………………………………………石昌渝7精怪“人形化”的文化解讀……………………………………………………韋鳳娟16《中國小說史略》辨證二則……………………………………………………袁世碩28論“毛女”………………………………………………………………………李劍國36說“平話”………………………………………………………………………顧青51《清平山堂話本》不是“話本”………………………………………………[韓]金敏鎬60明清白話小說中的俗賦及其文學史意義………………………………………葛永海66“死而復生”作為一種小說情節(jié)模式——以《鬧樊樓多情周勝仙》為中心孫麗華76論顏之推《冤魂志》——六朝志怪小說的性格…………………………… [日]南一郎83漢晉神女下降故事研究…………………………………………………………張慶民93《玄怪錄》《續(xù)玄怪錄》的版本和作者——重校本《玄怪錄》前言………程毅中101通過傳奇來看唐代男性的欲望——以愛情類傳奇為中心……………………[韓]崔真娥112試論唐代哲理性敘夢傳奇的主題及表現(xiàn)手法…………………………………李鵬飛123韓國古籍《太平通載》、《訓世評話》的文獻價值…………………………張國風134《三國志演義》嘉靖壬午本與葉逢春刊本比較——人數(shù)變化百例…………劉世德158《三國志演義》版本舉隅………………………………………………………[日]金文京178《三國志演義》諸本三系統(tǒng)與黃正甫本的性質………………………………[日]中川諭183歷史與演義:“赤壁之戰(zhàn)”的實中之虛與虛中之實…………………………胡小偉196《三國演義》的山東地理錯誤與羅貫中籍貫的東原說………………………周文業(yè)214韓國對《三國演義》的接受和現(xiàn)代詮釋………………………………………[韓]崔溶澈232疑《水滸傳》與摩尼教信仰有關………………………………………………侯會240通天河通往何處——《西游記》成立史上的一出……………………………[日]大琢秀高251唐僧西行,故事東漸——解讀《西游記》……………………………………盧興基271論《金瓶梅》中稱謂的敘事功能………………………………………………陶慕寧284別本《二刻拍案驚奇》與《型世言》關系考論………………………………井玉貴293永樂定鼎兩傳:《承運傳》與《續(xù)英烈傳》…………………………………劉 倩302吳敬梓的六代情——讀吳敬梓詩札記…………………………………………李漢秋3j8虞博士小議………………………………………………………………………馮大建[越南]黎時賓325《醋葫蘆》:自虐的戲謔與說教………………………………………………劉勇強336清代小說家魏秀仁著述新考……………………………………………………潘建國348稀見清末白話小說集殘卷考述…………………………………………………竺 青359“分瓜颮聾”與“點犀盍”的重新解讀——兼探“櫳翠庵品茶”原稿……徐乃為373現(xiàn)代學術史上的一段佳話——蔡元培與胡適的紅學之爭……………………李廣柏378編后記……………………………………………………………………………389
編輯推薦
《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第1輯)》編輯推薦:我國小說的發(fā)展存在著文言和白話兩個系統(tǒng),而在上、中古文言小說表面是獨立發(fā)展的背景下,始終存在著一股口傳白話文學的源流?!吨袊糯≌f研究(第1輯)》從大量的研究中揭示了古代小說的發(fā)展歷程以及文學史上在小說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的重要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