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6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徐江 頁數(shù):267
Tag標簽:無
前言
自序 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愛錢的請舉手》是我的第一本個人隨筆選集??紤]到“第一”和“選”的緣故,各種路數(shù)的東西都收了些。喜歡或不喜歡的朋友,看了請多擔待。好賴還都是自家種的,新鮮,純天然,也算是個綠色讀物吧?! ∈嗄?,寫著貼錢的詩歌,兼營收稿費銀子的隨筆,某一天回過頭來搞“階段盤點”,發(fā)現(xiàn)不論貼錢還是“贏利”,自已的絕大部分文字竟都是被逼出來的?! ≌l逼的?自己。 起先是年輕時的孤單、落寞,以及自認為旁人尚未說出的一些體驗。后來則是遠離朋友,自己這張喋喋不休的“大嘴”感到無法滿足,索性亦雅亦俗,不管不顧,全往紙上招呼。再后來是有點兒絕望——許多事理本可以被清清楚楚悟出、說出,人們卻偏要裝神弄鬼、閃爍其辭,直到把自己和別人都帶進溝里去?! ∵€有就是憤怒了:香臭、美丑在一個眾口喧嘩的年代屢屢被顛倒,誰指責它,反要被混混兒們以道義和仁愛的嘴臉斥為“不厚道”……亂了亂了,既然爾等皆亂,索性容我一路亂拳打過去,亂拳打死老師傅,捎帶再饒上幾個小的、中的?! 〔桓已贼斞浮D俏皇菭?。無論生辰、輩分,還是大愛大恨,他老人家都是“爺”?! ≡?jīng)說自己貪玩,跟李敖略近。不過后來又實在不喜歡這位大爺?shù)摹白咝恪?。臺港文人的“秀”一多,狐騷的本相難免便露出來了?! 】磥怼鞍笸蟆币搽y,還是做回自己塌實。一個喋喋不休、有時搞怪、有時“慈祥”的徐江,這感覺蠻爽的。范偉蹲在廣告里說:“一般人我不告訴他?!?/pre>內(nèi)容概要
《愛錢的請舉手》收有“才女·小資·平胸”、“越活越小”、“文盲的汪洋大海”、“流行改變了你的嘴”、“偶爾的隔夜茶”等詼諧、幽默的隨筆。書籍目錄
自序:一般人我不告訴他輯一 口水小資才女·小資·平胸打折“布波”,“哈法”哈欠“時尚無產(chǎn)階級”世界上最大的“唐卡”“小資”年代的貓狗越活越小膨小“VJ”“小資”年代的“個性”無良廣告從“星巴克”到“哈根達斯”與F1調(diào)情把《小王子》嚼成口香糖文盲的汪洋大?!靶≠Y”的前世與今生輯二 沒那么甜流行改變了你的嘴歡迎碟世紀朝著卡通狂奔E世代腰花二分之一“丁克”的煩LO或不LO,這是一個問題拼貼手機時代別接電話名牌旗袍照相記名片游戲他叔,來一袋?偶爾的隔夜茶跟醉鬼碰一個我們吃得很古惑沒那么甜攢點兒什么在公共浴池泡澡惟有舊牌子令人幸福追憶腰帶年華情書史話現(xiàn)在還會想嗎乘滑板車重訪80年代輯三 大街寂寞輯四 我們的錢輯五 聲光伴我飛輯六 某種孤獨章節(jié)摘錄
DV青年陶偉今年26歲,父母是工人。陶偉在大學里學的專業(yè)是財會。不過,陶偉沒去上班。畢業(yè)這幾年,他就一直選擇打短工維持生計。原因之一是不想受那種固定上班的束縛,原因之二是他一直想在文化方面發(fā)展。最初他打算寫歌,堅持了兩三年,認識的女孩倒有幾個,歌詞卻沒賣出過一篇。接著他迷上拍紀錄片了。陶偉的經(jīng)費來源實在有限,大致分成三塊:自己打零工掙的算一部分;找父母要一部分(父母給陶偉的錢其實也就是當初預備給他娶媳婦的錢,耐不住陶偉這幾年磨,零調(diào)敲打也剩不下什么了);大學時的哥們兒為了理想主義再湊一部分。陶偉大學時的同學,有一些在銀行、保險公司里工作,幾年下來,多少都有了一些積蓄,有的已開始貸款買房買車。每逢聚會喝酒、唱卡拉0K,他們都會叫上陶偉,臨了再塞給他兩包兒好煙。有時,陶偉會一臉不屑地跟文化圈的新朋友談起這些過去的朋友:“他們呀,其實就是一幫小資……” 在生活窘迫的狀態(tài)下,接受別人的幫助,轉(zhuǎn)過臉卻又不屑或質(zhì)疑那些幫助過自己的人的“靈魂”。像陶偉這樣的生活態(tài)度,在過往二十年城市的文藝青年中,還是有一定代表性的。他們大多表現(xiàn)為:有一定人生理想與個性,但往往不善于應付自身的生存困境,在所欲獻身的領域眼高手低,并在內(nèi)心對與自己持不同生活態(tài)度、過著相對世俗化生活的同齡人,抱有某種歧視。這種歧視在早先,有些會演化為對社會及人生私下牢騷的一部分,并沒有登上篩選嚴格的報刊、電視、廣播等傳統(tǒng)媒體,而是在日常談話中被發(fā)泄掉了。但伴隨著社會全方位進入發(fā)言自由的網(wǎng)絡時代,這種歧視或牢騷得以堂而皇之以文字的形式在各個網(wǎng)上論壇登錄,然后再搭乘“網(wǎng)絡文化”這條快速通道進入追逐時尚的傳統(tǒng)媒體。近幾年來,那些形形色色關于“小資”話題的搞笑描摹或“N條理由”,都是遵循這么一個脈絡浮出海面的?! 靶≠Y”固然有著這樣那樣的動漫版矯情,但“小資譴責奢”卻又未始不是時尚鬧劇的另一類丑角?! 靶前涂恕钡目Х绕鋵嵑芤话?,店面也不是太雅致。有些城市的“星巴克”還專找大商場的一樓租店面,熙來攘往,全無情調(diào)。搞不懂為什么就被整成“小資”標志了。我猜測,可能是因為前幾年這店的名字頻繁出現(xiàn)在一些小女子講述“白領愛情”的故事或紀實里,以致造成了假相。網(wǎng)上再傳來傳去,一下就升格成“品味”之一種了?! 肮_斯”沒吃過。倒是聽吃過的人講:沒什么特別感覺,也就是一般性的合口,兼以比平時的冰激凌貴許多罷了。對方挺謙虛:說一人一個口味,另外吃的地點可能也重要。要是坐在杭州西湖邊兒上,吃那里賣的“哈根達斯”,也許挺過癮……這么說話的人我倒相信是真有幾分“小資”基因??墒?,全世界只有一個西湖呀!或者說,有湖的地方不一定就有“哈根達斯”。再者,守著湖邊喝冰啤或者來壺龍井,也同樣是件挺爽的事吧。若這樣就把“哈根達斯”劃歸“小資”的代表性符號,總是有些權(quán)宜和草率。 記得在一篇羅列“小資”符號的文章里見過,說“小資”們講話愛中英文摻著說,連對單位看門老頭和做衛(wèi)生老太太也不放過。這就有點滿嘴跑舌頭了。因為到目前為止,除了香港電視劇里溫兆倫、羅嘉良這些“歷代貴公子”這樣說話,日常生活里這樣說話的人,也就是演藝圈個別分子和回來的美籍華人。構(gòu)不構(gòu)得成是一個“階層”的普遍習俗,實在大可懷疑。我的一個老同學,當年曾供職于合資飯店。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跑來向我告急,說快幫我想個外國名字吧,我們那兒從下個月開始,每人的胸牌上都得有外文名字。我隨口敷衍,說你不是有一陣兒特喜歡雨果的《悲慘世界》嗎,干脆你就叫“維克多”,跟雨果叫一樣的名字,多過癮。這哥們兒歡天喜地地走了。多年過去,除了不同單位的胸牌上,“維克多”的字樣依舊外,也沒見其有什么異樣,照舊滿口本地話,逢酒必喝,每喝必醉…… 當然,我知道把Logo作為一個話題,這里面就學問大了,不只是我說的男裝這一點。那應該是屬于髓整體識別里的—種吧。比如“范思哲”、“圣洛朗”什么的。我俗且無知,舉不出那么多品牌,大概就是這意思吧。不過認個死理兒:這類東西再時髦也不會時髦到讓你頂著個標志到處出洋相的地步。所以以此類推,那些服飾品牌追求成龍配套的先生小蜜們肯定是有些毛病的。因為這種東西一認真就傻了,還冒出脫貧致富的迫不及待。 不過我還聽說有幫子時髦人喜歡故意把那些牌子打亂了穿,故意不配套,這樣可以顯出個性??蛇@也有點兒累吧。隨便超市買個什么大眾牌子亂穿,假裝李澤楷不就行了。買了好東西偏要弄亂了再假裝大眾、隨意,這心思也玩得過于深了。比那袖口留牌子的還要裝蒜。 可即使你折騰得再復雜,不也就是幾件衣裳嗎。 Lo或不Lo,這絕對是個問題。事關虛榮的尺度,把握起來挺難?! ≈v個詩人的小故事吧:說美國老嬉皮金斯堡年輕時奇裝異服,吸大麻玩同性戀,最剛的時候光著身子上臺抱個吉他瞎彈,還美其名曰是“詩朗誦”。后來這人晚年執(zhí)教大學,據(jù)說竟也開始人模狗樣、衣冠楚楚了。人問:“您現(xiàn)在怎么也穿起西裝來了?”金翁曰:“我才知道穿西服原來這么舒服?!庇嘘P這個故事,以前我看過聽過好幾個版本,也不知道哪個對頭。不過它們好像有一點是共同的——都沒交待金斯堡的西裝袖子上縫沒縫民工的那種Logo?! ∈潞笪蚁?,也許沒有吧,崇拜者們不好意思直說。詩人的著裝品味一般都是比較差的。艾略特算個例外。那也是因為他給人當過會計?! ≮吚谷酥Y儀。這是這些年大家的一個切身感受。早幾年,有個叫茅于軾的學者,曾寫書分析經(jīng)濟發(fā)展勢必對社會規(guī)范及道德起促進和重組作用。指望有一億個雷鋒式的圣徒,與指望有一億個敬業(yè)守規(guī)矩對得起自己工資的國民,后者顯然實現(xiàn)的可能更大些,而且這指望也來得更塌實。放到具體行業(yè)對消費者的服務上講,享受有償服務是理所應當?shù)?,而要求人家無緣無故對你好,只能說明你有病。無利不起早嘛。利用人性特點把大家往正經(jīng)路子上引,這挺好。 惟一的區(qū)別在于“度”:比如你去買雜志,有的雜志印得花里胡哨,封面和紙花了不少錢,但給人的感覺只有時尚和奢華,看不出關懷,惟一的用處是讓你能炫耀你肯花錢買帶字的印刷品。當然有時人家也會送你一袋洗發(fā)露什么的,但那其實只是一種實物派送廣告。而有的雜志(比如我訂的《世界仙界文學》每期夾個書簽,薄薄一張小紙,卻大不一樣了,因它顧及到了你的心情。前者是誘惑,后者是關懷,雖然有償,雖然微薄,但你想想哪個好些?! ‘斎?,大多數(shù)有償關懷是階段性的,而且比較普遍。我家住的這個新建小區(qū)據(jù)說有幾戶樓頂?shù)姆孔佑辛芽p,房主要求退房,但條件又和開發(fā)商一直談不攏。商人決定不談了,冷處理,還貼出了驗房合格證,以示堅決。幾個業(yè)主也有主意,索性在小區(qū)樓壁上四處書寫“裂樓”,觀眾觸目驚心。物業(yè)來人把字刷去,業(yè)主換了瀝青再寫,好,這下擦不掉了。時不時有初來舍下的客人問我:你住的這個樓怎么回事?解釋之余只有苦笑,其實業(yè)主們還是不懂法:你六樓就算真裂,寫人家一樓的墻上干嗎?那墻可是人家的,這要在美國,人家還沒退你房呢,一樓的先上法院告你和物業(yè)、開發(fā)商個底兒掉。現(xiàn)在沒有明確的、大額的處罰辦法,所以搞得很像荒誕劇。一句話,大家對錢的威力認識得仍然不夠,還是不愛錢?! 〔还苁菕赍X的還是花錢的?! ∵@一段一直在做一件事:編選點評一本有關BBs上帖子的書。借此機會訪問了不少網(wǎng)站,其結(jié)果是我成了半個網(wǎng)蟲,還學習了不少網(wǎng)友五花八門、百感交集的帖子。其中,有一條從報紙上轉(zhuǎn)載的消息令我長久陷入一種出神狀態(tài)——那是關于上海配音演員畢克去世的?! 〔恢垃F(xiàn)在還有多少人習慣看中國人配音的外國影片反正十幾年前乃至更早,大家確實一直就是這樣來看外國片的。那時別說影碟機,連錄像機彩電都仿佛是傳說中的東西。那些上影、長影的配音演員,畢克、尚華、孫敖、向雋殊、蓋文源、丁建華……這一連串親切而又仿佛久遠的名字,給我們和銀幕上那些高鼻深目的外國鬼子的喜怒哀樂,鋪設了一座雖不寬闊倒也順暢的小小拱橋。三十歲左右的人誰不記得邱岳峰的羅切斯特先生、孫道臨的哈姆萊特、胡慶漢的冉·阿讓、童自榮的佐羅以及陳汝斌和喬臻在不同劇集里所配的“黃玫瑰”呢! 畢克是那幾代配音演員中了不起的一個。他配的克里斯蒂筆下人物偵探波洛,聲音與原片中的表演交相輝映,帶給人一種懶洋洋的優(yōu)雅和狡獪兼?zhèn)涞南硎堋_@是今天我等看字幕影碟時所體會不到的。畢克配的《追捕》、《幸福的黃手帕》、《兆治的酒館》、《遠山的呼喚》也具有同樣的感染力??梢哉f,當年如果沒有畢克出色的聲音進行二度創(chuàng)造,高倉健在中國觀眾中受歡迎的程度多少是要打個七八折的?! ∥腋贻p的時候就迷過配音,留意多了,發(fā)現(xiàn)配音演員其實也自有其創(chuàng)作上的風格。也分可模仿與不可模仿。畢克更多屬于后者。這些年,聽到電視劇里不少模仿邱岳峰、喬臻、孫道臨甚至童自榮的聲音,卻很少聽到畢克的模仿者。為什么,我想了一下:大概是因為畢克的嗓音先天渾厚,許多人生理上首先條件不夠。另外,畢克處理聲音是把戲劇化藏在日常腔調(diào)的里面,難度較大,一般“棚蟲”(圈子內(nèi)對配音演的統(tǒng)稱)不肯下也不知道怎么下那個工夫?!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